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1|回复: 0

《老子》之道本义解读(第四章圣人之道)第二十五节 圣人不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5 11: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韦氏古风 于 2016-6-25 11:09 编辑

                                                                  第四章  圣人(国君)之道

第二十五节  圣人不仁(原书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析】
      ⑴“不”指没有。“刍”指“牲口吃的草”。①“刍狗”指草编的狗。元代吴澄云:“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②
      ⑵老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人法地,地法天”(即人要顺应天地),因此,可以如同天地对待万物,把百姓当作刍狗。其深层含义(隐文)是任其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有省略,指“圣人不需要仁爱之心”。
【译文】
       天地没有仁爱之心,把万物当作草编的狗。圣人不需要仁爱之心,可以把百姓当作草编的狗(任其自生自灭)。

【原文】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俞(愈)出。
【解析】
      ⑶“其”指天地之间的形态。“橐”(音:陀)指风箱。“龠”(音:月)通籥,指“鼓风吹火用的管子”。①即吹火筒。
      ⑷“淈”(音:鼓)有“枯竭”之意。①“俞”通愈,即“更加”。“愈出”有省略,指出现更多的东西。
【译文】
       天地之间,形态不正像风箱和吹火筒吗?空虚而不会枯竭,鼓动反而出现更多的东西。

【原文】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解析】
      ⑸“闻”有“见闻、知识”之意,①此指见闻。“多闻”有隐文——欲望就多了,就会妄为。
      “数”有“天命、命运”之意,①此指命运。“穷”的本义是“阻隔不通”, ①此用本义,指变坏。
⑹“中”指天地中间。此句有隐文——不作为。
【译文】
       见闻多了(欲望就多了,就会妄为),命运就会变坏。不如固守天地之间(不作为)。

原书译文:
增广见识会加速困穷,不如保持内心的清静。②

《圣人不仁》(原书第五章)全译文:
       天地没有仁爱之心,把万物当作草编的狗;圣人也不需要仁爱之心,可以把百姓当作草编的狗。(任其自生自灭。)
       天地之间,形态不正像风箱和吹火筒吗?空虚而不会枯竭,鼓动它反而出现更多的东西。
       见闻多了(欲望就多了,就会妄为),命运就会变坏。不如固守天地之间(不作为)。


【简评】
      北极曾是地球最后一个有原住民而“天地不仁”且没有“圣人”的地区。在现代文明尚未进入北极地区时,已有一万两千年历史的因纽特人(爱基斯摩人)、萨米人及印第安人等原住民没有国家的概念,没有穷人和富人的概念,只是固守北极,延续祖先的生存之道,与北极和谐共处。
      当探险者到达北极时,原住民问道:你是从月亮上来的吗?是“天地不仁”,没有“圣人”、没有国家的北极好呢?还是现在的北极(被环北极国家不断地开发)好呢?
      全球气温因人类的作为逐渐升高,北极的冰川不断地融化,海平面在渐渐上升,等等,这些负面现象也印证了老子的话——在天地之间,“动而愈出”。“见闻多了(欲望就多了,就会妄为),命运就会变坏。”

                                                                                                                                  2016年4月28日

      (声明:如有网友需要引用或转载此文内容,在下不胜荣幸!但请遵守《著作权法》,注明本书书名“《老子》之道本义解读”和译作者姓名韦雪槐或网名韦氏古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