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02|回复: 8

[學者專題] 钱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23: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j" h+ l$ `" V#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Y, q6 H4 w  ^: b# M' _% L
钱穆先生

, |/ z8 J( O6 |
: x- q3 v- c! a2 @0 a1 S8 T' D【钱穆传略】
' }5 h$ f* M& n3 T4 E
+ g8 j) }0 g8 N7 r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8 n' G9 J- |0 o6 @3 u* u5 b+ ^  r" p9 W
       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十三岁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1913-1919年任小学教员。1923年后,曾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员。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g8 I1 f. R; \5 ~
      钱穆是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一个学者。其治学颇受清儒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提出,先秦时期,儒、墨二家是后来诸子各派的发端,由此分源别派,旁通四达,互相中国古代文化的源流。他在儒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突出,如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真伪混杂,次序颠倒,后世传说亦不可轻信,遂详细考辨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生卒年月、父母、志学、初仕、设教、适齐、适卫、过匡、过宋、仕鲁、至陈、至蔡、及晚年居鲁等,以及孔子的政治活动和著述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如对晚清今文经学家如谬平、康有为等认定刘歆伪造古文经一呈,钱穆撰《刘向歆父子年谱》,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否定了今文经学家的观点,了结了晚清道咸以来的经学今古文争论的公案,在北方学术界一举成名。此外,钱穆对宋明理学尤其是朱熹之学、对清代学术尤其是乾嘉学派等,都有很深的研究。
% X8 D: ^+ X6 \$ f       在历史研究中,重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悠久的传统,在通史、文化史、思想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闻名海内外。 钱穆重视探求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华,并给予其以高度评价,他认为“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其生机”。晚年的钱穆比较偏重于文化哲学的研究,并就中西文化的问题作了很多深入的思想考,在其一生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载于刘梦溪主编的《中国文化》1991年第4期)中,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了新的体认,并“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即在此。”% c5 X5 K; G5 `7 O) w* M7 `4 B4 o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其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和《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9 ?4 D- O  k: V2 A
2 r1 d' t& \4 @* c: |& q
生平年表】( [9 B# ^5 R% W! ?1 }' ?5 K# q
1894 清光绪廿一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县
, u: n0 h. w& g% K+ _9 }9 {! k1900 七岁 入私塾读书 ! }/ d6 Y3 w0 ?. Q( G
1903 十岁 进果育小学就读 3 F  p6 |9 z0 m$ ]- V: T
1905 十二岁 父逝
* Z, i, U5 @4 H, ~1906 十三岁 入常州中学堂. i6 ]" j: b7 \
1910 十七岁 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适逢武昌起义,学校停办,遂辍学
' Z, T4 J7 ^+ |4 y1911 十八岁 任教无锡三兼小学,为教学生涯之始 4 o, i, I/ k) J( O0 T- Z
1918 廿四岁 任教鸿模学校,即原果育小学,出版《论语文解》! c# U8 n  ?7 H7 d
1919 廿五岁 任后宅泰伯市初小校长& ^. z- j: y' b& @! L+ w0 a
1922 廿八岁 赴厦门任教集美学校为任职中学教师之始 ( I9 J9 S) ~; F; N: g5 L: F
1923 廿九岁 任教江苏省无锡第三师范学校
& R/ O' d  I- M* t5 q* j  G1927 卅三岁 转任教苏州中学
, p# B8 z4 ?" [* X/ e0 p7 H) L* W+ A3 O1928 卅四岁 妻殁、儿殇、兄亡连遭三丧
& H* _0 I! u$ a. e6 l7 o5 ~; B1930 卅六岁 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后任教北京燕京大学为任教大学之始
# J2 h3 v1 V  L" {) R$ z+ L1931 卅七岁 任教北京大学历史系,并兼课清华、燕京、北师大
- g, w8 T1 G  g& L1935 四一岁 出版《先秦诸子系年》8 w1 {' O( s, x
1937 四三岁 随政局南迁,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2 g; P6 z( R! k$ q1939 四五岁 《国史大纲》脱稿,回苏州侍母一载' w' k: D) R6 r  x
1941 四七岁 往成都任教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及武汉大学
( T% L; y' }! q9 n1943 四九岁 先后任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
' I8 Z0 L! I# q5 H0 s1944 五十岁 撰文《中国历史上青年从军先例》号召知识分子投笔从戎 / [4 G7 B) t6 ]5 j9 d
1946 五二岁 赴昆明任教五华学院、兼任云南大学
1 f4 v6 ?, Z; y' J% T+ F2 f5 Z1948 五四岁 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课余撰《湖上闲思录》
1 I4 X' G6 N9 p+ X1949 五五岁 赴港任亚洲文商学院院长
' j9 j9 p8 e  w$ ?1950 五六岁 成立新亚书院、应邀赴台讲演
# l# ?  k8 m& G) d; K) T* \2 a+ f  \' f1951 五七岁 为筹办新亚书院台湾分校滞台数月,未果。
2 S! r4 f4 y: Z' Y3 j  _1952 五八岁 4月,在淡江文理学院惊声堂讲演,屋顶泥块坠落击中头部晕厥送医。# a' `; B2 k* q0 ?" T) n1 V
1955 六一岁 新亚研究所成立,访日,“教育部”颁赠学术奖章 香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2 z% R8 I% E' Y) ?6 _) ?; \0 r
1956 六二岁 新亚书院农圃道校舍暑期落成,为自有校舍之始与胡美琦女士九龙缔婚" L$ f( B% ^8 ?0 |! J; Z% _
1957 六三岁 新亚书院增设艺术专修科
; z1 ?3 f- i1 i* `8 W  ^1960 六六岁 赴耶鲁大学讲学,课余撰《论语新解》 耶大颁赠名誉博士学位后赴欧访问
# L& q5 D1 F7 q5 `( P1961 六七岁 新亚书院理学院成立3 J* K0 [1 d. l) V
1963 六九岁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曾辞新亚书院院长职
8 ]0 M; g0 ~4 k( |$ T8 R1965 七一岁 正式卸任新亚书院院长,离港赴吉隆坡马来亚大学讲学 % U6 j# P+ w) N3 L5 K7 q
1967 七三岁 十月迁居台北
; `+ Q# T, q; h0 U* Z1968 七四岁 迁入素书楼,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 L7 ^& t4 q0 x. M+ `1969 七五岁 任“中国文化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故宫博物院”聘为研究员 $ y6 L' a  ~8 }  ^4 c
1974 八十岁 撰《八十忆双亲》
) L% V) N" b: a8 v6 C9 Z1976 八二岁 是年冬,胃病剧作,几不治
" A& F  ?& V% [3 a. D0 f* D. Y8 C1978 八四岁 该年常病,目不能视,抱病赴港任新亚书院"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主讲人。
5 N7 s. {( ^+ z1979 八五岁 赴港出席新亚三十年纪念会
) y* o6 O" P$ P! d1980 八六岁 与三子、幼女会于香港,卅二载未见,得七日相聚
) X2 a3 o! n/ T+ @! e1981 八七岁 与长女、长侄晤聚香港,五子女两年内分别见面; s" o* Z* i6 L
1984 九十岁 获颁行政院文化奖章1 b0 }# C. d3 S- o( \
1986 九二岁 为文化大学历史研究所学生上最后一课. b, u: u3 T, X2 ~/ d
1988 九四岁 在家中授课至是年方休  L" p' F& i( G9 A/ Y+ x" P7 N; T
1989 九五岁 赴港参加新亚四十年纪念会
  x' w1 C* d, Z2 t1990 九六岁 六月一日迁出素书楼 八月卅日逝于杭州南路寓所
7 G) {) U/ \: B2 X* x5 n1992 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1 i, L8 V( u4 k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22: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著述】
6 Q; u2 Y* |0 y- J) V" d  q

2 Q! C5 `. L& O7 [5 s. \9 G6 I5 k, u; i一九一八( ~; _* x9 h3 g" U( x- ]7 p+ l
《论语文解》,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11月出版。+ R- b' D$ q; z+ M; v7 x3 a
) \, H5 w& \, _/ P5 k- ?) ?$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一九
& I5 J" S2 `) a( d7 r《朱怀天先生纪念集》,上海自刊本,1919年8月出版。
+ I: }. r4 }) n8 }
* _- _/ s# @, L- B( i# j0 G*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二五
& ^( k& l8 ^8 d4 H9 R《论语要略》(国学小从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3月出版。! n* j4 w9 k# ~& Z/ ~

+ I2 M2 ?: J+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二六8 u2 z4 u& E7 B! l: I
《孟子要略》,上海大华书店1926年出版。, _! ^+ M  |5 E% v% z9 {
# d9 N7 g, u( u; y, ?" u0 o  {4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二九5 T3 ]' F/ Q' d* ]5 s
《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出版。; W% {% |$ `/ f: S. V6 E9 L

/ j6 x3 ^& n5 \# u: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三O7 P' @6 D6 e. \! y; @
《墨子》(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出版。《王守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出版。 《刘向歆父子年谱》,《燕京学报》第七期。- T  }$ C! E/ x' z; v' f. f6 V7 y

  o% g# `! L1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三一& r" \5 Y# d/ R/ S5 \- p
《国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5月出版。
7 \9 R( a. Z3 i0 S; B《惠施、公孙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8月出版。8 s: v, i$ M+ {3 y3 B

8 {& S) s5 K  K* g# F/ o9 U0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三二! l1 f& z; K5 ?" |3 A
《老子辨》,上海大华书店1932年出版。- z: M1 o/ n' x' p) y9 j
2 |% ?$ a) F* R2 {- Y7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三五* z( Y$ h+ e! B  F& p
《先秦诸子系年》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出版。
! _, R2 m1 B/ `7 T
* B3 g( h' K5 K, ~. y; Q(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三七
1 @0 g7 ^% V3 y0 W《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出版。. I6 }% T" J, q: T" o
; m+ y2 n2 W& M" @% |6 B.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四O0 [  K% n- x2 l
《国史大纲》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6月出版。. Z2 f2 F. Q" B" j9 L( w& u
% F: u  W; w4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四二9 m) ^& A7 s2 x- U7 M
《文化与教育》,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年6月出版。
( r/ n1 l$ {3 o《清儒学案》,重庆,为国立编译馆写,1942年稿成佚失。0 H. v. P3 b! O! r; u

) v" ^0 M; I/ E/ R*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四三5 \# T. Y" |/ i' S2 f& m# w
《中国文化史导论》,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出版。(待查)5 c$ `  U1 Z1 y2 x: v6 {
/ w4 W2 J$ R% D0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四五
/ i* ^6 y9 {7 c( c% W; |《政学私言》(人人文库),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11月出版。
9 ~& q& f  w4 Q- i
6 J; F& i: v4 E5 ]*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四八
4 ?1 b; f) c2 r% G8 o% ?《孟子研究》,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出版。
: {3 J* d" \9 L0 g

( ?) y1 _# L( T8 R1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四九1 V9 e, n1 l2 s0 o0 q/ n
《中国人之宗教社会及人生观》,香港自由中国出版社1949年5月出版。$ v1 H) B8 u! }$ w: f
0 \* f* @- b!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五O7 y0 z0 O9 u; |( b7 U, @
《中国社会演变》,香港中国问题研究所1950年10月出版。
# Y3 v  K7 d3 r
5 q  g1 e1 l9 K1 {2 U5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五一
6 X# q$ J7 m4 ^$ r《中国知识分子》,香港中国问题研究所1951年出版。
$ v8 {& U* n# z: m& z2 c《中国历史精神》,台北国民出版社1951年11月出版。
5 s& c2 i$ g* B* K1 T# n6 @《庄子纂笺》,香港东南印务公司1951年12月出版。# w- o+ P/ ^( _6 n' M* N) G
7 G( i+ Q' S0 q' k3 S7 y/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五二
. _7 ~% Z8 T7 U* c4 w《文化学大义》,台北正中书局1952年1月出版。5 e2 y* \# L1 ~! a& l'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香港自刊本1952年11月出版。
2 g) h8 Y6 ?/ r《中国思想史》,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年11月出版。
5 ]: q2 S8 T0 i* u

