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2|回复: 2

[转帖] 雪煮《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3 19: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煮《道德经》之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昨天我们经过了对这个微吼的调试,今天试着讲个东西,这个。。。讲讲《道德经》,有很多朋友一直想让我讲《道德经》,过去(一直)没有机会,因为《道德经》的时候,过去我大概18岁的时候就开始对《道德经》非常喜欢,而且,我讲《道德经》,可能和一些学者不太一样,所以命名为雪煮《道德经》,就是雪漠胡说吧。大家就当做一种交流,不要当成一种正规的学术研究。



首先,我们讲一讲,时间呢我们控制,不要太长,因为我有个习惯:总是长篇大论,所以呢,在时间我们只要确定下来,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如果状态很好的话,略略延长一下,不要太长,所以,这样的话时间就会控制住,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



首先,我们讲一个世界文化史上非常有名的时代-叫轴心时代,车轴的轴,过去有一种车,车的轮子上面它有一个轴心,意味着中心,人类文化史上有这样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当时同时诞生了4个圣人,这4个圣人,当然还有很多的圣人,我们大家熟悉的4个圣人,第一个就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直接影响了西方的文化西方的哲学,谈到西方哲学肯定要谈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一直到后来,整个影响了西方哲学。第二个就是释迦牟尼,一个叫老子,一个叫孔子。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释道三教,儒释道三教,所以以后直接影响了东方文明,事实上在释迦牟尼时代-轴心时代还有很多有名的大师,但是因为人们不太了解,这儿不谈。那个时候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大师比如中国的诸子百家中就有很多,其中包括墨子,也非常伟大,了不起!这儿我们不谈他们,我们只讲老子,老子是中国圣人们中名气最大的,比孔子大,在中国的古代经典中,老子的《道德经》翻译的版本最多。据说,仅次于《圣经》,在西方的很多作家哲学家,都对老子非常敬仰,并且熟悉。比如,托尔斯泰专门研究过老子的《道德经》,在托尔斯特的很多著作中,专门介绍过老子。比如还有一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近代的,现代的,大家知道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他的很多东西和老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有些人不太认可这一点,但是事实上就是这样,至少他们有一种互相敬仰的东西,尤其是海德格尔对道家的老子的《道德经》一直研究,在我看来他的很多哲学,确实受到过《道德经》的影响,至于他自己承不承认,那是另当别论。此外,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哲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有老子这么大。孔子固然很大,但孔子还是没有老子这么大。现在有很多的孔子学院等等,孔子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孔子也很伟大,但是老子的道德经影响实在太大了。一个是因为它只有5000多字,据说5254个字,五千言,就是一个短篇小说的篇幅,(但是)容纳了人类那个时候智慧的精髓。



所以,我们简单讲一讲(这个)轴心时代中就有一个非常伟大的老子。老子的经就是《道德经》,然后讲讲老子,老子是一个直到今天还是谜一样的人,有人说他姓李,叫李耳,耳朵很大,耳朵很大的人一般都很有福,据说他就是两耳垂肩,所以说,人就叫他李耳,这一点有点像这个时代叫一些外号-大胡子等等这些东西,他是一种说法,有人叫老聃。但是有人说他姓李的这个说法,后来一些学者认为:在春秋时代没有个姓李的,怀疑他姓老,有人说没有姓老,但是那个时候也有姓老的,二十四孝中就有个老来子,尽孝的,可能又姓老的。那么至于他的姓究竟是姓老还是姓李这个不重要,因为他本身就是个谜,关于他的生平,谜更多。他是一个当时周王朝的-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那个时候的图书不是很多。因为那个时候主要是以竹子(记载),一卷一卷的竹子,它不像现在的书,那时候刻一个字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一般都不长,5000字他都刻很长时间。或者写很长时间,有些是写,有些是刻。所以,如果写的太长,像长篇小说,像我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大漠祭 猎原 白虎关)100多万字,很麻烦,而且没有办法带,所以,那时候说学富五车,学富五车,五车书没有多少。一车书就是100来卷,所以说,时代就是那样,所以,诸子百家的很多著作都很短,很精彩,多一个字嫌多,少一个字又嫌少。



