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0|回复: 12

[转帖] 楼宇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底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9 08: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宇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底蕴
                                                                          2016-07-0110:15: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楼宇烈

       摘要
       客观世界是很复杂的,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要达到自然合理才能相对符合事物的特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发现,越符合事物的本然就越合理。
  中西哲学的差别,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差别。要把握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就要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这样才不至于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整体关联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里面去,才能正确认识它。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同样地,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变化。
  这就像一个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而阴阳又是互根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此会转变为彼,彼会转变为此,总之,彼此是一个整体。
  在古人心目中,不论有多少事物,不论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一个东西贯通,这就是“道”,唐宋以后也说“理”。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一”,佛教华严宗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要求道、悟道、证道、传道,用“道”来贯通一切。汉代河上公注的《老子》很有意思,他认为老子的很多道理,既可以用在治身上,也可以用到治国上。“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对人体的认识运用到政治这个集体上,人体是“体”,集体不也是“体”吗?范仲淹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人生志向,早已成为千古佳话。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些根源性的典籍,除佛教外,中国本土的儒道经典有三玄、四书、五经,三玄是《周易》《老子》《庄子》,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些典籍蕴含有天地人生的一些根本道理。传统上,一个人都是先通过这些经典打下全面的基础,不管最终着重研究什么,在某方面成就有多大,他要说明一个问题,往往会引经据典,也许有的在我们看来是牵强附会,但他认为都是从经典里得到启发而发展出来的。因此中国也就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非常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人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思想,用古人的话说,这叫“述而不作”。事实上,后人有很多新的创造,把文化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他们不会说这是自己的功劳。
  总之,中国古代不像现在有文史哲、政经法、农工医等复杂的分科,是在一个学派里包含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学科。近代一直在争论儒家到底是不是宗教,其实儒家既是宗教,又不全是宗教。贺麟先生就说过,“儒学是合诗教、礼教、理学三者为一体的学养,也即艺术、宗教、哲学三者的谐和体”。不仅是中国文化,从全世界来看都一样,源头上的文化不可能分得那么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代的学者都不只是某一学科的专家,他们都是通才。
 动态平衡
  中国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为什么要讲“中”呢?因为如果“中”就是事物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偏差。平衡就是适度,就是恰好,既不过,也没有不及。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的、相对而言的。在这个时间地点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个时间地点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平衡。比如,中医就认为,一切疾病都来自于身体阴阳的失衡,也就是偏离了中道。一个人的身体,由于内伤和外感,阴阳也就不断地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有些外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从而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这样才能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
  近代哲学家章太炎讲到,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相对来讲是静止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细致的精确的静态的分析;中国哲学关注人,人世间的事情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不可能用静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整体把握。近100年来,我们都在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而现在的情况有点倒过来,自然科学开始引进人文方法来研究,也关心整体、系统、关联、动态、平衡,注重个体差异。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是变动的,这个变动需要我们很好地思考和研究。
 自然合理
  中国文化主张自然合理。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这就是自然合理。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是万事万物的本然状态。自然合理就是中国的科学思想,它强调一切都要合乎事物的本性。从大禹治水到李冰治理都江堰,指导思想就是顺其自然、自然合理。大禹治水,看到水总是要往下流,就疏通河流,让水能够顺畅地流下去,所以水就治好了。李冰看到水是波动的,就不用死的、硬的坝栏,而是用竹篓子装上石头,放在那里,随着水的波动,它也会起伏。汶川地震中,新修的钢筋水泥的水坝都震坏了,而李冰留下的装着石头的竹篓子却没有坏。顺其自然的思想,可以适用于一切方面,适用于人身,适用于社会,也适用于整个大自然。不顺其自然,人身会得病,社会会得病,大自然也会得病。大自然本身也在不断调整,我们要顺应它本身的发展趋势,帮助它取得平衡,而不是去破坏平衡。
  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荀子曾引用《尚书》中的“维齐非齐”来谈他对平等观念的理解,认为要达到社会的平等,就必须“非齐”;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对待的话,那当然就“不齐”了。究竟是“齐”还是“不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维齐非齐”4个字背后蕴涵着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先秦儒家讲“维齐非齐”,宋明理学家讲“理一分殊”,其根本精神指向是一致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对“理一分殊”哲学思想的形象化表达。
  自然合理就要顺应事物的本性,就要尊重事物的个性。自然合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这跟现代科学的普遍适用不一样,它注重的不是普遍适用,而是如何符合这个事物的特性,不是用一个统一量化的标准去规定。西方近代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合理,把普适性放在第一位,要普遍适用才是科学的,但也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普遍适用,离开了这个范围就不普遍适用了,比如说,牛顿的经典力学就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形。
  客观世界是很复杂的,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要达到自然合理才能相对符合事物的特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发现,越符合事物的本然就越合理。

