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6|回复: 0

道德经分析10 两枚“江海”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9 04: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分析10 两枚“江海”简
彭宽,2016年7月16日星期六

道德经里有两句话讲到“江海”,《道经》第32章的“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和《德经》第66章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会不会在最早期的《老子》里它们是同一章的两句话,由于错简而分开了呢?

郭店楚简《老子》的发现给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线索。下面是郭店楚简《老子》甲1组的20枚竹简的内容:
1) 19.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
2) 为吏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6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
3) 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
4) 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5)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46.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
6) 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30.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
7) 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
8) 事好。15.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
9) 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
10) 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64./29.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
11) 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圣人欲
12) 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
13) 能为。37.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
14) 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63.为亡为,事亡事,未亡未。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
15) 犹难之,故终亡难。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
16) 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
17) 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天唯
18) 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空白) 32.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
19) 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始制有名,名
20) 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竹简内容里出现的数字是每一章在通行本里的章节号。下图是甲1组20枚竹简的图片和对应的内容。
甲对照1组small.jpg

上图中第18简的中间有一段很长的空白,把“是以弗去也”和“道恒无名”分得很远。一个红色箭头标出了这段空白的位置。这段空白是甲1组的一个断点。这组竹简里,“江海所以……”是第二章的第一句,“譬道……”是最后一句,它们在最原始的《老子》中应该是相邻的,所以“江海所以”句也是一个断点。这样,甲1组就被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江海所以”句前的“绝智弃辩……少私寡欲”,第二段是空白前的“江海所以……是以弗去也”,第三段是空白后的“道恒无名……犹小谷之与江海”。

把“譬道”句放在“江海所以”句前就形成了新的“江海”章:“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譬”就是比喻,“譬道”句的意思是:“道就好比小谷和江海的关系”。然后“江海所以”句对这个比喻进行解释:“江海能为百谷王是因为它低,所以君王要放低自己的身段才能成为人民之王”。“江海所以”句是为了解释“譬道”的比喻,所以必须写在“譬道”句以后。

“譬道”句是第三段的组成部分,为了把“譬道”句移动到“江海所以”句以前,第三段必须整体移到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这样,第三段和第二段就组成了一篇独立的文章,我们暂且称它为《江海文》。其全文如下:
1)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2)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4)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5)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6)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7)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8) 为亡无为,事亡事,未亡未。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
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这篇文章的第一章“道恒无名”讲侯王应该顺应道。第二章“譬道”讲圣人之道是低姿态待民。第三章“罪莫厚乎甚欲”讲不遵循道就会有“罪、咎、祸”。第四章“以道佐人主者”讲“人主”的用兵之道。第五章“长古之善为士者”讲道是深奥的。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六章“为之者败之”讲圣人“无为”。第七章“道恒无为也”讲“无为”。第八章讲“为亡为”。第九章讲“圣人居无为之事”。

合并了两枚“江海”简后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原来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讲解两个不同的主题。第一部分的主题是遵道而行,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无为”。第一部分的开篇是“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第二部分的第二章是“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这说明两个部分是对称的。在甲1组的原文中这两个主题很混乱。因此,重新组合的《江海文》可能更接近这篇文章的原始版本。

这篇文章的沿革可能是这样的。它的原始本是一卷简书,第二章的第一句“譬道之在天下也”和第二句“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是写在两枚相连的竹简上的。简书使用久了,连接竹简的绳索在这里断开了。简书的主人,一个上层贵族让工匠修复。然而,下层的工匠不识字,把简书的两截颠倒的连接起来。结果“譬道”句就被挪到了末尾,“江海所以”成了第一句。

第18简中间的那段空白是区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重要线索。这段空白来自原始版本的结尾“……是以弗去也”句。由于这句话占不满一枚竹简,竹简的后半部分是空白的。“道恒无名……”句是原始版本的开篇,从简头写起。颠倒的修复使末简和头简被连接在了一起,其结果像下面这样:
弗居也,是以弗去也。空白……………………………………空白(原文的最后一简)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原文的第一简)

