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记住
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邮箱
切换到窄版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国学投稿
投稿中心
网站学者
学者频道
国学阅读
读书频道
国学导航
導航頻道
国学复兴
学刊
电子期刊频道
公众号
微博
签到红包
Plugin
每日签到
领取红包
搜索
搜索
热搜:
新唐书
伤寒论校注
易经最新章节
芈这字咋念
史前易学
昆曲
加我数年
周易
洪水发生
道光朝
论语
易经
太平御览
本版
用户
国学复兴网
»
国学复兴
›
國學資源
›
國學圖庫
›
名勝古跡
›
北运河
返回列表
查看:
1249
|
回复:
1
北运河
[复制链接]
好蛋
好蛋
当前离线
积分
226272
发表于 2017-4-13 19: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4-13 19:56 编辑
7 N: r8 n) R6 B2 \( N, l
% W8 J3 V- a) m; F$ X# @+ w) K2 }- x2 m
北运河
* s* k' }6 x3 r. d2 {! q( d) S
来源:运河水系
0 Q/ C( Y7 B9 c6 _' S \
a' u* r* t& x0 r9 k7 G$ S
北运河是流经北京市东郊和天津市的一条河流,为海河的支流。干流通州至天津也即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古称白河、沾水和潞河。其上游为温榆河,源于军都山南麓,自西北而东南,至通州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
, d0 ~2 x. q# N* h# ?; X
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区及海淀区一带。向南流入通州区,在通州区北关上游称做温榆河。然后流经河北省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在天津市大红桥汇入海河。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5300平方公里。
% o) `! g' {! T+ t$ q U+ T
支流有通惠河、凉水河、凤港减河、龙凤河。
* W$ B1 q& o% X9 g7 ^
漕运咽喉河西务,曾盛极一时。
5 E% T ?* u" Q ?+ z
北运河又称“御河”,是天津重要的一级河道,海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引滦输水任务。
# @, K9 L* R) H8 n
北运河古称沽水、潞水,金代泰和五年(1205)开凿为漕河后成为京杭大运河七段之一。历史上又称为天津河、漕河、白河、运粮河等,清雍正年间称北运河。因皇帝出巡多次途径此河,又被百姓称为御河。
6 n; M0 e& n0 K5 f; t2 k
8 U) e' L5 h& Y# V5 i& p
中文名:北运河
7 F9 l8 c6 ^; y5 q
所属:海河的支流
: r! @$ Q/ l7 `) H
流经:北京市东郊和天津市
8 I" E& v, ^8 r) D" J( y( K
古称:白河
1 J: l# k, _$ P* } V; x
上游:温榆河
9 a( C; c8 N3 p+ p$ d
源于:军都山南麓
) B1 X0 f% L+ u7 z6 x( C$ K0 g" E8 A
3 ?2 s# o9 j; ]8 X$ v1 X( _
河流概况
. C1 U( O* j( w. [2 s/ t) \* b
上游支流有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在沙河镇汇流后称温榆河,东南向流至通县北关始称北运 河。南流经通县牛牧屯村出北京市境,经河北省香河县进入天津市武清区,于大红桥汇入海河。全长180公里。流域面积5 800平方公里。北京市境内河长38公里。流域面积4 423平方公里。河宽一般在50—100米之间。主要支流除上源温榆河外,有清河、坝河、凉水河、通惠河、凤港减河等。因上游支流多源于山泉及岩石裂隙水,一般水量不大,河床平直狭窄,流速平缓。
' @8 r+ W# y6 h# S* g- b
4 K- U0 z+ ?0 F
水利工程
) f3 Y) [) \1 z' i# K
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是历史上始于隋开凿的人工漕运水道。著名水利科学家郭守敬(1231-1316)为提高水量,增大运河的航运能力,曾开引昌平县白浮泉水至水翁泊,经高果河(今长河)、北护城河、通惠河,使漕运船直达元大都城积水潭一带的码头。后终因水量不足,河道淤浅而废,并因 河道渲泄不畅而时常泛滥成灾。据1939年通县水文站记载,洪峰流量达1670立方米/秒,使河道溢漫。1959年后在上游兴建了十三陵、响潭、王家园、 桃峪口等十多座中小型水库,基本控制了洪水灾害。现为北京城区及郊区主要的排水河道及天津农业用水的输水河道。1963年又开挖了运潮减河,分减洪水流入 潮白河。1970年进行了疏挖治理,改善了排洪条件,并在北运河上建成了通县北关、林庄、杨洼等拦河闸,一次可蓄水2 000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1.4万公顷。
" ^- t0 T1 R3 @6 q2 \) b4 P
/ S. E* \1 v* o- l0 X
北运河集泄洪、引滦输水、调水等多功能为一体,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道,2001年4月动工改造,9月竣工。治理自屈家店闸至子北汇流口全厂15.017公里,两岸堤距120米,提线总长度为30.032公里,北运河变清,堤岸翠绿,沿线灯亮,泄洪畅通,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是水利工程与景观工程的有效结合,是天津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6 `* G D4 n. v3 v0 w' Q
. c9 ]- J( F2 @; {( s+ C8 b
历史沿革
% S- t0 V, f! |
