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赵庚白

[周易注解] 《直方周易》系词上——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译文】一个阴爻一个阳爻就算是她的方法了。继承她的人都认为很好,成功运用她的人都视其为性命一般,
注释:“”通“为(wèi)”。相当于“是”。《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认为好。《楚辞·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成功。《左传·僖公四年》:“卫州吁其成乎?”
      “”生命。《论衡·龙虚》:“天地之性,人为贵,则龙贱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0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译文】有仁爱之心的人看到她说她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道德观念,有智慧的人看到她说她写的都是知识。
注释:“”古代一种道德观念,其核心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知识。《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7: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译文】寻常百姓在生活中经常应用却没认识到她的存在,所以这个只有才德出众的人才能掌握的方法很少有人知道她。
注释:“”认识。《左传·成公三年》:“韩厥曰:‘君知厥也乎?’”
      “”方法。《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十万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少。《管子·大匡》:“天下之国,带甲者不鲜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6: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显诸仁,藏诸用,
【译文】《周易》显现出众多仁爱之辞,其中隐藏着众多可采用的道理,
注释:“”众多。《左传·文公七年》:“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
      “”采用,采纳。《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用李斯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0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译文】能鼓动万民,并且其内容大多同圣人想法一致,能使盛德与大业达到极致啊!
注释:“”鼓动。《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极言其多。《列子·汤问》:“高万仞。”
      “”人,众人。《左传·昭公十一年》:“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
      “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通“丕”大。《诗经·周颂·清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想,考虑。《韩非子·外储说下》:“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克而中山治。”
      “”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1: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6-6-23 11:45 编辑

【原文】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译文】拥有大量财产叫作大业,随时光不断更新叫作盛德。
注释:“”财物多。《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时光,光阴。《左传·昭公元年》:“后子出,告人曰:‘赵孟将死矣。主民,翫岁而愒日,其与几何?’”(愒日:旷废光阴。)
      “”更新。《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07: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
【译文】旧事物不断变化,新事物不断产生叫作改变,这种新旧变化成为象征叫作乾卦,
注释:“生生”指旧事物不断变化,新事物不断产生。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改变。《孙子·九地》:“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
      “”变成,成为。《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象征。《史记·孝文本纪》:“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07: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
【译文】具有值得世人效法学习的品行成为象征叫作坤卦。最高程度地利用数的变化来预知未来的方法叫作占卜,
注释最,非常。《庄子·盗跖》:“子之罪大极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12: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知未来的方法叫作占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08: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通常发生变化的叫作事物,用《周易》中的阴阳理论对大多数事情都能准确预测叫作神奇。
注释:“”通“丕”大。《诗经·周颂·清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玄妙,神奇。《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 09: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不测之谓神。既然说“不测”何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0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6-7-1 09:39 编辑
开心易友 发表于 2016-7-1 09:05
阴阳不测之谓神。既然说“不测”何来测? ...

不者,丕也。丕者,大也。不测者,大测也。大测者,大面积、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用周易预测(包括欧洲杯。)。
你看帖不看注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 19: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16-7-1 09:37
不者,丕也。丕者,大也。不测者,大测也。大测者,大面积、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用周易预测(包括欧洲杯。 ...

不者,丕也。丕者,大也。不测者,大测也。大测者,大面积。。。。
无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03: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6-7-2 05:56 编辑
开心易友 发表于 2016-7-1 19:36
不者,丕也。丕者,大也。不测者,大测也。大测者,大面积。。。。
无语。。。。。。。

《汉典》
〈形〉
(1) 通“丕”(pī)。大 [big;great]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这就是《直方周易》的特点,……。
《易》曰:“有言不信”哈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07: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
【译文】《周易》所包涵的内容广阔弘大,用来说明遥远的事情乃没有止境,
注释:“”用来。晁错《论贵粟疏》:“所谓损有余以补不足。”
      “”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孟子·公孙丑下》:“此则寡人之罪也。”
      “”《康熙字典》止也。《左传·襄公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09: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译文】用来说明临近的事情乃明净清楚并且正确无误。用来说明天地之间的事情乃完备无遗漏。
注释:“”近。《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戎事不迩女器。”
      “”通“净”。《淮南子·本经》:“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10: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译文】乾所代表的阳,她静止时专一,她变动时直接,所以能广泛地促进草木生长。
注释:“”助词。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可不译。《黔之驴》:“声之宏也类有能。”
      “”副词。表示程度高或范围广。《孟子·滕文公上》:“陈相见许行而大悦。”
      “”草木生长,长出。《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6: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译文】坤所代表的阴,她静止时收敛,她变动时开拓,所以能广泛地长出万物。
注释:“”收敛。《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载翕其舌。”
      “”开辟,开拓。《荀子·王制》:“辟田野,实仓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5: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
【译文】广阔、宏大分别相当于天空、大地,变化、流通分别相当于四时季节,
注释:“”相当。《庄子·天道》:“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
      “四时”四季。《论语·阳货》:“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14: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译文】阴阳的意思分别相当于月亮、太阳。这种容易简单的美好匹配最能体现《周易》的核心意思。
注释:“”意思。《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见义远。”
      “”美好。《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心意。《管子·兵法》:“气不可极,德不可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11: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译文】孔子说:“《周易》的道理达到了极点!《周易》是圣人倚仗其提高道德扩大事业的事物。
注释:“”达到了极点。《战国策·秦策四》:“物至而反,冬夏是也。”
      “”语气词。叙述句中相当于“了”、“啦”,有时不译。《左传·成公二年》:“余病矣。”
      “”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也”。《韩非子·解老》:“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谓语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左传·襄公十四年》:“赐我南都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动词。凭借,倚仗。《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
      “”高。潘岳《西征赋》:“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岭之嵯峨。”
      “广”扩大。《战国策·魏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4: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译文】智慧提高礼节谦卑,提高仿效天,谦卑取法地,天地设定了位置,《周易》就在其间流行了,
注释:“”智慧。《论语·里仁》:“择不处仁,焉得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15: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译文】成功将《周易》的特点存在于内心经常思念,这是了解事物规律掌握合理主张的途经。
注释:“”事物固有的性质、特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因地之性。”
      “”存在。《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思念。《礼记·大传》:“五曰存爱。”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荀子·天论》:“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
      “”合理的主张和思想。《论语·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途经。《老子·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08: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6-7-13 08:23 编辑