$ f0 Y8 w% n% Y; Q.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五三
! ]* P- |; v2 s, ~! f% m《国史新论》,香港自刊本1953年5月出版。
5 z# A% M8 d. N8 b( ]- r《宋明理学概述》,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6月出版。. {4 j& D$ W1 X2 v* G* Z( m0 Z
《四书释义》,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6月出版。0 w* @3 k* ]* u& Q9 ~4 r7 d
《人生十论》,香港人生出版社1953年6月出版。; e' S  M; j& g9 r. N' B3 z% V

( [( W6 }7 J4 h7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五四
" |& h% D  V- f《黄帝》,台北胜利出版社1954年出版。9 \6 g6 I' A: i

& C5 W  O& A% D8 [& h8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五五8 L0 T  U1 _5 ]" W& I
《阳明学述要》,台北正中书局1955年3月出版。
& m5 P$ ~/ |% `  \: A, x: D  l《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香港自刊本1955年3月出版。' F4 a/ m8 z5 e9 [$ o- S" w! ]$ D: Z
0 F1 M6 U( }: }( V"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五七
2 d; W& s6 \  d- r$ d, b《秦汉史》,香港新华印刷股分公司1957年3月出版。) k4 H6 R2 [  x7 v! ^! p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及大学问节本》,香港人生出版社1957年6月出版。: S. [0 s, a  a( c( ~8 ^* D; J
《庄老通辨》,香港新亚研究所1957年10月出版。  g' l* \. `" s) z

! F% P; ~8 C: t- z  {;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五八0 }* t" }) Q- ~& L7 u% b
《学龠》,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58年6月出版。
. g" N2 ~* }5 _! H8 M" U《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香港新亚研究所1958年8月出版。  @1 P( g) @" A

& K/ x0 s, {5 P2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六O0 y8 L9 G& o) D6 l
《湖上闲思录》,香港人生出版社1960年5月出版。
1 ]. d& V" b% x5 z! e0 |9 ^《民族与文化》,台北联合出版中心1960年6月出版。- b  j2 ?3 [4 H  x! ^( \
; r; V2 r# i6 b5 g(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六一/ [# N/ ~. a' k
《中国历史研究法》,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1961年12月出版。: H2 I$ u7 Z9 F$ k4 u4 l

2 y$ ]/ B$ d* `. A# p1 c1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六二# T+ ^' a% T4 {  b+ l
《史记地名考》,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10月出版。. |, n$ u- @9 z% ?/ z/ y& b
. O1 G, i  G%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六三
. m& H; Z3 o  X& z% c《孔子论语新编》,台北商务印书馆1963年出版。
. N2 w6 |+ x  r3 n6 b《中国文学讲演集》,香港人生出版社1963年3月出版。0 \) ?! k$ e& C. q% `- I" V
《论语新解》上下册,香港新亚研究所1963年12月出版。% s: I* [0 L& U+ ~

7 v- ]* L. s2 p2 {4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六八
$ x; M. k) b  Z6 c5 j, k《中华文化十二讲》,台北三民书局1968年7月出版。
+ G$ y. ]: x$ B, t4 h6 B; O《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力》,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出版社1968年出版。
2 O: `/ v0 s  r, ^. l& q0 T
% Y5 x0 Z$ X7 M, c. s5 b7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六九
. j* u2 ?" s& r  g! f《中国文化丛谈》(一)(二),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11月出版。" @/ p5 v0 Z! ^& q+ `6 e

& \2 P& ~" |5 c6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七0% X& g7 ^8 Z# v  E
《史学导言》,台北中央日报社1970年5月出版。
% b, K/ `7 {9 t, L0 ~& a+ p1 h
& k- F" V' E& \6 X. o1 F+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七一
. m; |0 s( @6 J2 |1 b" }% P《中国文化精神》,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7月出版。) k. U; T9 D+ p' t: [4 g
《朱子新学案》,一至五册,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9月出版。$ q( b0 q0 b: F6 _
《朱子学提纲》,台北自刊本1971年11月出版。3 M7 c. C4 j) b3 u3 [" c# G1 t

3 n" M0 L& B: @7 b3 q! G&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七三/ G! U4 P& |* l$ y1 O
《中国史学名著》,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2月出版。) n7 `+ k" g  X% R8 M+ A# z9 v
7 Z+ {1 r" }' h+ K; x: M8 j  B1 }*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七四
8 y: v. D- J4 S( ~3 G' m《理学六家诗钞》,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4年元旦出版。
& F/ `" `: f) B《孔子传》,台北孔孟学会1974年8月出版。
2 L6 h  M+ r! P/ |" x. J《孔子与论语》,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4年9月出版。4 R0 T  T! \/ w% [

( e* N' m4 h2 Y* k6 d8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七五
4 c! O1 \  _  S. ?' R《孔子略传<论语>新编》,台北广学社印书馆1975年10月出版。1 ~& Q$ y4 p3 l* H5 ^1 C
《八十忆双亲》,香港中大新亚校友会1975年出版。
: |, F0 O& D  E+ }: m1 b8 C《中国学术通义》,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9月出版。
' z; B  d& u3 B
0 G9 m0 l% A& b+ g7 {+ B1 B( a#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七六; q9 r( \, x, P4 `' P/ e% Q
《灵魂与心》,台北联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6年2月出版。
" Y1 v  c, l+ [% l5 {, f' W《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至八册,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6年6月至1980年3月出版。$ Q9 U' `  ?6 }, r  ]7 |1 l+ k" q7 q
: G0 C; ~5 t/ ~#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七七
3 s  `7 z4 T9 F' i9 ?9 R8 h" o《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5月出版。8 K0 R( P. |3 n0 Q

  r  W4 e$ `+ D) D#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七九" P0 h/ }7 \( E7 X& M- I9 Y' f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 x8 r% a) r" r2 b; m& P# F
《历史与文化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8月出版。
7 g% c1 t  w/ b7 E8 g《人生三步骤》,香港香港大学1979年10出版。
: Y* l! `! o; |4 \# m
  b# ~3 I4 w4 I4 n) `5 O&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八一" x4 q3 ]  J  d! u1 U: k0 M
《双溪独语》,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1月出版。* i1 s- e$ R& B2 [# l& B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台北东升出版公司1981年12月出版。. M2 l- P5 A" g0 @* f' n
! N6 l1 Z# L  O; @.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八二 : ?$ z+ H6 \. Y& ]
《古史地理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2年7月出版。, F" M; n; C" q2 z8 l  a
《中国文学论丛》,台北东人图书公司1982年7月出版。
8 s# B0 ?2 t# D
+ k; }& |$ c+ `2 b# r' [$ Y3 }0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八三
' C, A0 [- Z( ]. l+ Z6 p7 x# R《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1月出版。
$ d8 U7 E& s" \/ ]- z0 R8 I《宋明理学三书随札》,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10月出版。
6 }' O# K( P3 f  u- C% {3 j' C1 ^

; T0 J7 k" B0 y9 n) K$ j/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八四
( \+ ^6 x. R& t3 r2 C《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12月出版。% {9 q: W, E" E" p9 ~

8 B. U/ K% F$ l- F! }2 e; E,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八七& ]9 ^0 q/ L( V4 r" c' j
《晚学盲言》上下册,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8月出版。
( c! Q2 X/ N6 y" F
. T: G7 @( p% b5 @. w' j, F,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八九$ F! F, B( G0 q6 o
《中国史学发微》,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3月出版。; \3 ~8 A, P7 p: {. A
《新亚遗铎》,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9月出版。
5 i# Y- ^; @+ u0 B% i) f
# b# k- u- [0 b9 a' `'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九四 8 a5 _0 X3 r" [, n( c1 ^. {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开始出版《钱宾四先生全集》。分甲编思想学术、乙编文史学术、丙编文化论著,共五十四册。
; K+ L$ V4 `3 O* D9 P7 e    注:钱穆先生还撰写了大量论文,文章从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2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著作选读】* L% h8 R, S* j. J2 _3 ]: |6 q- V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史学
□钱穆
* x" H5 Y3 B; O- ]" L, T( Q
           文化即是人生,历史乃是人生之记载。故可说,文化即历史,历史及文化。文化不同,历史亦不同。文化变,历史亦随而变。文化堕落,历史亦中断。近人讨论文化,多从哲学着眼,但哲学亦待历史作解释批评。真要具体认识文化,莫如根据历史。忽略了历史,文化真面目无从认识,而哲学亦成一番空论。     历史是一积累,近代则好言开新。当秦始皇帝吞灭六国,天下一统,开了中国历史三千年来未有之新局面;他自认是创造此新局面之第一人,已凌驾于古代三皇五帝之上,乃中国历史上从古未有的伟大统治者。所以自称始皇帝,此下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皇帝,皆当承接此局面。当时始皇帝心下,他已自认站在历史之顶端,他两眼向前,只看将来,更不回头。以为过去的历史,前人的脚步,现在早巳超越,更无留恋萦虑之必要。     但秦代的统治权,不二十年而崩溃。始皇帝一片美梦,到二世皇帝时已惊醒。下面来了汉高祖,以平民为天子,此亦是中国已往历史所无,但汉人并不为此沾沾自喜,他们却肯回头想:周代为何有天下八百年,秦代为何二十年即亡。这是一历史问题,正可为当前人作教训。汉代初年人心情,不像秦始皇帝般勇往直前。他们肯长虑却顾,把以前历史往事挂在心头。司马迁 《史记》,即在汉代武帝之全盛时期完成。一路到清末,两千年来,有了二十五史。每一朝代完了,即写一部历史好作下一朝代人教训。中国民族可算是最看重历史的民族。中国文化,亦可说是最看重历史的文化。换言之,中国民族与文化重视过去,重视积累,更胜过了其重视未来与开新。     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生新人换旧人。一浪成不了一流。人生也不是百年短暂转瞬即逝。中国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当其壮年人世做事时,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同时已有了三世。此与其自己生命紧密相系,不可分割。人生根本是由世代积累而成,抽离了世代积累,便不能有人生。青年初离家庭抚养,易生独立为人之想。此如雏鸟离巢,即独立为一鸟。然人生究有空间的群体即社会,有时间的群体即历史,不能专以独立自由,开创局面为事。      古今中外人类历史,当其开创新局面,抱与秦始皇帝同样心情者,亦大游人。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时西班牙、葡萄牙人,寻金心热,跑遍世界。那时他们心里,自然也是只有将来,不问过去。只想向何处跑,更不念从何处来,他们把全地球划一界线,一半属西,一半属葡,作为他们将来的扩展范围。曾几何时,荷兰英法继起,西葡海外寻金美梦,亦只昙花一现。      当前的美国人,远从英伦移殖,一面歼灭了大群印第安红番,一面蓄养了大群黑奴。又不断吸纳了大群欧西意法犹太移民。定下门罗主义,在世界那一边生息茁长。自经两次世界大战,一跃高踞全球群雄之首座,掌握列强会盟之牛耳,举世瞻其容光,仰其鼻息。较之其前面大英帝国之盛况,尤远过无不及。诚可谓在世界人类历史上又展开了一新页。犹非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葡海上竞雄之可比。但就其历史言,移民初来,最远不到四百年。独立建国,最近恰足两百年。再经西部开发,而扩大为今天的美国,其事还在后。统观全部美国史,殊无煊赫辉煌之事功,除却华盛顿、林肯几位人物,可资后代追忆外,亦乏惊风骇浪之波折。因缘时会,平步青云,真可谓是天之骄子。因此,美国人心理,亦不免忽视历史,偏重将来。求变求新,似乎可以漫无止境般向前。      若以历史譬之水流,沟浍之水,易盈易涸;长江大河,蜿蜒千里,永不枯竭。不有上流之浩大,何来下游之深广。中国以农立国,为求灌溉,深识水性。四川灌县都江堰,建自秦代时之李冰,迄今两千年规模不变。相传浅筑堰深淘滩六字,作为治水要诀。淘滩求其善导,筑堰求其善防。宜深宜浅,皆因水性而定。人性亦犹水性,治人亦犹治水,须善防善导,使能融凝团结成一大民族。积累悠久,流衍不断。此必有一番精密伟大工程,时筑时淘,而后可以纳水流于正轨,并使其流量日大,弗涸弗溢。此是人类文化,此是人类历史。或有如山洪暴发,或有如断港绝潢,或有如一潭死水,或有如萦纡细流,同是一水,却与长江大河不同。正该从各式各样的历史情态,来看其背后各式各样的文化本质。      总之,只向前,不顾后,一味求变求新,求速求快,本源易竭,则下流易湮,此有各民族历史前例,寻证不难。只有中国,成为一源远流长积厚流光的大民族。因其尊重历史,胜过其企悬将来,本末先后,作一体看,有此过去,才有此将来。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又说前人种树,后人乘荫。乃近百年来,如在眼前忽为外面一道强力异光闪耀,视线骤黑,看物不真。在外的尽可欣羡,自己的全该轻视。过去一段五千年的长历史,比为肩背上一个重包袱,急切丢不掉,转生厌恨。推翻打倒,成为时代新名辞。但历史只如一影子,并无实形可击。于是转回头打击现实。共兴起,即从此一种心理来。但总不免有一历史影子附随在身,一切打击全成扑空,遂造成了前时代之悲剧。西方人似乎较不重历史,希腊亡了,罗马兴起,种族地域皆不同,罗马人自不会太过重视希腊史。罗马亡了,北方蛮族兴起,种族地域又不同,欧洲中古时期之北方人,自不会太过重视罗马史。现代国家兴起,绵历了一段稍长时期,才各自注重到他们各自的历史。然而,又是种族地域各不同,在历史上相互间固不能无牵涉,但终如秦越人相视,饮饱肥瘠不相关。美国人从欧洲迁去,他们读欧洲史,更觉如秦越人相视。因此,西方人读历史,多出于一种好奇心,求知心,与其研究自然科学之兴趣无大异。但中国人读中国史,则附随着一番对于其自己民族生命之甚深情感。历史积累愈深,民族情感愈厚。此本每一民族无不皆然。只其他民族,历史范围既狭小,绵历时间又短暂,则此番民族之亲切感,亦不免比例递减。只有中国历史,广大悠久,举世无匹。三千年前之《西周书》,创制于周公。两千五百年前之《春秋》,著作于孔子。周公孔子,乃中国古代两位大圣人,为此下中国人共同崇敬,而《西周书》与《春秋》,乃为此下中国史书之典型。中国人重历史,在其文化传统中有极深极厚之文化渊源。故在中国人心中,无不抱有一番深厚的历史情感。常喜回顾以前,或可说是一种守旧心理。但亦可说是要把新旧融成一体,把前后古今汇成一贯。非不求变求新,乃是要从旧中变出新,非是要破弃了旧来另创新。如唐虞三代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代变了,民族依然是旧。不如西方希腊、罗马以至近代英、法、德、意,一番新的换去了一番旧的。双方历史不同,心理观念自会不同,而在其背后,则有更深意义之文化不同。      看秋时代鲁国叔孙豹,在孔子以前,已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此是一种人生观,亦是一种历史观。不啻如说旧可永存于新之内,亦可说积旧乃成新。若非前人立德、立功、立言,何来有后起之新人生、新历史。而后起的新人生,新历史,亦不会远离了前人所立的德功言。若使后起的全可推翻打倒先前的,则更何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不朽。而当前人生,则惟从物质自然科学中来争取。人生无不朽,乃把不朽寄放在人死以后之灵魂信仰上。      中国此一种历史人生之不朽观,亦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基本观念,与西方宗教科学观念均不同。宗教观念把人生归宿到灵魂与天堂,乃是一种非人生或是超人生的出世观。物质自然科学把人生与自然万物混同一视,注重现实物质人生,只在空间求开拓,但忽视乃至漫失了心灵人生,不向时间求绵延。眼前人生胜过了其历史人生。亦可说,只重时代现实,不重历来积累,叔孙豹之三不朽说,乃把个人人生绵延为历史人生。肉体毁灭,依然有生命存在。而其存在又是只在人间,不在人间以外之天堂。人生即是历史。由个人生命开展出历史生命。在历史生命中,涵存有个人生命。短暂的个人物质肉体人生,可以转成为长时期绵延积累的历史精神人生。每一人总喜欢回顾以前,要知我之所由来。每一人亦总喜欢想望将来,要知我之所当去。在中国人观念中,人生不仅生在当时此一社会之内,同时亦是生在上下古今那一历史绵延之内。中国人父子祖孙世世相传的家族观,亦即是一种历史观。中国人此项历史观,即是中国人之人生观,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精神命脉之所在。      (节选自《中国学术通义》第四篇 台湾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第3版) : S! g# B! m3 z' L