老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关于老子的生平,有人说他不知所终。在出(函谷关)他要去到????,因为那时候周朝已经不太兴盛了,周王朝已经礼崩乐坏,就是别人也不尊重周天子,他觉得天下要大乱,所以说他就要骑着青牛要到????,沿着西域到印度那面去,据说,这一天正好有一个守关的人,谁啊?叫尹喜,历史上称为关尹子,尹喜看到,他会看气,他是个修道的人,他看到一片紫气冉冉而来,就知道高人来了,所以现在说紫气东来,紫气东来,在一种传说中认为紫气的功能都很高,有紫光紫气的人说明他功夫很高,是高功夫,按照气功的说法,当然这是一种说法而已。说明他层次很高,他知道今天有高人要来了,于是白天他就等,果然有个老头子骑着青牛就来了。他听说过老子的大名,于是就希望他为自己传道,不然不让他过关,老子为了过关就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五千字。这是一种说法,后来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老子91岁死了,死的时候整个村子里的老人年轻人都痛哭OR恸哭,有人记载过这个事,有人记载过说他活了100多岁,有人说他这次出关之后去了印度,收了释迦牟尼为学生,于是叫《老子化胡经》中专门讲这个故事,当然,这是杜撰的,编的,为了说明这个道教道家怎么样比佛家高明,这是道人编的故事,这是假的。但是他们的学说有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契合的东西,等一会我给大家讲。



这是老子,老子(《道德经》)5000字,后来据说有无数的人在注解他,我读过无数的人的注解,大家注解的都非常好。我看过很多人的讲解,大家讲解的都非常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讲解,那么这里面我的讲解是我自己的讲解,为什么呢?因为学以致用!如果一种学问只是注解讲解而不会用的时候,这个学问没有意义。所以,每个人的注解,每个人的讲,对于他个体生命而言可能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更需要一种契合自己生命本体对道德经的理解。曾经有很多朋友说:雪漠老师,你讲讲《道德经》,你如果讲《道德经》,我觉得我这辈子就不遗憾了。他说,《道德经》你能讲好,我说:为什么?他说道德经是老子的一种境界的呈现,它是证量的东西,它不是学问的东西,他说,你通过修行人的角度,可能会讲的更好,他希望我讲的更好,但我讲的不一定更好,只是我的一种讲*法。下面我们略略的讲一下,我说略略的讲一下,因为长篇大论地讲,很麻烦,过去我讲《金刚经》的时候就长篇大论。在青岛讲了1个多礼拜,还没有讲到“如是我闻”,当然讲的也很精彩。当然,那种讲*法是一种讲*法,一讲的时候长篇大论,这个没有时间没有那么多,因为它直播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之内,我们控制时间。简单地讲,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地方讲。



首先,我们讲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简单给大家讲一下一般学者的解释,我说的是一般学者的解释,一般学者是这样解释的:道虽然可以表达,但表达出来的不是我们所说的那个道,名,名是什么东西?名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名相的东西,也可以表述出来,但表述出来的那个名不是本来的那个东西。这里面出现了2个解释,第一个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什么意思呢?一般学者是这样解释的:无名是天地最初的本初的那个状态,是没有名相的,有名的时候是万物生成之后的那个状态,所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缴他就是指的现象的一种征兆,就是在没有中观察一种。。。,在无为中观察一种东西,观察一种妙,他认为这两个同一个东西,两个名字,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妙啊玄妙啊,这是最玄妙的东西,中间的一种东西,注意,这里面一般学者的这种解释,当然我讲的比较口语化,大概就这个意思。这是对的,不同的学者,不同的解释。