【原文】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译文】圣人有介绍天地间深奥学说的办法,就是斟酌由众多事物中显示出的规律,从这些相似的事物中选择最适宜的,基于这个原因称这些被选中的事物为“象”。
注释:“有以”有……办法。《战国策·燕策三》:“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之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旧读xiàn)推荐,介绍。《左传·昭公二十年》:“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
      “天下”自然界,天地间。《吕氏春秋·察今》:“知天下之寒。”
      “”深奥。《汉书·律历志》:“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
      “”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揣度,斟酌。《周易·系词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显露,显示。《战国策·赵策三》:“赵王不悦,形于颜色。”
      “”法则,规律。《韩非子》:“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
      “”相似。《孙子·用间》:“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
      “”代词。这(种),那,其中的。《汉书·苏武传》:“虞常等七十馀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观察,选择。《左传·成公二年》:“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合适。《史记·吕太后本纪》:“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
      “”指示代词。这,此。《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缘故,原因。《吕氏春秋·审己》:“凡物之然也。必有故。”
      “”代词。指代事物。《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08: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译文】圣人有用来介绍天地间各种活动的方法,就是观察其中符合普遍已经实施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传统习惯中的内容,连结、组合在一起写入卦的文辞之中用来推断吉凶,基于这个原因称这些被写入文辞的内容为“爻”。
注释:”符合,投合。《淮南子·俶真训》:“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
      “”共同的,普遍的。《战国策·赵策二》:“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谊:通“义”。)
      “”已经。《史记·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做,实施。《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法律,法规。《周礼·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轻典、中典、重典也。”
      “”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论语·为政》:“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联缀。(连结、组合在一起。)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表目的关系。去,用来。晁错《论贵粟疏》:“所谓损有余以补不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译文】《周易》中的文辞说的是天地之间最深奥事物并且不能有错误,说的是实施天地之间最大行动不能出现祸乱的办法,
注释:“”说。《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极,最。《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于至治。”
      “”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能。《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罪过,过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4: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译文】这是经斟酌以后的学说,是经过推测以后才创作出来的,经斟酌推测的学说认为是裁决那些变化的。
注释:“”揣度,斟酌。见《古代汉语词典》释“拟”。
      “”学说,主张。《孟子》:“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通“仪”(yí)。忖度。《国语·郑语》:“昔先王议事以制。”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忖度cǔnduó:推测。)
      “”作,出。《說文解字》作也。《康熙字典》又《广韵》出也。《礼记·月令》仲春,蛰虫咸动。
      “”裁决。《周礼·秋官·讶士》:“四方有乱狱,则往而成之。”
      “”代词。表提示。那,那些。朱熹《中庸集注》:“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4: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译文】鸣叫的白鹤是在庇护小鹤,小鹤随声附和着。我那里有更优良的鸟,我和你挨近她欣赏它鸣唱。”
注释:“”庇护。《战国策·齐策一》:“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荫”。
      “”通“雀”。一种鸟,赤黑色。《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鹯:一种像鹞鹰的猛禽。) 又如:爵跃(如雀之跳跃。表示欣喜之极);爵钗(雀形的发钗)。
      “”通“摩”挨近。《韩非子·说林下》:“物之几者,非所靡也。”(几:危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12: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译文】孔子说:“君子坐在家中说出的话友好,就是传到千里之外也会有人响应,何况他附近的人呢?
注释:“”坐。《礼记·乐记》:“居,吾语女。”注:“坐也。”
      “”家。《诗经·邶风·北门》:“室人交遍谪我。 ”
      “”友好。《战国策·秦策二》:“齐楚之交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07: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译文】坐在家中说出的话不友好,就是传到千里之外也会有人违背他,何况他附近的人呢?
注释:“”违背,违反。《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近。《诗经·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