(注:转载“共识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1 01: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通俗易懂,适合《人民日报》普通读者。想讨论几个问题:

> 中国也就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非常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人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思想

至少在人文研究领域,事实恰好相反。例如哲学,我曾经定期阅读英文的哲学杂志,他们的论文总要引用先前他人发表的论文,但中文的哲学文章基本不存在已发表论文的引用。在历史研究中也类似,陈得芝在《蒙元史研究导论·后记》中针对中国学者做学问时说,“人们常常会发现,不少新论著的若干重要论述是重复前人早已研究并得出正确结论的内容。这种情况大多不属于抄袭......”。排除极少数故意抄袭的案例不论,忽视前人的研究成果现在已经是中国人文学者的传统了。

> 近代一直在争论儒家到底是不是宗教,其实儒家既是宗教,又不全是宗教。...... 不仅是中国文化,从全世界来看都一样,源头上的文化不可能分得那么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代的学者都不只是某一学科的专家,他们都是通才。

不明白儒家是不是宗教的问题怎么用古人是通才这一事实来解释。是的,儒家既是宗教又不全是宗教,但这里的论证没有说服力,不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中的回答好。

> 中国文化强调中庸之道

其实西方文化也强调中庸之道。比如亚里士多德强调moderation(节制,适度,中庸),只不过汉译者一般没有译作“中庸”。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有古希腊铭文μηδὲν ἄγαν(英译”Nothing in excess“,汉译“没有任何东西过量”)。不过,中国人讲中庸似乎的确比西人讲得多,加上西方文献汉译时少用“中庸”一词,让大家误以为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专利。

> 近代哲学家章太炎讲到,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

章太炎真的如此狭隘、或通俗地说犯了瞎子摸象的错误?搜到郭刚《章太炎对德国哲学的批判与吸收》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63578
“章太炎认为黑格尔没有体察到,在物质之外,人的精神是自由的,黑格尔的“立论”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国内当前所提倡的革命。”
这篇论文不错,但如何得出章太炎认为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这种偏见?也许章太炎对黑格尔的批评被楼宇烈误以为黑格尔代表了整个西方哲学(即便如此,将黑格尔绝对精神泯灭人之主动性的思想理解为只关注物质世界忽视主观精神也很牵强),否则,那就的确是章太炎的西方哲学史还未学完就在发宏论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1 05: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质文刚柔 于 2016-8-22 05:23 编辑

楼教授认为:中西哲学差别,是类型的差别,说到根本点了。文化类型的清晰,有利于对不同学派作定性分析,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义理会通,有利于建构现代的文化体系。历史的中西文化研究,恰恰忽视文化类型这一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以西方哲学文化套解中国哲学文化,结果是:中国文化话语权的丧失,范畴意涵与义理逻辑的严重失真,以至哲学体系无法合理建构起来,前车之鉴。不知楼教授对不同的文化类型问题有无具体性阐述?摘录出来,进行有益的讨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 11: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望朔回归 于 2016-10-2 14:25 编辑

       依我之見,中国传統哲学的底蕴是(伏羲易经和老子的天道自然),是阴阳、心物互易平衡的自然天道,为二元论哲学。天体万是万物,宏微无限的阴阳互易平衡之道,实像月亮望朔回归之变。
       西方人认定,唯物论(物质世界)、唯心论(上帝创世),论來论去不統一。
       按現代自然科,阴阳=质能。阴为质、阳为能,阴阳平衡即是天体万事万物,宏微无限的质能数模方程,即是一道简单的代数式,正負平衡为佳,否则将是豆腐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6: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种不痛不痒的文章,是用来显示作者自己功力的,而对学术发展建设来说却没有多大用处。
这也是中国学术界的现状,明哲保身。自己的身份地位最重要。却完全不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基本还是比较符合历代儒家的传统--中庸之道。学术一但发生大争论,这类“德高望重”的前辈就出来发这种文章以打圆场。

