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36|回复: 9

[转帖] 关于老子的生卒年推论的七点依据(作者:景元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1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景元华,男,1971年生,山东章丘人,作家、道学学者、易学学者,家藏古籍两万卷。
      自2007年夏至2009年秋,隐居终南山,呕心沥血完成190万字的长篇历史人物小说《老子春秋》,后六易其稿,于2011年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此期间,学术论著《道德经释读》、80集电视连续剧《老子春秋(共4部)》、电影《老子出关》、《问鼎中原》、《春秋》、《师旷》、《老子出世》和8集纪录片《寻找老子》剧本也先后封笔完成。

      正文:
      一、老子生卒年推论的历史与现状
      首先,对于老子的生卒年代,在先秦的传世典籍中并无确切记载,以至于西汉司马迁在著作《史记》时对老子的岁数并不敢下结论,只是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汉代以降,尤其中国有了道教(笔者一直不认同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以后,老子渐渐被神化,他的寿数也被无限的夸大了,变成了太上老君,乃至会炼能使人不死的仙丹而成了长生神仙的代表,两千多年来,一直到清末,中间很少有好事者去考证老子的生卒问题……只是到了近、现代,随着老子研究热的日益兴起,关于老子生卒年的学术研究才成了一个热门专题,特别是在一大批知名学者(如梁启超、冯友兰、唐兰、郭沫若、胡适、张岱年、顾颉刚、罗根泽、高亨、吕振羽等等)的加入讨论后,一时众说纷纭,各有论证,把本本来就不甚清晰的老子的生卒年代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其中就出现了四种主流说法:一是老子早于孔子说,二是老子和孔子同时说,三是老子后孔子是战国时代人之说,四是老子后孔子在秦汉间说,而随着湖北荆门郭店楚简本《老子》的出土,后两种说法不攻自破,流于笑谈,就只剩下了头两种说法——其实若是再细论,这两种说法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相同,都是把生卒记录比较详细的孔子年寿作为参照来实施推断的,究其实是一种说法:老子岁数大于孔子,并曾与孔子同时代……于是胡适就用了个折中的办法,他说:“老子至多不过比孔子大二十岁,当生于周灵王初年……”高亨亦同此论,于是这个说法就成了大家推论老子生卒的依据,因而得出结论是老子生于公元前五七一年(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又觉得老子应该活了不低于一百岁,于是又推论老子约卒于公元前四五一年,这个说法也就成了现在被普遍认同的一个说法,只有那些治学严谨的学者们在谈到老子生卒时对此说往往不敢轻易认同,仍然会用不详略说。
      二、从陈成楚县时间推论老子生年
      我以为,必若给老子一个大体不差的生卒年代,还是必须从有关老子的既有历史记载入手,从其国家乡里变化推论其生平——而在司马迁《史记》里明明说:“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地理志》云:“苦县属陈国。”那为何司马迁不直书老子说他是“陈国苦县人”呢?对此,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又云:“苦县本属陈……楚灭陈,而陈又属楚,故云楚苦县。”可是,最早陈国是在什么时候变成楚国的属县的呢?还是在《史记•楚世家》中云:“……(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史记•陈杞世家》亦云:“(陈灵公)六年,楚伐陈……成公元年冬,楚庄王……率诸侯伐陈……已诛夏征舒,因陈而有之,群臣毕贺。”(虽然此次楚庄王最后没有灭了陈国,但陈国从此一蹶不振)考其年,是公元前598年,周定王九年,当时楚国经过几代王的努力,连年用武,已经吞灭臣服了很多小国,差不多已经统一了整个江淮流域,正是大规模称霸扩张期,可是要图北扩,攻伐宋、卫、郑,都必须经过陈国,所以,楚庄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借口发动了对陈国的战争,先征服了陈国,然后依此为后方,不断进攻郑国、宋国、卫国甚至于齐鲁,最后终于问鼎中原,成就霸业……可以说老子的国籍身份的改变,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他作为商朝太史理征的后人,有着良好的文化传承,必是陈国的才俊,陈国成了楚县,他也就成了楚人,由常理推论,陈成楚县这一年,老子应在三十岁左右,所以我把老子的孕生年定位于公元前629年,其年壬辰,和民间流传老子属龙也相吻合。
      三、从老子的守藏史一职推论其出任岁数