首先,第一个,我按照我的简单解释一下,道,道其实是什么东西呢?直到今天,很多人对道这个东西还不太理解,老子的道他其实本质就是世界上的那个本体性的东西,宇宙法界的那个本体性的东西,就是规律性的,本体性的东西,他是一种。。。如果用物理学的说法就是本初的原创的能量,这是道的东西,我最近经常思考一些东西,前一段时间,我们发现:比如我们做一个实验:抓一把米之后,完全消毒,没有细菌,然后放一个袋子里,放一段时间,很奇怪地这个米里面会生虫子,无论你放在什么地方,除了冷冻之外,都会生虫子,当时我就在想:最早的那个虫子的细胞的原动力来自何处?最早的那个原动力是什么?人类的最早的每一个细胞中最初的本初的原动力来自何处?任何时候都有这个原动力,山上到处有虫子,到处有各种东西,最初的那个原动力来自何处,这个原动力叫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原创力,西方人认为上帝如何如何?那么,上帝最初是谁创造的?按照佛教的说法,当然上帝只是一个天主,现在的天主教,天主教是有道理的。道他是无处不在的一种法界的原创力,非常非常有一点像我们佛教中(所说)的真如。注意,我们为什么说老子功德非常大呢?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佛教很快从印度传过来,马上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支柱的,原因很简单,与老子有关。因为老子的道的表述和佛教的真如空性的表述是非常像的。这是很奇怪的,所以当中国文化中一听到这个,因为人们受到老子学说的印象非常深,一接触这个佛教文化的时候,马上就接受了。浑然一体,儒释道,后来佛道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说老子功不可没。一定要知道,那个道和最早的时候道的解释,正就是和佛教的空性非常相似。就是法界的具有无穷可能性的一种原动力,那么这个道不是我们能够说出来的,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这种道,本体的东西能够表述出来,但不对,表述出来就不是那个东西。所以说,释迦牟尼也说过这个话:不可说 不可说,一说就错。这个好多东西是说不出来的。



大家一定不要忘了一个东西,现在有很多从哲学层面各种层面解读《道德经》的,但他们忘了一个东西,忘了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这个尹喜曾经向老子请教的时候是求道的,如何修道的,所以,一定要从尹喜问着老子希望老子给他传道的这个角度来解读《道德经》,它是一个修道从最早的时候,《道德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如果远离这个东西扯的太远的话肯定是不对的,我们想一想,如果现在来了一个客人,我们想问一下,你学数学 1+1等于几,那么,结果你回答了无数的天文学的知识,这是非常荒唐的。所以,尹喜问道的时候,老子完全讲的是如何修道,一定要注意这个东西,从这个角度讲《道德经》,可能更接近于最早的那个东西,因为他是问道的,如何修道的,所以,从修道的角度讲。所以,今天我讲《道德经》,必然会从修道的角度讲,而不是从哲学的角度讲。更不是从兵家的角度讲,不讨论这些,因为,大家一定要知道,本初的就是修道,而且后来其实中国佛教中受到道的影响特别大,比如,修行中间有五级证道的证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修道,五级证道的这个道,得道高僧的这个道,都源于老子。见道,开悟,开悟之后叫见道。这个道和佛教的空性,本体是一个东西,不同表述,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中国的道教非常了不起,非常了不起。非常可惜的是道教中鱼龙混杂,人才凋零,没有把真正的道教文化传承开来,发扬光大。当然现在已经有一些非常好的学者,也在研究,现在当代北京有一些非常好的学者。历史上道教出现的大师虽然很多,但是因为传播的原因,中国文化其实一直没有被世界所了解。其实道家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它不在佛家之下,一定要明白这一点。道可道的道就是这个东西,他非常接近于宇宙的本体性真理,它和佛家的空性是有相似的,我接着往下讲。



