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3|回复: 3

[综合讨论]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邓小平重返政治舞台时,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此反驳时任国家主席华国锋的“两个凡是“的论调。两个凡是大意指的是: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要照做;凡是毛主席的话都要听。邓小平当时对观点就是:任何话任何指示都应当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经过实践的话才是真理。至今众多人,包括民*运人士,都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然而,这个命题是错误的,是假命题,实践根本没可能检验真理,理由如下:
首先,真理只能被发现,而不能被检验。真理作为恒定的规律,它是永远存在的,不是由人类检验之后才存在的。真理根本与人类活动无关。
其次,真理具有绝对性,而理论都是相对的,因此需要检验的是理论,而不是真理。许多理论是基于实践产生的,但是真理与人类实践没有关系,不需要人类实践去“批准“它的存在。
第三,该命题隐含一个论点,就是“毛泽东的指示是真理“,因为邓小平所谈的需要检验的是毛泽东的理论,而不是“真理“,但是邓小平将检验毛泽东的理论说成是“检验真理“。正因为这个隐含命题的存在,毛泽东作为中共领导人的地位继续被神化,并且无论其犯过多大的罪行,对它的崇拜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邓小平的论断提出后,许多人将“真理“偷换为“理论“,然后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等同于“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而且可以不假思索地以此否定某人一些学术性的理论,或者闭门造车地发明一种未经学术论证的“理论“。而这个经过偷换概念后的命题又刚好与中共一向引导的“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错误思维混合起来。
下面分析这三个“经典“论述的错误:
一、命题“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错误
实践不能检验理论。检验理论的只能是其他理论,也只有理论才能否定理论。相对于理论来说,实践往往是落后许多的,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它被提出的时候,还根本没有实践的可能,因为这个理论相对人类的实践水平太超前了。另外,检验理论也只能是其他理论,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用来证实了牛顿定律的局限性,这种检验和否定不是因为有了人类实践,而是因为有了更新的理论。
二,论述“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错误
从科学发展史就可知,实践不一定是理论的基础,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不是因为他或者任何其他人实践过,而是通过理论推导得出来的结论。同时,理论不一定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实践往往落后于理论许多年,甚至几个世纪。例如能量守恒定律是17世纪被发现的,而第一部蒸汽机车到19世纪才被发明出来。而霍金的理论至今还有许多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如黑洞理论。
上述问题产生的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有些人出于错误的逻辑理解以及中共灌输的假的道理而认为,自己凭借感性观察、闭门思考或经验的总结便可以发明一种理论,或否定一种理论。但实际上,一种理论的发明或者否定,必须有着严格的学术背景、研究过程以及论证过程。闭门造车是造不出理论来的,因为理论的产生必须基于对过去的理论的研究和总结,而且要有理论自身的框架,否则无法具备严谨性也无法具有传承能力,也就是说,无法形成理论。例如马克思的学说就是他自己在没有研究能力也没有实践基础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想象和阅读图书馆的公开资料而形成的,所以,有些基本的错误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被其他学者否定了。而对一种理论的否定则更困难,它需要更加大量的理论研究与理论分析才可能达到。
因此,我们不能够因为自己无法凭借日常观察与判断去否定某种理论,或者因为自己根据观察归纳出来的“规律“与现有的某种理论的表述不同而认定自己发明了“理论“或者否定了某种理论,更不能以“理论脱离实际“为借口而认为某理论是荒谬的。理论是必须得到学术界研究界认可而成立的,也必须通过学术研究与理论认证来否定的。理论不是田间耕种,因而不是“脱离实际“的评价可以推翻的;更不是靠出版一本非学术性的书即可成立或推翻的,它的产生、被否定、被抛弃都有着严谨的学术研究、公开发表、最终被理论界接受、否定或抛弃的过程。对于理论的尊重才是“尊重知识“的真正含义。
最后的结论是:理论只能被理论去推翻;理论只能基于理论而成立;理论与实践没有必然联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 21:2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胆。。。。。。
毛泽东:我就是真理。当时的学术界以毛为准绳,宋朝的繁荣就是那时候吹出来的,明朝被黑也是毛的个人论调。资本主义萌芽也是毛的论调。
人格神的最高存在。制造大跃进,自然灾害,文革,板桥事件等等众多惨案。毕福剑一句:可把我们害惨了,可把他自己害惨了。
现在有人全面调查三年自然灾害的死亡人数,中央对此没有表态。。。。毕老爷说错了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正教所主张的。不过无论科学还是哲学都不支持马克思主义。
真理是绝对的,是永恒存在,这是黑格尔的哲学。马克思和黑格尔,这两人的极端思想,直接把欧洲和世界拖入二战的深渊。

因果,依缘起而存在,这是海德戈尔思想。严厉批判黑格尔和马克思的那位。美国不是没有封建因素,只不过还没有被触发,美国也在摇摇欲坠中,缘起已经种下,只是在等何时成为果报而已。现在世界上民主基础最坚实的国家是德国,而不是美国。海德戈尔哲学的缘起法更深入下去,就是道法自然的道德经。现在德国1/3的家庭学习道德经。有无相生而已,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见缘起。何来实践检验?又何来永恒存在的绝对真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3 18: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质文刚柔 于 2017-2-3 18:55 编辑

