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4|回复: 0

仁道观的古今通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3 07: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仁是心性主宰,合二为仁。君臣上下,父子夫妻,五伦纲常,二二成仁。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仁是道德心性调衡,忠恕的推己及人。仁的义理有二:一是亲亲为仁,与之反向是兼爱为仁。现时的家庭婚姻危机,祸及后一代的文化传承了,是亲亲为仁?还是兼爱为仁?亲亲为仁的忠恕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爱境界的心性延伸路。二是尽心尽性,克己复礼为仁,仁礼同道。礼是规范言行,《易传》易简理得的尊卑定位,民因其材质定其位,所以有人事名实,心性性命。社会走向高级的理想阶段,都存在“人事尊卑,义奠于位”的问题。“义奠于位”,连接“义辨于事”,理性务实的 “循理而应乎事物”。实践验证,是否符合易简理得成级能结构的人事名实与心性性命,顺乎物理事则成天下则之尊卑定位,这才是有关立事设人成天下则所蕴涵的精微之几。与尊卑定位的易简理得反向是尊卑定理的定命定性论,法家理论同化成儒教专*制性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我认为,尊卑定位与尊卑定理两种不同的礼制理论,必须区分开来,一是归属民本性质,正义利物利民生的继善成性为宗旨;一是归属适应君主专*制的时代环境,以断隔心物而道德内修,追寻得道善性为宗旨。孔子前的人类道德始源是合群与明分,孔子后的道德理想是仁礼心性,仁统同与礼明分。即诚之者人之信道的仁义礼智,酬勤于诚者天道元亨利贞的仁礼心性。船山仁恕观所论理的人道理欲观,“以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国家安排的合理公平的社会原则。失社会原则,社会质文心性流入“质胜文则野”(质野)的“礼乐乱于明,鬼神乱于幽”。“以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推动元亨利贞的天道体用观。失元亨利贞之诚道,社会质文心性流入“文胜质则史”(文史)的惉滞情,无欲理。以人欲见天理的社会原则,根本性目标和方向是:“以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的天道体用,仁礼心性的功能观与价值观。《易传》三道三才,仁礼之心性人事本体,如船山所说:“仁心之大用,因乎礼之体”。
孔子人际忠恕的仁道观是不完善的,仁心主宰,私蔽两大患,仁入虚位失其实。私,有假仁假义;蔽,理性偏蔽失其实,元亨不见利贞,有始无终。所以,孔孟仁道观走向是端正言行规范,礼义验证仁心的理性务实,这就是荀子礼治天下的礼法合治,《易传》仁义人道融入成仁礼本体的三道三才理论。孔子的仁道观不完善,必要论理历史与现实的三个理论性问题。
一、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的人心不古,与提倡人心复古的老子道法自然观,都不是显学,不能影响人心,风化社会。相反,杨朱与墨翟的理论是显学。刘梦溪先生在《如何评价儒家学说的历史地位》文章中,郑重其事地提出评价孔子和儒家的历史地位三个相关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明了在儒学产生之初,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比之墨家或犹有未及。所以孟子颇为焦虑地说:“圣人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朱,则归墨”。在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心性危微时代,质野的质文心性,杨朱一毛不拔,不利天下,私己而利己,下滑便是极欲主义的人欲横流;墨翟的兼相爱交相利,失去亲亲为仁伦理基础的兼相爱,失去君子义小人利的义利层次规范的交相利,滑坡下去便是利益抱团的利己主义。