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2|回复: 0

[原创] 潜江“首开先河”的中国最早古河流——“楚灵王渎”与“子胥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8 1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潜江“首开先河”的中国最早古河流——
                            “楚灵王渎”与“子胥渎”

       我国古代人工开河,起源很早。而在水利学术界公认的是,最早开凿人工运河的是南方的楚国。而且,这些古代人工开凿的中国最早运河,都认同在今天的湖北潜江。
     且与这些开凿人工运河的人物和相关事件形成的故事、成语典故、甚至形成地名、传统节日习俗等等附属文化,则令人目不暇接,在中国口口相传,几乎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深远影响。例如“爱国主义传统”,就是楚国最典型、最突出的文化特征。如在与人工河“子胥渎”相关的事件中,便产生有爱国的历史典故——《申包胥哭秦庭》。关于地名,如与伍子胥逃亡的路途中形成的地名在江南也不在少数,再如《史记·河渠书》载:“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其中以伍子胥所开的堰渎便称谓“胥溪”和“胥浦”。在节日习俗中,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外,在江淮地区则是纪念伍子胥。而屈原和伍子胥均与湖北潜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在湖北潜江没有发现《张金黄罗岗遗址》和《龙湾遗址》之前,考古界和历史学界对楚国在江汉平原的历史和辉煌业绩之了解,仅仅局限在湖北江陵的战国晚期之郢都——纪南城。所以,历史上与春秋时代楚国有关的史料和事件、河流等等,也附会到江陵的纪南城,但又因湖北江陵之郢都所在地域的地理位置与史载出现不符或矛盾,令考古界和历史学界争论不休。例如关于中国的第一条人工河“荆汉运河”就是如此。据《史记·河渠书》载:“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但对运河的具体走向,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根据同书之“ 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也”,以及《水经注》的有关史料记载,有关楚灵王(公元前540年——前529年)时,曾经开渠通往章华台,并“言此渎灵王立台之日,漕运所由也。其水北流,注于扬水。”于是,有学者据此记载进行找寻,并据江陵纪南城得出“很可能是孙叔敖(约公元630—前593,蒍氏,名敖,一字艾猎,蒍贾之子于庄王十五年即公元599任令尹《淮南子·人间训》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引用发源于荆山南流入江的沮水,与发源于湖北江陵郢都纪南城附近的扬水相连接,企图证明江陵纪南城在春秋时代与相关的河流之间的关系,构成其合理性,并说明纪南城的地域与史料的记载和河流的关系在地理上完全吻合。但是,因为始终没有找到相关的遗址和考古发现证明,这种分析和探索,成为一种不能为考古界认同的推测。

     当湖北潜江的《龙湾遗址》、张金的《黄罗岗遗址》在1984年被发现后,在全国的考古界引起震动性地反响,这个被考古界和历史学界孜孜以寻的楚都,曾在江汉平原辉煌了500年的“楚国”遗址,终于在潜江浮出水面,并以其惊世骇俗的面积、大量的宫殿基址和遍布田野的瓦当残片、绳纹陶器、陶纺轮、贝壳路等等充塞满目,其出土文物的楚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从1987年到2001年,在有了龙湾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后,已经确定:早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龙湾遗址区域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邹衡在《龙湾遗址——序言》中明确指出:“龙湾遗址的发现、发掘与研究,是楚国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对楚文化之研究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并将产生深远影响。”(见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通讯员胡定平报道)。
         现在,当我们知道了湖北潜江的张金黄罗岗遗址与潜江龙湾遗址是都城与离宫的关系,再来看《水经注》的有关史料记载,在楚灵王(公元前540年——529年)时期,曾经从现在的黄罗岗之“楚都”开渠通往龙湾之“章华台”,并“言此渎灵王立台之日,漕运所由也。其水北流,注于扬水。”的记载。从这一记载,便可粗略的知道如下的信息:
     1、在湖北潜江境内,中国第一条最早的人工河,是楚灵王时从张金的黄罗岗向北掘进,引水北流,直至通往龙湾章华台,并与章华台南面的“扬水”通连的河流。这一条被历史湮没的古河流,虽然见载史料,现在已经无法再现其真面目,但我们已经通过史载知道:中国的这第一条最古老的人工河流,却是为了让楚国都城与章华台畅通无阻的“漕运”关系而挖掘的,这就是“楚灵王渎”(注:我且以此命名称谓之)挖掘中国最古人工河的动因;
     2、再看楚国都城与楚离宫章华台的地理位置,与其水的流向却是完全吻合的:龙湾在张金黄罗岗的北面约有8公里的地方,那么,楚灵王挖掘的这一条人工河,据地望和逻辑分析就可知:这条由南向北掘进的“楚灵王渎”之长度,应该是在8公里左右。其河水的流向是由南向北,从张金黄罗岗流向龙湾章华台。
     3、据分析,若作为王室的成员往返于楚国都城和离宫之间,这条河流的底部宽度和航道的深度,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规模。否则,与楚灵王“愿与诸侯共落之”的中国“园林建筑鼻祖”——章华台之恢宏宫殿建筑将不匹配。故而,这条与龙湾章华台离宫相连接的楚灵王挖掘之人工河,可想而知,应该具有一定的奢华程度和规模。
     4、上述记载中,只说了“言此渎灵王立台之日,漕运所由也。其水北流,注于扬水。”,并没有说此“渎”还通往汉水。所以,“楚灵王渎”应该不包括从今龙湾章华台到连接汉水的这一段北折的河流。那么,这一条向北折的“扬水”是怎么来的呢?