      再次,老子的岁数推断也应考虑到他的身份,关于老子的正式官方身份,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云:“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贞在《索隐》中释为:“藏室史,周藏书室之史也。”那么,这守藏史到底是个什么官呢?清人魏源在他的《论老子》中说:“……即柱下史也,掌三皇五帝之书……出古史官……藏室柱史,多识择取……怀德抱道,吏隐静观深矣……”考于《周礼》,却并没有直接书“守藏史”,而是正式书以另外一个官名“天府”,可天府是不是守藏史呢?首先我们来看天府的释意:何为天?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云:“天者,万物之祖”“尊祖为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夫天者,人之始也”,《大戴礼记•礼三本篇》云:“王者天,祖也。”何为府呢?《周礼•天官•宰夫》云:“藏文书及器物者,其名曰府,府者,主以藏物。”贾公彦云:“府,主藏文书。”许慎《说文解字》云:“府,文书藏也。”《一切经音义》引《三苍》云:“文书财务藏也。”《大戴礼•少闻》云:“府,文书聚藏之所也。”《淮南子•说林》云:“府,藏货所主也。”《礼记•郑玄注》云:“府,治藏,藏文书器物。”所以,来夏新主编的《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中说:“天府是朝廷收藏典籍之所。”李培清在《档案馆学》中说:“周朝存放档案的地方是天府。”杨毅在《中国档案管理史》中说:“天府是周王朝的中央档案库。”胡燕在《中国档案库与中国文化》中说:“到了周朝,随着国家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产生了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构天府,当时王朝规定,凡国家贵重的宝器物类,以及重要的薄籍档案都由天府负责接收和谨藏,并被视为国家至宝,随着王朝都城的迁徙而迁徙。我国著名道家学派的哲学始祖老子,就曾是掌管天府的守藏史。”在《周礼》中,多处提到了天府,《地官•司徒》云:“群吏献贤者之书于王,王再拜而受之,登之于天府,内史二之。”《春官•天府》云:“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丧大祭,出焉,既事,藏焉。凡官,府、乡、州、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司天司禄所献民数谷数,受而藏之……”《秋官•大司寇》云:“凡邦之大盟约,莅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二而藏之。”《司民》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及其男女……与司寇献其数于王,王拜而受之,登于天府。”《小司寇》云:“及大比,登民数,登于天府……岁中,则令群士计狱弊讼,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二之,以治国用。”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得知,在成周的王城里,老子是为周天子守藏的人,他的守藏史一职非常要害,凡国家的明堂石室山海经纬金版玉函之藏、三坟五典九丘八索图籍卷轴之珍、宗室重器赤刀大训之贵、天下秘奥历代文物之富,尤其还有自五帝夏商以来天下两千多年的典谟、简册、书史、国器……莫不在他的柱下藏中——这样一个掌握着天下重宝和珍藏的直接对成周天子负责的要职,绝非人生经验浅薄的年轻人所能胜任的,甚若没有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智慧、没有崇高的贤声德望和显赫的学术地位、没有一贯老成持重的人品历练和长期谨言慎行的处世作风,周天子是不会轻易任命给一般学者的,而要达到这样的修为,没有几十年的学术深造也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一个外国人,老子能当上成周天子的守藏史,必有其过人之处,绝非易事!因为历史资料的缺失,没有人知道在此以前老子经历了什么,但考虑到他从学成出世开始,然后由陈入楚,再后又由楚入仕成周并在天下人才云集的王城立住脚跟,再后以博学智慧和道德品藻而受知于周天子,最后因得到周天子的青睐而被委之以守藏史一职——可以想见这中间并无捷径可走,依照常规推论,老子此时应在四、五十岁之间,至少在他中年之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0: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从王城毁坏推论老子离开成周的时间
      老子在成周为王守藏,到底在王城住了多少年,才“见周之衰,乃遂去”,司马迁在他的《史记•老子列传》中没有明言,只说老子“居周久之”,汉代以后,学者们对此却多有考证,晋人皇甫士安《高士传》云:“老子为周柱下史,及周衰,乃以宦隐,为周守藏史,积八十余年,好无名……而世莫知其真人也。”又见元至正年间成书的释觉岸的《释氏稽古略》以及清人方中德的《古事比》谈到了这个问题,皆云:“……老子仕周为守藏史……迁柱下史……五十四年不迁,时人耳目为史隐。”可即便果有此说,那么老子什么时候离开的王城呢?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实现推论老子的生平时间很关键,而要解开这个疑问,就绕不开发生在王子朝和王子匄为期四年的内乱、战争——因为那场战争直接导致了有五百年辉煌历史的成周王城的毁灭。
