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3|回复: 1

孟荀之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 12: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语堂 于 2016-8-3 12:50 编辑

                                                                                                        孟荀之辩
       荀子说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的。为何持不同的说法呢?荀子的性恶是现实之说,而善是伪。孟子的性善之说,是把实际与人心联系在一起,善于启发人心。
现实是真实存在的,而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荀子与孟子都试图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来供人们选择。而荀子则深刻无比,直接揭露社会的弊端,把人性比为恶,是希望从人性的根本上来解决问题,恶好比是一个杠杆,人们依于此,可以展开与现实的碰撞,是人自然伦理科学的范畴,但荀子并不否认人的天然性,认为天人合一,这是符合圣人的思想的。所以依于此,荀子的自然科学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一个至高的圣人,都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的价值存在。而孟子更是充分发挥天的力量,即自然的力量,他和荀子一样,承认天地为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是可以改变自然的,但孟子写得比较隐讳,是依照圣人之理来写的。孟子主张人们首善,善善。把善无形融入各种事物当中,这体会在他的文辞当中。好比拿学习来做比喻,孟子说,人们通过学习,就会变得善良。言外之意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学习是理所当然的必然途径。无形中把学习与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二者瞬间融为一体,使人性得到了升华,也把人的本性上升到了一个高度。而荀子批驳孟子说,这是不能区别人的后天与本性,学习是后天的事,而本性则是天然的。现在的人们,一生下来,就脱离了质朴,脱离了美好,也就丧失了本性。本性即以丧失,又何来善呢?荀子在这里说得很巧妙,人的本性既然是善的,如果一旦脱离了美好和质朴,不就变恶了吗?那不就变成性恶了吗?真是巧妙,荀子通过一个变字,把善恶集中到本性之中,试问孟子,一旦变恶了如何办?又不脱后天环境之复杂,又承认人的先天天然性。孟子的思想恐怕也摆脱不了一个变字。因为孟子是承认变化的,要不然他不会让人生发想像。想像其实就是变化,一种伟大的变化,深邃而坚韧。而荀子的变化更是巧妙,悠久而适时。这没有其他的道理,就是平和而普遍。悠久而适中的,是传承的,能传承到现在就是合理的。而浓缩适用的,是精华,它适合于普遍的道理,公认的准则。所以悠久的是浓缩的,而浓缩的是平衡的,它适应于广大,而催略于狭广。如果说荀子催略于孟子,是希望把孟子的思想发扬广大,把孟子看成狭,希望爆发出激烈的思想。所以荀子幸亏生在孟子之后,而得以转移开发孟子的思想。而幸好孟子生在荀子之前,要不然圣人的规章,不知后世狂惑的人如何篡改。所以司马迁的史记把孟子与荀子合在一处,是希望世人能从善恶的分别中得出道理。
       孟子与荀子都是极坚强的人,他们站在世道善恶的对立方向,是非准则的悬崖,受着荣辱利益的冲击,区分安危利害的紧要。如果不坚强,就不能形成一道无坚不摧的势气,如果不坚强,就会遭到后人的辱疑。如果不坚强,又如何忠实的对待自己。不忠实的看待自己,那么他们的那些子弟就会跟他们的思想一样,遗毒后世,而声名狼藉,无家可归。一个士子,要忠于自己的学说,要能济用于天下,所以他们才真正是难能可贵,而且不是苟且的难能可贵。荀子就说过,君子不为苟且难能之事。而相对于广大的万物又是多么的难能呀!孟子的学生问过孟子,您看那大王的宫殿,多么华丽,多么庄严,多么不同于一般呀?孟子说道,工人搬运一块砖,工匠能雕刻一块砖瓦,集合起来才有这样的气象,是大家齐心合力的结果呀!所以就算宫殿再漂亮,再华丽,又有什么值得托付感情的呢?