; `/ v) i* |9 z8 e4 q9 z$ i# A$ O% w4 [8 ]9 _0 i" k9 j( O- X7 `
【 国史新论】1 W* ?. {) ]! ^8 w8 E
目录    9 |; F- s& P- L1 J1 e) _. s1 H
  • 自序
  • 再版序
  • 中国社会演变 ……………………………… 一九五○年
  • 再论中国社会演变 ………………………… 一九七七年
  • 略论中国社会主义…………………………  一九八七年三月
  • 中国传统政治………………………………  一九五○年. J; R* [* |% R1 d6 L4 H; S
  •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  一九七四年九月
  • 中国知识分于 ……………………………… 一九五一年
  •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一九八一年九月
  • 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一九八一年十月
  •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  一九七四年九月
  • 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一九七○年
  • 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  一九五一年
  • 中国历史人物………………………………  一九六九年八月
  • 中国历史上之名将…………………………  一九七七年十月
  • 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 ……………………… 一九四一年冬

' Y5 Y' @2 f- p) R& o5 a" b  T0 w
【国史大纲】

" j: a& w8 \  {$ U! _$ ?& Z6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x$ F; V$ g8 w# X2 t* ^
6 Q8 g; n3 x' ~8 l钱穆《国史大纲 修订本(上、下册)》
. d' U2 O' n  Q
1999年9月 商务印书馆) z5 I) I3 s. `) b+ v5 P( D  D

