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乾坤客

[西周] 有关“生称”与“死谥”的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5 17: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昼耕夜读 于 2016-4-25 17:25 编辑

谥号与谥称是有区别的。谥号一生的总结,谥称是一种称呼,称呼就应该有别于他人。
“文”、“武”二谥得者甚多,作为称呼就要有区别。
对于诸侯,谥称方式“国+谥号+公”,对与其他爵位谥称方式“氏+谥号+爵位”。
秦汉之后,已无“氏”,一般人用“姓+谥”,封王也有谥称“国名+谥”。曹操魏武王,司马懿称司马宣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5 19: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弄清楚“谥”制与“谥称”,也与其他很多问题相关。
“称”有“生称”、“死称”、“自称”、“他称”,还有“书称”与面称之别。
在左传里称谓十分混乱,有爵称、公称、自称,同一段内乱七八糟的几个称呼同存。春秋不同,春秋中的称谓比较统一,至少在某个时间段内相对同一。称呼规则明显。
看左传,同一段内,对楚国之君有爵称楚子,有公称的“公”,也有自称的“王”。“贞子”一称出自左传,不足为奇也不足为据。左传里大量出现“生称”用“谥称”,一般人认为这没什么问题,就一般读史这问题不大,而且好像更方便理解,可记史则不同,记史在于“记”,记录当时。编史与记史又有不同,编史编辑“记史”,。春秋、左传为编史。春秋之编与左传之编又有不同。春秋只留记史之原貌,左传明显存有大量的难以相信的记述。左传的称谓只是其一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6 17: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左传中有以“死谥”作为“生称”的事例。
诸子著作中也常见此事,这种记事方法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疑问。
生称死谥带来的疑惑,在许多人的书中常见,比如以诸侯国国君死谥的“公”作为爵位看,这个诸侯国的国君就是公爵。另外,周时期的谥法始自何时未有定论,现在基本公认在昭穆王之后。可昭穆王以及昭穆王之前的文、武、成、康都是标准的谥用字,而且给这几个周天子上谥号,每个字都很贴切,符合谥法。有人说这些是生称,武王称“武”,情有可原,以武克商。成王呢?康王呢?怎么能称谓“成”、“康”?一登基就知道他能称“成”称“康”。“丰年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令民安乐曰康”,“安民立政曰成”,虽谥法用字有规定,但基本词义还是随字的。后人基本上否认了周公定谥法之说,很多都是因为后世所记生称死谥,认为生有死谥之称,就不为谥。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在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6 17: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给自己弄个称呼?好奇怪的想法,我周天子天下独一无二的王,为何起一个名字,你看春秋称呼周天子只用“天王”称,“天王崩”。周朝有很多的“天王”,哪个天王后世之人得区别。后世为区别给天王取名字也是情有可原啊。二十四史中唯有史记一书,当时记当时之事,对武帝的称呼就一个字“上”。这个上就是武帝生时的书称。至于什么“汉武帝、汉孝武帝”都是死谥,很多历史书里都做生称。现在可看到的晚清的记录,称当时皇帝也为“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6 17: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北宫贞子之谥,天下唯有此例。活人上谥号这比埋活人还罕见。
谥是人生的一生总结,没死就总结?活人备棺材、备墓地常理,棺材上再订钉子不常见。
也非所有人认可这事儿,左传为一据,否认并无他据,至少心应有存疑。天下另无它例,并且有悖常理,至少不能为他据。
除了春秋之外所有史书,都有记某事前因和某事后果的同病。贞子之谥让我看来很有可能是,拥君之功为赐谥之因。记拥君之功时,将其果系于此事之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18:5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谥,应该是政治制度,以下评上、以子议父,使天子、诸侯、贵族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顾忌。
昭穆制是有关宗法制、祭祀制度以及丧葬制度,大多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当然天子至高无上,宗法权经常受到皇权的挑战,皇权也经常破坏宗法制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21: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6-4-27 21:40 编辑

有个疑问:

史传文王为昭穆制的穆,武王为昭。

成王呢?当为穆。

康王呢?

昭王呢?

穆王呢?

穆王在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的戎生钟中被称为“穆天子‘,在《穆天子传》中被生称为”穆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穆天子传》的作者竟然不知道《谥法》么?《穆天子传》的毛班和井利两个人在后世发现的青铜器中出现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2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史藉的看法是:书不能尽信,可以疑之;但不能随便否定,否之则要有考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22: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6-4-27 21:34
有个疑问:

史传文王为昭穆制的穆,武王为昭。

左昭右穆,昭前穆后。
文王昭,武王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23: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6-4-27 21:45
我对史藉的看法是:书不能尽信,可以疑之;但不能随便否定,否之则要有考据。

疑者,不信。有据无证。
考来考取,据有一堆,毫无一证,以据充证,历史逻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23: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昭穆制和谥法源自于西周。殷商没有两制。殷商有庙号制。庙号本身具有帝王评判,又有祀庙安排。
庙号中有“太、高、世、中”四字,开创基业为“太”,功高者为“高”,永祀者“世”,中兴者“中”。再配以“祖”、“宗”,“有功者祖,有德者宗”。所以殷商有太祖、太宗,高祖、高宗和中宗等庙号,作为评议。
昭穆制中,毁庙,迁庙,祧迁之礼应该是殷商都有的祭祀之礼。西周昭穆制和谥法,细化了殷商庙号之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23: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祀者。看来是有不永祀的商帝。不永祀者,初应该有庙,祭祀一定时间,毁、迁、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23: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昭穆制,也是这种毁、迁、祧的一种安排。昭昭相迁,穆穆相毁,单排顺序向前。可能比殷商规矩些。西周昭穆制中,文昭武穆不毁不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16: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述而不作,正规的史书《春秋》,生称从不用谥。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编纂时,则显然没有在历史的场景中编写,而是在他所处的时段进行编纂整理记述,左氏没有严格区分生称、谥称。
西周金文出现的几例周王谥称,当为后王时期的一种称谓。金文中的纪年、纪时,显然可以和作器、作铭时间不同时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22: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小屯 发表于 2016-4-29 16:56
述而不作,正规的史书《春秋》,生称从不用谥。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编纂时,则显然没有在历史的场景中 ...

对!
记史和述史不同。记史是当时记当时之事。述史后世追述前事。述史用谥称为生称问题不大。有规则就行。如果记史时所用就一定不会是“死谥”。谥的年代推算就是根据记史所用的所谓的“谥称”不为谥称,为生称,如文、武、成、康甚至昭穆都有见记史生称,所以推断这些标准的谥字不为“谥”。
文献资料基本是述史,生称死谥。许多金文认定多是记史所见文武成康昭穆等,自然为生称非死谥。
这种解释未必妥当。首先为什么给自己这独一无二的“天子”或王起个名字?天子名号非同一般,必有仪式所赋。秦始皇搜肠刮肚、引经据典给自己起了帝号“始皇”。无赋名依据、无赋名仪式,文武成康不仅谥用之词,而且有与其生高度吻合,不为谥是应该有商榷的道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1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小屯 发表于 2016-4-29 16:56
述而不作,正规的史书《春秋》,生称从不用谥。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编纂时,则显然没有在历史的场景中 ...

春秋生称不用“谥”,很严格的记史规则。但也有一定的麻烦。
比如鲁公,几乎一致称公,此乃何“公”,读起来很费劲,现在看的春秋纪年都是以“谥号”记登基年代为纪年,当时不会这样,以谥号纪年也绝非鲁史记史的年代。这也不是春秋编撰者的纪年方式,可能是后继者添加篡改之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