       皇室建立宫殿,是为了利,但并不是为了图自己的爽目之利。宫中有很好的乐师,可不是为了图自己的萦耳之声。荀子的耳目,是人天生的功能,耳能听见声音,眼睛能看见事物。而孟子的耳目是为了学习,耳能听见老师的教诲,眼能辨别世人的行动。所以就算荀子与孟子在人的本性与人为当中产生分歧,又有什么分别呢?君主建立宫殿,是希望与百姓一起快乐,修建围场,是希望与百姓一起打猎,而建造宫乐,是希望使百姓快乐,心情放松,而陶冶情趣,所以当百姓看到王的宫殿,就竖起拇指夸赞说,王恐怕没有疾病吧,要不然如何会如此快乐!听见美丽的的乐声,就竖起拇指夸赞说,王恐怕没有烦恼忧愁的事吧,要不然如何会如此陶醉呢?他们不知道,只有百姓快乐,王住在自己的宫殿里,听着美妙的音乐,心情才能快乐,否则,王如何能独乐呢?这就是普天同乐,君民齐欢的道理。
       所以君王一时的利,可不是一己之私利,是平天下而济民世的大利。所以荀子以利警世人,而孟子以义结世人。利就是义,而义的本质就是利。农业是利,水利是利,土木是利,强兵是利,外交是利,甚至战争也是利。而私交是利,商贾是利,礼尚往来是利,流动是利,停滞也是利,兴起是利,泯灭是利,甚至包括死亡也是利。所以利无处不在,它渗透与于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左右行为,纠合着人们复杂的思想,平衡着事物的此起彼伏。所以孟子说人必须为义,要有仁义之心。而荀子让人们重视利,有了利的思想才能转化成义,就是道义,而有了道义,才能产生公正。所以孟子的仁与荀子的利,都有兼的成分,仁而兼则化,利而均则遍。所以荀子与孟子都讲究中和普遍。所以荀子与孟子也都是利益中人,只不过他们的学说,一般的君王接受不了。
       荀孟之善恶,就好比人之善恶,恰好的形容人之两面,多么巧妙,多么天衣无缝。人唯有善恶而已,有的人喜欢从善,而有的人喜欢从恶。从善的人,心里快乐。而从恶的人,心里忧愁。所以人们就善于平衡心中的善恶,善于分辨事情的是非,善于从利而避害,善于居安而思危,善于建立光荣,而远离耻辱,不做苟且偷生而盗取名誉的事情。所以孟子的醇是人性的醇,提炼精华,而赋予想像,他能够把具体的事物瞬间立体,使人的思想立刻得到升华,所谓醇之醇者也。而荀子使普遍的事物变得立体,现实的东西变成实用。二者,都是辩证的升华,立体的应用。所以得荀子者,用于实而构于虚。得孟子者,先于行,而规于划。二者,都得于道,即得于道,就忠实的履行,并没有偏离道的航向。
孟子的仁和荀子的仁并没有区别,而孟子的义和荀子的义更是没有区别,他们都是为了改变世界,创造世界而生。他们都从人性的根源出发,去探讨人性。虽然荀子反驳孟子的性善,但那只是表面的驳斥。荀子只是借着孟子的善,告诉世人,事物是需要改变的道理。而孟子怕人们不知道改变而胡乱改变而已。所以孟子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圣人的礼义,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迷失了方向,会祸及子孙万代。而荀子只是在孟子的基础上,告诉人们,改变的重要性。二者,殊途而同归,起点不一样,而效应是一样的。所以孟子和荀子是代表天的意志,承认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并从自然中汲取营养。
       道可道,非常道。不是一般的道常人是接受不了的。而不是一般的道,恰恰来源于一般的道理。荀子与孟子都一样,都是守护道的人,难道他们的学说还有什么敝漏吗?如果有敝漏,就是孟荀的辩解,能从一般的道理中悟出道理的人,就是至高的人,他们从不盲从,不会迷惑,不会妥协,只会安然的顺从道来体解万物,并从中能有所得,所以能有所得,也足以得到道的安慰,有了争论,可以辩解,有了不一致可以一致,有了不平衡最终会平衡,所以既然道的方向一致,最终会走向契合,这恐怕就是道神秘幽遂的魅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4 06: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义理学逻辑的论理贴。楼主从孟荀逻辑先后次序,对孟荀人性善恶论之异,论证其义理的异中之同。我极为欣赏,也提出见解,与楼主商榷。
一、孟荀的逻辑先后次序,与历史的发生次序,即春秋争霸——兼并——大一统发生次序,与心性的文化形态的一体并存,体现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
二、质朴心性人第一次遭遇的社会动乱期,就是春秋大乱的礼崩乐坏时代。质朴的心性时代因此结束,进入论理学时代,进入环境造人,文化造就心性的历史时代。
