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9|回复: 0

[资料整理] 谁让“迷信”一词变得如此可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6 16: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让“迷信”一词变得如此可怕?


在今天的中国,“迷信”已经成了愚昧、疯狂的代名词。种种政治运动中也每每举起“反封建、反迷信”的大旗,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运动式的攻击。“迷信”一词为何变得如此可怕?它原本的意义是什么呢?
其实,“迷信”一词传入中国,是清末的事。成书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皇朝经世文新编》中收录有日本佚名作者介绍欧洲的文章,其中出现“迷信”一词,与宗教合用,指与理性相对的信仰状态,词性中立,并无褒贬之意。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的多篇文章中使用“迷信”一词,基本沿用日语“迷信”的含义,即,若信念出于理性之外,则可称之为迷信。 另外金观涛、刘青峰的《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观念史研究》一书中亦有对“迷信”一词的追溯。他们发现“迷信”一词最早出现于1897年的《时务报》,其中提到的“迷信”是作为动词使用的,其含义也与后来使用的具有批判意味的否定性名词的“迷信”大不相同。
总而言之,“迷信”一词在1900年之前即使已经出现,也并没有获得广泛的使用。 1900至1915年间,“迷信”一词的使用逐渐增多,其含义亦由信仰鬼神而至信仰宗教,继而扩展至信仰儒家伦理,虽然这一时期,“迷信”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否定性名词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然而笔者注意到这一时期人们在使用它时,大多是用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优劣、对抗、融合等问题的,也就是说“迷信”在这时并没有成为一个社会公认的反面靶的,而备受挞伐,人们只是借用这个名词来讨论问题。
“迷信”词意的拓展 新文化运动以后,其含义再一次扩展,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也就是这个时候“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被高高举起,而作为对立面的“迷信”与“专制”亦在同一时间成为讨伐的对象。当时,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一批仁人志士开始思考中国可能的未来,在“德先生(Dem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的影响下,激进的文化先锋们开始鼓吹与旧有的道德伦理与风俗习惯决裂,提倡文明、理性的新生活。在崇尚科学与理性,救亡图存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背景之下,原来仅仅用于表示与理性思维相对的信仰方式的“迷信”一词,逐渐成为旧式生活的表征,甚至成为被“污名化”的传统的代名词,藉以和“现代文明”划清界限。至此,“迷信”一词,在逐渐普及的同时,也确立了词语本身的主观价值与意识形态根基。
“正是随着‘科学’一词的大量使用,‘迷信’作为其对立面而同时被提及。”当然这二者虽然都是同时对举着出现,它们的命运却是截然相反,“科学”一词在近代中国声名日隆,而与之相对的凡是被划入迷信范畴里的事物日益感受到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1949年之后,迷信一词基本保留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含义,并在现代化进程中成为国家话语批判的对象,如“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等。然而,一味地与过去决裂,而不注重历史的延续,文明也会走向歧途,在数次过激的SHZY运动中,迷信的范畴被无限地扩大,甚至上纲上线,凡与旧有思想、文化、传统有关的事项,多被视为迷信,批斗之风,甚嚣尘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