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4|回复: 0

永乐大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5-2 13:01 编辑
5 f+ o; g& ^# R* Q8 {/ x. i" A  u3 Y' n- s# t/ I7 E
永乐大典* p- |9 H, e6 \$ I2 j
来源:文史大观) E2 b" h+ a- c" D- c
3 R4 k0 w7 |4 z
  2016年5月,《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中俄文两版首发式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举行,很多资料都是首次问世。其中,文献首次披露了苏联当年送还中国52册《永乐大典》的过程。这又勾起了我们对《永乐大典》这部类书巨著的沉重记忆。
) x4 B& G; p  G- _2 Y# @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编纂成书的最大百科全书。它由内阁首辅解缙领衔总编,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6年(1403年-1408年)编修完成,初名《文献大成》。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
+ @2 _- W2 S! j3 {! r$ l yl01timg.jpg , K+ s' ^/ }1 f, M
  《永乐大典》共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7千万字。《永乐大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即使是清代编纂的规模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也只有1万卷、1亿6千万字,不到《永乐大典》的一半。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三千多种。与法国狄德罗(1713-1784)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即《不列颠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9 I% s& n* O* |$ z7 ` yl00timg.jpg
) [( K. K8 L! }& G% {5 D ddlw023b.jpg
" @1 R$ ~4 x: a0 @/ [# |* G ble0timg.jpg - F, p$ N7 c/ t" R1 l  s; l* E" F; ]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永乐皇帝朱棣(1360-1424)发起,内阁首辅解缙(1369-1415)、监修官姚广孝(1335-1418)等人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e7 k5 L! C' o: M
zd6661.jpg
5 {3 @+ H% L) U0 s, X* _  y ygx1c0.jpg
- S5 Y9 D1 ?, c1 y ygx0c0.jpg " O' y6 U( B6 [8 ?9 m. a' \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却遭遇了空前的浩劫,几乎丧失殆尽,到今天仅存不到原书的4%,令人唏嘘叹息、痛心疾首!
0 k: N1 {! W6 x2 S& h$ T1 [+ [: w4 t0 t3 {' e' W. t1 |# K; L
  1.美丽的《永乐大典》
9 V5 G# S8 Q. g  C+ ?  今天我们看到的每一册完整的《永乐大典》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它高50.3厘米,宽30厘米,用明代营造尺来量,应该是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开本宏大,很有皇家的威仪和气魄。每册《大典》约有50页左右。书页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翻开来有淡淡书香,十分考究和美观。
" j0 t, [" x' ~! G  古籍的书衣就是现代书籍的封面。《永乐大典》的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书衣正面的左上方黏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永乐大典”四字,字下方还有双行小字,说明这册书的卷数。5 i( P9 h/ f) i1 ^. G' G1 o
  书衣正面的右上方还黏有一个框,里面用墨笔题写这一册所属的韵目,又低一字注明这一册是该韵目的第几册。按图索骥,就能十分方便地从一万多册《大典》中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 X$ O8 X# Y8 Z  《永乐大典》的3亿7千万字,都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这么多字在编纂时应该至少抄过一遍,两千多人连编带抄用了5年时间;定稿后清抄,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平均每天要抄50万字之多。清抄的书手中有许多是各地有名的书法家。从嘉靖重录本看,《大典》的书法较为瘦长,类似欧书,看起来流畅挺拔俊美。, @. c; q7 |/ G
  一部《大英百科全书》,它的辞条是用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来编排的,那么在中国古代,如何把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组织成一个整体,让人很快能检索到要找的内容呢?《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们采用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的专家学者要编纂一部百科全书,往往要先确定条目,再根据大量的资料逐条撰写。像《大英百科全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都是这样。《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们也要根据文献中的语词来确定条目,不过他们并不撰写什么文字,而是把各种典籍中凡出现过这个条目的一段记载,甚至整部书籍全都抄录下来,还要点明采自什么文章、书籍,是何人撰写的,让人明晰出处,可以查考。
& }& x  J5 H1 N  《大典》中的插图,所绘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丽工致。我们现在从《永乐大典》的残本上,还可以看到其中的插图,这些图画描绘的山川、名物、人物、城郭等形态逼真,是古代书籍插图中的精品。《永乐大典》完整的时候,插图的式样和种类一定非常多,如果单独编一本《永乐大典》插图集的话,那简直就是古代文明的一次大展示了。