9 V# i+ T: \" R' b  u/ m
《国史大纲》引论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L% F" L5 a# Z% y9 |* W7 b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u0 T' A- b+ o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8 S+ a9 r; f& h" G- N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 S2 Y4 \% l! F, }! a5 h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黄。)+ y, u4 {8 V+ r
一、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举其特点有三。一者“悠久”。从黄帝传说以来约得四千六百余年。从古竹书纪年以来,约得三千七百余年。(夏四七二,殷四九六,周武王至幽王二五七,自此以下至民国纪元二六八一。)二者 “无间断”。自周共和行政以下,明白有年可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从此始,下至民国纪元二七五二。)自鲁隐公元年以下,明白有月日可详。(春秋编年从此始,下至民国纪元二六三三。鲁哀公卒,左传终,中间六十五年史文稍残缺。 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治通鉴托始,至民国纪元凡二三一四年。)三者“详密”。 此指史书体裁言。要别有三:一曰编年,(此本春秋。)二曰纪传,(此称正史,本史记。)三曰纪事本末。(此本尚书。)其他不胜备举。(可看四库书目史部之分类。)又中国史所包地域最广大,所含民族分子最复杂,因此益形成其繁富。若一民族文化之评价,与其历史之悠久博大成正比,则我华夏文化,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0 Y. Y5 y! ^, i- Y' Z# ?
然中国最近,乃为其国民最缺乏国史知识之国家。何言之?“历史知识”与“历史资料”不同。我民族国家已往全部之活动,是为历史。其经记载流传以迄于今者,只可谓是历史的材料,而非吾侪今日所需历史的知识。材料累积而愈多,知识则与时以俱新。历史知识,随时变迁,应与当身现代种种问题,有亲切之联络。历史知识,贵能鉴古而知今。至于历史材料,则为前人所记录,前人不知后事,故其所记,未必一一有当于后人之所欲知。然后人欲求历史知识,必从前人所传史料中觅取。若蔑弃前人史料而空谈史识,则所谓“史”者非史,而所谓“ 识”者无识,生乎今而臆古,无当于“鉴于古而知今”之任也。
8 J* O* Q2 z3 J8 u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不识病象,何施刀药?仅为一种凭空抽象之理想,蛮干强为,求其实现,卤莽灭裂,于现状有破坏无改进。凡对于已往历史抱一种革命的蔑视者,此皆一切真正进步之劲敌也。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故所贵于历史知识者,又不仅于鉴古而知今,乃将为未来精神尽其一部分孕育与向导之责任也。
' E2 B" }' I+ z且人类常情,必先“认识”乃生“情感”。人最亲者父母,其次兄弟、夫妇乃至朋友。凡其所爱,必其所知。人惟为其所爱而奋斗牺牲。人亦惟爱其所崇重,人亦惟崇重其所认识与了知。求人之敬事上帝,必先使知有上帝之存在,不啻当面体焉,又必使熟知上帝之所以为上帝者,而后其敬事上帝之心油然而生。人之于国家民族亦然。惟人事上帝本乎信仰,爱国家民族则由乎知识,此其异耳。人之父母,不必为世界最伟大之人物;人之所爱,不必为世界最美之典型,而无害其为父母,为所爱者。惟知之深,故爱之切。若一民族对其已往历史无所了知, 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 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今国人方蔑弃其本国已往之历史,以为无足重视;既已对其民族已往文化,懵无所知,而犹空乎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彼仅知彼之身家地位有所赖于是,彼岂复于其国家有逾此以往之深爱乎!凡今之断胸而不顾,以效死于前敌者,彼则尚于其国家民族已往历史,有其一段真诚之深爱;彼固以为我神州华裔之生存食息于天壤之间,实自有其不可辱者在也。
) l; f$ L3 w+ j/ }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我人今日所需之历史知识,其要在此。
$ q6 q; q2 c0 ]) Q2 P# Y4 C二、略论中国近世史学,可分三派述之。一曰传统派,(亦可谓“记诵派”。)二曰革新派,(亦可谓“宣传派”。)三曰科学派。(亦可谓“考订派”。)“传统派”主于记诵,熟典章制度,多识前言往行,亦间为校勘辑补。此派乃承前清中叶以来西洋势力未入中国时之旧规模者也。其次曰“革新派”,则起于清之季世,为有志功业、急于革新之世所提倡。最后曰“科学派”,乃承“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之潮流而起。此派与传统派,同偏于历史材料方面,路径较近;博洽有所不逮,而精密时或过之。二派之治史,同于缺乏系统,无意义,乃同为一种书本文字之学,与当身现实无预。无宁以“记诵”一派,犹因熟典章制度,多识前言往行,博洽史实,稍近人事;纵若无补于世,亦将有益于己。至“考订派”则震于“科学方法”之美名,往往割裂史实,为局部狭窄之追究。以活的人事,换为死的材料。治史譬如治岩矿,治电力,既无以见前人整段之活动,亦于先民文化精神,漠然无所用其情。彼惟尚实证,夸创收,号客观,既无意于成体之全史,亦不论自己民族国家之文化成绩也。
+ V/ g" u% d3 Z惟“革新”一派,其治史为有意义,能具系统,能努力使史学与当身现实相结合,能求把握全史,能时时注意及于自己民族国家已往文化成绩之评价。故革新派之治史,其言论意见,多能不胫而走,风靡全国。今国人对于国史稍有观感,皆出数十年中此派史学之赐。虽然,“革新派”之于史也,急于求知识,而怠于问材料。其甚者,对于二、三千年来积存之历史材料,亦以革新现实之态度对付之,几若谓此汗牛充栋者,曾无一顾盼之价值矣。因此其于史,既不能如“记诵 派”所知之广,亦不能如“考订派”所获之精。彼于史实,往往一无所知。彼之 所谓系统,不啻为空中之楼阁。彼治史之意义,转成无意义。彼之把握全史,特 把握其胸中所臆测之全史。彼对于国家民族已往文化之评价,特激发于其一时之 热情,而非有外在之根据。其合历史与现实也,特借历史口号为其宣传改革现 实之工具。彼非能真切沉浸于已往之历史知识中,而透露出改革现实之方岸。彼 等乃急于事功而伪造知识者,知识既不真,事功亦有限。今我国人乃惟乞灵于此 派史学之口吻,以获得对于国史之认识,故今日国人对于国史,乃最为无识也。 7 P; k+ o! s9 v5 d" t
三、所谓“革新派”之史学,亦随时变迁。约言之,亦可分为三期。其先当前清末叶。当时,有志功业之士所渴欲改革者,厥在“政体”。故彼辈论史,则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彼辈谓:“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彼辈于一切史实,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彼辈对当前病症,一切归罪于二千年来之专制。然自专制政体一旦推翻,则此等议论,亦功成身退,为明日之黄花矣。继“政治革命”而起者,有“文化革命”。彼辈之目光,渐从“政治”转移而及“学术思想”,于是其对国史之论锋,亦转集于“学术思想”之一途。故彼辈论史,则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彼辈或则谓:“二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盖。”或则谓:“二千年来思想,皆为老学所麻醉。”故或者以当前病态归罪孔子,或者归罪于老子。或谓:“二千年来思想界,莫不与专制政体相协应。”或则谓:“此二千年来之思想,相当于欧洲史之所谓‘中古时期’。要之如一丘之貉,非现代之所需。”或则谓:“思想限制于文字,欲一扫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思想之沉痼积习,莫如并废文字,创为罗马拼音,庶乎有。”然待此等宣传成功,则此等见识,亦将为良弓之藏。继“文化革命”而起者,有“经济革命”。彼辈谓: “无论‘政治’与‘学术’,其后面为‘社会形态’所规定。故欲切实革新政治 机构、学术内容,其先应从事于‘社会经济形态’之改造。”彼辈对于当前事态 之意见,影响及于论史,则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一‘封建时期’也。二千年来之政治,二千年来之学术,莫不与此二千年来之社会经济形态,所谓‘封建时期’者相协应。”正惟经济改革未有成功,故此辈议论,犹足以动国人之 视听。有治史者旁睨而嘘曰:“国史浩如烟海,我知就我力之所及,为博洽谛当之记诵而已,为精细绵密之考订而已,何事此放言高论为!”虽然,国人之所求于国史略有知,乃非此枝节烦琐之考订,亦非此繁重庞杂之记诵,特欲于国家民 族已往历史文化有大体之了解,以相应于其当身现实之所需知也。有告之者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则彼固已为共和政体下之自由民主矣,无怪其掉头而不肯顾。或告之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孔子、老子中古时期思想所支配下之历史也。”则彼固已呼吸于二十世纪新空气之仙囿,于孔、老之为人与其所言,固久已鄙薄而弗睹,喑而无知,何愿更为陈死人辨此宿案,亦无怪其奋步而不肯留。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于是有志于当身现实之革新,而求知国史已往之大体者,莫不动色称道,虽牵鼻而从,有勿悔矣。然竟使此派论者有踌躇满志之一日,则我国史仍将束高阁、覆酱瓶,而我国人仍将为无国史知识之民族也。
$ b& D5 V% ^' z! E四、前一时代所积存之历史资料,既无当于后一时期所需要之历史知识,故历史遂不断随时代之迁移而变动改写。就前有诸史言之,尚书为最初之史书,然书缺有间,此见其时中国文化尚未到达需要编年史之程度。其次有春秋,为最初之编年史。又其次有左传,以纲罗详备言,为编年史之进步。然其时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乃常事,常事可以不书,兵戎非常事,故左传所载,乃以国之会盟与战争为主,后人讥之为“相斫书”焉。又其次为史记,乃为以人物为中心之新史,征其时人物个性之活动,已渐渐摆脱古代封建、宗法社会之团体性而崭露头角也。又其次为汉书,为断代作史之开始,此乃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政权已臻稳固后之新需要。自此遂形成中国列代之所谓“正史”,继此而复生“通史”之新要求。于是而又杜佑通典,此为“政书”之创作,为以制度为骨干新史,非政体沿革到达相当程度,不能有此。又继而有通鉴,为编年之新通史。又次而有各史纪事本末,为以事件为中心之新史之再现。然如袁氏通鉴纪事本末,取材只限于通鉴,则貌变而实未变也。于是而有郑樵通志之所谓二十略,其历史眼光,乃超出于政治人物、人事、年月之外。其他如方志,如家谱,如学案,形形色色,乘一时之新需要而创造新体裁者,不胜缕举。要之自尚书下逮通志,此皆有志于全史整面之叙述。今观其相互间体裁之不同,与夫内容之差别,可知中国旧史,固不断在改写之中矣。
) W: J5 R/ ]2 f% B  ?; E; `自南宋以来,又七百年,乃独无继续改写之新史书出现。此因元、清两代皆以异族人主,不愿国人之治史。明 其间,光辉乍辟,翳 复兴,遂亦不能有所修造。今则为中国有史以来未有的变动剧烈之时代,其需要新史之创写尤亟。而 适承七百年来史学衰微之末运,因此国人对于国史之认识,乃愈昏昧无准则。前 述记诵、考订、宣传诸派,乃亦无一能发愿为国史撰一新本者,则甚矣史学之不 振也。
/ k& q: a& s; V2 g0 _! [; Z' Z9 K今日所需要之国史新本,将为自尚书以来下至通志一类之一种新通史。此新 通史应简单而扼要,而又必具备两条件:一者必能将我国家民族已往文化演进之 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者 所必要之知识;二者应能于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中国种种复杂难解之问题,为一 般有志革新现实者所必备之参考。前者在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之源泉, 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消极的指出国家民族最近病痛之证侯, 为改进当前之方案所本。此种新通史,其最主要之任务,尤在将国史真态,传播 于国人之前,使晓然了解于我先民对于国家民族所已尽之责任,而油然生其慨想, 奋发爱惜保护之挚意也。8 s( g5 v, o1 m; S7 o' I
此种通史,无疑的将以记诵、考订派之工夫,而达宣传革新派之目的。彼必将从积存的历史材料中出头,将于极艰苦之准备下,呈露其极平易之面相。将以 专家毕生之精力所萃,而为国人月日浏览之所能通贯。则编造国史新本之工作, 其为难于胜任而愉快,亦可由此想见矣。 ) B1 g! ?# q+ Q+ i1 e
五、“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今将为国史写一简单扼要而有系统之新 本,首必感有此苦。其将效记诵、考订派之所为乎?则必泛滥而无归。其将效宣 传革新派之所为乎?又必空洞而无物。凡近代革新派所注意者有三事:首则曰政 治制度,次者曰学术思想,又次曰社会经济。此三者,“社会经济”为其最下层 之基础,“政治制度”为其最上层之结顶,而“学术思想”则为其中层之干柱。 大体言之,历史事态,要不出此三者之外。今将轻重先后,分主客取舍于其间乎? 抑兼罗并包,平等而同视之乎?曰,姑舍此。能近取譬,试设一浅喻。今人 若为一运动家作一年谱或小传,则必与为一音乐家所作者,其取材详略存灭远异 矣。即为一网球家作一小传或年谱,则又必与为一足球家所作者,其取材详略存 灭迥别矣。何以故?以音乐家之“个性”与“环境”与“事业”之发展,与运动 家不同故;以网球家之个性与环境与事业之发展,又与足球家不同故;一人如此, 一民族、一国家亦然。写国史者,必确切晓了其国家民族文化发展“个性”之所 在,而后能把握其特殊之“环境”与“事业”,而写出其特殊之“精神”与“面 相”。然反言之,亦惟于其特殊之环境与事业中,乃可识其个性之特殊点。如此 则循环反复,欲认识一国家、一民族特殊个性之所在,乃并不如认识一网球家或 足球家之单纯而简易。要之必于其自身内部求其精神、面相之特殊个性,则一也。
/ B! M* }+ w& d1 j何以知网球家之个性?以其忽然投入于网球家之环境,而从事于网球之活动 故。其他一切饮食、起居、嗜好、信仰,可以无所异于人。若为网球家作年谱, 而抄袭某音乐家已成年谱之材料与局套,则某年音乐大会,其人既无预;某年歌 曲比赛,某人又不列。其人者,乃可于音乐史上绝无一面。不仅了不异人,抑且 有不如无。不知其人之活动与事业乃在网球不在音乐。网球家之生命,不能于音 乐史之过程求取。乃不幸今日之治国史者,竟蹈此弊。
2 D6 \- V* U3 G* h3 _0 E  `以言政治,求一屡争不舍、仅而后得之代表民意机关,如英伦之“大宪章” 与“国会”之创新而无有也。又求一轰轰烈烈,明白痛快,如法国“人权大革命” 之爆发,而更无有也。则无怪于谓“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矣。 以言思想,求一如马丁路德,明揭“信仰自由”之旗帜,以与罗马教皇力抗,轩 然兴起全欧“宗教革命”之巨波,而更无有也。则无怪于谓“自秦以来二千年, 皆束缚于一家思想之下”矣。以言经济,求一如葛马、如哥伦布 空海外,发现 新殖民地之伟迹而渺不可得;求如今日欧、美社会之光怪陆离,穷富极华之景象, 而更不可得。则无怪于谓“自秦以来二千年,皆沉眠于封建社会之下,长夜漫漫, 永无旦日”矣。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驱,其 心神之所向往在是,其耳目之所闻睹亦在是。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彼方目 神炫于网球场中四周之采声, 乃不知别有一管弦竞奏、歌声洋溢之境也则宜。故曰: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能 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
; V/ Q& n0 P$ V六、凡治史有两端:一曰求其“异”,二曰求其“同”。何谓求其异?凡某 一时代之状态,有与其先、后时代突然不同者,此即所由划分一时代之“特性”。 从两“状态”之相异,即两个“特性”之衔接,而划分为两时代。从两时代之划 分,而看出历史之“变”。从“变”之倾向,而看出其整个文化之动态。从其动 态之畅遂与夭淤,而衡论其文化之为进退。此一法也。何谓求其同?从各不同之 时代状态中,求出其各“基相”。此各基相相衔接、相连贯而成一整面,此为全 史之动态。以各段之“变”,形成一全程之“动”。即以一整体之“动”,而显 出各部分之“变”。于诸异中见一同,即于一同中出诸异。全史之不断变动,其 中宛然有一进程。自其推动向前而言,是谓其民族之“精神”,为其民族生命之 源泉。自其到达前程而言,是谓其民族之“文化”,为其民族文化发展所积累之 成绩。此谓求其同。此又一法也。
# B# Y" c: N' F5 z故治国史不必先存一揄扬夸大之私,亦不必先抱一门户立场之见。仍当于客 观中求实证,通览全史而觅取其动态。若某一时代之变动在“学术思想”,(例 如战国先秦。)我即著眼于当时之学术思想而看其如何为变。若某一时代之变动 在“社会经济”,(例如三国魏晋。)我即著眼于当时之社会经济而看其如何为 变。“变”之所在,即历史精神之所在,亦即民族文化评价之所系。而所谓“变” 者,即某种事态在前一时期所未有,而在后一时期中突然出现。此有明白事证, 与人共见,而我不能一丝一毫容私于其间。故曰:仍当于客观中求实证也。革新 派言史,每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云云,是无异谓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无变, 即不啻谓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历史无精神、民族无文化也。其然,岂其然? 6 @: I7 J' \4 g2 ]
七、今于国史,若细心留其动态,则有一至可注意之事象,即我民族文化常 于“和平”中得进展是也。欧洲史每常于“战争”中著精神。如火如荼,可歌可 泣。划界限的时期,常在惊心动魄之震荡中产生。若以此意态来看中国史,则中 国常如昏腾腾地没有长进。中国史上,亦有大规模从社会下层掀起的战争,不幸 此等常为纷乱牺牲,而非有意义的划界限之进步。秦末刘、项之乱,可谓例外。 明祖崛起,扫除胡尘,光复故土,亦可谓一个上进的转变。其他如汉末黄巾,乃 至黄巢、张献忠、李自成,全是混乱破坏,只见倒退,无上进。近人治史,颇推 洪、杨为中华民族革命之先锋,然此固矣。然洪、杨数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 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在?此中国史上大规模从社会下层掀起的战争,常不 为民族文化进展之一好例也。然中国史之进展,乃常在和平形态下,以舒齐步骤 得之。若空洞设譬,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一本剧之各幕,均有其 截然不同之变换。诗则只在和谐节奏中转移到新阶段,令人不可划分。所以诗代 表中国文化之最美部分,而剧曲之在中国,不占地位。西洋则以作剧为文学家之 圣境。即以人物作证,苏格拉底死于一杯毒药,耶稣死于十字架,孔子则梦奠于 两楹之间,晨起扶杖逍遥,咏歌自勉。三位民族圣人之死去,其景象不同如此, 正足反映民族精神之全部。再以前举音乐家与网球家之例喻之,西洋史正如几幕 精彩的硬地网球赛,中国史则直是一片琴韵悠扬也。 - A/ J' }1 X8 k/ ^: R9 ~8 p
八、姑试略言中国史之进展。就政治上言之,秦、汉大统一政府之创建,已为国史辟一奇绩。近人好以罗马帝国与汉代相拟,然二者立国基本已不同。罗马乃以一中心而伸展其势力于四围。欧、亚、非三洲之疆土,特为一中心强力所征服而被统治。仅此中心,尚复有贵族、平民之别。一旦此中心上层贵族渐趋腐化,蛮族侵入,如以利刃刺其心窝,而帝国全部,即告瓦解。此罗马立国形态也。秦、汉统一政府,并不以一中心地点之势力,征服四周,实乃由四围之优秀力量,共 同参加,以造成一中央。且此四围,亦更无阶级之分。所谓优秀力量者,乃常从 社会整体中,自由透露,活泼转换。因此其建国工作,在中央之缔构,而非四周 之征服。罗马如一室中悬巨灯,光耀四壁;秦、汉则室之四周,遍悬诸灯,交射 互映;故罗马碎其巨灯,全室即暗,秦、汉则灯不俱坏光不全绝。因此罗马民族震铄于一时,而中国文化则辉映于千古。我中国此种立国规模,乃经我先民数百年惨淡经营,艰难缔构,仅而得之。以近世科学发达,交通便利,美人立国,乃与我差似。如英、法诸邦,则领土虽广,惟以武力贯彻,犹惴惴惧不终日。此皆罗马之遗式,非中国之成规也。
, ?1 |5 ~* E' {1 `8 l- d+ q4 |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故秦始皇始一海内,而李斯、蒙恬之属,皆以游士擅政,秦之子弟宗戚,一无预焉。汉初若稍稍欲返古贵族分割宰制之遗意,然卒无奈潮流之趋势何!故公孙弘以布衣为相封侯,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博士弟子,补郎、补吏,为入仕正轨,而世袭任荫之恩亦替。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而国家疆域亦逐步扩大,社会文化亦逐步普及。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 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 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 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惟其如此,“考试”与“铨选”, 遂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之两大骨干。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则一惟礼部之考试与吏部之铨选是问。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若于此等政治后面推寻其意义,此即礼运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之旨。就全国 民众施以一种合理的教育,复于此种教育下选拔人才,以服务于国家;再就其服 务成绩,而定官职之崇卑与大小。此此正战国晚周诸子所极论深岂,而秦、汉以 下政制,即向此演进。特以国史进程,每于和平中得伸展,昧者不察,遂妄疑中 国历来政制,惟有专制黑暗,不悟政制后面,别自有一种理性精神为之指导也。& n* |1 j9 g" E* Q- u. ?
谈者又疑中国政制无民权,无宪法。然民权亦各自有其所以表达之方式与机构,能遵循此种方式而保全其机构,此即立国之大宪大法,不必泥以求也。中国自秦以来,既为一广土众民之大邦,如欧西近代所运行民选代议士制度,乃为吾先民所弗能操纵。然诚使国家能历年举行考试,平均选拔各地优秀平民,使得有参政之机会;又立一客观的服务成绩规程,以为官位进退之准则,则下情上达,本非无路。晚清革命派,以民权宪法为推翻满清政府之一种宣传,固有效矣。若遂认此为中国历史真相,谓自秦以来,中国惟有专制黑暗,若谓“民无权,国无法”者已二千年之久,则显为不情不实之谈。民国以来,所谓民选代议之新制度,终以不切国情,一时未能切实推行。而历古相传“考试”与“铨选”之制度,为维持政府纪纲之两大骨干者,乃亦随专制黑暗之恶名而俱灭。于是一切官场之腐败混乱,胥乘而起,至今为厉。此不明国史真相,妄肆破坏,轻言改革所应食之恶果也。
, V. n6 k% j: B8 R6 ?8 }中国政制所由表达之方式与机构,既与近代欧人所演出者不同。故欲争取民权,而保育长养之,亦复自有道。何者?彼我立国规模既别,演进渊源又不同。甲族甲国之所宜,推之乙族乙国而见窒碍者,其例实夥。凡于中国而轻言民众革命,往往发动既难,收拾亦不易,所得不如其所期,而破坏远过于建设。所以国史常于和平中得进展,而于变乱中见倒退者,此由中国立国规模所限,亦正我先民所贻政制,以求适合于我国情,而为今日吾人所应深切认识之一事。若复不明国史真相,妄肆破坏,轻言改革,则又必有其应食之恶果在矣。
) [6 E# Y# r) E/ y
6 K6 l9 u! D4 j9 g3 T) \2 X% e7 n

