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9|回复: 0

生命核心与生命性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2 08: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人不易,为学实难”,因此,牟宗三究其真实,言出两个概念,一是生命核心,如同船山所说以理道定所的文化大环境,“生命核心的这个地方”;二是相应的生命性情,学者是研究学问的那块料吗?人事的名实相符,心性的性命相称。成就天下学问,为学实难,理解生命核心与生命性情两物一体的基础理论,学者最高境觉是“清”、“高”两字。“清”,惯看秋月春风。思想史,是思想家承前启后成理论理性逻辑次序的逻辑史。具体的文化大环境之生命核心,方能定性于具体学者的生命性情。“一个人诚心从自己的生命核心这个地方做学问,吸收学问很不容易,而且发现这个核心很困难。假定不发现这个核心,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在学问方面不是一个真人”。非是做学问的生命核心之文化大环境,焉有出现生命性情学者之真人,如船山要躲进深山研究学问成真人,绝无仅有。正视文革环境,故然敬重梁漱溟气节,也不要责怪冯友兰失气节。在汉武独尊儒术时代,伴君如伴虎。董仲舒违心的“屈民以伸君”,弃民本;“屈君以伸天”,借吉凶成天意征兆警示君王,护民本。天人感应的得失权宜,成无奈的非天人学问。没有大师的时代,何必责难冯友兰哲学为浓包哲学?汉武独尊儒术的君主专制时代,方有汉儒的初度儒学异化,进入忠君报国的尊卑定理时代,方有以理杀人的宋明理学的极度异化。正视思维与存在的哲学基本问题。“清”的境觉很重要,究前人理论成形的所以然之理,必要正视历史事件发生因果事实的逻辑次序,社会文化心性成实践理性的理气次序,方能定论理论理性的逻辑次序。如何理解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联系到孟子的恒心与恒产成社会分工的阶层理论,荀子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的物物道理论,《易传》的道器层次理论,精确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逻辑,道器层次的礼义言行规范理论。谋私利就不要当官,不是“君子喻于义”的理性逻辑?三大次序定位,究前人理论成形所以然之理,持客观理性看待前人,“清”的学者境觉。
“假定你这个学问不落在你这个核心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说你这个人没有真学问”。处在生命核心的文化大环境,却没有真学问,非生命性情之学者那块料。学者境觉之“高”,视前人理论不够格,或差点之悟性,非傲视前人。社会的文化文明,究前人理论成形所以然之理,文化传承的新故相资新其故。若不能新其故,而是守其故,甚至是落后于前人理论,就不是研究学问的那块料,枉做学者成性命错位了。所以,学者“高”的境觉,其思维深刻度超越前人,理性悟觉度超越前人。正如孔子的人际忠恕仁道“不够格”,方有船山仁恕天下之人道理欲观的超越,“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推崇船山的人道理欲观,还差点,蕴容商品经济规律的人道理欲观。“高”的学者境觉。
传统儒学理论理性的逻辑次序,显然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过程。否定阶段极度异化的宋明理学,继承孔孟之道,却是异化了孔孟理道。在物质生产力低下的孔孟时代,孟子主寡欲,“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非闭情去人欲的理欲两体理一。盛唐辉煌后的宋时代,并不是满足生民对物欲需求增长的文化文明,反往后倒退,存天理,去人欲,文史心性情罪路,成形理所当然的唯心教条。究宋明理学唯心教条所以然之理,其视域高于孔儒。孔子忠恕人际是研究中庸的质文心性,宋明理学研究仁统同的整体性,心性人事合一的中庸本体论。从而将孔儒应该之理的肯定阶段,推动到宋明理学唯心教条成当然之理的否定阶段。宋明理学异化了孔儒,其视域高于孔儒。从张载气学到船山实学的更高理性阶段,化解仁统同之心性异化,仁统同与礼明分的神参两体理一,完成儒学否定之否定规律过程。
“为人不易,为学实难”,辩证领悟生命核心与生命性命之间矛盾理论,学者最高境觉是“清”与“高”。“清”是理性客观地看待前人的思想理论,究其理论成形所以然之理;“高”非傲视前人为不够格,或差点,其理论*功夫体现:真学问的思维深刻度超越前人,理性悟性道高于前人,理论理性的“新故相资新其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