7 y  n( |* I: p4 A1 _( N  翻到《永乐大典》的最后一页,能够看到空白页上的几行细密小字,这是历代官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格式,记载抄写者、圈点者和校验者的职名。永乐年间清抄《永乐大典》时有严格的责任制度,早进晚出,不允许雇人代写。官府每天供应砚台、水罐、笔墨、饭食,冬天还供应木炭等。某页如有抄写差错,发纸另写,不论抄多少遍,只算一页。消极怠工者,按罪论处。嘉靖年间重录《大典》,用的也是这个方法,每人每天抄三页。传到今天的《永乐大典》,一点涂改、挖补、添加的痕迹都没有,说明了当时责任制度的严格,也保证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抄写质量。, t3 E% o  n$ ~  d4 p) F$ M8 x

/ S5 N- @- s7 f$ N) c  2.遭劫的《永乐大典》# A" T4 i5 F2 P' w$ Y, s% s
  《永乐大典》纂成后,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选了一部分藏书带到新都,《永乐大典》在正统年间正式被放置在文楼中。
7 V/ u3 O0 D3 X, P5 V. R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深爱《永乐大典》的嘉靖帝决定重录这一浩瀚巨著,他任命高拱(1513-1578)、瞿景淳(1507-1569)、张居正(1525-1582)等人负责重录工作。吏部和礼部主持了“糊名考试”,选拔出109位善书人,负责缮写。内府调拨了画匠、砑光匠、纸匠等。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也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缮写者被规定每人每日抄写三页,这样重录工作整整花了6年时间,到明穆宗朱载垕(1537-1572)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才最后完成。抄好的副本被放置在新建的皇史宬。
$ K$ W- O& s9 i6 z& ?- T8 Q7 X jj390q3t.jpg 7 c" w- g8 e! z  d9 r1 l
zjz50o.jpg
( I# v* q8 H* a" @  ]8 f qjcf2ea8.jpg . L5 T/ c& ]3 J7 B
hly46d.jpg
/ z: s6 c6 |9 S" W8 G hsc46d.jpg + Q5 @/ H3 `2 h$ v* Z0 v
mmz0timg.jpg
1 R. x4 E7 }% _  《永乐大典》被重录后,有关《大典》的记载就很少见了,不知什么原因;而永乐正本更下落不明,变得扑朔迷离,令后人如入云雾。有人认为《大典》正本毁于战乱或火灾,早已荡然无存。有人却认定《大典》应该是被殉葬了,现在还有重现于世的希望,要不然怎么会突然间杳无音信呢?以历史记载详实著称的中国,怎么会连这样大的一部重要典籍的下落都没有记载?实在匪夷所思!正本究竟遭遇了何等命运?如何亡佚的?至今还是一大悬案,有待史学家进一步研究考证。
# l/ r: q3 t( _: K  《永乐大典》正本已经杳无音信了,侥幸逃过明末战乱的《大典》副本到了清代也有所散失。副本共有11095册,明嘉靖后一直藏于皇史宬,清雍正年间移入翰林院。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时曾对《永乐大典》实存册数作过详细统计:《永乐大典》全书11095册,当时还剩9881册,佚去1214册。
) o$ T. `1 V) I4 X5 w0 O; ~  《永乐大典》比较大规模地陆续散出,是从咸丰十年(1860年)开始的。据时任翰林院编修缪荃孙(1844-1919)《永乐大典考》载:“咸丰庚申(1860年)与西国议和,使馆林立,与翰林院密迩,书(《永乐大典》)遂渐渐遗失。”而《永乐大典》散佚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利欲熏心的官吏监守自盗。曾任山东、湖南学务的刘声木在《苌楚斋随笔》中记录了偷盗者的伎俩:“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大典》二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加穿于身,偷《永乐大典》二本……包于包袱内而出也。”桐城派作家萧穆(1835-1904)在其《敬孚类稿》卷9《书记·记〈永乐大典〉》中也有类似记载。他们偷到《永乐大典》后,多以十两银子一册卖给外国人。显然洋人的需求也是《大典》被盗的主要原因。( b6 @: t; m6 ]) t
mqsc0d.jpg - X- T+ g  a7 X( ^- w: b% w4 \
  如此被盗成风,《大典》岂能有好。清光绪元年(1875年),翰林院中的《永乐大典》只剩下不及五千册。光绪二年(1876年),《永乐大典》只剩下三千余册。光绪十二年(1886年),缪荃孙在翰林院敬一亭中亲手翻阅过的《永乐大典》有九百余册。据缪荃孙《永乐大典考》载:“光绪乙亥(1875年)重修翰林院衙门,庋置此书(指《永乐大典》),不及五千册。严究馆人,交刑部毙于狱,而书无著。余丙子(1876年)入翰林,询之清秘堂前辈,云尚有三千余册。请观之,则群睨而笑,以为若庶常习散馆诗赋耳,何观此。且官书出借焉能借出。逮丙戌(1886年)志伯愚侍读锐始导之入敬一亭观书,并允借阅。每册高二尺,广尺二寸,粗黄布连脑包过,硬面宣纸朱丝阑。每叶三十行,行二十八字,朱笔句读,书名或朱书或否。前后阅过九百余册,而余丁内艰矣。其书零落不完,毫无巨帙。”可见,到光绪十二年时,翰林院中的《永乐大典》仍存九百余册以上。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永乐大典》仅仅还有八百余册。' j0 K5 I) z$ h% {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永乐大典》最后的厄运降临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与东交民巷比邻的翰林院靠近使馆区,沦为战场。清军和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的使馆区时,为了攻击使馆,围攻者采用了火攻之术。作为英国使馆北面屏障的翰林院就成了火攻的阵地,而其间珍藏《大典》的敬一亭也被焚毁,《大典》几乎全部遭到灭顶之灾,幸存的残本也被侵略者肆意抢掠,甚至代替砖块构筑工事。人类文明的标志——图书竟沦为作战工具,悲哉!哀哉!被劫掠的《大典》运往英、美、法、日、俄等国,流散世界各地。8 u  L' x+ j+ M7 ^+ u
  皇皇巨著,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一万多册大书,竟然落得如此下场!目前存世的仅有400余册,还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收藏机构,令人慨叹不已!& j; B7 p. X& `: \) X; _

3 `0 H* g& a: a. M; Q  3.如今的《永乐大典》