西哲的传承很明显,总是要提到先哲的思想,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方面其实章太炎也是在自己的立场上评价黑格尔。至于黑格尔怎么样却不重要,曲解也好,故意篡改也好,却不是章太炎说这段话的本意,他要说的,是符合自己的一套价值观。这才是发展的需要。
中国儒家的传承,和西哲的传承,在这一点上来说,是一致的,都要在前人的观点上,加上自己的一套新东西。无论孔子也好,马克思也好,黑格尔也好,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将他们进行适时的变迁,肯定无法继续生存。只有两家哲学是最好用不着变迁的,最好原原本本的保持它们的原貌--佛和道。但是到了世间就是如此,他们也无可避免的在不断的变异。


最后一个大问题:儒家是不是宗教,其实很容易理清,不过理清这个需要深入的哲学探讨。
首先,宗教的特质就是先确立一个主宰。无论多神还是单一神的宗教,总要确立一个恒常不变的主宰。即便佛道出世间无主宰的无为法,在成为宗教的时候,总是先要把佛陀和道德经先确立为世间恒常不变的主宰。儒家却无主宰性。儒家历来受到道家的牵扯。
就拿中庸篇来说,中庸是直到宋朝才被确立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原因为何?孔子无主宰,很难成为宗教。他与道佛的出世间无主宰完全不同,孔子根本不知道主宰的重要性,所以缺乏本体思想,无法成为宗教。中庸在宋朝被提出来,是要为儒家提出有主宰性的本体。然而中庸却始终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本意,所以儒家一直在无主宰,无本体的流变当中,所以我说,儒家是无根草。到处乱飘。
中国事实的世间主宰在道家,儒家也根本无法摆脱道家的影响。却又要标新立意的不断攻击道家。

儒家仅仅是中国的表象,确定中国几千年传承不易的是道家。至于道家为何会没落,那是另一个话题,这里只提一点影子:清朝的进一步加深封建,用政治,用权力大棒大肆干扰学术思想和宗教信仰,道教在清朝遭到政治野蛮的摧残。

道家立,则中国兴,道家败,则中国败。中国的源头在道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yong321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10: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6-10-17 10:35 编辑

只是泛泛而论,没什么实质可取之处。

道学是根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思想体系,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易学认识论和解决问题的道德学说方法*论,诸子百家是道学大系统中的小分支,各个继承了一部分的内容,而开支立派。
道德学说由道德仁义礼法兵构成,圣人治国一般都有高低两条线组合,如皇道处于开拓创新时期,开发与共享是主体,实质管理是“道义”,到了帝道时期,以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管理,是真正的管理大道,周朝是“德+礼乐”,就是“五贼+礼乐”,老子是“德法”结合;王道时期是以伦理学作为社会管理的依据,儒家说是德政,实质是“仁+礼乐”。后世治乱*交替,本质是王道和霸道的交替。直到SHZY才又了皇道和帝道的互补,也就是五位一体科学发展观为特性的【德法】结合与万众创新为特性的【道法】结合的实质回归,二者交替上升,构成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通道。

所以,道学包括儒道诸之百家大系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06: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质文刚柔 于 2016-10-19 06:45 编辑