      周朝立国之初,本定都镐京,但在分封诸侯之后,周武王考虑到镐京过于偏西,致使天下诸侯的朝贡道里远近不均,于是测寻天下之中,决定在伊洛之原另建都城,但是此计划未及实施,周武王就驾崩了,周公背子上殿以嗣大统,是为周成王,成王年幼,政事一任周公,至成王七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应是公元前1036年),成王已经二十岁,始亲政,遂绍武王之志,乃命周公营造成周城于伊洛,以其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见《史记•周本纪》),又据《尚书•召诰云》记载,其年二月(十五日)成王与召公相宅,三月(初三)周公卜宅,其城在“涧水东,瀍水西”(见《尚书•洛诰》)于是周公、召公相视洛邑,兴工营造,设南郊,建明堂,立大社,功成,又迁九鼎于内,谓之东都,是为王城。当时的王城,城方一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坐镇郟鄏,雄起伊洛,城池高壮,固若金汤,制郊甸方六百里,控国土方千里,辐奏四方,万国来朝(按《礼记•王制》记载,周初制度,天子之国方千里,天子国外,四海之内复有八州,州亦方千里,各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每州共二百一十国……文王立国之处,朝贡者,天下九州共一千七百七十三国)作为四海九州的中心大都会,王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早期的成周王朝治理天下所表现的国家形式采用了封建联邦制的政治结构,被分封的天下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领地、军队、独立的政治系统和自由的经济体系,但各个诸侯国都必须听命于成周,天下诸侯必须依礼到王城述职,有时还要担任成周的官员,只要不违背礼制,成周并不干预各国的政治事务,成周收取各国的贡赋,并在王法、礼制、历法、征伐等方面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所以说那时的王城,不仅是成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天下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西周结束后,平王东迁,王城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从王城发出的诏令可以通行于天下,天下所有的诸侯都要来朝贡,所有诸侯国的军队都有保卫王城的义务和责任,与此同时,天下的典籍、符图、史记、地志、人口档案、风物资料也都纷纷来王城集中,这使得本来就已经拥有夏商两代府藏的王城天府成了当时天下最大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珍宝馆,其藏除了闻名古今的大禹王所铸的山河九鼎以及历代国家重器外,凡金版玉函、卷轴简册、奇珍异宝、典籍秘奥之富藏,真是不可胜数。而这些珍宝却统统由王城守藏史来管理,由此可推当时老子一职的要害,在王者垄断知识天下无私学的时代,老子深居天府藏宫,除了王,一般人(甚至于诸侯王)想见到老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自平王以下,成周在王城又传了桓王、庄王、釐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共十二世,史称东周这段历史为春秋时期,这一时期,天下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列国各自强,互相战争,周室渐衰,诸侯不再把周天子看在眼里,皆懈于朝贡,特别是五霸雄出之后,这种境况越来越严重,甚至于恢复诸侯职贡都变成了春秋霸主们征伐天下的借口,而老子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大背景下为王守藏的,终于,随着周景王的死,成周爆发了王子朝和王子匄东、西王争位的战争,王城被毁,成周进入了彻底的衰退期,老子也就无法再在王城守下去了。
      原来,周景王有王子十数人,其王后所生嫡子有三:太子寿、王子猛、王子匄,其庶子有王子处、王子还、王子姑、王子发、王子鬷、王子稠等,其长庶子为王子朝。王子朝贤,深得周景王器重,以为可以托国,每每有改立太子之心,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太子寿早卒,周景王以为时机到了,便想立王子朝为太子,不料却遭到了以单子、刘子等为首的大臣们的坚决反对,他们拥立王子猛,一时双方互不相让,太子之事也就迟迟未决,然而周景王与权臣集团的斗争却愈来愈激烈,到了周景王二十年,双方的矛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权臣集团率先发难,攻杀了支持周景王的大臣——王子朝之傅宾起,《左传》云:“……(刘子)伯蚡恶宾孟(即宾起)之为人也,愿杀之,又恶王子朝之言以为乱,愿去之……遂攻宾起,杀之,盟群王子于单氏。”周景王见局势失控,于是设计,欲皆田猎之际伏兵杀掉单子、刘子,《左传》记载道:“王田北山,使公卿皆从,将杀单子、刘子。”然而周景王并没有如、愿得手,他到了狩猎的目的地荣錡氏(在原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康店一带),却突然意外的驾崩了,《春秋》只是略略一提“王有心疾,崩于荣錡”,然后诸权臣立即就在郊外拥立王子猛为王,是为悼王,至于当时周景王到底是死于弑逆还是如史书所言心疾,已经无法可考了,但成周的历史从此发生了大转折却是无可置疑的。
