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0|回复: 0

神参两体理一的道德价值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6 09: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梦溪老师提出六经的五组价值理念: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同。如何应对认知?非口号式的空谈,非视之为理所当然道德说教的唯心教条,承张载、船山究其因果所以然理道,神参两体理一的唯物辩证,以理道定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性逻辑,辨析人生的道德价值观。
一、诚信,一物两体的诚者天道与诚之者人之信道。诚者天道有物理;诚之者人之信道循物理有事则。合物理事则为物则,顺乎物则诚信道。顺乎物则,继之者善,成之者性的一物两体。不能继善,不会有心性文化文明的成性;没有文明成性,不会有再续的继善,继善成性诚信道。究诚信所以然之理道,形上文理導有明诚矛盾体,非诚之离明,明之离诚,没有明诚的文以理益质礼载道,焉有诚信道?形上政導有明钦道,决定着诚信道。形上文政的明诚与明钦,神参诚信的两体理一,究其所以然之理的诚信道。
二、爱敬,从属于纲伦德教的道德仁道与礼义规范,克己复礼忠恕道必持爱敬心,纲伦关系的和谐与共。君敬臣忠,若君不敬至极走逆道,伐纣非伐王,伐残贼一夫。宋代忠君报国,尊卑定理的以理杀人,都是君臣关系成伴君如伴虎乱纲常的专制逆道。家庭伦理的慈孝父子,刚柔和合的夫妻情等,社会纲常诚信道影响着伦理道德及价值观,爱敬的家庭基础,存有经济基础之生民立命,心性基础的天地立心。爱敬有道清明,社会与家庭的人文文化传承。
三、忠恕,推己及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治世为道德高尚,乱世被视作傻子。忠恕的人际和谐,需要有文化大环境护持,船山仁恕天下。于天理达人欲的更无转折,满足生民对物欲需求日益增长之愿望。更要于人欲见天理的须有安排,合理公平社会原则落实的施政清明,建构忠恕通行的文化环境。仁恕,神参天理与人欲的两体理一,一分为三的辩证法。
四、谈知耻的人生修身路,“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更要探究培就知仁勇人生修身路的文化大环境。孔子提出知仁勇人生学问的同时,知耻而勇,更需要政制效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政治管理民众事,不能以政论政,应以德论政。德者得也,政治明明德之神参,明德于天人诚信道的两体理一之实德,即天人诚道成物物道之实德,明以钦为本的德政。政道有刑法,治理不善至者的人与事,齐之以刑,治理社会秩序。更需要齐之以礼的礼治天下,文以理益质礼载道,培育仁礼心性成理性自觉的礼义规范。理性自觉,恰恰就是人生修身路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的知耻近乎勇。齐之以刑,对不善至者法治惩处,有着法治教化,起到改造重新做人的作用,也是护持礼治秩序的政制措施。礼法合治的礼主法辅,培育礼义言行的公共规范与人生规范,有耻有格之忠恕心,就是知仁而知耻近乎勇的人生修身路。
五、究和同的社会根源?理一分殊。非仁统同的同而不和,礼明分达成和而不同的殊途同归。幸福家庭相似,清明社会的人生价值观趋同。根本问题出自生民立心立命的文化大环境。《易传》人参本体论透现仁统同与礼明分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人事结构合理的“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若是刚柔杂居致人事错位至极,失去各正性命之机会平等的不合理,同而不和;一是心性理则的乾刚健与坤柔顺。若乾没有刚健精神,失乾位之名实,续人事错位的同而不和。船山言出是非善恶的义判于几,天理与人欲矛盾激化的同而不和。生民的立心立命,存在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两种走势。同样,学术研究路,存有百家争鸣的和而不同,只要是崇尚真理的学术争鸣,最终走向百虑一致的殊途同归。真理在争辨中成长而明晰,主流思想体系也在百家争鸣中奠基。宋后儒道佛的文化互补,君主专制时代的治乱循环,便产生先儒更高的理论理性阶段:唯物辩证之神参两体理一的道德价值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