北运河历史上是一条通向北京的重要漕运河道。北起北京市通州区,流经天津市武清县、纳龙凤河,会永定河,至北辰区屈家店汇永定新河,至郭辛庄、千里堤进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东北边缘,于新红桥东汇子牙河,至三岔河口与南运河会合入海河。全长186公里。红桥区境内河段长约6公里,宽60—70米最大流量为100—184立方米/秒。自西北向东南,为北辰区。河北区与红桥区的界河。流经咸阳北路、丁自沽、西沽、三条石等地界。沿岸有桃花源和西沽公园等游览地。三岔河口有“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沿河右派滩渡口、勤俭桥、北洋桥、辛庄桥、炮台渡口和三条石人行便桥。明永乐年间,漕运大兴,天津发展为商埠。运河对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一定作用。该河除航运外也为城乡人民生活水源。由于华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上游坡陡流急,下游平原河道曲折多泥沙,历史上多有洪水泛滥。现境内河段为泄洪蓄水之用。
; l9 V1 u9 c2 Q. i8 ]/ {) w
历史北运河对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农业、工业及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历史的、重要的贡献。
9 J3 V" f+ j6 c6 Y8 L
: j' @4 x2 U& Z) D) ~: \: k
时时关注
$ J/ e4 \' G5 d& B
随着天津城市化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古老的运河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民房占堤,河床污染,年久失修,功能锐减,垃圾蚊蝇孳生,严重威胁着引滦水质,影响着沿河两岸百姓的生活,也严重损害了天津的城市形象。历经沧桑的北运河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几乎成了一条废河。2000年12月,天津市对北运河进行综合治理。9个月后.一条充满生机的新运河又呈现在世人面前。
9 r6 `% b, N) f1 u f! H2 @9 r
4 g3 a1 ~5 s V
城市建设
& I3 m" j. G; v/ y& v
概况
) Z' V q: }2 d- e$ D- h& l9 J0 G
“北运河综合治理,是天津市水利部门工作重点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第一步;是改变过去在河道治理中单一考虑防洪功能,而实现水利工程功能向广度拓展的第一次探索。通过绿化、美化、人文景观的建设,通过堤、林、路的综合治理,让北运河既满足防洪、输水的需要,又满足城市环境的需要。”天津市水利局局长王宏江向记者这样解读了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意义。
% ~% Q* X% P. f' A7 Y9 b- o
随着天津市建设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要求“让市区河道的水变成清水、流动起来,改变城市环境整体面貌,让城市环境变得要清洁、更优美、更怡人”。水利部门决定将北运河治理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市领导要求的试点,组织工程设计人员专门到北京、石家庄、成都等地考察、学习经验,提出运河治理方案,并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探索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
' l" Z: i8 K7 [" l
启用物业公司管理水利工程
! C9 ^. W# ]: |0 D I- B
在北运河综合工程的管理中,天津市水利部门深化必革,积极探索大都市水利工程管理新路子,在工程养护中组建物业管理经济实体,建立管养人员分离、营养机构分离的管理模式。根据水利工程、堤防绿地、公园的不同类型,分别组建经济实体。实行招投标制,对日常养护内容按定额费用对外发包。择优选择经济实体,双方签订协议,确保工程质量。在日常养护中,管理人员按照岗位责任制,做好巡视检查,督促搞好管理。凡日常养护不到位的,除按照协议要求执行外,还追究管理人员责任,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 f2 u0 [- h! Y0 r; `- ?" {
都市中的水利风景区
( A6 w' u- w$ x% {1 B
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在保证防洪的前提下,对堤、林、路实施全面综合改造,整体景观运用新的景观构成手法和园林造景理论,在分区上兼具统一与对比,以城市、环保、休闲、娱乐作为总体创意骨架,把生态休闲—冬之曲、亲水休闲—秋之恋,文化休闲—夏之梦,健康休闲—春之声,贯穿于北运河全线治理始终,突出了运河两岸的时代气息和较强的地域文化特征。
& O) N" p' x, b2 v. c! Z! N7 e
- k( X9 Z$ K9 g; o% M
京杭大运河
,
河北省
,
香河县
,
天津市
,
北京市
相关帖子
•
河北雾灵皮影传人闫贵宾
•
河北涞源乌龙沟长城
•
军粮密符扇
•
六必居酱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新手指导--帮你快速熟悉论坛
回复
分享到:
举报
好蛋
好蛋
当前离线
积分
226272
楼主
|
发表于 2017-4-13 19: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西务
: Q% C% y. b$ T' }8 q4 v
河西务镇隶属天津市武清区。全镇面积69.5平方公里,有耕地7.1万亩,辖51个村街,人口4.05万。河西务的形成与发展,完全起源于运河。早在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前,中国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诸多的区域性运河。在这些运河的沿岸,人口聚集,逐渐发展成了村镇,河西务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处。
- G% Z: V n$ {$ e/ D: A4 W0 @7 U
河西务,东倚北运河,西临凤河,地处京津两市中点。久隶武清,古称瀛西,后名河西、河西坞,元初设税关始用今名。起源于汉魏,崛起于元初。因地近京都、交通便利,有“津门首驿”的美称,河西务油饼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 \$ A" o- w2 `1 B9 r5 \$ o
) H$ ~) W0 d9 w% @2 W, n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国学复兴网总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