名可名,非常名,名其实是概念,名相,名就是各种事物的名相和概念,我们称之为名。就是各种事物的名相,也可以进行一种表述性的东西,但是这个也不是它本来的东西,为什么?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是它没有自性,你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名相,爱情的爱,汉语是爱,那么英语是什么东西?日语是什么东西,法语是什么东西,不同的单词,不同的那个(名词),都可以表达这个东西,所以,这个名相它其实仍然不是一个固定地本有的不变化的永恒的名词,道可道非常道,但是后面有一个东西出现了偏差:比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目前很多哲学都在这样讲。当时有个非常有名的非常了不起的伟大的人物叫王安石,他认为他们解错了,他觉得他们点标点的时候点错了,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应该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王安石可能是对的。因为王安石的这个解读把老子的境界一下推高了,老子在这时候他其实根本不(。。。。。)他是给尹喜讲修道着哩,问道的东西,他管那么名不名的,这个时候我觉着。。。。虽然不是他的主要的东西,因为这时候他在问道,他不是名家。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名家,但是老子不是名家。这时候对名,里面固然谈到概念性的东西,但是他不是主要讲的,主要是讲道的。



那么第一章中本体性的道的解释,它直接契入了道,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它直接契入了道。这个道就是无和有,所以说这个无,名天地之始是对的。有,名万物之母是对的。这个无正好就是空,正好就是佛教的空,这个“无”很多人解读错了。直到今天,很多人解读错了,我说的解读错的原因就是,比如我们经常谈到无中生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这个说法,很多人认为这个无当成什么都没有的一种虚无主义,不是这个东西,老子讲的这个无不是这个东西。老子讲的这个无,他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如果真的能无中生有的时候,真是什么都没有的里面生出一个有的时候,那是不可能的,那是瞎说。 我们举一个例子:零加零零加零加上无数的零等于零,零乘无数的零它等于零,它不可能生成一。所以,零不可能生成一。就是无不可能生成有。无生成有的时候,说明它不是一种什么都没有的无,而是一种变化。变化,能量。我们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物理学中有两大定律:第一种是物质不灭定律。第二种:能量守恒定律。根据这个定理,大家想一想,没有能量的时候生出能量不可能,没有物质生出物质也不可能。



所以,老子绝不会犯这个错误。问题在于什么地方?问题在于这个无其实是没有一个本体的意思,没有永恒不变的那个本体的意思。就是万物之始,就是正好在最。。。。。。万物的本源它是无形无相的,无形无相,但具有无穷的可能性。这是老子的无,无形无相,有一种无穷的可能性,这个无正好就和佛教的空,本体上是一个东西。它是源于空性而归于空性,这个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无穷的可能性的变化,能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种变化,它最初的这个道肯定不是什么都没有,它具有无穷的可能性的东西。根据我们对科学的了解,宇宙界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无穷的暗物质暗能量。大家想一想暗物质暗能量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不一定有什么具体形象的一种存在。这个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也是佛教的空性。如果这个认为这是空的,什么都没有的话,(那么)就是顽空,虚无主义,这是很糟糕的。那么变化中的没有永恒的本体性的存在方式是天地最初的本源。宇宙未来也一直是这样的。始,就是这样,天地就是这样,一直在变化,有名万物之母,有就是存在。一种现象的存在。和本体的变化的无没有固定形式的变化和现象的存在的有,构成了世界。有,名万物之母,无就是万物生成的一种可能性。因为各种条件聚合的之候万物生成了一种可能性。注意,明白这一点,才能修道才可以修道,没有这一点,不可能修道。



那么时间虽然到了我们接着把它延长一下,把它讲完。那么注意,这时候老子的世界观中出现了有和无,就构成了一种修道的可能性。当你明白世界的变化世界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的时候。你明白世界的无,相当于空性,当你明白一种现象的存在,因为不同本体中间构成了一种现象的存在的时候,构成了一种永恒不变的,出现了有,这一点正好就是佛教的缘起性空。它本体是一个东西。所以说修道的时候它出现了两个,这时候紧接着老子就叫人修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注意,无,这个常无的无是一种境界,就是心中朗然空寂中有无穷的可能性的那种境界。那个时候有无穷的妙有,在你的生命中出现。相当于证得空性,证道之后,或者契入空性之后,或者感受到万物的一种流动性的存在之后,像米拉日巴所说的流水三昧的一种东西。这时候无 是这个东西,当契入这种境界的时候,那么你就观其妙,这时候就要仔细的在修道中观察他的妙,这个妙有各种的相,妙相,妙慧这些东西。