      紧接着发生的是——周景王的尸身一直到六月都没有入葬,权臣集团也不让王子朝前往吊孝祭祀,于是对父王之死深感怀疑的王子朝据王城“因旧官(被王子猛和权臣集团废除的官员)、百工、丧职秩者与景(周景王)、灵(周灵王)之族以作乱(孔子春秋站在周敬王立场上的历史观)”,成周内乱就这样开始了,王子朝不让王子猛进王城,在庶弟王子处的辅助下,率领军队打败了权臣集团,《左传》记载道“刘子如刘,单子亡(逃走),乙丑,奔平畴(挟周悼王猛),王子朝追之……”权臣集团由巩简公和甘平公带领的另外两支军队也被打败,但同时王子朝的诸位王子兄弟却也遭到了权臣集团的疯狂报复和杀戮,《左传》云:“单子杀还、姑、发、弱、鬷、延、定、稠(八子皆王子)”战争愈来愈烈,后来强大的晋国也出兵王城,派出了大将叔鞅、闵马父、司马错帮助权臣集团攻打王城,然而皆不胜。到了十一月,王子猛死了,《史记》云:“晋人攻子朝而立匄”——权臣集团又拥立王子匄做了天子,是为周敬王,他将所住在王城之东的狄泉以为都,命为成周城,人号为东王,同时王子朝自称奉父王遗命在王城登基,人号为西王,《史记》记载道:“敬王元年,晋人(欲)入敬王,(而)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狄泉,后之成周城)。”双方从此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战争,王城饱经围困和战火,王城内的居民都被卷入了战争中,再无宁日。
      自周敬王元年到周敬王四年,从公元前521年到公元前51 6年,这场战争又打了四年,最后晋顷公以为“王室不宁,晋国耻之”乃与晋国的范献子、韩宣子和赵简子商议,以晋国天下盟主的地位号召各诸侯国勤王,于是“乃征会诸侯”会盟黄父“会于黄父,谋王室也”,赵简子也游说于天下诸侯“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戌人……”(皆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在权臣集团和以晋国为首的多国*军队的共同打击下,“周敬王四年,晋帅诸侯入敬王于周”(见《史记》)王子朝兵败,于是在尹氏固、召伯、毛伯得、南宫嚚等大臣及其家族的拥护下,携王城的国宝重器图书典籍奔楚,而王城呢,则遭到了被焚毁的命运,《左传》云:“壬辰,焚诸王城……”至此,有五百年辉煌历史的王城彻底毁坏。
      周敬王虽然胜利了,但他却永远的失去了象征着成周形象的王城和王城里的国家宝藏、文化典籍,没有了文化支撑的东周王朝再也找不回那种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了,从此一蹶不振。此后,周敬王没有再重建王城,而是在狄泉另建都城,其城址在王城之东,史称成周城(其城在公元前510年因洛水泛滥而坏,周敬王求助于晋国,晋定公便倡议天下,为重修)。
      王子朝本想带着巨量的国家宝藏和图书典籍投奔楚平王,谁知未到边境,却闻知楚平王已死,于是徘徊于周楚之际,竟无下文,至于他所带的全部珍贵典籍和国家宝藏,没有人知道后来的下落,究竟不知其终,这个事件成了中国三代文明的一次严重的大浩劫,也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典籍灾难,没有了那些珍宝,我们几乎完全失去了对上古文明真*相的了解,至于孔子删削整理的六经遗文中所残存的三代文明的书史,不过当时万千牛之一毛,殊属浩叹。后来,周敬王向王子朝求和,想挽回那些宝藏,未果,王子朝被杀,其后人就在那一带住了下来。为了纪念王子朝,以晁为姓,衍传至今,蔚成中华大族。
      有了这次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为王守藏的老子也就成了那批国家宝藏和珍贵典籍的最后的守望者,王城毁坏后,他是随着王子朝的南迁跟着那批宝藏走的呢?还是城坏后他无藏可守而悄然归隐?无人可以知晓。但,有一个事实完全可以确定,老子是不可能追随着权臣集团们再去投向周敬王的,最可信的推论是老子一直到最后还和他所守得宝藏在一起,直到再也没有守望条件、实在不能再守了、不得不退了,才选择“隐君子”生活,而在其后,他是不是还要面临包括周敬王在内的天下诸侯向他追问王城宝藏和天府典籍的危险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庄子•天道》中子路曾经叹道:“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免,逃避;避免;离开。如《礼记•曲礼》之‘临难勿苟免’,《左传•桓公六年》之‘庶免于难’《论语•阳货》之‘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难’)而归居……”。总之,老子的守藏史生涯结束于王城毁坏之际,他饱含苦衷的复杂的隐居生涯也从那一年开始,那一年就是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其年孔子36岁。那一年也就是很多学者所谓“老子得罪了周室被免职”之年,实际上从这年起,孔子就再也没有到王城向老子问礼的可能了。
      至于当今广为流传的孔子34岁见老子之说,其时为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正是成周东、西王争斗时,王城正在战乱之际,孔子绝无可能在这个时候到王城问礼,其说必不成立。
      设若从公元前626年算老子出生,他在23岁左右学成始仕陈,30岁左右入楚,40岁左右入周致仕,50岁左右成为成周的守藏史,然后天府守藏久年,至王城坏为111岁。若从此说,从老子三十多岁入周王城到老子一百一十多岁离开王城,则老子在王城居留了八十年左右,这个说法和皇甫士安《高士传》记载的“老子在周宦隐八十余年”相吻合——而若抛开老子在成周官于别职,单单论他为守藏史的年头,大体也就五六十年,和《释氏稽古略》以及《古事比》的“老子仕周为守藏史五十四年不迁,号为史隐”也相吻合。据此而推,他应比孔子大76岁,我斟酌再三关于老子生平时间问题,在小说《老子春秋》中就用了此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0: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老子归隐后到西出关之前一些时间线索