看来,现时的文化研究继续成乱相的主要原因之一:止于源头,不是义理扭曲,就是文化复古。
一、止于源头论孔学,言必孔学。跨越二千五百年时空论孔学,盲人摸象,千人孔学。孔学就像小姑娘,任人打扮。挺儒赞孔学,非真孔学;反儒贬孔学,非真孔学。传统儒家民本实学的真孔学,非政治化,阳儒阴法成专*制教条的假孔学。孔儒是论理学,理论理性,不是宗教;凭借形上導的圣神文化,文以理益质,文以礼载道。仁礼同体的仁智同用,礼乐调理心性的文化理性,何需宗教式主宰?中国的文化主流是理性社会,非宗教社会,何必以西方宗教的思想文化,套解与套用于中国理性的思想文化?从《易传》的“明有性情,幽有鬼神”,到船山的“明有礼乐,幽有鬼神”,幽深透彻的人文理性,调理心性文化。面对现实礼崩乐坏的心性乱相,多少人能领悟?引以为傲的儒学人文哲学文化,被自己的子孙后代,扭曲和抵毁,因果就是百年文化研究的乱相路。儒家宗教,实指儒教,宋明理学的尊卑定理,道德内修。儒教如宗教,非孔儒。视儒学为铁板一块,挺之儒与反之儒,焉能分辨出真与假。站着道佛立场“唱”孔儒,焉知孔儒的真与假?扭曲孔学了。要寻真孔学,恢复二千五百年时代缘之孔子名与实,从孔孟荀的儒学发展系统去论证孔学,从孔儒脉理传承的古今通义去论证孔学,从儒学理论理性的逻辑次序去定论孔学。古今不通论孔学,扭曲孔学非真学。扭曲孔学,文化乱之源。
二、止于源头论古易,古易道续《道德经》。复古循旧止源头,源头开新是假伪。洪荒混沌质古朴,数千年文化已大变迁。现代接轨古质朴,壮岁天命返婴童。物物道重回物化道,知幽明降沦知有无。回归古易道,无为无不为的道法自然。避妄为,又何须有为?止情欲,断学智;焉有立心之心统性情?焉有立命之性命学?焉用尽心尽性的知天事天?仁义废,大道行,安知心性为何物?质朴混沌人,言道不言理,言象言数无天理(象数者天理)。一切皆混沌,万般主无为。谈什么富有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谈什么容光不穷于所受的无极而太极?须知道,柔弱胜刚强!信息社会不如小国寡民社会!最起码没有电信诈骗案,高科技的知识害人,智愈多而诈愈深。复古,止于古易源头,不用与时俱进,“最好原原本本的保持它们的原貌--佛和道”。佛空之人为,与道虚之自然并枝,“内则道佛”。佛教也是借贵无道论而入世,弥补道家无为自然学缺陷。道佛一家。虚空合体,乱世道佛,止于乱世。难道需要止于乱世的道佛?“道家立,则中国兴,道家败,则中国败。中国的源头在道家”。源头在道家,即古易道。现代社会焉能倒退回古易道时代,思想文化也不应退回孔子理道时代。历史不会倒流,文化接轨接时空。正视止于源头的复古潮,文化研究的乱之源。
三、以古易道与《道德经》的源头理论与西方文化会流,我想也会扭曲西方的文化义理,扭曲马哲的文化义理。过去的百年文化乱相路,是西方文化套解中国文化;现在的文化乱相路,是中国文化套解西方文化。如何以中国传统哲学质正马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请看:“直到SHZY才又了皇道和帝道的互补,也就是五位一体科学发展观为特性的【德法】结合与万众创新为特性的【道法】结合的实质回归,二者交替上升,构成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通道。”反映人类认识曲折性和前进性圆圈过程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竟被国人的文化套解成非。看百度搜索: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明明确确的理论认识曲折的三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我对儒学圆圈三个阶段的二个模式是这样:
(1)从论理学角度,孔儒实学应该之理的肯定阶段——宋明理学当然之理成教条的否定阶段——船山实学究其所以然之理成辩证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2)从论道学角度,通于人而未合天,成于事而亏于道,孔儒人际忠恕的肯定阶段——不因乎物而合于天,执其常而不知变;守其常以为明,而不知芚愚之化。宋明理学唯心教条的否定阶段——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船山天下仁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4 1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10-19 06:35
看来,现时的文化研究继续成乱相的主要原因之一:止于源头,不是义理扭曲,就是文化复古。
一、止于源头论 ...

请问先生,诸子百家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儒道法有别的根本是什么?

