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3|回复: 0

从义理学谈《易传》的出书时代与文化性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6 07: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义理学谈《易传》出书时代与文化性质,义理学与考据学,是文化研究的两门学科。考据学的成就,有助于义理学的成就。但是,文化研究存在的疑难问题,最终的解决,还是需要义理学。
从义理学角度,可以判断出《易传》大概的出书时代。理论有承前启后的理论次序吧!当读懂读熟《论语》、《孟子》、《荀子》、《易传》等相关儒学经典后,根据书写的语言艺术及义理逻辑,便可以作出大概出书的时间性推断。
从义理学角度,可以解读《易传》义理的文化性质。诠释透彻《易传》应用的范畴意涵,网结的范畴结构,展述的义理体系,可以洞明《易传》的文化性质。
不要将孔子的品质看成高、大、全,不要将孔学仰视为儒学位置的至高无上。还源历史本然,视孔学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的一个普通学派,在诸子争鸣中渐渐演变成发展系统,有着理论的逻辑次序,值可会通古今通义的主流学派。从先秦时代孔子的儒学源头,源流有孟子到荀子,语言艺术与义理逻辑不是在提升?有实实在在的逻辑次序吧!再通过这个理论次序,将读熟的《易传》对号入座,不是一目了然?
一、在探究《易传》出书时代及文化性质问题上,理论(神理)与实践(理气)的逻辑问题要费费心思了。如果说,现代社会要求理论领先实践,指导而催生实践。传统社会有“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说,预测学的儒学神。但是,在文化专*制主义时代,神失去预测学意义,至妙之善,无复可见的圣之神。失去预测学的神蕴,实践催生着理论。在先秦的论理学初级阶段,同样是实践催生理论的时代。
(1)从人类如同动物群居的洪荒时代,走向尧舜禹的揖让时代,夏商周的讨伐时代,已由原始《易经》天地人同的逻辑阶段,走向天地人参实践渐进的转化路。当实践进入成熟期,荀子后的理论形成期——首创与适用兼全,按照理论的逻辑次序,出现《易传》天地人参本体论,是渐进的自然过程,也是必然的行进过程。我持此见解去理解《易经》与《易传》的历史与逻辑时代,有着不同文化性质的历史阶段性。
(2)进入实践渐进的天地人参阶段,若将人类群体视为共同体,人类内部的组织管理和政治管理,必须要解决和落实两件事:一是共同体生存的物物道;一是共同体道德人文的性性道。揖让与讨伐的政治管理,其功能与价值体现,都要做好两件实事,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持群体的心性健康。孔子所说人心不古,古的意蕴,社会秩序与心性健康同在的功能与价值之人心体现。
二、《易传》最深奧的学问思辨道是:探赜索隐,极深研几。探研是什么?如《中庸》所说“致广大而尽精微”。几是什么?精微之几!如何理解?读《论语》可以提供帮助?读《孟子》与《荀子》可以提供帮助?探究承前启后的首创性。
(1)从精微之几,联想到“知幽明之故”,圣人知幽明不知有无。幽明道是进入了人类认识和践行的物物道,明从幽中生的人参天地,无有一极,无有不极的无极而太极;有无是道家自然道,道法自然。知幽明不知有无,《易传》是儒家经典,道家系统?
(2)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定神有方。神有方,联接君子健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乾健坤顺,健顺何解?船山言:“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心性健顺,我理解为礼义心性的健顺精神合规范。神有方持有乾健精神,方可探赜索隐,神明事变体易的精微之几,名实相副为乾易知。
(3)乾易知,坤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成位乎其中”。神处乾位形上導,易简“成位在其中”。真真正正以“成位在其中”去理解易简意涵,切勿再被三易之简易、变易、不易,扰乱易简理得的在位逻辑,易简在位之合理的人事结构,名实相副;带来合理的心性结构,性命相称,方有“易简立本”、“易简至善配至德”的逻辑效应吧!在阴阳天道中探究出易简在位的哲学意涵,进而与性命学原理的“循理而应乎事物”的义理共通理解,易简的哲学意涵不是跃然纸上?
(4)易简、健顺与刚柔,逻辑联结的本体论。刚柔地道地曰示,地曰示,有刚柔杂居而吉凶生,刚柔相接而险阻生,刚柔相推而吉凶生。还有: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情伪与刚柔有心性与人事的内在联系吧!利害与吉凶有人生与社会衔接的因果效应吧!“明有性情,幽有鬼神”,不是情伪相感?如果说,《易传》的“致广大而尽精微”,就是船山所论存在音容天的精微之几,那么,鬼神心性的危微之几,与音容天的精微之几互为因果而并存,“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的理论雏形,首创在《易传》的人参本体论中。情伪用语只有荀子使用,性恶伪善。伪是人为事,天地人参。荀子提出精于道者与精于物者,顺天而制天的“夫之谓能参”,共论人参。从《荀子》到《易传》,有逻辑转承关系吗?冯友兰前辈提出《易传》出自战国后,有道理吗?再引用船山论语:“刚柔文质,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刚柔是《易传》的刚柔地道吧!乾刚健坤柔顺,气质和合的名实相副;文质,与情伪相感同属心性的文化范畴。立心立命的性命一也,理气一也。刚柔文质,心性人事合一的本体论,运行的因果显然:“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地曰示?