      自公元前516年王城坏,老子归隐,居处并不固定,见诸于《庄子》《列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的零星记载,可知他的活动最初应在其家乡周边一带陈、楚、相,萧、徐、许、厉、偪阳、鲁、郯等地活动,足迹遍及今天的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以及安徽北部等地区,并留下了很多故事传说,其中被广泛流传的是他深隐居沛时的一些事迹。
     老子归隐后,虽则高年向往平淡,然生活没有意愿中的平静,在居沛之时,因为他在那个时代的特殊经历和学术声望,很多人都在慕名寻找他、拜访他,其中耳熟能详者,有孔子、子贡、阳朱(杨朱)、南荣朱、柏矩、崔瞿、庚桑楚、士成绮、常枞(见《说苑》)等人,这些人苦苦追寻着老子的踪迹,纷纷造门,流连不去,皆拜伏在老子面前,低声下气,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甚至“……进盥漱巾櫛,脱履户外,膝行而前……”(《庄子•寓言》之“阳子居南之沛”)他们如此谦卑,皆不过为了得到老子的只言片语的指点,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如此看重已经归隐的老子呢,究其实,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为了学问。众所周知,中国的学术和知识传承,在孔子之前并不是人人可以学习的,那时候的学术知识除了个别家族世代的家学授受之外,只掌握在王室贵族手中,天下无私学,尤其那些被国家珍藏的历代玉函金版、帛书卷轴、简刻册编、图经符章等学术典籍,唯有王者可以研习,就是那些公卿士大夫、文武大臣也极难接触到,平常人更是绝无一见的可能,老子作为掌握那些自三皇五帝以来图书典籍的成周守藏史,是那个时代天下学术知识的集大成者,在他深居天府藏宫时,人们是没有办法能接近他的,向他去学习学术知识,难比登天,可是王城毁坏后,老子归隐了,他的身份不再是为王守藏的柱下史,他的身边也没有了周王朝的重重禁卫,这为一般的人向他学习知识提供了可能,所以天下有志于学者会不惜一切的追寻他,以能师事他为无上的荣耀。
  其二,为了得道。古人重道,以为道即真理、真*相,含着宇宙人生和王于天下、自在永恒的时空秘密,是人的生命、智慧获得真正自由和觉悟的根源,也是人在这个世界的终极追求和全部意义,所以为了得道,人们不惜耗尽所有、穷尽一生去求索,乃至于孔子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千古一叹,而当时的老子怀德抱道,静观深思,早以有道而声闻天下,广有老寿之号,《庄子•天下篇》所谓“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在于是者,老聃闻其风而说之……不削于人,可谓至极,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正因为老子的道名远播,四方慕道之人莫不闻风而动,纷至沓来,以入其门为稀有之幸。
      其三,为了被王子朝转移的国家宝藏和王城典籍的下落。老子归隐时,王子朝已死,而在王城毁坏前夕被他转移走的巨量的国家宝藏和周室天府所藏图书典籍却从此下落不明,而老子是那些无上珍宝的最后守藏者,自然成了天下瞩目的焦点人物,可以想象,包括被成周权臣集团所立的周敬王在内,天下还不知有多少王侯在算计并追索老子的行踪,以期从他身上找到那些东西的线索。
      在所有追寻老子的人中,最著名的人就是孔子,在《庄子》一书中所记载的孔子问老子就有九次之多,其中有明确纪年的是孔子五十一问老子,见于《庄子•天运》篇曰:“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子……”考其时,应在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老子归隐尚居沛地。当时的孔子,正是平步青云、春风得意之时,因为这一年,一直想通过获得王权来实现他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的孔子终于见用于鲁,被任命为中都宰,之后又连升官级,《史记•孔子世家》云:“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可以想见对王权有着热切追求的孔子是高兴的(《史记》记载,孔子后来终于“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时,面“有喜色”),而他一旦知道了老子的下落,就毫不犹豫的率领弟子们到沛地拜访,可见他见老子的急迫心情比获得王权的心情不差分毫,庄子对其目的描述是“不闻道”,后来一些儒家学者以为孔子是“不耻下问”,司马迁则说“孔子之所以严事,于周则老子”。
