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96|回复: 0

江苏山观镇窖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0 13: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3-20 13:34 编辑
' l4 y& b- b" V( u( }7 a3 p6 e
+ x4 b' E4 u& r# M江苏山观镇窖藏' h1 L8 f7 X( y1 t, j) R
来源:国宝档案: d; N2 x2 X7 A9 W
0 v2 u) t" a5 [! C
  战乱中,南宋女人如何把贵重首饰保存好?& M/ e2 T, Z' ?( c$ a% H
  对于宋代女性而言,漂亮的金银首饰不仅可以用来装扮自己,更是可以带来安全感的私人财产。5 O" e& |" {- J0 X
  然而,当战乱来临,她们不得不流着眼泪,将金银首饰埋入地下,希望有一天可以重返家园。
# K; o2 z# Y; G% ~( k, E8 ~+ \  中国南宋时期,女性的金银首饰,大部分来源于娘家的陪嫁,或是婆家的聘礼。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金银首饰将会带着双方父母的心意和祝福,伴随一个女人的一生。然而,当战乱来临,她们该如何处置自己心爱的首饰呢?
4 w. \& F% v1 a4 I8 ]: y  现藏于中国江苏省江阴博物馆的七花头鎏金银簪、五花头鎏金银簪、三花头鎏金银簪,以及并头式花筒鎏金银簪、花卉鎏金簪面、竹节鎏金银钗等一批金银首饰,均为江阴市山观镇窖藏。$ y& \  R* Q5 L/ \* o
sgj6timg.jpg + H% p, q) E. @/ ~
sgj0timg.jpg
( U% W+ [, f" J, p8 X$ f sgj1timg.jpg $ `9 n7 q6 r, p: W) b( g# i
sgj2timg.jpg
3 n9 J% v0 r, E  窑藏,是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比如战争时,为了埋藏一些不能随身带走的贵重物品而有意挖的土坑或地窖。专家推测,山观镇窖藏很可能是在中国南宋末年的战乱中,被主人埋入地下的。
: V) T/ j0 G# c- U$ S- V  因为窖藏地点比较隐蔽,窖藏金银器大部分保存完好,宋代工匠于方寸之间巧雕细刻,用金银制作出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可以想象,昔日的主人将它们埋入地下时,该是何等的伤心与不舍!
" O, B7 u& L6 G  对于宋代女性而言,这些金银发簪,绝不仅仅是漂亮的首饰,更是可以带来安全感的私人财产。因为宋代女性的金银首饰,往往来源于出嫁时父母为她们置办的陪嫁。根据宋代的婚姻制度,女子带到婆家的陪嫁属于私人财产,一般不用于家庭开支,未经女子同意,丈夫或婆家任何人都无权动用或干涉其使用。
% c2 B: v4 W) X sgj3timg.jpg
/ l0 p5 X( ]. ~: T" P/ [ sgj4timg.jpg
% K9 k* B. U, J4 m sgj5timg.jpg
( p( ?& X# {! D4 K) G# x sgj6tjmg.jpg
8 ?. r8 b2 Z" H: n! ?* m' K  宋代女子去世后,她的陪嫁只能由亲生子女继承,如果没有子女,则由娘家的后人来继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宋代女子对娘家财产的继承,是通过陪嫁来实现的,如果女子没有后人,陪嫁就必须返还给娘家,婆家人不得占用。
% L( t$ K$ s* ~  如果男女双方离婚,也就是出现了由男方主动提出的“休妻”现象,当初陪嫁过来的东西,如各种金银首饰等财富,也要全部归女方所有。女子离开婆家时,就会按照出嫁时父母开列的“陪嫁清单”,将所有陪嫁之物带回娘家。
" X. Z! g( i. Y  虽然陪嫁属于女子的私人财产,但一些宋代女性往往乐于用陪嫁来补贴家用,或者资助丈夫读书、经商。比如北宋名臣杜衍(978-1057),原本家里很穷,结婚后,他靠妻子的陪嫁刻苦读书,最终得以高中进士。. T$ N7 ^. X4 F
dybb0b.jpg # }1 n2 L5 v  k, F
  宋代流行厚嫁之风,但凡小康之家或士大夫家庭,女方父母花到嫁妆上的钱,通常要远远多于男方父母花到彩礼上的钱。例如北宋名臣范仲淹(989-1052)为范氏家族制定的族规写道:族里男子娶亲,彩礼统一按二十贯的标准;族里女子出嫁,嫁妆统一按三十贯的标准。从中可以看出,给女子办嫁妆,要比给男子办彩礼负担更重。
3 D  s( y, M8 J0 ^- F& O fzx0p0.jpg + ?: g* w+ _1 m3 j
  厚嫁之风的盛行,使得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互相攀比嫁妆、贪图嫁妆的现象。北宋名臣司马光(1019-1086)对此十分愤慨,认为过多的嫁妆导致人们品行败坏,破坏大家庭的和谐,因此他提出,女性要严格遵循《礼记》的规定,不得持有财产,甚至收到的礼物也要交给公婆。( X  x% w: l1 N; b/ j
  尽管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很多宋代文人都批评嫁妆,认为嫁妆不合理,但厚嫁之风并未因此消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 K2 n7 t! Z# ~1 P smg192.jpg 9 N. l4 h5 i# S3 [
  原来,在中国封建社会,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子出嫁后在婆家的地位相对较低,如果结婚时从娘家带去丰厚的陪嫁,就可以确立自己在婆家的地位。比如中国清代小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常常用自己丰厚的嫁妆来打压丈夫贾琏。' E* L- D4 M" j* }: g* D
  史书记载,宋代奸臣秦桧(1090-1155)也曾经被妻子王氏(生卒年不详)用嫁妆打压过。当时,金兵攻占北宋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时,秦桧和妻子一起被金兵俘虏,后来两人一起逃脱。在逃亡途中,秦桧一度觉得妻子是个累赘,想把夫人甩掉。他的夫人对此气愤不已,指着他的鼻子骂道:“我嫁到你们秦家,那可是明媒正娶,光嫁妆就值二十万贯,有什么对不起你的?”秦桧听后,顿时哑口无言,只好默默地带着夫人继续赶路。9 y+ z3 D4 q$ T# c) V- s
qwgp0.jpg
" h$ {8 l, d& B, X8 g  宋代因为厚嫁之风的盛行,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因为嫁女,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就连当时的名人也不能幸免。比如宋代著名大文豪苏轼(1037-1101)的弟弟——苏辙(1039-1112)嫁女儿时,为了筹办嫁妆,不得不卖了一块好地。宋代女子出嫁时,双方父母都会为她们置办什么样的金银首饰呢?2 I8 W% [8 g: A# J, k
ss0859.jpg
" G) u; w4 B# K6 [ sz0zl9.jpg
' Y* }2 k7 D5 n, n2 I$ ~3 |
0 R, r$ X  }! m' o) g8 D& H
# n2 M1 k9 r% H! A7 \6 A) y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