       伍子胥伐楚的“子胥渎”

     第二条中国的古河流是“子胥渎”,在楚昭王(公元前515年——489年)时,伍子胥率领吴师伐楚,据《水经注》载:“子胥渎,盖入郢所开也。”当时的“楚都”,就是当今湖北潜江张金的黄罗岗遗址所在地。伍子胥伐“楚都”的路线可能是由汉水入扬水。在谭骐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有一条从今之龙湾附近突然北折的扬水。这条北折的“扬水”径直流入汉水,且这段河流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描绘成几乎毕直的一条线,与由江陵向东流的一段和向北折的一段,构成一个曲尺形。这种奇特的河流现象应该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具有明显人为的痕迹。这段北折流入汉水的扬水,应该就是“子胥渎”。
     伍子胥当时伐楚,要入郢都报楚平王杀父亲伍奢与兄长伍尚之仇雪恨,从汉水进入当时在今湖北潜江张金黄罗岗的楚郢都,从军事角度而言,出其不意的袭击是最佳的方式。而从汉水到楚郢都,秘密地挖掘一条从汉水通往靠近今潜江龙湾的附近的章华台之扬水,而后再沿着“楚灵王渎”用水师载兵袭郢,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因此,从今龙湾章华台附近北折到汉水的扬水,应该是伍子胥从汉水向南掘进,与古扬水衔接,而后,吴国水师沿着这条“子胥渎”逆扬水向南到楚国的离宫章华台,而后又从章华台沿着楚灵王渎”直奔今张金黄罗岗的楚国郢都。伍子胥攻陷在今潜江张金黄罗岗的楚国郢都后,到处找寻时任国君的楚昭王而没有找到,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竟将杀害伍子胥父亲和哥哥,且已经死亡的楚平王墓掘开,鞭尸三百下以泄积压在心中的深仇大恨。《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原文记载:伍子胥“掘楚平王之墓,出其尸,鞭三百,然后已。”这就是闻名古今的典故《伍子胥鞭尸》与“子胥渎”的由来。《伍子胥鞭尸》的典故又引出《申包胥哭秦庭》救楚国的典故来。这些轰动历史的大事件,都应该发生在今之潜江境内。
      总之,“子胥渎”的动因是要助吴伐楚,报仇雪恨。
      还有一个问题:即关于“子胥渎”是伍子胥用吴国人挖掘的,还是“疏浚”以前就已经存在过的扬水问题。我认为是伍子胥用吴国人“挖掘”的,而不是“疏浚”的。所谓“疏浚”,就是以前已经存在此河,伍子胥只不过是略加修整疏通。而我认为的“挖掘”,就是在没有此河的前提下,自己新开凿的一条河流。且据《百度·江汉运河》的录载,其概念是含糊不清的。