(5)荀子发展孔孟学说的杰出处,将重心于道德心主持的仁学,转向重心于言行务实的礼义规范,提出礼主法辅的政制理论。看《易传》的三道三才,能简单作天地人的字义来理解?人道仁义融入的天道阴阳,地道刚柔,通志成务的三道三才。通志通情是人道仁义,成务实务是天道阴阳与地道刚柔。以“在位其中”去理解易简,以乾刚健坤柔顺的气质和合去理解健顺,以地道刚柔地曰示去理解主体运行的因果路,以成务实务去理解天道阴阳与地道刚柔,显然的是《易传》义理:人参天地的礼本体,仁义融入的仁礼本体论。船山说:“仁心之大用因乎礼之体”,不是精确诠释《易传》的三道三才?
三、传统儒学的形上学本体论,非出自孔孟荀,出自《易传》。天地人参的实践渐进路,催生《易传》天地人参本体论,承前于《易经》天地人同逻辑,启通于后世的理论路。所以,《易传》逻辑源根于《易经》,与时俱进的更新路。老子的道法自然观,逻辑源根同样是《易经》,与《易传》南辕北辙。
(1)进入春秋时代,周王制能力的弱化,诸侯争强争霸所出现的战乱,失去有道伐无道的正义性质,原有组织管理和政治管理的功能价值失陷,出现人类文明史首次的社会危机,人心不古礼崩乐坏的质野心性时代。在诸子百家争鸣中,显学是杨朱学与墨学,请看鄙贴《闲谈墨学》。孔学与老子学都不是显学,不满时代的质野心性,力图改变。想法一致,却因境界不同,方法不同,文化性质殊异,理论殊途。老子境界是人心复古,保持质朴心性,执古道纪而道法自然。从理论形式方面,重心思考是物物,轻弃性性,“知于天而不知人”。坚执的想法,承续《易经》的天地人同,无奈是历史的过去式,落后于实践渐进的天地人参时代。老子学源根是《易经》,道法自然的意念,是天地人同意念更高的逻辑形式。共同的文化性质,决定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然而,不能察觉到天地人同走向天地人参的自然而必然趋势,这就是老子学的理论致弊处。
(2)孔子言人心不古,论理重心是道德人文的性性道。性性,心统性情的通情理欲。心性内外有音容天。重心性性,并无轻弃物物。物物可以轻弃性性,空谈心性而抑情制欲,窒弱心性活力致心物分隔。心性的内外断开,物物与性性衔接失着,何言物物道?性性断不能轻弃物物,逻辑很清楚。离开物物不会有心性情欲,不会有性性道德人文的通情理欲,也就失去社会秩序与心性健康,失去人文化成天下的功能观与价值观。孔孟仁学,偏重于性性的政治管理与人道教化,去适应和运行于物物道。孔子提出亲亲为仁,忠恕人际,君子心性文质彬彬;君子义与小人利的层次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其身正,其令从的德治思想等。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仁政说;恒心恒产的安居乐业;“明于庶物,察于人伦”,道德心主持的仁义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非行仁义的功能价值取向是:“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探究儒学最高境界是:“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神”,等等。圣神仁学之性性,断不会轻弃物物,必然走势就是物物与性性的唯物辩证。孔孟仁学理论循序的走势,出现荀子顺天而制天的儒学自然观;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的物物道;虚壹而静谓大清明的解蔽说;“夫之谓能参”的性恶伪善说、礼法合治的政制理论等。荀子学的理论循序,催生《易传》的天地人参本体论。从形上導与形下道的道器层次而义理展述。融入船山学诠解,一来清晰《易传》逻辑的首创性,二是从会通古今通义的角度,显然其适用性。只要认真思究,从易简理得的人事结构合理性理论,与性命学原理的“循理而应乎事物”的义理会通;从乾刚健、坤柔顺的健顺精神合规范的礼义心性,与“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的义理会通;从刚柔地道地曰示的因果路,与“刚柔文质,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义理会通;从仁义人道融入天道阴阳、地道刚柔的三道三才,与“仁心之大用,因乎礼之体”的义理会通;从“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探赜索隐,极深研几,精微之几与鬼神心性的危微之几,与“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的义理会通;从天地人参本体论,与“人事天者,终乎大始,理一而已。理气一也,性命一也。……君子奉一为本原,始以建中,万目从纲,有条不紊,分之秩之,两端审而功满天下。一念之诚,一心之健,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的义理会通,等等,上述会通的古今通义,义理有适用性吗?能为深化改革所应用?能为现实社会服务吗?
四、按照历史的发生次序,心性实践的理气逻辑,理论的神理逻辑次序,《易传》成书时代及文化性质的“疑难问题”,不是“浮出水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