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9|回复: 1

中华历纪历点授时纪录 兼说定朔定气不宜进入授时历法理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8 0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6-1-18 13:20 编辑

            中华历纪历点授时纪录
     兼说定朔定气不宜进入授时历法理由
                          史  纪
       辨证唯物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用历史上同一历点授时纪录的记载,与吾人《历表》表据数字比较,可以衡量本《表》(“本表”指拙著《上下六千年80蔀首中华朔至历数表》,下同。)与授时历纪一致性的程度。
       据现有的文字史料可以判定,大致于公元前七世纪时,古四公历历理己经成熟,虽然历人们仍然用肉眼观天断定岁之四季和月之朔望,但己能得到较密近天象的结果了。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廿二年,鲁僖公五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壬子(49)。按此月定朔壬子745分, 经朔壬子698分,定冬至甲寅,初三日;平冬至乙卯巳时,初四。因此岁为《殷历》或古四分历视为的蔀首之岁,故经朔冬至取名义朔至同日同时,为壬子。此岁为历纪,亦典籍首次出现“日南至”,即名义冬至绝对日期的记载,说明古四分历酝酿开始成熟,以27759天这一蔀岁的概念开始形成。这一天还请出诸侯鲁国的“首*长”亲临“视朔”,更说明其隆重不亚于今世的“献礼”庆功。至于朔日误一天,冬至误三或四天,都无关宏旨。由此观之,二千年来历家们为究竟是辛亥还是壬子的讨论,得出的结论就是:任谁的计算都接近天象,也任谁的计算都不在真正天象的朔至点上。  
       公元前579年,周简王七年,鲁成公十二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辛酉(28)。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辛酉485分(28.485),冬至为甲午270分(31.275,初四),实际朔至相差2.8整天。
      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鲁定公七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庚午(07)。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庚午233分(07.233),冬至为壬申653分(09.653,初三),实际朔至相差2.4天。
     公元前427年,周考王十四年,鲁元公四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己酉(46)。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己酉000分(46.000),冬至为辛亥096分(48.096,初三),实际朔至相差2.1天。
     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鲁康公四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戊子(25)。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丁亥707分(24.707),冬至为己丑478分(26.478,初二),实际交朔滞后0.7天,冬至超前0.5天。
     公元前275年,周赧王四十年、鲁闵公廿二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丁卯(04)。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丙寅475分(03.475),冬至为丁卯861分(04.861,初一),实际交朔滞后0.4天,冬至合天。
     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丙午(43)。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乙巳242分(42.242),冬至为丙午304分(43.304,初一),实际交朔滞后0.7天,冬至合天。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元朔六年,岁首名义朔至同为乙酉(22)。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甲申2011分(21.011),冬至为甲申687分(21.687,三十日),实际朔至同天,但滞后于名义朔至均为一天。
     ◎公元前47年,汉元帝初元二年,行汉武帝《太初历》,集中将交朔、至时间削减0.75天,使岁首名义朔至时间同为癸亥(60)。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壬戌718分(59.718),冬至为癸亥129分(60.129,初一),实际交朔滞后0.9天,冬至合天。
     ◎元30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岁首名义朔至同为壬寅(39)。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辛丑516分(38.516),冬至辛丑545分(38.545,三十日),实际密近天象的朔至同天,但滞后于名义朔至均为0.5天。
     公元106年,汉殇帝延平元年,行汉章帝《东汉历》,集中削去历算浮差1.5天,使历算自动密近了天象。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庚辰(17,反溯为公元105年12月24日),与本《表》相符。
     公元182年,汉灵帝光和五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己未(56,公元181.12.24),与表数相符。
     公元258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丁酉(34,公元257.12.23),与表数相符。
     公元334年,晋成帝咸和九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丙子(13,公元333.12.23),与表数相符。
     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乙卯(52,公元409.12.23),与表数相符。
     公元486年,齐武帝永明四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甲子(01,公元485.11.23),与表数相符。[七秩龄童按:因闰月“进动”移出,本蔀岁只含939个朔望月,故导致冬至移前至公历之11月份(之23日)]