      老子到底在沛地隐居了多少年,不好考证,然而还是有一些记载可以对此作些推论,如在《庄子•天道》中谈到有:“……孔子(欲)西*藏书于于周室,子路谋曰:‘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实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潘十二经以说……”这里所云孔子所翻的十二经,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释说:“……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加六纬合焉为十二经,又云春秋十二公经。”这段话明明记载,孔子见老子于沛时,已经完成了包括《春秋》在内的六经删削选编,其时他想应周敬王关于征藏天下图书的诏告,把自己所编的书贡献给成周,但又不知道自己加工删削的十二经典够不够周室的征藏标准,于是和子路一起,带着自己编纂的书,到沛地拜访曾经担任过周室征藏史的老子,让他评判一下自己删削诸经的编纂水平,结果,他的经编因为提倡标榜的带有标准的仁义观遭到了老子的批判,最后受到了‘夫子乱人之性也’这样严厉的呵责……其实在《庄子》里,这样的事件还有几次,如《庄子•刻意》记载到:“孔子对老聃曰:‘丘治《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老子曰:‘幸矣,子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孔子不出三月……”这些记载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至少在孔子编著删削完六经时,老子仍在沛地,还没有西游。那么,《春秋》是孔子在什么时候作的呢?唐代孔颖达在《春秋•哀公十四年》中疏云:“贾逵、服虔、颖容皆以为孔子自卫返鲁,考证礼乐,修春秋,约以周礼,三年文成致麟……”是则孔子作春秋,应在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也就是说,老子在那时还在沛。
      老子在离开沛地西出关之前,所见到的最后一人是阳朱,《庄子•寓言》记载道:“阳子居南之沛(《列子•黄帝篇》作‘杨朱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而叹……”这里说的是老子在 准备离开沛地西游时,曾经和杨朱约好在沛之郊见面,但杨朱去晚了,老子等不到,只好出发,结果杨朱在南下中途遇见了已经北上的老子于梁,老子责备他失约,很失望的说:“始以为汝可教也,今知不可也。”杨朱很惭愧,一时无言以对。按:杨朱与子列子是好友,而列子又是关尹子尹喜的弟子(在《庄子•至乐》篇以及《列子•黄帝第二》篇中皆有“子列子问关尹曰”之文),他们都是春秋末、战国初时的人,据此而推,杨朱见老子离开沛地时,应约略在公元前480年左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老子到达函谷关的时间线索
      历史上的两个典故——“函关化胡”和“紫气东来”,恐怕是关于老子生平的最著名的传说了,一般的说法是老子厌倦了中原尘世的争闹纷扰,决定西游入秦,于是骑着青牛(也有一牛一车之说),迤逦往西行,时成周的函谷关守尹是尹喜,素好观天望气之学,那日登楼,忽见有紫气自东来,大惊,知有圣人过,于是出迎,果见老子跨牛而来,尹喜恭恭敬敬将老子接到了关上,并拜老子为师,让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了道德五千言,之后遂弃关跟随老子西去,携手流沙化胡,遁迹龙隐,不知所终。
      尽管老子过函谷关的传说被后人加上了一些神话色彩,但它却是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因为当时的老子要西游入秦,函谷关是其必经之路,四百里函关道,山河表里,桃林坂塬,深险如函,自古难行,为何史书称老子在这里被尹喜“强为之留”道德五千言,里面有没有不得已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然而,老子是在哪一年过的函谷关呢?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圆满说法。
      若要推论老子过函谷关的线索,就必须先了解关尹子尹喜的生平,但是历来关于他的资料也很少,只知道他是成周大夫,也曾经做过楚康王的大夫,名喜,又或字公文(或云公渡),号关尹子,又号关令子,甘肃天水人,是与老子同时,并强启老子著作道德五千言的函谷关守,善内学,识天文,隐德修行,时人莫之识,著书九篇,曰《关尹子》,后弃关随老子去,后世人称其为文始真人。考于史,楚康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59至公元前545年,若其时尹喜为三四十岁,再入仕成周,再为周函谷尹,公元前501年,当孔子五十一岁时,他至少也是七八十岁了,若他百岁之前见老子,那么老子出关就应在公元前480年之前。
     七、关于老子出关后留寓经历的一些线索
     老子西出函谷关后,他的行踪去向,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说法,其一、也是被大家广泛认同的是他在秦国逗留,并于槐里化蜕的说法。最早题到老子去世的人是庄子,据《庄子•人间世》中记载道:“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而对于老子去世后葬在了哪里,自古多有记载,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云:“……就水注之。水出南山就谷,北迳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昔李耳为周柱下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唐释道宣《广宏明集•辩惑》之《序》中亦云:“李叟死于槐里。”其跋孙盛《老子疑问反讯》篇后云:“老子遁于西裔,行及秦壤,死于扶风,葬于槐里。”宋罗泌的《路史•后记•注》云:“盩厔县柳谷水西有老子墓。”宋《太平寰宇记》也记载道:“盩厔县有老子陵。”而《盩厔县志》记载:“县东南三十五里有五老洞,相传即老子葬处。”而从郦道元以来,大家所说的老子墓就是今天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西楼观老子墓。