这一点非常像大家学的《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观其妙就是这个东西,非常相似。常有,欲以观其徼,注意,道家的很多经典中把这个缴,看成现象,换成窍,窍诀的窍,那么当你的心中出现了有的这种现象生起的时候。观其窍。这个窍它指的是,注意 道家的这个窍等于丹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当你的心中出现有的纷纭的这个念头的时候,把心收回来,观其窍,观察你心中生起的现象,观察你安住的那个东西,注意,这是修道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意守某个东西气沉丹田,意守丹田。注意,这个时候,在这种状态中间,当你契入一种空性的时候安住在空性状态中观察那种妙。当你的心中有了纷繁的杂念,万象纷纭的时候,守在你的窍。就是生命(科学)中,我们称之为丹田也罢什么也罢,慢慢的守那个窍。前者是智慧的东西,后者是定力的东西。前者因为进入一种无为状态,空性无为状态中间,你观察其妙,安住其妙。当你杂念多的时候那么就在有为状态中间,观察其窍,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就是一个东西,就像现象生起的时候必须明白它是变化的。在变化中间观察他的现象,忽而安住在妙中,忽而守住它的窍,修道就是这样,当你明白这个修道之法的时候,就会进入一种玄妙的境界。玄妙的境界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没有办法说的一种境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种境界非常玄妙,而无法表达。所有的智慧都从这种境界中流淌出来,故称为众妙之门。



注意,我的这种解释是一种修道的解读。但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解读,老子之后出现了无数非常伟大的道家的学者,道教学者,后来甚至道教都从这个中慢慢的出现了内丹,内丹修炼。没有老子的道德经,后面生不起来。他们就从我刚才的表述中慢慢的生起来内丹修炼,他怎么修呢?他就静静的坐着,他远离欲望,安住在一种无为的空性状态中。注意,佛教认为的空性状态在在道家表述中为元神,一定要注意元神,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东西,我们的真心状态,佛教认为的真心状态,在道家的中间叫元神,他的表述和真心是一个东西。就是一种没有任何杂念,却有智慧的状态。道家认为的识神,知识的识,就是佛教认为的妄心,真心妄心,一种念头纷纭的妄心,识神,它表述是一样的,这里面有一个终极的破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分开了高下,如果道教的内丹修炼最后练成还虚之后,实现破执之后,它是可以解脱的。所以,有很多道教的人,经典非常之多,包括老子、庄子和包括后面的很多内丹大师,都非常了不起,中国文化中非常了不起的东西。那么,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其实就启开了中国内丹修炼的大门。



众妙之门,它就是这样。他们一般情况下会怎么做?我给大家讲一下传统的修道的,就随便安心一坐,物我两忘,世界和我都忘掉。这时候有一些人他会得到好种子,灵光一现见到真心,道家他叫见到种子。也叫怀孩子,他叫结胎。一点灵光,一明真心之后他就知道要结胎了,然后守窍。一般情况下守的是什么窍,就是下丹田。心下面肾上面的这个位置。他认为心火要下降,肾水要上升,在肚脐(脐?)下的位置相会的时候达到水火既济。所以,修的时候一般修下丹田的多,原因就是这个。于是这样坐着,当他得到真传,静*坐到一个功夫到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杂念的时候,他会出现一点灵光,那种灵光一现之后,灵光一现的时候,注意,就是无出现了,这时候要欲以观其妙,安住在妙中不执著,无执无舍中观察那种名之为无的觉醒、灵光,延长它,刚开始一下两下三下,慢慢地延长它。当杂念纷飞“有“出现的时候观其窍,安住在丹田,这时候就安住在那个状态中叫意守丹田,忽而有,忽而无,有有无无,都是一个东西,众妙之门。慢慢的它有一段时间,它就会出现元气非常足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周天运行,沿着尾闾,沿着脊椎,沿着头顶下来周天运行,一呼一吸头三悬,就是上一回我们有一个吕洞宾卖药中间,专门讲这个东西,下一回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东西,专门讲讲一呼一吸头三悬的那个,就是一个人的西部中的有一首道歌,下一回我们专门给大家讲这个,结合道德经。