, l, [: d$ _. w8 `- l( d
《中国历史研究法》

% T# Q! w0 w) b1 d$ E; s. ]      目录
   
/ p" X2 \6 X) ~7 }* n0 v   
  r" B! _* \. s   
2 {( n( e, {% W4 b6 ~4 |    第一讲    如何研究通史 ; ^  Z1 @3 I$ {0 H
    第二讲    如何研究政治史
6 Z0 r- s6 w4 j  t6 l# q    第三讲    如何研究社会史 $ D0 j! s  ~; y1 d2 J6 v) X
    第四讲    如何研究经济史 / k& G  m7 E$ u4 v1 E1 M; Q
    第五讲    如何研究学术史
+ a) b6 L% p( U" G2 _" q* i( U+ p2 }    第六讲    如何研究历史人物
2 x0 x9 Z2 w5 u    第七讲    如何研究历史地理
5 Z- x: M) y0 Q! C, j- ]( o    第八讲    如何研究文化史
4 g0 b; T1 L8 s' @# v3 R$ N; {& C    附  录    略论治史方法 + M7 ]8 m1 K& k. @6 I
              历史教育几点流行的误解
1 U: {2 ^9 ?5 B5 @4 A& D, O

7 n- ^: E8 T- m! F! D1 Y3 I
. }2 E, P/ k: o" I" E4 i《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5 x' \  _3 R% E' r7 P

1 |8 d: Z% t8 D% \& e2 {) N
1 [' @( W3 _: F+ e. ]9 W! L% T       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九三七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台湾商务印书馆后多次再版,1984年中华书局影印再版,其后新版不断。
( [8 |5 C/ J$ r. l9 l! s/ F! e( k& q/ ?* g" N" O/ D& f+ S. L& O% S
目录   
! X- F! F) h4 B8 Y  C$ `" {; x) i& D$ q/ t4 D# E& d3 h! h- T/ i( ?
  
, l( Z6 U5 ]7 I) c第一章 引论4 u7 q6 a" N  o
第二章 黄梨洲(附陈乾初潘用微吕晚村)
$ U3 W1 l2 n! Z$ k# V第三章 王船山
7 X& _" @- C! m第四章 顾亭林(附马骕)
2 b6 R% u7 [7 p/ h第五章 颜习斋李恕谷
: w1 T9 F) A1 ~4 a4 ~) C: X第六章 阎潜邱毛西河(附姚立方冯山公程绵庄胡东樵顾宛溪)
, S" C% l5 g* a4 Q. z) T第七章 李穆堂(附万孺卢王白田朱止泉全谢山蔡元凤)
# `) `% z! ]4 R第八章 戴东原(附江慎修惠定字程易曰)" v- E* K: K% ~9 p  C; A4 l( L
第九章 章实斋(附袁简斋汪容甫)
" A9 d/ o1 T  {7 ]第十章 焦里堂阮芸台凌次仲(附许周生方植之)
4 V8 ?9 @% Y0 h  z0 P第十一章 龚定庵(附庄方耕庄葆琛刘申受宋子庭魏默深戴子高沈子敦潘四农): _6 ]0 c, f% m
第十二章 曾涤生(附罗罗山)
' ^/ t  @! H/ D$ o第十三章 陈兰甫(附朱鼎甫)
1 a4 O3 ?# `7 ?' w8 u$ u& G第十四章 康长素(附朱子襄廖季平谭复生)
( y% f7 P% d# f6 e附表( M+ L) q9 X3 q4 W/ H, j% V3 T
9 \$ Q6 K6 o$ r" p5 p7 u
8 w. [: z/ H, M4 y1 \4 q
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 y9 M2 s& [$ l
□郭齐勇 汪学群
2 t' K' m* z* Y: c; \; ^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被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先后任昆明五华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移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历史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著作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凡甲、乙、丙三编,计56种54册,约1500万字。     《先秦诸子系年》是钱穆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包括考辨专文四卷,计160余篇,通表四篇,附表三张。前人考证诸子年世,多依据《史记》中的《六国年表》,然《六国年表》颇多缺失。钱穆通过研究得而复失的汲冢之《竹书纪年》,厘订其今传世本的错讹,然后以此来订正《史记》中的伪误和注释的抵牾,同时又遍考诸子之书,参证诸子之行谊及六国政事、年代、山川地理等,参伍以求,错综以验,定世排年,疏证细密。本书原名《先秦诸子系年考辨》。《考辨》四卷与《通表》四篇一一相应,第一卷考订孔子行迹与相关人物,第二卷考墨子、子思、吴起等,并辨老子其人其书,第三卷考晋、楚、魏、齐列国诸子,第四卷考春申、平原二君和荀子,至韩非、吕不韦。作者依次将先秦学术思想发展分为“初萌”、“酝酿”、“磅礴”、“归宿”四期。全书自孔子至吕氏,各家排比联络,一以贯之,对先秦诸子的生平事迹、学术渊源、各家思想流变辙迹一一加以考定,持论有据,资料翔实。 : F4 {0 m- O- w; f; m  [4 }# x
    钱穆认为,诸子师授的渊源及诸子的主张,虽然多有出入,但他们之间又是相通的。因此,不能拘泥于九流十家之例。他极力反对把诸子之间的关系绝对化,认为他们的学术、师承或多或少都是相互联系的。诸子多重关系中有一个基本关系,就是儒家与墨家,这两家为当时显学。钱穆的诸子学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
3 \' E. W  C0 z% V; `    第一,肯定孔子的历史地位以及诸子学的基本精神。孔子的历史地位,不仅在具体思想方面的建树,更重要的在于他总体上的贡献。他既是王官之学的继承者,又是诸子平民之学的创立者,是承前启后、开一代风气的人物。正是这一特殊历史地位,决定了他在先秦诸子学说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钱穆也肯定了诸子学是春秋以来平民阶级意识觉醒的产物,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即学术下移民间的产物。
& w3 z: U. W0 `: W9 X    第二,以儒墨为轴心梳理诸子学。儒学是孔子所创,开平民学之先河;墨子早年接受儒术,源于儒家,后来成为儒家的反对派。由此形成了诸子学最早的两个对立学派。以后诸家都是在儒墨两家基础上立论,以这两家为基础。至于道家的地位,在秦汉以后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另外,钱穆也看到儒墨两家的联系,他们作为诸子之学,作为平民之学,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他们在对贵族的或王官之学的态度方面出现分歧,所不同的,只是墨子是平民之学的激进派而已。
8 j/ r+ Y5 |' }3 _& L6 H    第三,把诸子学看成一个有序的系统。钱穆治先秦诸子最大的特点是强调诸子之间的联系、贯通。他借助考据、辨伪等方法,有根据地研究诸子之间的学术渊源,予以整理,排列次序,不像有些治诸子的学者,仅把他们的学术思想平铺开来,只重视思想,而不重视学派之间的学术和师友关系。就是说,他既重视学派内部的思想创建,又重视学派之间的思想联系,打破了门户之见,以及局限于某一流派的狭隘性,为诸子绘制了一幅有机的整体图画。 7 S% S6 ]# \) c) s7 F4 y$ g( w
    第四,子学也是史学。钱穆先考订六国统系,再定位诸子年世,不仅从诸子书出发,也从先秦史书出发去论说诸子思想,把子书与史书结合起来,体现了他所谓子学也是史学的基本精神,摆脱了把子学当成经学附庸的传统观念。
0 m7 Z% a# f1 N) F    囿于时代氛围和时代局限,钱穆对先秦诸子的研究,不可能不受疑古辨伪思潮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正确。例如关于老子其人其书,他定位得很晚,认为太史公传老子皆为虚妄,认为老子可能是楚人詹何,考《老子》产生于《庄子》之后,《荀子》之前。今天的考古发现则多少证实了太史公所言不虚,《老子》至少产生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钱氏认为孔子于《易》未作精深研究,否认孔门六经传统,否认孙武其人,以为孙武、孙膑为一人,亦与疑古思潮有关。
1 E* R) F& b2 n8 j6 w. W    《刘向歆父子年谱》是钱穆的成名作。此书写于1929年,最初发表在1930年《燕京学报》第七期上。钱穆根据《汉书·儒林传》的史实,从西汉宣帝石渠阁议奏到东汉章帝白虎观议奏120年间的五经异同和诸博士的意见纷歧,源源本本地看出当时各家各派师承家法及经师论学的焦点所在。钱氏梳理出两汉经学诸史实,逐年列出,进而指出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说刘歆伪造古文经之不通有二十八处。
- i9 n2 q) X: `5 |9 O    《刘向歆父子年谱》解决了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疑案,而钱穆根据的仅仅只是一部《汉书》。《汉书》人人都可以读,未必人人都会读。现代一般治经学的,通常不讲史学;治史学的,通常不讲经学。钱穆认为,经学上的问题,也即是史学上的问题。《刘向歆父子年谱》依据《汉书》谈《周官》、《左传》,他所持的就是这个观点。
- X; E. N8 F) l7 V( g: u    钱穆以客观史实来解决今古文之争,摧陷廓清道咸以降常州学派今文学家散布的某些学术迷雾。《刘向歆父子年谱》不但结束了清代经学上的今古文之争,平息了经学家的门户之见,同时也洗清了刘歆伪造《左传》、《毛诗》、《古文尚书》、《逸礼》诸经的不白之冤。自从此书问世以后,古文经学家如章太炎和今文经学家如康有为之间的鸿沟已不复存在,学术界已不再固执今古文谁是谁非的观念。 《光明日报》 " w, F2 Z9 E3 o" Q' S