《大学》是三纲八目是儒家特有的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6 07: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子百家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张无屮提出的问题是我的弱项。源头非论理学时代,其社会的文化形态,更多应由考据学去论证义理学。我重点研究的是:源流的理性次序。我反复思究,见解肯定不会成熟,供参考。
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人心乱,显学是杨朱与墨学,提出人心不古的孔子仁学,与提出人心复古的老子无为自然学,同时也在世间流行,与杨朱与墨学比对,孔老非显学而已。
先说杨朱与墨学,是否有一个共同源头,与古易有无关联?
孔墨前的先圣有语:“文多质少则为史,质多文少则为野”。在洪荒揖让的质朴心性时代,文史心性也许较少出现,质野心性必然有,却不会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周易的卦爻辞说中,如《损卦•卦德》:损减节制,惩忿窒欲。此类说法不会多。所以,春秋战乱的人心不古,质朴心性无疑受到空前的冲击,杨墨为什么可以成为显学,有其时代缘。缘起缘灭,也有着逻辑的必然性。杨墨分属为质野时代的两种心性特征,理论形式的湮没,不等于事实逻辑的无痕迹。乱世道佛通行是极向,隐形的杨墨是另一极向。孟子谈性善,荀子为什么提出性恶伪善说,令人联想的是:隐形的杨墨理论形式,自然人性的客观存在。触类旁通的是《易传》提出的心性特征:“明有性情,幽有鬼神”。船山提出存在音容天的心性特征:人物之元的自然人性,鬼神之绍的心性危微(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所以,“明有礼乐,幽有鬼神”。自然人性与鬼神心性可作逻辑贯通性理解。从古易时代源头,论理学理性次序的源流,都在论理着自然人性和鬼神心性的事实逻辑,愚认为,杨朱墨学,共同源头在古易。
老子学的源头是古易,我与张先生见解是一致。对于孔学的源头,张先生认为孔子错解易经,与我见解殊异了。古易也有时代缘,所以有逻辑次序的古三易,从连山,归藏到周易,从自然人性到人文心性的文化渐变,是孔子仁学的古易源头。若说周人作伪,将人性与心性断隔开来论古易,我极反对。船山言:“夏尚忠,忠以用性;殷尚质,质以用才;周尚文,文以用情”。文以用情,开始要进入民所共由理道的论理学时代,出现忠恕仁道的理情与理欲,从三代到孔学的历史发生次序,也是古三易到孔学的逻辑次序。质朴心性时代,决不可会出现作伪造假,也不会出现错解易经。源头文化也有源流,不是静态不变。孔子研究的古易,主要是周易,吾继周的周有损益道,显然。孔子作易,认为《易传》著述是孔子所为,凡持有探究理论理性逻辑次序见解和逻辑常识,都不会认可。依次序读《论语》、《孟子》、《荀子》后,再读《易传》,便知孔儒的理论逻辑次序,《易传》成文在荀学后。荀学与《易传》都是全善奠立孔儒主流位置的两部儒学经典,不昭明荀学与《易传》的易学,失孔儒真正的逻辑本貌。同样,不清晰孔学论理的时代缘,及仁学心性的人文理性,断然不能清晰古三易的逻辑次序,失去解读古易源头的逻辑本义了。这就是我与张先生对古易的不同解读,引出见解殊异。
法家的逻辑源根非古易,时代缘非出自春秋争霸时代,缘接战国的兼并时代,逐渐走向秦朝大一统的集权时代。法、术、势的理论通行,智愈高而诈愈深,开始智慧造福人类,亦可祸害人类的正负极时代,直到今天依然如止。高科技造福人群,高科技同样祸害人群。克己复礼的仁心操持,亦出现假仁假义的虚假性,这就是荀子为何提出以言行礼义质正仁心的时代缘,孔儒仁学理论的更新和发展。仁义虚假与智诈愈深,质朴心性失去社会环境生存,一去不复返,进入另一个心性时代:继善成性。失去质朴心性的时代缘,与法术势的法家理论互成因果,这就是法家理论的时代缘。后世有偏蔽,认为法家统治术的南面而坐,所谓君主无为、官僚有为是道家的无为术,谬误至极。君王南面而坐,显示君王至高无上的威权,本根是妄为。即是政事的最高裁定者,任何差错,与裁定者责任无关,乃官僚执行者的罪过。圣主隆恩由此出,与孔孟圣境本义南辕北辙了,民本与专*制的逻辑分道。在北宋时期,君王裁定无责任论,进一步出现是朝政腐朽与君王私蔽无关论,产生忠君报国的忠诚异化。独尊儒术,阳儒阴法的君王统治术;通行儒教的儒道佛陈腐格局,文化的专*制主义。心性无为,推助政治妄为。秦王暴政之妄为,短命的二世而亡。有形的法家理论湮没,无形而潜藏在独尊儒术的君王专*制政论中。汉武有为,更多是妄为的独尊儒术,所接的时代缘就是汉初无为政治的文景之治,走到尽头便是汉武的所谓有为。从道家无为政治术到法家妄为术的历史发生次序,值可深思探究:有为的文化定义是什么?