三、刘梦溪先生认为,春秋质野心性时代的显学是杨朱学与墨学,非孔老。我认同。请参阅《闲谈墨学》贴。孔老都力图改善质野的心性形态。孔子言人心不古,建构民所共由的仁学义理体系;老子言人心复古,复原质朴人心性,执古道纪,道法自然。道生化万物无不为,人无为的自然体系,儒道殊途。
四、孟子摒杨朱与墨学,力挺孔子仁,性善论产生的逻辑源根。从论理学角度论理性善,有逻辑理据。
(1)孟子民本实学的心性文化与圣神文化。心性文化形下器之道。“可欲之谓善”,非淫情滥欲;非惉滞情,无欲理;循其本份礼义理则,以性正情,性为情节,性情相需的可欲之性善。可欲,心物一体,实也,天道诚;“有诸己之谓信”,孔子忠恕人际的道德理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诸己的诚之者人之信道。诚信的逻辑源根。“充实之谓美”,孟子的充实意蕴,受子产的“天道远,人道迩”的思想影响,人道适应天道,弥补天道缺失的民本理想: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人道至要,安居乐业的恒常心,恒心与恒产,是孔子君子义与小人利的层次规范准则的客观化条件之一。没有恒常心,安有君子义与小人利的层次规范秩序。“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光辉者,道德实践的仁义行,非行仁义,“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逻辑的理性演进:《易传》的富有与日新。这就是孟子擬定的心性文化理则。也成就圣神的形上導,文以益质与文化载道,复印心性文化的务实理则。“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神”。儒学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心性文化与圣神文化所展现的文化精神。民本实学的文化精神。
(2)孔子仁学,“克己复礼为仁”;孟子仁学,“尽心尽性为仁”。尽心,心性外之格物穷理;尽性,心性内之人能弘道,率性而尽性。立于命的穷理尽性。立于命,率性以尽性,知天事天。人生存于世上有客观条件,一是君子不谓命而改善于命,善养浩然之气的精神哲学。二是正视客观条件,孔子言畏天命,孟子则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到唐宋间,何以出现反调:“穷则独善其身至真,达则兼济天下无望”。同属于现实主义心境,一是民本时代的环境造人;一是专*制时代的环境造人。民本心性,性善论的文化源根。
五、荀子时代,从兼并走向大一统的时代。法家法术势理论流行,虚情假意,假仁假义的奸诈风行,是荀子改变孔孟的仁学理论,以礼义规范质正仁心的孔儒时代性。奸诈行为流行,存在音容天的人物之元,鬼神之绍,源根于动物性需求的人性自然。荀子深恶痛绝而提出性恶伪善论,寄望人为矫正性恶,礼义规则而伪善。正因为如此,有为自然的理性思维,解蔽诸子学而集成诸子学,虚壹而静谓大清明的矛盾解蔽说,成为荀子发展孔儒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解蔽,建构着荀子有为自然的义理体系。
六、荀子解蔽,因礼义规范质正仁心,有解蔽孟子而修正孟子性善逻辑,楼主已有论说。详情待专文细述。有解蔽法家的,荀子礼法合治的民本政制理论,与法家高度集权专*制的大一统法治理论,文化性质泾渭分明,在后世君主专*制时代流为泾渭不分,至到现在依然如故,致使民本与专*制清浊同流。请看《荀子学与船山学》主题贴,《再议荀子的政制理论》、《荀子学研究的六点启示》、《缺失荀子学的宋明理学》等。对老庄道法自然观的解蔽,区分出有为自然观与无为自然观的殊异,极为深刻。其中,荀子物物道的概念,与道家物化道的概念,清晰显然了儒道殊异。物物道两个方面:一是精于物者而物物,一是精于道者兼物物。所言精,始奏人的活力动能,创新思维的精于物者之实践理性,精于道者之理论理性,都要精。精的客观条件也是恒,孟子的恒心恒产。孟荀的理论连贯,即船山的定位定性论,就是孟子的恒(定位),与荀子的精(定性)的逻辑连接体,加上定所的概念,会通古今通义,成为研究环境造人,文化造就心性的圣神文化。楼主以理性次序去辨析孟荀人性善恶的异中之同,我是极为赞赏。义理学必要深刻化,方是真正的义理学。
孟子性善与荀子性恶的异中探究同,儒学人性论的理论归属有二:一是《易传》的人性论,“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二是戴震的人性论,“善,其必然也;性,其自然也;归于必然,适全其自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