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6|回复: 0

[古艺综合] 中国古代宫廷舞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0 08: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宫廷舞之一


    中国宫廷舞是伴随着古代宫廷的出现而形成、确立和发展的,在中华璀璨的文化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篇章。
    确立时期:西周和春秋战国
    西元前21世纪,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那时的人们是相信鬼神的,因此国家无论大事小情,都要占卜问卦,进行祭祀活动,是故当时的舞蹈多在祭祀和庆功时表演。传说启喜好歌舞,根据《竹书纪年》和《山海经》记载,他曾下令舞《九韶》和《九代》。虽然舞蹈的内容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知晓了,但或可猜测是与祭祀有关。《山海经‧大荒西经》    还有一则神话,说启将三名美女敬献给天神,从天上得到《九辩》和《九歌》两部乐舞作品,带回人间,于是他又制成《九韵》。
    到了夏朝末帝夏桀时,其宫殿中竟有女乐三万人,其乐舞崇尚奢华,而其本人耽于淫乐,终至国亡。
    取代夏朝的殷商与夏一样,尊侍鬼神。凡祭祀等“礼”举行时要伴以歌舞。商人用音乐与神鬼对话,将歌唱给神鬼听。乐舞成为人们进献、侍奉、娱乐神鬼,使人神沟通的重要手段。 有时商王还亲自舞蹈,比如殷墟甲骨文中就记载了商王为祈雨而表演的舞蹈《隶舞》。
     商朝灭亡后,随之建立的西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详细的礼乐制度,标志着中国宫廷舞的正式确立。“礼”指祭祀、朝飨等仪式,“乐”指伴随“礼”进行的乐舞。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
    根据周代礼乐制,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所用乐器也不同,等级十分森严。如祭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时,“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祭山川,“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两君相见,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来访使臣用小雅《鹿鸣》、《四度》、《皇皇者华》。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在周雅乐中,器乐、舞蹈、歌唱往往分别进行,并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与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弹奏乐器瑟或簧管乐器笙伴奏,器乐即所谓“金奏”,是钟、鼓、磬的合奏。“金奏”规格很高,只有天子、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单用鼓。当时可以看到“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濩》、周时的《大武》。
    周代的宫廷舞主要在以下场合表演:   
    一是用于祭祀。《周礼‧地官》记载:“舞师的任务包括:教习兵舞,在祭祀山川时带领人们舞蹈;教习帗舞,在祭祀社稷时带领人们舞蹈;教习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时带领人们舞蹈;教习皇舞,在大旱祈雨时带领人们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头上,衣饰翡翠之羽。”
    二是用于巫礼。《周礼‧地官》记载:“司巫掌管群巫,如果国内发生大旱,则带领群巫跳舞求雨。此外,在祭祀百物之神时,跳兵舞、帗舞。
    三是用于驱疫。
    四是用于教育。《周礼‧地官》记载:“乐师掌管国学之政,来教育贵族子弟学习小舞(指年幼时学习的舞蹈)。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通过学习乐舞,使这些贵族子弟可以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谐,舞蹈应节,就可以用来祭祀天神、人鬼、地祗,这样邦国和睦,万民和谐,宾客安抚,远人臣服,万物兴盛。
    五是用于宴享。当时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
西周时的宫廷舞在殷商乐舞的基础上,在“以德配天”的观念下,将宫廷舞向礼仪性上发展,而弱化了它的娱乐功能。舞蹈主体是雅乐舞,其特征就是肃穆、崇高。比如,周天子在冬至日和夏至日祭祀时,当天子登坛祷告时,舞队献上《云门》和《咸池》,舞者疾徐适度、进退有序、雍容有加,凸显庄重神圣、中庸宁静的特点。
     《左传》记?了吴国公子季劄在鲁国看雅舞时的感慨。当他看见跳《象箫》、《南龠》舞,说:“美哉,犹有憾!”看见跳《大武》舞,说:“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当他看见跳《韶濩》舞时,说:“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看见跳《大夏》舞,说:“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看见跳《韶箫》舞,他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从中可见,季劄评价甚高的《韶箫》(即《大韶》)舞,是因为“德”到达了极点,其宽厚仁大,没有什么乐舞可以超过它。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权力的衰落,曾经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也开始崩溃。一些诸侯开始越礼使用乐舞。比如《论语》中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僭于上也。”与此同时,被指斥为“郑卫之音”的“新乐”(倡优女乐)也进入了宫廷,使原先的雅乐受到民间俗乐的影响。为此,孔子发出了“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的感慨。从此,民间俗乐舞开始进入宫廷,并逐渐与之融合。
    此外,这时的宫廷舞的娱乐功能加强,舞蹈更加轻盈、飘逸、柔媚,使其更具美感,为后世宫廷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比较流行的是细腰长袖之舞。我们从以下的记述中可以一窥端倪。
    《楚辞》曰:“二八齐容起郑舞,?若交竿抚案下。”又曰:“翾飞兮翠曾,(曾,舞也。言舞工巧似翠鸟之举。)展诗兮会舞。”
《拾遗记》云:“燕昭王即位,广延国来献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提嫫。体轻气馥,或行无踪影,或积年不饥,昭王处以丹绡华幄,饮以瓀?之膏,饴以丹泉之粟。王登崇霞之台,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缨缕拂之,其舞一名萦尘,言其体轻,与尘相乱。次曰集羽,言其宛转若羽毛之从风末,曲曰旋怀,言其支体缠蔓若入怀袖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