古时书籍的保存与传承依靠人抄写在新的竹简上。为了保证抄本严格忠实于原本,这个空白在抄写时也必须保留。由于新竹简上的字数不同于原始竹简,这个空白位移到了第18简的中间,所以这两句话就被写成了“……是以弗去也,空白,道恒无名……”。这个空白帮助我们复原了这篇文章。

第18简的空白证明了第三段应该在第二段之前,这样排使“譬道”句和“江海所以”句合并而恢复了“江海”章的逻辑,而所形成的《江海文》的两个主题独立而清晰。这都有力地证明了《江海文》是此文的原始版本。

那么第一段“绝智弃辩”章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它来自另一篇文章。它的详细含义我在《道德经分析》2至9解释了。仔细读《江海文》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每一章都是说君王的:第一章“道恒无名”讲“侯王”,“譬道”章讲“圣人”,“以道佐人主者”讲“人主”,“为之者败之”章讲“圣人”,“道恒无为”章讲“侯王”,“为亡为”章讲“圣人”,“天下皆知”章讲“圣人”。因此,《江海文》应该是君王的行为准则。

而第一段“绝智弃辩”章里没有一个关于君王的字,反而有“三言以为吏”。“为吏”就是为官吏,而且语气是“命之”,就是命令。与君王说话不可能用命令的语气。因此这一章不属于《江海文》,而属于另一篇文章,为下层官吏定的法规。“绝智弃辩”章的原始竹简可能与《江海文》竹简的形制相同,在修复残卷时被混在了一起。

两枚“江海”简的合并还为确定郭店楚简《老子》和通行本道德经的先后次序提供了证据。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个次序有争论,一派认为郭店楚简《老子》先于通行本道德经,另一派认为郭店楚简《老子》是道德经的摘抄。前面,我们已经根据内容证明了《江海文》是原始版本。我们还可以反过来看看从道德经中摘抄会有什么结果。

郭店楚简《老子》简本甲有20章,简本乙8章,简本丙5章。在通行本里这些章节之间没有关系。下面我把郭店楚简《老子》各章在通行本里的位置用“江、绝、甲、乙、丙、通”等字表示出来,每一个字代表一章。“江”代表《江海文》的章节,“绝”代表“绝智弃辩”章,“甲”代表简本甲其他的章节,“乙”代表简本乙的章节,“丙”代表简本丙的章节,“通”代表没有出现在郭店楚简《老子》内的通行本章节。通行本的章节顺序是这样的:
通江通通甲通通通甲通通通乙通江甲丙丙绝乙通通通通甲通通通通江丙江通通丙通江通通乙甲通通甲乙江通乙通通通乙通乙甲甲甲通乙通通通江甲江通江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

我们看到,郭店楚简《老子》各章杂乱的散落在通行本里,想从通行本里摘抄出完整并颠倒的《江海文》不太可能。要把在通行本《道经》第32章的“譬道”句摘抄到甲1组的末尾,把《德经》第66章的“江海所以”句摘抄到甲1组的前面,特别是要在“道恒无名”前面留下一段空白,这太不可能了。所以,郭店楚简《老子》一定先于通行本道德经。

在这里我建议读者看一下2013年04月18日的电视节目《探索•发现》楚墓竹简(上)。那里面郭沂先生推测郭店楚简《老子》是老聃所作,而通行本道德经是太史儋在一百多年之后所作。见郭沂的《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战争和秦始皇焚书销毁了《江海文》的正确版本,只有这卷颠倒的版本流传到了太史儋的手里。我猜测,给关令尹喜讲解《老子》和其他经典时,太史儋比较随意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打乱了各经典的章节。关令尹喜记录的讲经本流传了下来,这就是道德经。

《老子》是黄老学说的经典,与佚失的黄帝六铭关系密切。比如道德经里就有黄帝六铭之一《金人铭》的内容。我大胆的推测《江海文》也是黄帝六铭之一。如果这个推测成立,《江海文》应该和《金人铭》一样,是青铜器上的铭文。那些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有没有《江海文》和郭店楚简《老子》的蛛丝马迹呢?综上所述,《江海文》是一本教君王治国的书,存于周王和各大诸侯的藏室内供他们学习。也许某个诸侯随葬过《江海文》的原本,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出土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功勛 +5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 5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