5 j: X8 @, N  }5 v( ]  《大典》遭遇劫掠和焚毁后,翰林院仅剩64册,被同治十三年(1874年)状元、清末大臣陆润庠运回府中。京师图书馆筹建之初,经学部提议将翰林院残存的《永乐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庋藏。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周树人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咨请国务院,将翰林院所存《永乐大典》残本64册送归教育部,其中60册交由京师图书馆储藏,这是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第一批《永乐大典》。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后,对《永乐大典》的收集更是不遗余力。到1934年,馆藏《大典》已达93册。6 w& o' G. {5 {) F4 A7 D
  在此之后,《永乐大典》聚散离合的过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华北局势动荡不安,政府下令古物南迁。1933年5月,教育部电令北平图书馆将宋元精本、《永乐大典》、明代实录等古籍南迁,以防不虞。接电后,北平图书馆即将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善本典籍运往上海,存放于公共租界仓库,并成立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负责管理。1937年“八·一三”事变以后,局势进一步恶化,存放于上海的古籍安全遭到威胁,运往美国寄存。选取的3000种书中有60册《永乐大典》,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运抵美国,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1965年,这批善本转运台湾,目前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如今,在国家图书馆专门为存放《永乐大典》定做的楠木书柜中,还为这60册《大典》预留了位置。
) R# h+ S0 w( Z4 z5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当时与中国友好的苏联把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收藏的11册《大典》赠还中国政府。此后,其他SHZY国家的藏书机构也纷纷赠还藏书,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赠还3册。特别是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赠还52册,堪称数量最多的一次,苏联科学院也通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移赠1册。这样,这67册远离故国的《永乐大典》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文化部接受后即拨交北京图书馆收藏,并和北图联合举办了一次展览,宣传《大典》的价值及其惨遭劫掠的遭遇。展览极大地激发了各界群众的爱国热情。一些爱国人士和藏书单位纷纷向国家捐献了自己收藏的《永乐大典》。4 t- k3 K/ j2 }8 ]  o
  1951年8月20日,著名藏书家周叔弢(1891-1984)率先将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无偿捐献给国家并致信北图:“珠还合浦,化私为公,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随后赵元方也将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捐赠出来。更令人感动的是在张元济(1867-1959)的倡议下,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一致通过将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所藏21册《永乐大典》赠送北图。此后,北京大学、广东文管会,以及张季芗、金梁(1878-1962)、徐伯郊(1913-2002)、陈李蔼如等名人纷纷捐献了自己收藏的共11册《永乐大典》。
" d6 N7 O% ?( ^" l( h- k zs23p0.jpg
8 K9 U, |# ^2 k* P zyj29889.jpg # {" J& E) ^% Y& V' p
jinl90.jpg ' `4 f: z: V9 {; ]. c% q
xbj0timg.jpg
  o# w% Z1 ?- m  }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1898-1976)总理对文物收藏极为关注,特批专款从香港藏书家陈清华手中购回一批珍贵古籍,其中就有4册《永乐大典》。8 ?7 m6 R  D( L3 P: K% h9 J$ h5 b
zel0timg.jpg # K( d$ }1 @4 P- E
  《大典》的收集过程中还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1983年,在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发现了一册《永乐大典》。家中的老太太虽不识字,但从祖上沿袭的敬字惜纸的传统,使这册《大典》的内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也可以算作《大典》流传过程中的一件幸事。$ Y1 h# B) c6 k+ o; u( Y4 b
  从1912年第一批《永乐大典》入藏到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清学部所辖京师图书馆,民国间改称国立北平图书馆,1949年后称北京图书馆)已拥有222册(含现存台湾的62册),超过全球藏量的半数。这些珍藏是由政府拨交、重视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捐赠私藏、国际友人的友好赠还和几代图书馆人奔走寻访汇聚而成的。最近一次第222册的入藏是在2013年。$ b* G8 a6 {6 v/ l4 D9 n3 u: }7 _
  《永乐大典》现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善本库房内专为其定做的楠木书柜中,保存环境良好。同时,还组织了专业修复力量对其进行了修复,修复时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基本完整地保留了《永乐大典》成书时的原始风貌和特点,从而保证其资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未因修复而受损。3 U8 I& _8 v$ l
  2002年,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永乐大典》600年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正式推出了原大仿真影印的《永乐大典》,如今数字图书时代已经到来,相信随着影印版和电子版的推广应用,会使剩余的《永乐大典》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8 \0 t& J( s9 x: z' r( q8 t
gjtsg452.jpg ( k* n  x* n. s' j* z: L& x; \" k9 f
txm01.jpg 9 j. p: W' Y) h% r* \/ \; k5 S) R4 Q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