+ o: y+ P& s1 G& r; ~9 U4 P

9 a5 m# i- s6 L

7 \' p7 I5 d0 r4 v( \
& J' j% `; n1 e7 _4 t3 Z0 E( q1 V3 j! {: U! L" B+ q+ {
/ \! P% a$ H4 ?# g( G$ w
[ 本帖最后由 三人行 于 2008-12-23 22:17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22: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研究重要论著
+ ]* }- L  c1 e  x0 b1 p1.何佑森《钱宾四先生的学术》,载项维新、刘福增主编《中国哲学思想论集》第八册,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出版。
4 I# T+ q$ r& r; }4 M, F- e# t3 @( b  ~
2.朱传誉主编《钱穆传记资料》,台湾天一出版社1981年出版。
6 v7 u3 g! X/ b  Z% u# `& ~2 Z
3.霍韬晦主编《法言》“钱穆悼念专辑”,1990年l0月号,香港法言出版社。- B+ ~+ g# B( @1 t
4.马先醒主编《民间史学》“钱宾四先生逝世百日纪念”,1990年冬,台北民间史学杂志社。
% f4 r) J! J" f) ]! I  o8 v; P
5.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中国现代学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出版。9 K2 @0 p: l$ y! R, s
6.严耕望《钱宾四先生与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V; N6 k1 b8 `+ y. X: G
7.江苏省无锡县政协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0 Y3 [% T9 a( M
8.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出版。2 i" O, {& M) W: E4 C
9.李木妙《国史大师钱穆教授生平及其著述》,新亚学报第十七卷,香港1994年8月出版。" S' Q9 c' `* o  z& v2 X
10.郭齐勇 汪学群《钱穆评传》,江西百花洲史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 S; y% o3 F( |) n! ~- b2 R2 Z; F  F
11.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出版。3 W  y/ |: d$ L6 k( X
12.郭齐勇、汪学群《二十世纪学术经典·钱穆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 N5 V# i( g- x( B9 C# Q( s4 C
13.陈勇 《钱穆传》, 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22: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所有钱穆著作【不断添加中】, q- p& _5 X+ F! O9 W
1 F3 @4 ?& E( s5 _) m8 O3 }
1、【国史大纲
3 N$ {2 K5 k* x' R2、【国史新论
) s  H8 q+ b' |+ o2 O/ r* J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Q' h0 g7 f0 o: Y3 N2 P
4、【中国历史研究法  e" D' ?& X9 ?, ?# K* ~1 x
5、【钱穆书集
* ^! u, R: J/ \+ l4 m5 u
. N3 O# j" U6 d4 P* j7 e
[ 本帖最后由 三人行 于 2008-12-23 22:30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22: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 ^7 ~7 i) u7 }! X, m$ G6 Q' U
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不乏学术论争,同行之间尤然。而所有本于学术探讨的论争,无论激切还是温和,自然都会有益于学术的发展,值得后人重视。但有些隐而未发的学术争论却不易为人所关注。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梳理这些隐藏的、从未公开化的论争史料,对于深入研究潜在论争双方的学术思想以及一个时期学术的发展路线,显然是有价值的。本文要谈的,即是陈寅恪(1890~1969)与钱穆(1895~1990)这两位史学大师之间的一场从未公开的学术争论。
" k2 l! o. j& D* p. Q- }
( y; |) }" E7 H( x
  F" C) Z$ w& f5 A1 q7 ]6 v; T一、《师友杂忆》对“陈寅恪学术”的回避 2 x+ K  p+ d1 _5 G. M, w5 C

" U$ t( w8 a6 n' z+ g钱穆以平实而雅洁的文笔追述其七十年间的师友往事,留下了一册兼有文章意趣和史学价值的《师友杂忆》,且明白告诉世人“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第44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以下简称《杂忆》)。实际上,钱穆著此书虽系追忆师友杂事,但多有月旦当日学界人物之举,如对汤锡予、蒙文通学术的推重,对张荫麟、雷海宗等的好评,对胡适、傅斯年的不无微辞,对熊十力的批评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师友杂忆》亦可视为20世纪前中叶学术史的缩影。
3 p" |- Y" w. E6 N* b
2 N. ~" v4 J/ [3 z* Q. p6 v" Y5 h% K  ~- G- T+ D
然而,《杂忆》一书虽记述钱穆与陈寅恪交往诸多片断(计有七八次之多,时间自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但多为日常生活中之一般人情往来,如双方结交缘由、北大任教时双方任课情况、抗战中之相遇相交,以及建国前夕钱就何去何从问题访陈未果等,但真正语及陈寅恪学术的文字却很少。间接相关的,只有1944年钱穆在陈寅恪因目疾至成都休养期间因病未能与之作一学术交流而引以为憾的一段记述:
% |. g! l! i3 E+ [  x' d# @9 {# J
# u7 D+ @9 W8 c& n
$ J/ S: X8 H$ |+ O* n+ U余初撰《神会》一文时,陈寅恪亦因目疾偕其夫人迁来成都休养,余虽常与晤面,但因两人俱在病中,亦未克与之讨论及此。迄今以为憾。(《杂忆》,第254页): K6 T) Z6 P1 k3 ?- Z! d: v3 J
* z8 a  x! Z( ^- a: _/ Q; @

+ z4 {5 V  K1 G8 U* N; v关于《坛经》作者问题的争论曾是30年代学界的一桩公案。1944年冬,钱穆撰《神会与坛经》一长文,批驳胡适“神会是《坛经》作者”之说。而陈寅恪早年即以精研佛教典籍而闻名学界,1932年更发表《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一文,跳出版本文献考证之争,由偈文的文学修辞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新禅宗(唐世曹溪顿派)不仅“教义宗风溯源于先代,即文词故实亦莫不掇拾前修之余绪,而此半通不通之偈文,是其一例也”(陈寅恪:《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金明馆丛稿二编》,第191页,三联书店2001年版)。有具如此知识背景的近邻却未能与其一谈,难怪钱穆要说“迄今以为憾”。虽说二者讨论《坛经》问题的视角、思考的成果并不相同,但既以未能倾谈为憾,则钱穆实也表示出对陈寅恪此一方面的成就的赞赏。不过除此之外,再见不到钱穆评断陈寅恪学术的文字。如前所述,《杂忆》一书对当日学人之学术多有评述,却独独未着笔当时交往尚多且名誉一时的陈寅恪之学术,这其中似乎有些缘故。
# p; n2 M1 {( I0 y! l$ G6 s- l0 x* `& \; U: e" ~
$ F* O8 ^5 n' Q& T
当然,钱穆在书中倒是两次提及陈寅恪对自己的学术赞誉:一是陈寅恪对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的好评。钱陈之交,始于1931年夏,源自与钱穆同赴北大任教的汤用彤的绍介(《杂忆》,第180页)。然而,在陈、钱二人未正式结识之前,已先有过一次文字之交。1930年秋,时年36岁的钱穆因顾颉刚之荐入北平燕京大学任教。该年冬,历时七年之久的《先秦诸子系年》成稿。适值清华大学编“清华丛书”,顾颉刚介绍钱穆此书参予审查。后虽未获通过,但当时参予审查的陈寅恪却对此书大有好感:
+ {% [: ~2 z* n) W
: Z7 q- W% w. x8 S8 {4 @8 r2 f; r2 b  p( J
列席审查者三人,一芝生,主张此书当改变体裁便人阅读。一陈寅恪,私告人,自王静安后未见此等著作矣。闻者乃以告余。(《杂忆》,第160页)
& E' A8 f$ p# y& I/ ]0 x0 `' H, o, Z! i9 R# n( E
0 `4 c- t! H) Z3 N
王国维乃近世学人中极受陈寅恪推赞之人。认为钱穆《系年》可追步王静安,陈寅恪此一评价不可谓不高。实际上,除《杂忆》所载这一情节外,30年代的陈寅恪曾在多种场合表示对《系年》一书的称道。如朱自清日记载,陈寅恪于1933年4月在叶公超晚宴上“谈钱宾四《诸子系年》稿”,“谓作教本最佳,其中前人诸说皆经提要收入,而新见亦多。最重要者说明《史记·六国表》但据《秦记》,不可信。《竹书纪年》系魏史,与秦之不通于上国者不同。诸子与《纪年》合,而《史记》年代多误。谓纵横之说,以为当较晚于《史记》所载,此一大发明。寅恪云更可以据楚文楚二主名及《过秦论》中秦孝公之事证之”。另据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可知,1934年5月16日,杨树达出席清华历史系研究生姚薇元口试会。会后,陈对杨“言钱宾四(穆)《诸子系年》极精湛。时代全据《纪年》订《史记》之误,心得极多,至可佩服”(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1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从这些材料可见,陈寅恪对钱穆早年的诸子研究尤其是其中考订材料的方法甚是赞扬。! G5 d* N( b6 e+ p/ M4 F
1 y+ m+ v' k  y2 Z$ W& M2 y