心性危微的社会乱相,“礼乐乱于明,鬼神乱于幽”。质野心性的孖生子,就是杨朱利己与墨翟的利益抱团。理论理性的走势,杨朱与墨翟理论湮没,转向另一种理论形式,平衡心性走向得道善性的儒道佛互补,共同的心性特征是倡扬惉滞情、无欲理的人性异化,文史的质文心性,平衡而适应专*制治乱世循环的心性形态。治世道德,孔孟教条的形而上学,不因乎物,去私己立公义,心物断隔而失实。理性失实非理性,何能通于人而合乎天,钟摆惯势鬼神出,走向乱世质野心性的“鬼神乱于幽,礼乐乱于明”。消弭杨朱利己与墨翟抱团质野心性的世俗影响力,非治世通行,乱世遗落的儒家道德内修,而是乱世道佛通行的虚空境。虚境自然,与世浮沉,;空境真如,幻化人生,避离人为因果。药方共同:惉滞情,无理欲。自然与人为相分,殊途同归。“内则道佛”,论佛必言道;言论道必言佛,道佛同论古今通。现时深化改革治理人心,面对质野的心性形态,佛道儒思潮流行,依然看到杨朱利己与墨翟抱团成质野心性的世俗影响力,利己极欲的人欲横流,利己抱团的朋友圈、人脉圈负面走向。朋友圈与人脉圈,天生的社会自然,有损益两门。孔子益友三:友直、友谅、友多闻。心性走向便是理性的君子心性文质彬彬,社会心性合乎道体,正义利物利民生的天下公。损友三: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友抱团,善柔而身不由己,随风飘到顶风上,铁心弃天下义利而利欲熏心,能不人鬼诈心?质野的利欲熏心与人鬼诈心,始源杨朱与墨翟。贯串古今成质野心性与文史心性的治乱循环史,适应君主专*制政治的儒教意识形态的儒道佛文化。
二、孔子仁道观不完善走向完善,成就孔孟荀理论理性顺序的孔儒发展系统,经汉宋帝制儒学的孔孟教条阶段,进入船山天下仁恕仁道观的理论理性阶段。老子道法自然观是入世的,战国动乱衍生出世的庄子道教。入世老子学,逻辑着重点,从始初的无为自然、汉初的无为政治、南北朝后无为人生的逻辑定形,成为儒教意识形态的三教之一,儒道佛文化。道家殊异于孔儒的务实理性,理论分歧点非常明显的。
儒学是精于道者与精于物者的物物道;道家是道法自然的物化道。儒学正义利物利民生,富有与盛德二德兼得的道之德;道家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生物化道之德。儒家心性,性善必然适全人性自然的继善成性;道家是执古道纪的质朴心性。儒家顺天而制天,太虚即气,道建阴阳,天地人参的有为自然;道家是太虚生气,道生阴阳,无为本源三生万物的无为自然。儒家知幽明不知有无,“无有一极”、“无有不极”的无极而太极,容光不穷于所受的富有日新;道家知有无而道法自然,无为贯通到自然、政治、社会人生全领域。证例多多,归纳一:儒家知天事天、尽心尽性的天人合道;道家是“知于天不知人”的道法自然。
三、在自然经济时代,船山的人道理欲观是完善的,传统哲学走向完善的人道理欲观。在进入商品经济时代,船山人道理欲观,必须与商品经济规律结合,仁道观方是完善的。
人欲见天理,合理公平社会原则的须有安排,即符合商品经济规律的国家二次分配的须有安排。家庭经济生活基本安排——内需市场消费水平与能力的保障——社会供需平衡,一以贯通而具有商品经济性质。以家庭经济收入为基础的征收个人所得税——社会财产分佈的合理性——社会福利为主,慈善救助补充的人欲见天理。不管天灾人祸,对贫困家庭的救助与扶助,即体现人道理欲观,也是符合商品经济规律的国家安排与人道举措。
天理达人欲,从《易传》易简理得的尊卑定位,到船山“循理应乎事物”的神化性命学,实函斯活,活化心性成实活兼全的天道体用观。到商品经济时代,实函斯活,显然要倡扬个性,自由成自觉的理性务实,趋同共性,以竞争互动的文化心性与商业意识,与人道理欲观结合。诚信为本,推助成实活兼全的天道体用观,完善加速于天道运程之元亨利贞。商品经济发展速度的元亨利贞,就是天理达人欲的更无转折。
仁道观理论的逻辑次序,从孔子人际忠恕,到船山天下仁恕的人道理欲观,非循守孔孟仁道,有新知新理新说;从船山仁恕的人道理欲观,到人道理欲观与商品经济规律的结合体,同样有新知新理新说。新知新理新说的义理成形,构成仁道观理论理性演变的逻辑次序,即仁道观的古今通义,抽象的哲学真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