     公元562年,陈文帝天嘉三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癸丑(40,公元561.11.23),与表数相符。
     ◎公元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辛巳(18,公元637.11.23),与表数“19.007”(壬午007分)超前一天。
     ◎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辛酉(58,公元713.11.23),与表数“57.760”(庚申760分)滞后0.3天。
     公元790年,唐德宗贞元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己亥(36,公元789.11.22),与表数相符。
     公元866年,唐懿宗咸通七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戊寅(15,公元865.11.22),与表数相符。
     公元942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丁巳(54,公元941.11.22),与表数相符。
     公元1018年,宋真宗天禧二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乙未(32,公元1017.11.21),与表数相符。
     ◎公元1094年,宋哲宗元祐九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乙亥(12,公元1093.11.22),与表数“11.524”(甲戌524分)滞后0.5天。
     公元1170年,宋孝宗乾道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癸丑(50,公元1169.11.21),与表数相符。
     公元1246年,宋理宗淳祐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壬辰(29,公元1245.11.21),与表数相符。
     公元1322年,元英宗至治二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庚午(07,公元1321.11.20),与表数相符。
     公元1398年,明太祖洪武卅一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己酉(46,公元1397.11.20),与表数相符。
     ◎公元1550年,明世宗嘉靖廿九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丙寅(03,
      公元1549.11.19),与表数“04.040”(丁卯040分)超前0.1天。
     ◎公元1626年,明熹宗天启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丙午(43,公元1625.11.30),与表数“42.793”(乙巳793分)滞后0.2天。[七秩龄童按:1582年10月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对“儒略历”进行修改,规定10月4日之次日为10月15日,削消10天,以对公历岁长取365.25天浮差的集中补偿。故公历相对于中历后移10天。]
     公元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甲申(21,公元1701.11.30),与表数相符。
     公元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癸亥(60,公元1777.11.30),与表数相符。
     ◎公元1854年,清咸丰四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壬寅(39,公元1853.12.01),与表数“38.051”(辛丑051分)滞后0.1天。冬至癸亥(60,公元1853.12.22),与表符。
     公元1930年,民*国十九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庚辰(17,公元1929.12.01),与表数相符。冬至辛丑申时(38申时,公元1929.12.22),与表载38.752相符。
     公元2006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己未(56,公元1929.12.01),与表数相符。冬至庚辰丑时(17丑时,公元1929.12.22),与表载17.132相符。
     ◎公元2082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丁酉(34,公元2081.11.30),与表数“35.309”(戊戌309分)超前0.3天。冬至戊午(55,公元2081.12.21),与表载55.539相符。
      总结语:精确地说,殷商甲骨所记历日资料,孔子所持教课本《夏小正》等,都是当时的授时记载。但是囿于历史条件,所记参数不全,或内容未正对概念意义上的历数,故未能编成为系统连续历纪。《春秋》或《左传》为系统撷自史官书*记,其于授时历纪资料方面所叙较全面,可惜其时人们所握历术知识比较粗糙,故仍不入后人的“法眼”。以古四分历理,结合公元前427年天象实际,参照《历术甲子篇》,并以属于殷季的前1567年(甲寅年)为历元所编订的《殷历》,是中国第一部用于授时的成文历书。但在认知上,仍有若干问题留待研究落实。汉武帝元朔六年改年号为“太初元年”所施行的《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部成文历法。《太初历》施行至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4年)新行《东汉历》止。
     关于历法精度方面,古四分历施行《殷历》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实施《太初历》,集中削减了“浮差”750/940天,到了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4年)颁行《后汉历》,又集中削减了1又450/940天,两次共削减2天又210/940分,从名义上说,就使授时历日与天象重新一致起来。经过历史上的两次集中削减浮差2.2234天,人们可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从名义上说,古四分历“岁策”取365.25天,“月策”取29.499/940天,而实际上经过“决算”的实取参数是多少天呢?试解之:古四分历是以公元前427年岁首十一月己酉“朔旦冬至”之日(46.00)起历的,至公元85年岁首十一月朔日积511岁(6320朔望月),合历日186635天。因为汉武帝时和汉章帝时两次修正,共减去2.2234天,历法推步取186632.78天。将此数分别除以511和6320,得此期500年历算平均岁长(即地球公转一周回归年长)为365.23043天,而一个朔望月平均长29.53054天,(合29天零940分之498又67分)。按这一精度水平计算,中华传统历法的阴历部份,得9967.5年始有一天之差。这就是汉章帝时“新四分历”时代在历法学上己经达到的学术水平!