     古代“江汉运河”,又称扬水、子胥渎,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运河。楚庄王(公元前613年——前591年)时,激沮水作渠,引江水循入古汉水支流扬水,东北流至今湖北潜江西北注入汉水,沟通江汉,楚灵王(前540年——前529年)时,又自章华台开渎扬水以利漕运。楚昭王(前515年——489年)时,伍子胥率吴师伐楚,疏浚此运道以入,故称“子胥渎”。

     上述的“楚庄王(公元前613年——前591年)时,激沮水作渠,引江水循入古汉水支流扬水,东北流至今湖北潜江西北注入汉水,沟通江汉,”线索,目前尚无证据。据《史记·河渠书》载:“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但对运河的具体走向,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根据同书之“ 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也”所说,其中的孙叔敖,是公元630—公元593年楚庄王时代的重要人物蒍氏,名敖,一字艾猎,蒍贾之子于庄王十五年即公元599任令尹,是协助楚庄王完成霸业的首要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水利家,据说他曾在汉西利用沮水兴修水利,还在江陵境内修筑了大型平原水库“海子”但这些记载目前尚没有确切的证据和相关的系统研究,只能存疑于此。
    上文中将“江汉运河”与扬水、子胥渎混为一谈,则概念不清。其实,扬水是一条从江陵流到今之潜江境内的自然古河流。而命名为“子胥渎”的,是伍子胥带领吴国人挖掘并与古扬水衔接并通往汉水的一段河流,并非是所有的“扬水”都叫“子胥渎”,而只有扬水突然北折的那一段才叫“子胥渎”。
     文中关于扬水的流向也是极其错误的。该文中描述“(扬水)东北流至今湖北潜江西北注入汉水”,说明这条扬水从湖北江陵流到其东边的湖北潜江后又折返回去了。因为江陵在潜江的西边,而扬水却向西北返流,可想而知,东北流到潜江后又西北流入汉水,这条扬水是一个什么形状?!汉水又在潜江的什么方位?也是令人莫明其妙的。
     继后所说的“楚灵王(前540年——前529年)时,又自章华台开渎扬水以利漕运。”还是尊重了史料的原文;但随后对“子胥渎”的说法:“楚昭王(前515年——489年)时,伍子胥率吴师伐楚,疏浚此运道以入”则又是含糊其辞。因楚灵王时挖掘人工运河,连通楚国郢都和章华台以利漕运,并没有说还将此水挖掘到了汉水,因此,从章华台到汉水的一段扬水,便存在是伍子胥挖掘的,还是以前就存在,伍子胥只是“疏浚”的问题。
    我认为:从章华台到汉水的一段扬水,是伍子胥领吴国人挖掘的,其理由如下:
     1、如果只是“疏浚”,这一段已经存在过的河流取名“子胥渎”,一定会有相应的记载说明;楚灵王从楚国郢都开渠到章华台以利漕运,并没有说还将此渠挖掘到与汉水通连。因为从章华台到汉水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大约还有近30公里左右,即使当时的汉水并不是现在的位置,可能离当时的章华台近一点,但也比从黄罗岗到龙湾的8公里要远上几倍的距离,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且楚灵王的人工运河记载,并没有说挖掘到汉水;
     2、据《水经注》在“杨水”的记载中说:“陂水又经郢城南,东北流谓之杨水。……杨水又东入华容县(汉置。在今潜江市西南龙湾镇的章华台一带的东南方),有灵溪水(注:《水经》为“灵港水”)。水东入离湖。湖侧有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楚灵)王与伍举登之,举曰:‘台高,不过望国之气祥。大,不过容宴之俎豆。’盖讥其奢而谏其失也。该记载中提到的伍举一作椒举。春秋时楚国人。伍参子。楚大夫。是伍员(即伍子胥祖父,伍奢作为伍举之孙的伍子胥,应该知道从章华台到楚国当时的郢都,有一条“楚灵王渎”,这是吴国水师可利用伐楚的最佳通道。
