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4|回复: 0

[岁时节日民俗] 广东埔寨火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0 20: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东埔寨火龙
来源:梅州在线

  “中国火龙之乡”埔寨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最南端,东南连揭东,西邻揭西,地处“两市三县”交界处,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埔寨火龙”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埔寨纸花”是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闻遐迩的埔寨火龙这一吉祥物,是具有浓郁客家民间风情的传统文艺活动,据考证始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历经270多年,堪称中国特具一格的客家民间艺术之花。自清朝乾隆年间在埔寨兴起以来,年年如是,代代相传,每逢元宵佳节,举行“烧火龙”、“烧烟架”、“烧禹门”等民间艺术表演,以祈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埔寨火龙”名闻海内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埔寨火龙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1998年,埔寨镇被广东省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0年埔寨镇获得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殊荣,2008年“埔寨火龙”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多次应邀到各地表演,如1987年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1989年梅州市首届客家联谊会、1990年福建省“国际水仙花节”、2005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2009年梅州市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式、2010年第八届世界丰顺同乡联谊会、2011年台湾苗粟县2011客庄十二节庆“苗粟火龙”交流演出活动等20多场次大型活动,“埔寨火龙”的精彩表演,荣获了“客家瑰宝”、“技术超群”、“前程似锦”、“共创辉煌”等奖旗、奖牌100多面,赢得了观众的惊叹和赞扬,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和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内外几十家电视台,还有《人民画报》、《晶报》等媒体均作了专题报道。
  火龙神话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东海龙王的第21今孙子叫浊龙,被父派到南粤莲花山脉管辖赤岭(指现今埔寨一带)。浊龙上任后,胡作非为、鱼肉百姓,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群众忍无可忍,只好向老龙王告状,於是龙王命其小女清凤,佩上龙剑赶往南粤。一日,清凤趁浊龙醉酒如泥时杀死了他,将其斩成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段,然后带回斩下的龙头向父王禀报。留下其余三段,变成现今埔寨的“龙身”岽、揭阳的“龙尾”、揭西(与埔寨交界处)的龙颈。从此,莲花山一带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百姓也岁岁平安。当地民众为纪念这个神龙显现消灾的喜庆日子,每逢元宵节,便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安上炮竹,插上香火,配以锣鼓,进行燃放、舞动,俗称“烧草龙”,意在祈求金龙年年降临人间、人间年年风调雨顺。随着时代的推移,历史的进迁,在龙的首、身、尾各个部位再装上烟花、火箭,绘上形象逼真的龙鳞,再辅以烟架、禹门和鱼、虾等水族群英,便逐渐成为今天这种独具风格的“埔寨火龙”。
  火龙制作与表演
  最初的“火龙”制作,只用稻草竹篾结扎成龙躯再糊裱上白纸,单色勾点绘画而成。然后用硫磺、白硝、木炭土自制火药烟花,制作出土火箭“高龙”、“吐珠”、“转花”、“大犁”等等,再装配成“火龙”。“烧火龙”经过长期的不断改进,如今的“火龙”已经十分精致美观。艺人们用竹篾结扎龙躯,“韧藤纸”(棉纱纸)糊裱后用艳色精心描绘,龙眼还装配电珠。“火龙”最多的有15节,全长可达40多米。全龙装配各式各样的现代成品烟花。表演时,不但能自动燃放发射各类烟花,还会张嘴、喷火、吐珠、躬身、摇尾,栩栩如生,精彩纷呈。
  “埔寨火龙”表演,含“烧火龙”、“烧禹门”、“烧烟架”等三大项目。
  首先表演的是“烧禹门”。“烧禹门”也叫“鲤鱼跳龙门”,取材于大禹治水的故事。“禹门”高六米,设正门和两个小门宽有十余米,形似牌坊门。正门横匾有“禹门”二字,门联常用“龙腾凤舞歌盛世,鱼跃人欢乐升平”。禹门各处安装有各式烟花,烧禹门时还有水族群鱼配合表演。观礼台上领导或嘉宾点燃“火老鼠”后,“火老鼠”直射 “禹门”,这叫“老鼠游梁”。接着绚丽多彩的“鲤鱼跳龙门”等景观便相继出现。
  然后表演的是“烧烟架”。“烧烟架”也称“烧火树”。“ 烟架”高达十余米,有十一架不同层次的烟花景观,能自下而上有序地燃放表演。在“禹门”余景未尽之时,另一只“火老鼠”又飞向“烟架”首层,便逐层自动点燃不同的景物。顷刻间,小龙落地生、花篮成双对、落地生银花、大船丰收归、鲤鱼带子游、喜联呈吉祥、花篮串串艳、万箭穿云霄、珠灯成双对、圆盘开好花、花好月又圆等奇景不断出现,正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最后表演的是“烧火龙”。随着土制铳炮三声巨响,火缆队、喜炮队前面开路,鼓乐队引出“火龙”,绕场三周后向观众台点头致礼,待命。此为金龙出洞仪式。60多位不戴任何笠帽的赤膊壮汉手擎“火龙”,在绣球的逗引下,绕场舞动,龙眼闪闪发光,两边亦有赤膊青年挥动“火缆”成火浪翻滚以助龙威,“鳌鱼”、“金鲤”、“龙虾”争当先锋,一派热烈场面。突然,金龙吐出串串金珠,龙身闪烁五光十色。煞那间,“火龙”在火海中翻腾飞舞,流星漫天,火花四溅,气势磅礴,扣人心弦,铳炮声、礼炮声、喝彩声此起彼伏,震天动地,那时“烧火龙”达到了高潮。
pz00timg.jpg
pz01timg.jpg
pz02timg.jpg
pz03timg.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