      其次,老子最后归隐甘肃天水说。持此说法的学者们以为,老子入秦,并没有再西涉流沙,而是一直在秦境内活动,他和尹喜在楼观台得道后,继续西行,经由大散关,即《水经注》中所谓——老子过此“往迳所由,兹焉……”然后他们又过今陕、甘交界的渭水陈仓古道,至于今甘肃天水市麦积区伯阳乡境内,郦道元的《水经注•渭水》在谈到伯阳水、伯阳谷、伯阳川、伯阳城时又云:“盖老子西入往迳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博其名焉。”老子和尹喜还出游过崆峒、敦煌等地,但最后还是返回了天水,他们就在这里隐居下来,直到取化。支持这种说法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因为这里还是尹喜的老家,至今此地还有龙山老君台、柏林观、尹道寺等遗迹。
  其二,老子继续西游,在甘肃临洮化蜕说。很多学者以为,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并未停足,继续西行,一路经关中平原沿着渭水逆行,过大散关入甘肃,然后游经天水、礼县、秦安、甘谷、陇西、渭源、临洮、皋兰(兰州)积石山、永靖、永登、武威、张掖、居延(酒泉)等地盘桓,最后又返回陇西,在临洮去世。
      其三,老子归隐四川成都说。此说最早见于汉代杨雄的《蜀记》,其中有文记载道:“老子西度函谷关,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调曰:‘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及喜期往,果见于大官李氏之家。”其后遂有老子尹喜在川中古迹,今成都青羊观、都江堰市青城山以及在洪雅的瓦屋山,皆有他们的传说。
      其四,老子西过流沙化胡说。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说:“老子尹喜俱之流沙之西。”《后汉书•襄楷列传》云:“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三国志•魏书》第三十引魏略西戎传亦谓老子出关西去,过西域而入天竺,教化胡人,浮屠亦是其弟子。后来学者们以为,所谓流沙,即是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老子尹喜相携过了流沙,其后到了今天的新疆境内,然后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继续西行,先后到印度、地中海、罗马等地,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进行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学者。
     其五,老子尹喜归隐湖北武当山说。武当山有尹喜岩,有石门石室、铜床玉案等古迹。
     由于老子的最后归隐,就是在他的那个时代也很少有人能知道他的行踪,他就象那若隐若现的云龙,便是只鳞片爪也难得一见,更不用说千古之下了,但是从以上种种线索推论,老子西出关后,至少还又在秦国游历隐居了十几年才最后入流沙而行,以期西游化胡……如此,老子的取逝时间应该在公元前470年左右。
     从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470年,老子的生寿约156岁左右,这和司马迁说的老子活了160岁很接近,但是考虑到尹喜不可能在一百多岁还在担任成周函谷关守尹,所以我在《老子春秋》的写作中把老子过函谷关的时间推定为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鲁定公十年,其年老子127岁,孔子52岁,这一说法和一般关于老子生平故事的时间推论并不矛盾。
      至于《老子春秋》中写到的老子的去逝,我采用了老子化于秦国槐里、终葬中南大陵山的说法,其年,我采取的推论是老子出关之入秦九年之后,其时在公元前491年,周敬王二十九年,鲁哀公四年,老子136岁,孔子61岁。
      虽则如此,但《道德经》有云:“盖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遇甲兵,兕无所投起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德不朽,时间不灭,老子不死,精神永在!我虽然写到了老子在公元前491年被葬大陵山,但我也写到了公元前469年、周元王七年,孔子去逝十年后,在流沙之西的马象苏城,老子还在滔滔不绝的为大家讲论大道,若推其时,老子近乎160岁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9 12: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有些论点其论据支撑不足,但仍自觉从中受益良多。学术好文,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3: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东周时虽有36诸侯争战,同时也造就了10余家学说的万马争嘶,是2000后的中国永无所见的绝响。