     3、从汉水到今之龙湾的章华台,这一段扬水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是一条较为笔直的河流,与从江陵到龙湾章华台的扬水构成一个从西之江陵到东的章华台,而后又从章华台突然北折,构成一条笔直的扬水通连汉水,而这个曲尺形的扬水流向,就有明显的人工痕迹。这一段向北流入汉水的扬水,应该是伍子胥以汉水为起点掘进,由北向南直达龙湾章华台的。“子胥渎”只有衔接到章华台附近的扬水,然后伍子胥才可以进而利用“楚灵王渎”,直捣当时在黄罗岗的楚国郢都,达到克楚复仇之目的。当然,也还有一个假设的可能:即伍子胥挖掘的“子胥渎”是由南向北掘进,但这种可能是可以绝对性否决的,因为伍子胥不可能飞到章华台然后从南向北掘进,且还要面对与楚军交战的腹背受困之境地,这是“绝境”,而不是一个军事家能选择的作为,也不可能如此。所以,可以肯定,伍子胥的“子胥渎”是从汉水向南掘进至章华台的。
    4、当今在潜江的地名,与“子胥渎”(扬水)北折流向中出现的地名基本相符。这条北折的“子胥渎”扬水,应该是伍子胥从今潜江沙街略西的杨林口,又叫杨林州,当地人将“林”念为“令”。即《水经》载:“沔水(即汉水)东南与阳口合”的“扬口”,是扬水入汉水的交接水口。伍子胥是从汉水旁的“扬(林)口”向南掘进到“杨市”,然后到“渔洋”(我认为“渔洋”可能是当时“扬水”向东流的末端余絮,故有可能是“余扬”的谐音而误为“渔洋”。)与当时的扬水衔接。而潜江的杨林口、杨市、渔洋(与“扬”同音)均有一个“杨”(扬)字,且从北向南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我认为:伍子胥挖掘的这条“子胥渎”人工古河流,很有可能就在这一条路线上。
     5、伍子胥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水利专家。春秋后期,继晋楚争霸后,长江下游的吴国崛起。在阖闾和夫差执政时期,为了西攻楚,南征越,北伐齐及与晋争做盟主,先后开凿了堰渎和胥浦。其中的“堰渎”又叫“胥溪”,而“胥浦”则无疑是以伍子胥所开的命名。所以吴国的堰渎和胥浦,都是伍子胥所开凿的。故而伍子胥到自己曾经逃亡而出的家乡潜江,来开凿“子胥渎”可谓是了如指掌,轻车熟路。“子胥渎”是在“楚灵王渎”之后开凿的,但因伍子胥之人和事件构成的故事情节,因司马迁的《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而在历史上声名远播,影响深广,故而“子胥渎”的名气,比“楚灵王渎”要大得多。
    例如与伍子胥有关的成语就有很多:
     《风吹草动》天罗地网》就是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这段历史时期的成语故事。
      伯嚭侥幸逃脱,并逃到了吴国,伍子胥与伯嚭虽无私交,但是因为遭遇相似,同病相怜,就将他举荐给吴王阖闾,因此有了同病相怜
      公元前506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责备伍子胥的行为过分,并到秦国去借兵救楚,因此有了申包胥哭秦庭》的救楚国典故和倒行逆施》与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夫差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于是,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在临死前说的《死不瞑目》即为成语。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为越偷袭所灭。
     在吴越争霸的成语故事有《卧薪尝胆》、《如火如荼》、《鸟尽弓藏》等。
     总而言之,“楚灵王渎”是楚灵王在(前540年——前529年)时,最早由南向北开凿的第一条人工河;第二条是伍子胥率吴师伐楚,从汉水向南开凿到龙湾章华台与扬水连接的一条河流。“楚灵王渎”是用于“漕运”游览的河流;“子胥渎”是用于伐楚的军事性用途的河流。
    “楚灵王渎”和“子胥渎”都在潜江市境内,它们在中国的古运河史上地位重要而显赫,尤其是“楚灵王渎”之人工运河具有“首开先河”的巨大启示和影响作用,成为中国人工运河的祖宗。不论其后的人工运河如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有多大、多长,乃至其功能作用有多么巨大,都是潜江这两条最古人工河的子孙,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