5 u$ w$ K! d* o6 ?+ l4 K! T另一处是陈寅恪对《国史大纲·引论》的肯定。《杂忆》载,1939年3月,参加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张晓峰于会后探访其时卜居宜良的钱穆,转告陈寅恪对《国史大纲·引论》的称道:
1 B  ?" h$ S9 y  X; u' }" @5 a9 p, d6 a) S  D  U5 ?0 }& H# ~

& V5 U6 q- i5 m& j: ~/ G《国史大纲》稿既成,写一引论载之报端,一时议者哄然……张其峋晓峰来昆明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晤及陈寅恪。寅恪告彼近日此间报端有一篇大文章,君必一读。晓峰问,何题。乃曰,钱某《国史大纲》引论。晓峰遂于会后来宜良,宿山中一宵,告余寅恪所言。后此书印出,余特函寅恪,恐书中多误,幸直告。寅恪答书,惟恨书中所引未详出处,难以遍检。余意作一教科书,宜力求简净,惜篇幅,所引材料多略去出处,今乃无可补矣,亦一憾也。(《杂忆》,第228页)
& l! |6 `; K: L+ n
4 ~9 r$ @% u% u, O5 f( m( Z1 F. b$ {6 Y  y1 q" r$ F
文中所提致陈寅恪的信函及陈的回函,遍检三联版《陈寅恪集·书信集》及台湾联经版《钱宾四先生全集》皆未见。不过,由陈寅恪回函称“惟恨书中所引未详出处,难以遍检”来看,陈关注史料的考辨与钱处置材料的“简净”,已然逗露二者治史思路的某些差异。
1 f! A6 A" w0 s0 g; `& h
, X  B8 w. c7 c" i6 K0 w% f2 p二、钱穆对陈寅恪文章的明确批评 - d/ L, B, c' i& b/ K8 P4 f

8 \) G% B8 X& u) z; r钱穆在《师友杂忆》中虽回避了“陈寅恪学术”这一话题,但在写作《杂忆》一书(1977年冬~1982年秋)十数年前,却曾对陈寅恪作过一个近乎严酷的评价,其中即透露了某些钱穆不便公开明言的与陈寅恪学术思想的分歧。1960年5月21日,钱穆致函时在美国求学的高足余英时,谈对其文章的意见(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附录一,第227~232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版。以下引文同此,不另加注)。信的后一半论及近代学者之文章,其中就包括对陈寅恪文章明确的批评。
) |: r" x/ z* I# v- d$ }+ y
, I: [. s  K, {! P& A
4 s# i( R( a; u1 h, \钱穆在信中讲到,“论学文字极宜着意修饰”。由此,逐一论及章太炎、梁任公(启超)、陈援庵(垣)、王静庵(国维)、陈寅恪、胡适之诸公文章之得失利弊所在。如讲太炎之文“最有轨辙,言无虚发,绝不枝蔓,但坦然直下,不故意曲折摇曳”,缺憾在“多用僻字古字”;讲任公,其于论学内容多有疏忽,但文字如长江大河,一气之下;讲援庵,文章朴直无华,语语在题,不矜才使气;静庵之文,精洁胜于梁,显朗胜于章,唯病在“不尽不实”;论适之文,清朗且精劲有力,无芜词,只是多尖刻处。很有意思的是,对以上诸公均褒多于刺,惟对寅恪则下语严苛:
" R3 v/ ?& x/ H
) h; ~0 B1 U6 K又如陈寅恪,则文不如王,冗沓而多枝节,每一篇若能删去其十之三四方可成诵,且多临深为高,故作摇曳,此大非论学文字所宜。 $ E2 _) z* B5 w
+ Y! y( x7 Q$ M
联系后文“……弟文之芜累枝节,牵缠反复,颇近陈君”云云,容易让人认为钱穆是因余氏文章多陈寅恪味道,故有意刺多于褒,以示训导之意。但是,此处明确说是就近人论学文字著论,且即便余氏文章因学步陈寅恪而染有后者文章之缺憾,也应明白点出陈寅恪文章之优劣二端,何以十贬而无一褒,有失公允若此。
) X$ i* R. E$ W: `( r, P1 {) C2 c; W1 ^6 T7 n1 @( X8 ?
当然,紧接在此段文字后,钱穆也提及陈寅恪《论再生缘》一文有“回环往复之情味”。但是,他仍明确认为,用陈寅恪此种文字“施于讨论《再生缘》《红楼梦》一类,不失为绝妙之文,而移以为严正之学术论文”则“体各有当,殊觉不适”。明眼人一望可知,钱穆赞陈寅恪惟一《论再生缘》而已,而又将此文置于“严正之学术论文”之外。那么言下之意就只能是陈寅恪无一篇可称道之“严正学术论文”。而且,钱穆将“讨论《再生缘》《红楼梦》一类”的文章与“严正之学术论文”区隔开,这里所说的“严正之学术论文”应是指史学研究而言,那么也就意味着钱穆不仅不能认同陈寅恪以考据见长的史学文字,同时连陈寅恪独善其手的“以诗文、小说证史”的思路也一并予以否定了。若再联系前文对章梁诸公的评断,也多有显诸公之长而着意对应批点陈寅恪之意,则钱穆对陈寅恪学术的大体评断已很明白。尽管钱穆在下文也注意提及,“穆此条只论文字,不论内容,弟谅不致误会”。但是,若再看该书简后文“未有深于学而不长于文者”一语,这就更不免让人感到,倡言“论学文字极宜着意修饰”的钱宾四并非无意间思绪不周以致前后论调不一,而更多的是因为书简文字的私密性,以及与通信对象关系的非同一般,而表露出了对陈寅恪学术的真实评价,亦即对陈寅恪之学术思想、治学路数怀有明确的不认同感。 6 R) Q# j+ m; S; f

4 i0 k9 w6 T* G- D今日看来,钱穆的上述评断不免严酷了些,且远比上世纪30年代胡适及80年代钱锺书对陈寅恪“文章写得不高明”的模糊评价更明确(参见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附录三“胡适与陈寅恪”,第2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且更带有“辨章学术”的味道。2 M- p0 X1 N6 M, w! ~$ o( w6 L
# @* X- U: d2 f( ]" F
( a9 c+ ?8 \9 @2 q$ e+ Q+ D) H
其实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民国以来的学术界,陈寅恪素以其超越新派与旧派、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以及今文与古文、汉学与宋学等诸多学术论争的立场,而成为能够被各派共同欣赏的少数学者之一(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161~191页)。陈寅恪和钱穆虽非挚友知音,但对著《先秦诸子系年》的钱穆不乏认同之感。就钱穆而言,30年代初他的《系年》受到身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中研院研究员的陈寅恪的推重,陈寅恪对当时尚寂寂无名的他无疑有知遇之情。因此,即便过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年纪的钱穆仍不便公开批评陈寅恪的治学思路,而只是在与最亲近的学生的书信中表明自己的真实观点。# A! d6 M$ U- e* R' c/ L

5 i2 O4 M, N: u5 {  L- P: V5 Q
* Y+ W: k% R3 `5 {( T0 Z三、压在《师友杂忆》纸背的故事 : F2 o, X, R5 j

5 t* `% a4 L. M/ r( H4 E4 O: v$ c若细看《杂忆》,有两处记载其实已隐含钱穆对陈寅恪的间接评价。一处是谈到上世纪30年代初关于通史课的讲授问题时,一处是谈到关于蒙文通被解聘后谁来授课的问题时。
: q$ i* a0 Y: F7 R/ y' k5 N3 j% k, ~- M# @2 E5 E
% h0 U+ V6 J4 L( w8 _1 `" L
钱穆自1931年夏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上古史和秦汉史二课,另有选修课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32年,国民政府通令中国通史为大学必修课,北大遂分聘北平史学界“治史有专精者,分门别类,于各时代中分别讲授”,钱穆也分占一席。他在课堂上明告诸生,通史有数人分讲不能“有一条线通贯而下”。“乃有人谓,通史一课固不当分别由多人担任,但求一人独任,事也非易。或由钱某任其前半部,陈寅恪任其后半部,由彼两人合任,乃庶有当。余谓,余自问一人可独任全部,不待与别人分任”。1933年秋,北大遂聘钱穆独任中国通史一课(《杂忆》,第171页)。以陈寅恪当日之学术声望,而钱穆明言“不待”与其分任一课,这般决绝自信的口吻固然显示出盛年的钱穆不迷信权威、自求树立的心态,但也很难说没有对陈寅恪治史思路的不以为然。比较陈寅恪1931年5月在《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特刊》发表的《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金明馆丛稿二编》,第361页)与钱穆1936年9月所写《略论治史方法》一文(《中国历史研究法》“附录”,第152~153页,三联书店2001版),二者对于当日研治通史问题显有很大的思想分歧。  j, T  _5 ~! M& b, a$ n2 o
' I: ~$ y3 s/ k, [* U: u2 Z7 U4 ^

' ]3 M. x! f8 c7 j. v: q1933年暑假,蒙文通自河南大学来北大历史系任教。不久,文学院院长胡适访钱穆,谈蒙文通上课,“学生有不懂其语者”,因而将不续聘。钱曰,“文通所任,乃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两时期之断代史。余敢言,以余所知,果文通离职,至少在三年内,当物色不到一继任人选。其他余无可言”(《杂忆》,第179页)。此番话显然表明了钱穆对陈寅恪某种引而未发的评断。
& d; Y) X6 e# c8 U1 m
8 S4 V" ]+ x* s$ c
. Q$ y0 t& b7 j% G, W  S' Q( N考察蒙文通先生的学术行年,蒙氏1927年撰成成名作《古史甄微》,研讨“三皇五帝”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上世纪30年代初陆续写成《犬戎东侵考》《秦为戎族考》《赤狄、白狄东侵考》《古代民族迁徙考》等有关先秦戎狄少数民族考证诸文。1933年任教北大历史系还开有“周秦民族与思想”一课。可见,虽然蒙文通一生治学也堪称通儒之学,但当时的用力方向却显然偏重先秦史。
% a7 Q' d# G, C
! `: o( ?- ]' Z& n$ J, m' J. ]$ A; `/ ]# s& Q& {* D
而与此同时,陈寅恪自1931年即开始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开设“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和“隋唐五代史专题研究”,或称“晋至唐文化史”课程(参见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75、80、93等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且一生以此一段史学研究最为世人称道。谊属晚辈且精研魏晋南北朝史的周一良先生在回忆文章中即谈到,30年代就读燕京研究院时,听同学盛赞陈寅恪先生魏晋隋唐史学方面的造诣,遂旁听陈先生课而感受深刻:“……陈先生讲课之所以使我们这些外校的学生特别倾服,应有其原因……陈先生谈问题总讲出个道理来,亦即不仅细致周密的考证出某事之‘然’,而且常常讲出其‘所以然’,听起来就有深度,说服力更强。”“陈先生善于因小见大,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方面虽没有写出像《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那样综观全局、建立框架的论著,但除经济方面而外许多重要方面的大问题都接触到了”。而且,周一良还指出,自30年代以来,现代史学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很多专家学者均出陈氏门下或受其学术沾溉(周一良:《纪念陈寅恪先生》,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第159、16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可见,如果说上世纪30年代初研治晋至唐史的人选,陈寅恪应是首屈一指的。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陈寅恪也是中国现代魏晋南北朝史断代研究的早期开创者。而且,陈寅恪自回国任教清华后,虽一直以佛经译本比较研究、蒙古源流研究等极为专深偏僻的学问见称于世,但同时也以博学著称,且自1930年开始已发表多篇探讨晋至唐史方面的论文,如《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印度故事》(1930年6月)、《李唐氏族之推测》(1931年8月)、《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1932年1月)、《支愍度学说考》(1933年1月)等。仅1933年夏到1934年夏一年间,就有《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四声三问》等享誉至今的著述问世。
! d$ V+ L/ [/ H+ }; o' n
/ O' Y, x" f% V5 [# K
- a4 H* Y  |+ N* d再说,当日北京各大学对教员校外兼课虽有相关规定,但很多名教授常可数校兼课,陈寅恪更是自1926年起便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1928年又受聘兼任佛经翻译文学课,后改为蒙古源流研究。所以,钱穆说若蒙文通离任则聘不到继任教员,显然不是出于当日清华、北大教学管理方面的考虑。因为蒙文通走后,北大历史系“隋唐史”课程,正是聘陈寅恪兼任(“魏晋南北朝史”邀钱穆而被拒)。虽说后来“上堂仅盈月,寅恪即辞去不再来。谓其体弱……”,“于是此课遂临时请多人分授”(《杂忆》,第179页),但若说蒙离任则无人可继任,而且是面对熟悉中古一段学术史的胡适说这番话,显然只能说明钱穆并不认同陈寅恪在此领域的工作。不仅当日不认同,四十余年之后追记上述这番话时仍是如此,因为《杂忆》载这番话的上下文丝毫未见钱穆对昔日说法的改变或补充性的“解释”。  M9 a; s0 \6 e7 \6 G( g" x$ |4 ~/ v
! c$ t! K- t: L" Z  ~4 K, I