中汉期起,儒法的一家独大,导致其后的道、墨等学说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的支离破碎、改头换面,时至今日隐瞒愈演愈烈。
老子、墨子的生卒年无记载、无确论,应是这个冠冕堂皇“文化价值”的牺牲品及缩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3: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位列15年十大考古成果的洛阳市伊川徐阳墓,据说发掘有与老子有关的实物发现。不管是真是假,期待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9 16: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天地 于 2016-6-19 16:59 编辑

1。生死无常,留一*本*道德经下来足够了。

2。战国时燕齐一代方士思想较为流行,在秦汉时融入道家思想,用炼丹嗑药的外道的法门,以为能修仙成道,这一路思想演变为东汉张道陵的道教,魏晋思想迷离之际羽化成仙的外道盛行,甚至将外道易经也融入道教。宋明时代,开始逐渐知道道教外道法门的谬误,逐渐重新转入心内求法的内道,并与大乘佛教逐渐融合,将心经等也纳入道藏。西游记中孙悟空后来叙述遇菩提长老时所说:他说丹道只在心内求,心外有求无所得。根本上否定了魏晋唐时期道教的谬误。
附说一下,考证什么老子的生卒年代等等,都是外道法门。证心为首要。不过外道对入世间法来说也有用处,比如---科学。

3。关于思想政治史。现在还没有看到一部写的比较满意的中国思想史。道家虽然演变为道教,道家虽然表面上不入政治的大雅之堂,虽然真正得出世间无为大道者,基本也无心从政。但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却一直没有在中国消失,一直在中国的思想政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角色,牢牢的钳制住儒家和法家。道德经的德经是入世法,中国历史上的道统法统一直在紧紧追随着道德经。汉武帝,唐宋明诸帝虽然表面上炼丹嗑药,但一直奉道德经为治国正统。儒家四书五经虽然显露,但始终是陪太子读书的伴衬角色。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儒家人物最后皈依大道,宋明正统内道回归之际尤其多,西游记作者即是其中之一。

4。要想成道,隔壁学佛,学正统上座佛法。从此文来看,老子的生平的确与释迦牟尼佛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都是诞生在思想开放的时代。如果思想禁锢,即便有人成道成佛也很难乐意入世说法度人,缘起不善。
从世界历史的进程上来看,政治思想上的开放,一定会造成国家的分*裂。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民*主投票表决的话,多半会表决成自管自的一亩三分地,别人的事管不着。小国寡民。大国时代,一定是要牺牲掉绝大部分人的利益来成就大国的,无论道与佛都不赞成这种大国。
第二,成道的年龄上看。一般都是在年轻时三十多岁就成道。有一次佛游方路遇两位老人,佛赞叹道,如果他们还年轻,我一定能度掉他们而解脱,现在他们年老了,我也渡不了他们了。
佛经上说,辟支佛说法,精妙而善巧,老子道德经堪称其中典范。
第三,成道后,再入世唯一的目的就是渡人成道,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他们来说沉迷在世间没有任何乐趣可言,都是苦。成道之乐,不可思议。佛一生渡人无数。
第四,入灭。佛入般涅磐前曾有缘起可以不入灭,如此将再留世一劫(40年左右),而成120岁命终的圆满劫数。老子的年龄应该也在120左右。顺便说一下,佛入般涅磐的最后一刻,仍然度了一位阿罗汉。佛有很强的度人愿望。老子则不好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17: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上楼启发,其实我们可以思想设,传说中的老孔三次会面,如果换成老释会悟,中国2600年的人文及意识形态必定翻天覆地的焕然一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15:3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天地 于 2016-6-20 15:46 编辑

有改变历史,或者改变现在,改变未来,有这种想法的基本都是贪嗔痴造成的。因为有贪嗔痴,所以认为这个世界不完美,有缺陷,所以才会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奇思妄想。佛老则不会有这种想法,他们只会不违因缘的顺应一切世间法,称为无为无不为。因缘业力已经造就的,佛老也无法改变。
儒家其实受道家影响很大,也是以不改变为最终目标,只不过孔子走偏了,而造成了改变。道佛都尚俭,尚静,无欲方能俭,方能静。繁劳是贪嗔痴造成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功勛 +5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