法家与儒家有没有关系?专*制儒学是儒法合流,民本儒学是儒法分道扬镳。荀子与韩非子是师生关系,理论不是分道扬镳?为什么?荀子的政制理论是礼主法辅,理势平衡。平衡被打破,法主礼辅,走多一步,纯粹法治无礼治。韩非子逢世是走向君主集权一统时代,识时务达时务,时代缘决定韩非子背离师说,历史的发生次序当有理论的逻辑次序,理论演变的曲折路。法家理论与民本儒学之间存曲折的理论次序,理论逻辑无关联。
儒学民本,论理民所共由之理与道,有为自然;法家专*制,论理君王集权威权的统治术,妄为自然;道家无为无不为的三无为,无为自然、无为政治、无为人生的道法自然,“知于天而不知人”的无为自然说。
《大学》八条目逻辑连贯成明明德的义理体系,明明德是孔儒实学的理论理性,其他学派不存有。专*制儒学也曲解了民本儒学的理论理性,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便清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yong321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8 02: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纲乃汉儒所定,非孔儒理。张先生不要将汉儒、宋儒理论,视作孔儒理而张冠李戴,不要将儒家视作铁板一块,这是对儒学肤浅化理解的致弊根源。
八条目的逻辑连贯性展述,孔儒明明德的深层义理。张先生对儒学义理的理解只得皮毛,所以,弃孔儒民所共由物物道,视老子无为自然的物化道为中华文化的根,代言中国哲学。我对张先生的评价是否合理?不妨作个试验。张先生有勇气做领军人物,当有勇气应验吧!自胜者强,能否将八条目明明德的深层义理作探究?我愿意与先生共同商讨?如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8 10: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9楼:
1:有没有共同的源头?当然有,但不是从春秋开始看,而是从6000年以上的历史来看。皇道、帝道、王道、霸道是道学的标志性阶段,王道就是孔子儒学伦理学为标志的一个阶段,是大系统的一个部分。
2:道学是国人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分析问题的易学认识论和解决问题的道德学说方法*论共同组成。易学中的河图洛书阴阳四象是哲学源头,三才综合分析法是易学的实质。老子《道德经》的【非常道】的【道】是本体论的源头,是具有严格意义的哲学系统的标志。
3:孔子《周易》包括《易经》《易传》两部分。《易经》是天地君亲师伦理秩序的依据,从内容上讲不是三才分析法本身,只是和《六韬》《孙子兵法》《管子》一样的三才分析法的应用实例,从名字上应该叫《儒学伦理学》更合适。从《易传》内容看,六爻卦是上下重叠,证明完全没有理解三才四象的内涵,全是错解。
孔子韦编三绝,目的是要找到《儒学》的理论依据,是的看起来根正苗红。孔子对儒学的真正贡献也是《易经》的乾坤卦序上,其他的,述而不作是实话。只是连山易、归藏易都是三才分析法,只是一把刀,没什么特性,我们的传统学术系统是【道学】,解决问题的是道德学说,这才是内很所在。这也可以看出,孔子对易学和道学的区别没有理解到位。
4:你说《易传》成文在荀学后,有什么证据吗?
5:法家谋篇布局也是三才分析法,解决问题是道德仁义礼法兵中的【法】为主,结合时代特色与道、兵等结合,如秦始皇是【法兵】结合,《文子》是【法道】结合,《管子》是【法仁】组合等等。
6:欢迎探讨《大学》的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8 11: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10-26 07:05
诸子百家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张无屮提出的问题是我的弱项。源头非论理学时代,其社会的文化形态,更多应 ...