     其入于“蔀首”历点的,首为公元前47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按授时记载的朔日干支为癸亥(60),而按经算首日干支壬戌(59),名义上两者相差一天。但查经朔历数,实际为59.718分,名义相差一天,而实际相隔不足0.2天。以下从公元前47年岁首算起,止于己出历书了的公元2082年岁首十一月朔日,同列经算朔日干支与授时记载的干支,可作对比看出,所列28组数据中,历日相同的达19次,而不在同天的仅9次,且其具体历数相差均在一天之内,可知吾人所推算的经朔历数,其可实用的程度相当高,而其“通俗、直观、科学、和谐”等优越性,则是无与伦比。故可以作结论说:中华传统历法之“四分历”,其精度可以简单的分散补偿法弥补,不必在“定朔”、“定气”上妄费精神,将中华历法越弄越繁琐、越玄奥,且越远离人们的感情,以致破坏古四公历的朴素本质和优雅韵致。
       这儿顺便说说“定朔”与“定气”不宜用于制订授时历法的主要理由:否定天象定朔、定气施用于中国授时历法的理由,简单说有4条:
      1、历法需密近天象,但不是天象;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普天下就没有视历数为天象的历法;前己叙述,不再重复。过去国人中的部份人泥古不化,可悲!现代则仍有人一定要将天象施于历法,陷我中华历法弃之可惜,用之繁顼的境况,悲夫!
       2、算定朔、定气程式复杂,结果因时、因工具、因人而异,核定真是与否也比较困难。近300多年来编历号称定朔、定气,实际误差程度常差一天左右,并不比使用平朔、平气精度高多少。以过去说,清宣统三年《时宪书》,民*国十七年中央观象台《中华民*国历书》,和前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天文历》的数据,据紫金山天文台1979年重新编算“检验”,得出“合朔(初一)和节气日期,在日期上会相差一天”。就未来说,由于计算结果并不一致,不同出版社、不同地区(比如海峡两岸!)出的历书己有不同步的日历表上市,比如2033年闰月不同位置,2034年春节不同天,且出现连续十七个月历日不同天,就是例子。这个结果说明,或有一本历书的朔日不在朔上,或甚至全部历书都不在真正的朔上。
       3、用定朔、定气编历书,月份天数极不均匀,不合中华历法文明传统。以“定朔”论,一年之内出现“连小月”,“连大月”,出现三连大月,甚至四连大月(如1991、2053年九至十二月连大)的都有。用这样的历法去套春秋、或春秋前的授时实际,肯定就有踩不中足迹的现象出现。就“定气”说,因定气气距极不均匀,破坏了中华传统历法每一中气必与一个固定的月名相联系的规矩。因为按古历法推步,“没有中气”的月份,只在每相距 33.585082 朔望月才可能出现一次,很简便地能安排“闰月”的位置。换为定气打乱了这一规矩:无中气之月不在当闰之年的有,如1985年正月;一年出现两次没有中气的月份也有,如出2033年;甚至一次遇闰发生三个可以安排的月份也有,如2033年由下正月计起,于第8、12月出现两次无中气空档之后,又出现2034年第二个月也在置闰之列,等情形。这一类问题就是不合中华传统历法思想的具体例子。
       4、古中华历法因为精度都达不到近代水平,出于不得己,故用日食必出现于历月初一这天以校误差。后来渐成习惯,以日食归朔为定点历日,作为编历书的圭臬。将定朔、定气用于历法实因此而起。其实并不应作为历法的必须条件,而用精度水平较高的平朔与平气,也98%能满足日食在初一日的要求。但用平朔、平气编历,其方法就大大地简捷得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18 收起 理由
zqc4124 + 10 + 18 這東西對咱來說太難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 12: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解高明之至,完全赞同!其实,四分历的问题并不在于平气平朔,平气平朔对历日排算精度已经够用了,而且比定气定朔更简洁、易算、优美。四分历的根本问题在于其两个核心数据误差偏大,岁实365.25,朔策29.530851。 只要把这数据的精度提高,误差就自然减小,这才是本质问题。明末邢云路用他的六丈高表测得的回归年数值为365.242190日,误差为-0.000027日,一年仅差2.3秒。以此数据为岁实的话,用平气平朔排算历日的精度跟现在公历几乎等同,所以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平气平朔还是定气定朔。七秩老先生的洞见深刻,诸家学者中未简提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