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1|回复: 0

[游艺民俗] 背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 15: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2-3 13:08 编辑

背哥
来源:曲艺杂谈

  背哥,是河北、河南一带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
  背哥起源于放风筝。风筝是受风力作用而飞上天空的,无风则无法放飞。在无风的天气里,人们就用竿子举着风筝取乐,曾一度出现竿举风筝舞。大约在元末明初,举风筝演变为“背蝶”。明成祖朱棣(1360-1424)迁都北京时,河北束鹿县(今河北省辛集市)的百姓就曾在御道边“举筝蝶迎驾”,谓之“背蝶”。明末清初又有“背鸽”衔粮出现,象征国泰民安。后有逐渐发展为背纸人、草人,谓之“背童子”,成为庙会、道场的表演节目,得到广泛普及。
zd2989.jpg
hn1553.jpg
fz3dr.jpg
  十九世纪,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到河北宁晋县(今属河北省邢台市)营台村真武庙进香时,专门观看了束鹿县背童子载歌载舞的宏大场面。清朝末年,背哥曾在束鹿县各村镇广为普及,并发展为背活人,咏歌作戏。由于所背活人皆男童,故称“背哥”。
zzd045.jpg
  中文名:背哥
  属性:传统民间艺术
  起源:放风筝
  主要道具:轻巧坚固的铁架
  伴奏:大鼓、小鼓结合,配钹5至10副

  介绍
  背哥的主要道具是一个轻巧坚固的铁架。铁架固定在成年表演者的身上,
  根据背者力量,可背一到三个小演员,小演员按剧情规定的人物化妆,绑着固定在铁架上。小演员上身穿彩褂,下身穿长裙,把所有秘密尽遮裙内,裙下还露出一双假肢,穿一双漂亮的小鞋。妆扮好后,远远望去,象有少年脚踩在老者的肩上歌舞。铁架上装有转机,背者扭动转机,小演员便在肩上旋转作戏。背哥队伍人数视节目情节而定,可多可少。表演内容多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和戏曲,传统曲目有《孙悟空巧借芭蕉扇》、《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打渔杀家》、《水漫金山》、《三英战吕布》、《岳家八大锤》等20多个。
  背哥的伴奏主要是大鼓、小鼓结合,配钹5至10副。演唱以二胡、笛子、笙、琐呐伴奏。戏剧选场主要以群舞、武打为主,伴奏有板鼓、水镲、大锣、小锣等。背哥既可以踩街游|行、撂地献艺,也可以舞台演出,灵活潇洒,粗扩奔放,滑稽浪漫,具有特殊的艺术魁力。

  历史发展
  背哥艺术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史。清末和民国期间,河北、河南非常盛行。1950两省多个市县有背哥会。1950年代末,背哥会逐渐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文化部门的深入挖掘和整理,背哥会出现复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