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6|回复: 0

[思想综合] 解苏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5 2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苏情
    在苏公笔下,荀子是一位刚愎自用的人,且喜爱夸赞自己。荀子是战国末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集百家之成,而善于弘扬圣人的理论,为何苏公却在此贬低荀子呢?甚至有些斥责的味道。
    荀子是善于把一时尖锐的理论而普遍化,而苏轼也是善于把尖锐的变成普及,他抨击荀子的言论就是极为尖锐的言论。什么人才能刚愎自用,什么人才善于夸赞自己,是那些急于治世,救世的人吗?荀子的言论虽然尖锐,比如他形容作为君子的原则,说君子不贵苟且难能之事,君子贵在不做苟且偷生,得过且过,而难为的事情,比如盗跎就是一位善于使用刑罚的人,甚至是严刑酷罚,对于罪行轻的人,也要严加惩处,而量刑过重。这不就是难能之事吗,盗跎本意是好的,希望通过重罚来使人们从善,可往往事与愿违,重刑不仅没有使人们改过自新,一意向善,却反而使更多的人逃避刑罚,因此社会上的盗贼反而越来越多。所以严刑重罚只会增加社会的负担,加深人们精神上的负担。所以荀子劝诫君子不要做苟且难能之事,是针对盗跎这一类人说的。所以效仿盗跎的人,才知道悔改与警醒。这就是荀子的作用。这样尖锐的理论难道不适时吗?这样的理论难道不普遍吗?
    而苏轼反倒加深了这样的理论,说这样的理论很尖锐,是怕人们效仿呀!有的人只得其语不得其意,有的人只得其意,而未必能深究,所以纵然有的人学得荀子的言论,也未必能实用,反倒成为社会的危险的根源,这是苏轼加深荀子言论的深意。
    圣人的言论中和而广大,深邃而辟幽。一般的人是无法一时理解的,荀子就说过,只有君子能接受圣人的言论,并奉守终身。荀子生逢乱世,所以社会上急切需要一种思想体系,来迅速规划和整理人们混乱的思想。荀子作为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勇敢的承担起了这样的责任。
    他的思想精深博大,就像一叶孤舟,飘浮在大海里,又如何靠得了岸呢?所以苏轼才出来,告诉世人,对于荀子的言论不能只看表面,要彻底领悟荀子思想的精髓,就要身体力行,不能半途而废,切忌胡乱效仿荀子的言语,假冒荀子的作风,而在社会上招摇撞骗,实际却为了一己的私利。这就是苏轼对于荀子思想的解释,荀子作为战国末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受到历代人人尊敬的,苏轼是借着荀子之意,让人们对于荀子的思想和言论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这样才能警醒于世情,做到防微杜渐,趋利避害,才能保全自身呀。
    苏轼的眼光竟然如此深刻准确,善于发现身边潜在的危险的根源,而荀子的思想竟然如此博大精深,而又能露出冰山的一角,足见荀子与苏轼用心之良苦呀。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君子不亦乐乎。学习一遍,记忆肯定不准确,所以就需要第二遍,第三遍,直到完全记忆准确,并能加以实用。所以读荀子之书,不能光看表面,好像有什么驱使似的,使自己的精神认知始终处在更高的层次,所以就需要消化,流转荀子的东西。光看荀子是不够的,还要博览其它的经典,用荀子的方式来诠释其它经典,这样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好像天然的配合,如此的契合,是荀子的思想的博大,和其它经典有共通之处,这就是学问的奥秘,知识的阶梯,和哲学思维的提高是紧密相关,而时刻不能分开的。如果说荀子的思想是基本的辩证法的话,那么你的起点一定很高,有了高的起点,就可以比别人快一步,而领略高处的风采,什么事情做得都高一步,自然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心术也就比别人高一层。所以在领略同等的经典,你看得就更深刻,运用的更自如,这就是研习圣人经典的好处。
    所以像荀子这样经典的著作,一般人无法逾越,后人只是借其精髓而发挥,可见经的作用非同小可,就像酒的原浆一样,可谓醇之醇者也。所以荀子的著作从这个意义来看,就非同一般了,所以苏轼就是借着荀子经的影响,来唤醒世人,告诉世人,经的独立与威严,是不能让一般的俗人和奸邪的人所利用的。
    苏轼虽然表面贬斥荀子,其实是给世人留下更深层的意义,让人们自己去感悟,随着年龄与世故,才能感到荀子的博大和精深,才可能看见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如果没有苏轼的辅助,后人争相效仿荀子,不知要出多大的疑惑与混乱呀。
    荀子的著作是反映人性深层次的东西,荀子也是一个普通的学者,也是由平凡而走向圣贤,由辉煌而归于平淡,所以想要了解荀子思想的精髓,就需要大家来解释和旁通荀子,这样做,世人就不会迷惑很久,而能由混乱而走向整齐,由无知而走向豁达,由虚伪而走向真诚,由狭隘而走向广阔,由天真而走向现实,由不齐而最终走向齐。
    按照荀子书里所说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各种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现象,各自有各自的规律。所以一个国家的君王也不会认为自己所得的多,而守城打更的小官也不会认为自己所得的少,所以要想齐,就必须先不齐,只有不齐才能最终走向齐。我们不也是在由不齐而走向齐的过程中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