儒道法有别的根本是什么?
三者在《大学》中作用没有区别,甚至诸子百家都是在修齐治平大框架下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只是儒学将《大学》作为经典源头而已。
治国三要素是道路、理论和制度,三家学说的根本区别要在这三项中来找。
孔子述而不作,只是将王道德政的理论体系就是“仁+礼乐”的体系加以推广,孔子的贡献不在这方面。他的主要贡献,或说有原创的版权的是【’乾坤卦序】,为儒学杜撰了一个自以为根正苗红的根源,为三纲五常提供理论依据。
儒道的区别,一是孔子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老子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二是中庸和无为的区别,中庸是平台内的调和法,无为是创建平台的方法。
道学是以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管理的方法,也是《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的根源,就是【以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管理的方法】湮灭不闻,才有【伦理学的仁义】方法作为社会管理的主流思想原因。
法家,是想提供一个不受特权、阶级制约的,平等的、无差别的标准。
所以,在治国三要素中,儒家三者都有言及,尤其是制度;道家主要是理论,法家主要是制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9 04: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先生将源头延长到六千年,延长到什么时空都没有所谓,一个转变过程,从自然人到心性人,转变特征是:劳动创造心性人。心性人,超越动物性的自然人,不再纯粹靠自然“恩赐”,靠劳动,认识自然,作为自然,开始把握人类命运的文化历史。人法地,地法天,地知天时?人知天时而法地吧!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物化道?逻辑错谬的无为自然说。人在天地中,荀子礼三本首位:天地者,生之本。精于物者而物物,仁义礼智信之人道推动元亨利贞之诚者天道,船山的中庸体用论,“维天之体即以用,凡天之用皆其体,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容光而不穷于所受。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人、天、物道体的均一自然之化,不是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有为自然法。无为的道法自然,知于天而不知人,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庸是调和?过于质不及文是质野,过于文不及质是文史,单纯调和?文质彬彬是单纯的文质调和?中和连接中用,效应是中庸之用。文质彬彬的君子心性发生斯文作用,中之体效应是庸之用。张先生对儒学理只懂皮毛,对老子学失时代缘作现代逻辑释解,失老子学原真了。
人立天地中,精于物者的生之本。通天地人是王道,精于道者兼物物。何谓兼物物?王者职责,给精于物者提供宜人环境。一是仁义健康的心性环境,所以有为天地立心,生之本的为天地立心,心统性情之忠恕仁道。以己情推及天下人之情而理情,以己欲推及天下人之欲而理欲。二是礼义健顺的规范秩序,所以有为生民立命,以己之命推及天下人之命,知天命之谓性;以己之性推及天下人之性,知气质之谓性。建立礼义规范秩序,必须研究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对立统一原理的性命学。请问张先生,老子道德经有立心的心统性情说吗?有立命的性命学吗?没有!是人的自然学吗?王者职责的兼物物,通志成务,性天下性而“性性为能存神”,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源根;宜人环境的精于物者而物物,“物物为能过化”,自然科学技术的逻辑源根。张先生如此推崇老子无为自然说,能找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源根吗?孔学没有自然科学的源根,不等于传人没有;孔子仁学,未有清晰度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源根,不等于传人没有清晰度。所以我反对止于孔学,言必孔学的研究方法,失传统儒学之真,失现代儒学之理。张先生依然以止于孔学论儒学,张冠李戴定论孔学,肤浅性铸成大错了。
张先生为法家唱赞歌:“是想提供一个不受特权、阶级制约的,平等的、无差别的标准”。一个集天下威权于一身,视天下皆王土,视天下财富与子民为己有的君王,能得到张先生如此赞誉,胜过程朱理学,胜过忠君报国之怨魂。孔子尚有上行下效说。帝王建立威权之特权,官僚阶层不会效仿,层层第一把手的势尊必蔽?层层利益集团的贪赃枉法?秦始皇的法家暴政,不是一面镜子?二世的短命王朝,不是一面镜子?张先生还是看看荀子的《礼论》,看看荀子对礼义阶层与庶民阶层是如何划分,便懂得什么是“不受特权、阶级制约的,平等的,无差别的标准了”。
有关《易传》成文在荀学后的证据,没有!有待于考据学提供。依据倒有,读孔、孟、荀、《易传》感觉到儒学理性的逻辑次序。此见解非我独有,著名哲学史专家冯友兰老先生也有此见解,也有不少人同此见解。张先生止步孔学,对儒学认识肤浅化,感觉不到不出奇。我注力是研究源流的理性逻辑次序。
张先生11楼和12楼两贴中错谬诸多,不一一而论。我提出商讨明明德八条目的深层义理,张先生认为:“诸子百家都是在修齐治平大框架下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那就提供你掌握详尽的参考资料,纠正我的偏见或错谬。不要只见树干不见枝叶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