0 x( ?" U) y# ?4 h2 J4 J当然,钱穆与陈寅恪之间的学术分歧从未公开化为正式的学术论争,但是从钱穆对陈寅恪学术直接抑或隐含的评述,都鲜明可见二者学术思想的差异,这也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值得关注的一段往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22: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念宾四吾师# F8 H# N$ m2 N9 M
记得十年前(民国七十九年)八月三十曰凌晨小女从香港来长途电话,告知我宾四师在台北去世,我不禁心头哀痛。当此国步艰难,中国文化存亡绝续之际,文化巨人竟溘然长逝!一种民放兴衰之感与生离死别之情杂沓萦绕于脑际,茫茫若有所失。直至今日,每怀念宾四师,总觉得他超群绝伦的形象,仍卓立眼前。
! p! m2 U6 o0 }6 t% W. g
1 T1 k' K( P) ?. k- b  B. X' N; d3 l( T, x6 i& F
宾四师的睿智远识使人倾倒,抱负远大使人惊叹,生命力之强毅,使人震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情厚爱使人感动,而学问之博大精深,使人五体投地。他从十八岁起已开始致力于学术,以后研究讲学、教育、著述兀兀八十年未尝中断,这番毅力精神真旷古所无。而学问成就规模之宏大,实朱子以后一人。
+ Y* l; |, @7 b5 R. b1 }+ A; W: e4 @1 [& N

; e+ w; q* o3 v6 ?宾四师于二十三岁即出版一部著作《论语文解》,他一生学术著作专书八十二种,文章五百余篇。岂止是著作等身而已!
, q7 F) _: L0 J6 K
5 X, H7 ?6 Y6 P8 O
  O% E. b# s8 ~8 M& @宾四师三十四岁发表不朽的巨著《刘向歆父子年谱》列举二十八证据辩释当时经学家所疑古经为刘歆伪造说之非。其见解精辟,震动学林。从此结束了清代今古文之争,平息了经学家门户之见。
7 S6 f. E  z! z5 t0 {- o$ H
+ v3 N" z. @- k
' v4 [3 K/ S) [& U0 ~4 _7 s四十岁又发表不朽钜著《先秦诸子系年》上溯孔子生年,下逮李斯卒岁,对前后二百年的学者无不一一为之缉逸考证。解决古史许多人物年历的疑点。此一钜著实可视为此二百年间的学术史,把经学、子学与史学共冶于一炉,打破从来治经与治史相隔的藩篱。
, W6 D% a3 _5 ]! p. m% H3 j4 Y6 g, k' J4 [
. A8 {8 `! y8 \( r
四十二岁又成钜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说明近三百年学术上之大势,指出清代学术导源于宋学,与时人所论不同,是年正值九一八事变,宾四师目击大难,别有会心,故自述云:“亦将以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求合于当世,备一家之言。”可见其感念世变之深。" R! A" g7 N+ Q% E

3 ?2 s  A/ E7 {3 C: W
* Z5 B' V% q2 K2 m  r/ j四十四著《国史大纲》,其时值对日抗战第三年,中国东南沿海沦陷于日寇。国人忧疑大难之将至,宾四师乃著《国史大纲》,从国史的大体证验中国之必不亡,以振奋人心。当年又有不少人竞逐西风,鄙斥国史。宾四师乃严正地指出:“断断无一国之人相率鄙弃其一国之史而其国族犹可以长存于天地之间者。”真可谓对时代发狮子之吼。$ ]- k' I) G( t% W1 j
六十二岁刊《庄老通辨》从思想流变辩证庄子书出于者子书之前。订正二千年来的误说,与所著《庄子纂笺》前后相辉映。
6 x$ R, [7 D% }. j4 O& @. N+ F' P( v9 s- ?5 K, d
4 F. G. c: I( f& G
同年又刊出《两汉经学古今文平议》把有关经学的旧作加以修订而合刊。指出经与史必须互通。所谓“经”非必指几本旧典籍,社会之思想凡可以上撼政府,涤荡污垢,开一代新王制者都可称“经”,是对经学赋与一种新精神。
/ Z4 X$ `8 A( k. _& }2 m. n. d3 ?, H0 O
8 K" Z/ h( m* s7 a+ `# l4 i( s& u8 s
七十七岁完成《朱子新学案》一钜著。这是宾四师晚年最重大著述,它不但对“朱子学”作最完备的阐述,同时连带解决了朱子死后七百多年间学术思想上争论疑难的问题。此书显示考据可以发明义理,而义理亦必证之于考据。
! S, a/ a$ e$ M+ P2 f+ k8 j# W# E0 b% K7 c3 d

3 B6 A& l( I( g3 f: D# R9 p! q宾四师自离香港返台湾定居之后,仍在寓所素书楼讲学不辍,并指导文化大学博士班,直至九十一岁(民国七十四年)六月九日作告别杏坛的最后一课。他最后的赠言是:“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 Y9 r  b# H5 `6 U九十六岁近去世之前写最后一篇〈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
0 `% q' Z7 b% d7 N; J2 ~$ y0 J( O
& U5 H- x$ e9 e! ^/ [. F8 Q1 [1 B
+ @) C8 n0 C. I) [指出“天人合一观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处”,“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宾四师以前曾多次提“天人合人”一观念,但九十六岁时更有新体悟,今兹在兹,叮咛至再。他九十六年的生命,刻刻不忘中国历史文化,时时以阐扬中国历史文化之真精神为己任,真是一个“庄严的生命”!
: q1 x+ r% A7 n4 u% E8 [; n6 U. B* s# X4 {. B7 [" Q
0 c9 E, d1 L4 a8 U, J; N# R" ]
学术界常称许宾四师为“史学大师”。其实宾四师的学术成就,决不为史学所限,他于经学、子学、均卓然大家。世人又喜称宾四师为“国学大师”。宾四师的成就,又不限于中国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他所著的《文化学大义》阐论人类文化之发展,已超乎经、史、子、集四部之范围。当今学人,求其会通诸学成一家言,能与宾四师比肩的绝少。宾四师洵可称“学术巨人”。2 V) l, N* X  S( S" c
3 n* [! l' o, q, g" X

  o: |  t( G; r! o1 _! r  E抑尤有进者,“学术巨人”仍未能尽宾四师的人格,因为古今中外的学术巨人多惟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而于国家之存亡,文化之兴衰,未必措意。而士四师固然致力族纯学术,然其心意所在,又不离国族的兴衰,与中国学脉的续绝,所以宾四师心量之广大,又超乎“学术巨人”之上,更为“历史文化巨人”。6 D; Y% e" S1 G" L9 Q4 I' t
& [- ]' W! ]+ D0 Z; g, F, R
. |4 I0 C. ?# U# E/ H  @/ C
近八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弥漫一种反传统的风气,误认中国社会所沉积的糟粕为中国文化的传统,抛弃之唯恐不速。宾四师独拔乎流俗,拨开中国历史表层的尘垢,抉发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真精神,提升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唤起我国人对文化的新醒觉,寻坠绪之茫茫,挽狂澜之既倒,使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中重新定位,为中国文化创发新机运。这番勇气魄力,真知灼识,与竺道生之阐扬佛性,马丁路德的反抗欧洲旧教教义相彷佛。尚中共在大陆摧残中国文化之时,宾四师于极度难困苦中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与新亚研究所,使中国文化薪传发扬于域外,这正表现宾四师的真生命!8 V6 s% ]5 ?0 m" T

0 y' N4 I& U; d3 g6 s( x
6 ]6 K: y! s0 t. B# [宾四师逝世又匆匆十年,他的风神笑貌仍长在我心。认得多年前宾四师仍居香港,我亦未远行,每逢农历元旦,清晨新亚研究所同学必来沙田向宾四师及师母拜年,常比较谁先到达以为笑乐。我住近沙田应可最早到,但不少同学常趁第一班车入沙田,我反常常后到。有一年,我与内子相约今年必提早到。于是除夕之夜不眠守岁。天才微明,即整装出门,不意到达时,已有几为同情仃候于门前,我又迟到,于是相顾大笑。门开见宾四师端坐厅中,风神肃肃,徐徐站起,微笑颔首说:“你们都来了啦!”是日辞出时,内子对我说:“钱先生的确是大师气象。”我说:“汪汪如万顷波,澄之不清,扰之不浊,望之俨然,而即之也温。”
8 B# J" d/ K* m, Q# N2 }( @4 j9 n+ h1 C
% B* }5 e) i( j0 M9 i# y3 a
宾四师当时的风神笑貌,犹宛然如在目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2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钱穆先生讲课4 v0 G, S9 _# D1 T6 q
1931年9月,钱穆北上,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讲授中国上古史。
3 z( w, {$ B2 y* J% B: p8 H4 i' P1 F; u0 D% q" \; @, k" }

" g$ ]5 q4 r% G2 \- k2 W当时,北京大学有自由讲学的传统,教师讲课不一定按学校课程所规定的内容讲授,只要你见解深刻,言之成理,也会得到学生的欢迎。钱穆浸润先秦诸子十余年,以《纪年》订《史记》之误,多有心得,他讲的战国史别具一格。
4 a( i" @+ i( e3 L$ c) i* E) P5 c* E, O7 m2 e* X$ G
当年在历史系读书的何兹全后来回忆道:“钱先生讲课,很有声势,也很有特点。虽然一口无锡方言,不怎么好懂,但仍然吸引人。我听过他的先秦史、秦汉史。他讲先秦史,倒着讲,先讲战国,再往上讲春秋、西周。我听他一年课,战国讲完,也就到学年结束了。他讲课每讲到得意处,像和人争论问题一样,高声辩论,面红耳赤,在讲台上龙行虎步,走来走去。”
1 n- I! A- c5 M% O- H3 ]& z. @  J4 H& d9 ~  j, F, V) F4 j

# x% A# u# ?9 O0 y* c王玉哲也在《我和中国上古史》中回忆说:“在北大历史系讲中国上古史课的,是当时古史名家钱穆先生。钱先生讲上古史与别人不同,不是从远古讲起,而是先讲战国,再逆向讲春秋。并且也不是一章一节、面面俱到地讲,而是以学术问题为中心,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层层剖析,讲得娓娓动听,很能启发人深入思考。” / z  ?+ n# B, I( ?
" X) B' I% Y7 x" b  K
钱穆在北京大学讲授上古史的同时,又主讲秦汉史,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兼课时,也讲授这门课程,深得各校学生的欢迎。据他的学生李埏回忆,1936年下半年,钱穆在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讲授秦汉史。当时听者云集,座无虚席,偌大的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整个学期,钱穆“从未请过一次假,也没有过迟到、早退。每上课,铃声犹未落,便开始讲,没有一句题外话。他以炽热的情感和令人心折的评议,把听讲者带入所讲述的历史环境中,如见其人,如闻其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5 12: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钱穆先生的几本著作,平实的语言拂过心灵,让人受益匪浅,深感当今如钱先生式的学者真是太少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