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3|回复: 0

明郑和骨灰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9 14: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6-8-9 14:47 编辑 / x  r9 K1 d  f- P# ^% Y

) I" Z  ?1 p' f明郑和骨灰塔
+ N# ~* F1 j% V/ O) |0 X. d1 A来源:江宁在线, G% v1 Y$ u$ ^+ B& }* I* y
, d8 ]& i8 c( M+ ~8 y
  众所周知,南京南郊牛首山有一座郑和墓,但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衣冠冢。因郑和(1371-1433)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印度古里,他的真身究竟葬于何处,一直备受争议,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 H4 x- V, @; ~* G zhfam5.jpg
( |: ]9 k% v) A( B) R9 B zhfax5.jpg
- F8 P3 i2 {1 m6 K* s0 b  2008年11月,南京博物院专家从20世纪50年代在南京牛首山一座古塔地宫中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线索,经过长达15年对文物和文献的破译,一个重大发现让人们大吃一惊,牛首山弘觉寺舍利塔地宫,就是郑和真身葬所,也就意味着地宫出土的人牙就是郑和的牙舍利。其中出土的一尊鎏金喇嘛塔,很可能就是郑和的骨灰塔。$ j* h$ [7 h+ m# K: o- G
zhfac5.jpg ! y/ [: h7 M9 E+ J- Z
  专家再次考证,现在看到的牛首山上的唐塔是明宣德所建弘觉寺塔,汉语中的塔,梵语意为坟墓。塔中地宫里的文物,表明墓主的身份是一位太监,同时也是一位佛家弟子。
7 a4 Z! z6 p# s* k7 x, T" U+ U7 L  专家实地考察,证明郑和德塔(现在认为的弘觉寺塔)与郑和衣冠冢(现在认为的郑和墓)在一条垂直线上,与清初《江宁县志》记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宣德初,复命入西洋,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处也。阴兄之子义,世袭锦衣千户,后遂袝焉”。“我们认为,郑和墓在牛首山西麓的记载是正确的,因为这段文字还记载了郑和养子的墓也在牛首山西麓,所以,这里出错的概率应该是很小的。那么如果一人有两处墓,可能是:一为衣冠冢,一为真身墓,因为只有真身处才称为‘墓’,而衣冠处则称为‘冢’。而弘觉寺塔恰好位于《江宁县志》记载牛首山西麓,证明与县志的记载完全吻合。”+ o. z# w# e# O3 C  Y# V1 z( e
zhham5.jpg
, @8 F/ r, h3 V, X( d% ^, T3 e zhhjm5.jpg 2 N5 I+ `& {: N8 R( |/ e/ g5 d
  1956年,在弘觉寺塔内发现地宫。后来出土一座鎏金喇嘛塔,背面铭文“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同时出土的青釉舍利盖罐中藏有一颗老年人牙齿以及骨灰、牛牙。这些地宫文物如今仍藏南京博物院文物库中。李福善何许人也?骨灰是何人所遗?
) k$ R1 T5 q; `/ B  在研究北京西山法海寺时,解开了李福善的身份之谜。寺内有一块明正统年间太监李福善立的经幢,再观《法海禅寺碑》,明确说明那方经幢由李童所立。李童是正统年间御用监太监,法名福善,再与弘觉寺喇嘛塔背面铭文“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对照,谜团解开:原来李福善就是李童。李童与郑和共事三十年,共同信仰密宗,共同受三代帝王(永乐、洪熙、宣德)重用,甚至连法名也相同,李童十分敬仰郑和。
7 S6 B. [' _, T% B fhhjm5.jpg " P6 K9 R  l' w0 y8 X
  明代宦官大多信仰佛教,死后大多归葬于南京郊外的牛首山。郑和以60岁高龄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卒于海外古里国,部下将其归葬于牛首山。郑和墓四面环山,后背与牛首山弘觉寺塔形成一中轴线。这样特殊的建筑结构难道是偶然的吗?而且,以郑和身份、地位,其墓之简陋近于平民,不合情理。那背后的这个恢弘的弘觉寺是否与郑和有所关联?也有人认为,南京郑和墓并非衣冠冢,是名副其实的郑和安葬墓。
& N) ^: K9 G3 R- t+ N6 k( p  明代太监死后多火葬,并将骨灰埋入“浮屠”(即佛塔)之内。郑和死后,宣德皇帝朱瞻基(1398-1435)赐葬于牛首山,由李福善负责修建,据说他把郑和的骨灰装入鎏金喇嘛塔后安放在弘觉寺塔的地宫中,还依据伊斯兰教规另建了衣冠冢。
" ~7 j- H0 v& p3 h/ D" R5 { xdhjm5.jpg & B8 Z' U1 {% A1 u
  但郑和一生功绩卓著,深受拥戴,在朝中地位崇高,不少专家认为,以伊斯兰教义简葬郑和不合朝廷规制。郑宽涛认为,崇佛的宦官集团在牛首山兴建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用以祭奠郑和,当属合情合理。5 t4 ?' J) x: v4 Z( K4 A
  综合各方面考证,牛首山弘觉寺出土的喇嘛塔里面的骨灰当为郑和的骨灰。在此处安放郑和骨灰,建成隐形墓地,一来符合郑和生前身份地位;二来满足生前战友同僚共事友谊;三来尊重郑和佛教信仰。汉式佛塔内藏有藏式喇嘛塔,符合郑和对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信仰的特点。郑和墓与弘觉寺塔形成一条中轴线,也应是郑和生前好友的精心安排。李童与爱戴郑和的一批太监修建弘觉寺塔后,还将自己姓名刻于由他奉施的鎏金喇嘛塔下永远陪伴郑和骨灰,更是人之常情。
+ y3 h+ J4 V% b  牛首山南麓周坊村一片寂静的树林里,坐落着一座郑和墓出现在眼前。当地农民称之为回回山,称墓为马回回墓。墓丘背依牛首山,坐北朝南,长300米,东西长60米,高约8米。墓前原有一批神道石刻和巨碑石座,今已无存。墓牌坊、墓丘与背后山上的弘觉寺舍利塔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2 @1 h4 G4 q0 Z" D0 ?9 x
  郑和墓自1959年发现以来,学术界对该墓是否是郑和的真身墓,一直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当年指认郑和墓主要依据村民的传说和推测,没有发现证明此墓是郑和墓的文物。因此,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应该葬在印度,南京牛首山这座“郑和墓”至多只是郑和衣冠冢的说法一直占上风。理由是郑和1433年4月逝世于印度古里,船队同年7月返回国内。就是说,从郑和病逝到船队返国历时3个多月。正是炎热的季节,航线又地处热带,郑和的遗体显然不可能保存好带回国内安葬,很可能葬在古里、苏门答腊或爪哇。这一观点被一些专家基本上盖棺论定。
* t" A1 l! y6 x1 S' ~. O; V- }* x  但鎏金喇嘛塔如果真的装了郑和的骨灰,说明郑和去世时所处的海外古佛国古里盛行火葬。郑和遗体在炎热的古里国海葬或土葬可能性不大,而就地火化保存骨灰牙齿和发辫随船带回国内更可信。( v# H7 X: k/ m; G+ [7 B& r
zhbjm5.jpg
/ b( U# G' @) c/ H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