这个练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完全地进入一种妙无状态,其实也是妙有状态,有无相生的的状态中的时候,慢慢地打成一片,叫得道,有些修的很好的人他会结丹,就是精气神聚到他守的那个位置,像金丹,像太阳一样,圆圆的金丹,有一些还会把金丹练成之后化现为人形叫阳身,它从中脉里面出来变成另外一个身子,在历史上这样的有很多很多,非常像密乘中间的幻身,但二者又有本质的不一样。关于这一点,接着讲道德经的时候,一步步讲,那么它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一般这样一个过程大概有9年的时间,事实上连最早的筑基阶段大概需要12年,百日筑基,三年时间还丹。炼成丹,然后9年面壁,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注意,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时候,非常非常像破执之后的子母光明会,但二者有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东西是他们二者智慧的终极的目的地不一样。一个追求解脱,一个他追求成仙。如果追求成仙的时候,因为对成仙有执着,所以,他不究竟。当然,如果他不追求成仙追求解脱的时候,当然,他就和阿罗汉一样,非常了不起,他有目的地的不同和发愿的不同,这是他们最终的不同的地方,但本质上有很多东西是相同的。



今天有些朋友问,听了这个道德经第一章之后怎么办?想修的可以试一下,随便坐着,浑身放松,让你自己要把道德经第一章中的智慧用起来,注意,学道德经如果不用就等于没有学。前一段时间,有个朋友他说:雪漠老师,讲道德经的时候,你一定要讲一讲当代人怎么用。他说,不要讲哲学。那么我就讲讲怎么用,首先明白:宇宙中间,法界中间有一种真理,有一种智慧是没有办法表述的,必须靠你的生命去体悟。于是你安坐在这个地方,当你进入一种没有任何执着的老子成为无的状态的时候,注意,你就接近了世界的本源。所以,名天地之始,本源,本体,当你的这种无中间生起了对世界的各种观察的时候,注意,这种现象也会在这种状态中出现,所以,名万物之母,母的意思就是各种现象随之而生,那么明白这种有无本是一体。于是安住在座上,你试着观察你的肚脐下面那是被称为窍,窍诀窍诀,窍就是你脑子里观想的那个位置叫窍,诀就是观想的方法,窍诀窍诀就是这个东西,欲以观其徼(窍)就这个东西,试着观观丹田,当你进入老子称之为无的状态中,我们称之为没有杂念的无执状态中,空性状态中,你试着观察他的那种妙,他会出现一种妙觉,非常微妙。当出现杂念生起的时候,你就观察,继续守这个窍。就是在这种空有状态中,放下身心,像老子一样放下身心。体会这个妙,时间慢慢地放长。让你的生命的本体安住在这种宁静中,得到一种滋养,远离世界的纷纷纭纭。像老子那样,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的有大智慧的人。在老子的这种表述中,训练中,慢慢你就会这样,你真的会这样,成为一个没有任何执着的烦恼的得到大自在的人,到那时候,就是道家所说的得道。嗯,今天时间关系,我们把第一章讲一下,谢谢大家!


每周六晚七点 微吼直播间

雪煮《道德经》

往期回放
请百度 :微吼直播间  雪漠常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23: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第一个,我按照我的简单解释一下,道,道其实是什么东西呢?直到今天,很多人对道这个东西还不太理解,老子的道他其实本质就是世界上的那个本体性的东西,宇宙法界的那个本体性的东西,就是规律性的,本体性的东西,他是一种。。。如果用物理学的说法就是本初的原创的能量,这是道的东西
瞎掰。
很多人或許對道個東西不太理解,樓主你則是根本就不理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和研究道德经,最好的方法是认真读本经,从本经的文字中体悟到点什么。而不是先有一个什么,然后再对照经文来附会自己的那个什么。中外的哲学家都喜欢用哲学的术语来阐释老子。他们阐释老子的目的,是证明哲学家自己已经有了的什么。因此,他们总不能懂得老子说的是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6 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6 + 2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