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7|回复: 0

《老子》之道本义解读(第八章)第七十八节 出生,入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4 1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韦氏古风 于 2016-7-24 13:15 编辑

第七十八节  出生,入死(原书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动皆之(入)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解析】
      ⑴此句省略主语“人”。“出生”指“有了生命”。“入死”有省略,指“也会死亡”。
      ⑵此“生”指生存,有省略,指“活到老”。此“死”有省略,指“未老就死”。
      “徒”有“同一类的人”之意,①此即此意。
      ⑶“民之生”指百姓的生命。“动”作副词,指动不动。①
      参照第一句的“入死”,“皆之死地”的“之”,笔者认为是“入”字的笔误(应是传抄中所为)。“死地”有隐文——战场等。
      ⑷“以”表示“因为”。“其”代指属于前文三种情况的人。
      “生生”如同“衣衣”、“食食”,前面的“生”作动词谓语,指“寻求”。后面的“生”作名词宾语,指生存。从古至今,为了生存从事危险的工作都易早死。
【译文】
       人有了生命,也会死亡。能够活到老的一类人,有十分之三;未老就死的一类人有十分之三。而百姓的生命,动不动皆入死地(战场等)的也有十分之三。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寻求生存的缘故。

原书译文: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人生之路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久长,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们养生的过度。②

【原文】
       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措蚤(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解析】
      ⑸“盖”是句首语气词。“执”有“掌握,控制”之意,①此指掌控。
      “生”指生命。“善执生者”有隐文——武功高强。
      “陵”的本义是“大土山”。①“陵行”指在大山中行走。“兕”(音:思)即犀牛。
      “入军”指进入战场。“被”有“遭受”之意,①此即此意。
      “甲兵”指穿戴铠甲的敌兵。此句有省略,指“进入战场没有遭受敌兵的刀枪”。
      ⑹根据文意,“揣”指使用。“措”有“施行”之意,①此指使用。
      根据“揣其角”、“容其刃”推断,第二个“措”是多余之字(可能是传抄中所为)。此句与前句有因果关系,需要补充“因为对于这种人”。
      ⑺“兵”指前句的甲兵。“容”的本义是“容纳”,①此用本义。
      ⑻“以”表示“因为”。“其“代指“善执生者”。
【译文】
       听说善于掌控生命的人(武功高强),在大山中行走不躲避犀牛、老虎,进入战场没有遭受敌兵的刀枪。因为对于这种人,犀牛无处使用它的尖角,老虎无处使用它的利爪,敌兵无处容纳他的刀刃。什么缘故呢?因为这种人(武功高强)没有死亡之地。

原书译文:
      听说善于保护生命的人,在大山中行走不避犀牛和老虎,进入敌阵中不带铠甲和兵器。对他犀牛用不上刺人的角,对他老虎用不上伤人的爪,对他兵器用不上它的锋刃。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顺应自然而没有进入死的境地。②

《出生,入死》(原书第五十章)全译文:
       人有了生命,也会死亡。能够活到老的一类人,有十分之三;未老就死的一类人有十分之三。而百姓的生命,动不动皆入死地(战场等)的也有十分之三。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寻求生存的缘故。
       听说善于掌控生命的人(武功高强),在大山中行走不回避犀牛、老虎,进入战场没有遭受敌兵的刀枪。因为对于这种人,犀牛无处使用它的尖角,老虎无处使用它的利爪,敌兵无处容纳他的刀刃。什么缘故呢?因为这种人(武功高强)没有死亡之地。

【简评】
      原书“章旨”认为“这一章讲人养生之道”。其实不然!
      第一段是在揭示春秋时期的民不聊生,能够活到老的人只有十分之三。什么缘故呢?主要是战争的缘故。没有战争,就不会有百姓“皆之(入)死地之十有三。
      “春秋之世,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此必有老氏所见、所闻、或所闻于传闻者也。”②(110页)
      古话云: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亡,死了多少人?
      至于第二段的“善执生者”,不过是极少数武功高强的人。而且老子并未见过,只是听说。但是这一段也提到了战争——“入军”(进入战场)。


                                                                                                           2016年6月27日

      (声明:如有网友需要引用或转载此文内容,在下不胜荣幸!但请遵守《著作权法》,注明本书书名“《老子》之道本义解读”和译作者姓名韦雪槐或网名韦氏古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