     儒学,理论理性;儒学实学,理性务实。理论理性的逻辑次序,建构儒学的实学体系,存在三大逻辑系统。
一、实学的经济系统,诚道,实也,一物两体的诚者天道与诚之者人之道。孤立诚者天道或诚之者人之道,非诚道。老子知有无的物化道,知于天而不知人,非诚道。荀子精于物者的物物道,一物两体的诚者天道与诚之者人之道,知幽明的诚信道。张载言“物物为能过化”,船山言天理达人欲,物物道,有实践验证,物物生化之实德,物物运程的天道元亨利贞。不言实践验证,老子知有无的物化道,何有诚道的物物道逻辑?
二、实学的人道系统,信道的仁义礼智。一物两体是仁(统同)与礼(明分)。民所共由的诚者物物道,心统性情的理情与理欲,仁统同;各正性命的社会分工,须有安排的人欲见天理的社会分配。义与智是协同性的哲学范畴。义与仁接,义者宜也。仁义即仁心,仁心非仁义。义与礼接,义者路也。明有礼乐,礼义明分的规范秩序路,乐能移风易俗。幽有鬼神,天神人鬼地曰示,礼崩乐坏的质野心性。智有高低两层次,知是礼的知识体系,智是仁心处事待人的智慧。“仁智同藏仁为宝,仁智同用智为先”。仁智一体,智内神外,事变体易神无方。儒学以仁义礼智的整体逻辑确立信者人道,与诚之者人之道合二为一,天人合一的诚信道。仁义礼智推动之明德诚信,实践元亨利贞的诚道实德,富有大业与日新盛德的一物两体,不能孤存。孤存富有是质胜文则野;孤存盛德是文胜质则史。一物两体的富有日新,继善成性的文化文明。明德与实德,富有与日新,没有实践验证?
三、实学人参的圣神系统,“一故神,二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神参两体理一,显然是明。明以致诚的矛盾同一,诚即明,明即诚。明诚差异,“非诚之离明,明之离诚”,诚道的实践效应不是证验明是否离诚?明以生钦,不是是以实德与富有为政绩证验的明以生钦?一物两体的文政道,不会单脚独行;一物两体的明明德与明德,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性命体,有神理与理气的神参两体理一,神理的“理一而已”,理论理性;“性命一也,理气一也”的实践理性。圣神人参之明明德,造就信道明德,诚道实德,存有实践验证吧!
实学三系统,集成人、天、物道体的整体性;究其因果所以然之理,思维精深的知几神理。缺失道体整体性,“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实践验证的负面效应是人际忠恕的道德定律:治世通行乱世遗落。“合于天而不因乎物”,“执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也”。唯心教条造成实践的负面效应。缺失思维精深入肤浅,原属真理入谬误。
四、在缺失道体整体性,思维肤浅化的文化环境里,一切真理性的哲学命题,都转换成谬误,为什么?
凡是偏离实事求是实践证验标准的文过饰非,真理转变为谬误。
没有学术的百家争鸣,真理转变为僵化教条之谬误。真理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无限的抽象,也是有限之具体。信者人道不可易变的义理规则,顺乎物则的物物生化而不断走向深刻化。人、天、物道体的自然之化,引发义理逻辑的不断深化。缺失学术争鸣,真理转化为谬误的僵化教条。
没有真正的学术权威做领头人,等于没有人参的圣神導,没有学术梯队了。放眼尽是:学见纷纭无理则,文化乱相有准绳?何以明辨真理与谬误?
一物两体神参,神参两体理一,一以贯通到实学体之诚道→信道→圣神導,透彻道体的整体性,思维精深性。缺失整体性,思维入肤浅化,何以明辨真理与谬误?
……
    留下余绪,让人遐想。一句话,文化现状的失明、失信、失诚,焉知实学?焉知实践验证?焉知真理的检验标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4 03: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言道法自然三无为,佛教言缘,缘起存在有因果,是真理?不言缘是谬误?
儒家不言缘,言时中。时中不是缘生缘驻?中者体也,庸者用也。从中庸心性范畴,进入到中庸体用,始以建中,不是缘生缘驻?终乎大始,大中函化,不是缘生缘灭不断循环的日新而不用其故?生生不息的缘生缘灭?中庸之中,过与不及。不及者,缘驻已过非中也,佛理进入异灭阶段,无始终的因果循环。儒学言元亨利贞,始终循环成大中涵化。过去毕竟是过去了,只能重温,温故知新。过者,缘未起,非中也。过于超前,非自然之化。内涵具体,船山的存在音容天。“容有迹而音无方”,顺乎物则,终奏物的“物物为能过化”,生生不息的缘生缘灭。兼是“音以节容,容不能节音”,始奏活力人顺乎物则为原动力,生生不息的缘生缘灭。又是中奏天的社会限定,释放始奏人活力以顺乎物则,生生不息的缘生缘灭。离开了人天物道体的自然之化,谈什么缘起的因果存在?
研究哲学体系,基本功对范畴内涵的深切诠解。停留表层片面,义理失,失逻辑原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