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2|回复: 0

论儒家实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4 1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儒家实学,依从民本的共由理道,关切民生,顺应民情,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同步为天人的实学形态。在“天道远,人道迩”,物质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寡欲时代,尽求以人道完善去弥补天道缺失,“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倡导是人际忠恕的民本实学。寡欲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诚信忠恕的以性正情情贞路,中庸心性的文质彬彬君子斯文,探求是“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的天人实学形态,目标是“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天人的文明同步进入天地人参物物道荀易时代,依然是诚信忠恕的文质彬彬君子斯文时代,关切民生的寡欲而可欲,成形“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顺应民情的以性正情,关切性情的正负向,“明有性情,幽有鬼神”,“情伪相感而利害生”,着重于通志成务的心统性情;实学目标是继善成性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孔儒天人文明同步的实学形态,出现文明渐变的孔孟人道弥补天道缺失的“天道远,人道迩”,和荀易天地人参物物道的两个实学阶段。
二、盛唐过后的天人文明同步,存在理势天導向的存在音容天,出现两个理势必然的实学走势:一是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理势必然;一是荀易继善成性的天地人参物物道,走向容光不可穷尽的富有日新,继善成性的天地神参中庸道体论之理势必然。处在独尊儒术君主专制时代的理势自然与必然,民本与专制并存的汉唐生长期,走到顺应理势必然的宋明时代,出现是专制性质非民本实学的宋明理学与为往圣继绝学,更高理性复归孔儒民本实学的张载气学与船山实学,“合于天而不因乎物”道体论的唯心教条,与“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人、天、物自然之化道体论的唯物辩证。天人的文明同步势态,演变成孔儒肯定阶段接续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两个阶段,儒家民本实学哲学圆圈规律过程的原真理路。
(1)孔儒民本实学的共由理道,民贵君轻。汉儒异变,“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滑坡为忠君报国,宋明理学尊卑定理,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天命之谓理,与民贵君轻,天地人参继善成性的民本实学断开了,再不是易简理得尊卑在位的各正性命,习以性成的天命之谓性。与张载与船山民本实学的“循理而应乎事物”的天命之谓性,继善成性的天地神参,显然是儒学文化不同性质的专制与民本。
(2)关切民生,“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的天理浑然,“合于天而不因乎物”的道德内修,成人事尊卑定理与人道当然之理。张载探究的是“性性为能存神”于“物物为能过化”的民胞物与;船山明晰荀子君舟民水道理,“君相之权藉大,士庶之穷通生死,治乱循环之数亦大”。所以,存在音容天的人物之元有精微之几,关切天人文明同步的民生利益。
(3)孔儒物欲观,以性正情的君子质文,竟成宋明理学排斥物欲的去人欲存天理,闭情去欲文史路。心为体庸守常,停滞为“文质不可相胜”之中庸体用的君子心性。船山明晰,坚执孔儒以性正情的外有其物,内有其情的情贞路,倡扬性为情节,内有其情,外必有其物的余情与情才,“功罪贞淫一归于情”,“情有善恶变合之几”的心统性情,深化《易传》“情伪相感利害生”的性情观,“明有性情,幽有鬼神”的幽明心性观,深化为“明有礼乐,幽有鬼神”的幽明心性观。斥宋明理学的理欲对立观,“无欲理亦废”,天理达人欲,人欲见天理,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理欲观。孔儒中庸心性的君子质文,文明进化为中庸道体的社会质文,仁义健康、礼义健顺的质文心性。“刚柔文质,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实学心性的“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接上盛唐过后的两个理势必然,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易传》继善成性的天地人参阶段,进入到接近现代文明,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继善成性的天地神参阶段。
三、民本实学有层次性,分别有天人诚道的物理事则层次与天人诚信道的规范道层次。
天人诚道的物理事则层次。诚者天道格物穷物理,诚之者人之道致知于物理之事则,天人诚道的物理事则。船山的顺乎物则,顺乎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孟子的知天事天,致知并践行事物规律的天人诚道。
天人诚信的规范道层次,物理事则乃天道自然,“事物,人也”,自然与人为合一的规范道。《易传》天地人参的仁礼本体论(三道三才),所言规范道有三:
    1“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仁礼本体规范道,人事合理结构的尊卑在位。人事正位与错位的“刚柔杂居吉凶见”,船山深刻:“人事尊卑,义奠于位”。
    2名实相副规范道的人事准则,仁义人道融入,选贤举能的乾易知与坤简能。乾易知,与时俱进知易道,物物生化的事变体易神无方。乾易知,天人继善的乾道变化。坤简能,顺应乾道变化为简,适应并有功于乾道变化为能,坤道简能。乾易知与坤简能的一物两体,矛盾对立统一有顺逆正负向,精准对立统一规律的知几精义与神理,方有神参乾易知与坤简能两体理一的圣神導。
    3知天事天的尽心尽性,物理事则规范道之仁礼精神的主观能动,心性准则的乾刚健与坤柔顺。乾刚健,天人继善之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于神理易道的事变体易,方有易与天地准的弥纶天地道,探赜索隐,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天地人参的乾坤道。精准易道的乾道变化,健精神为条件的乾刚质,其令必从的乾易道。坤柔顺,柔,如实执行乾令的坤道心性;顺,追随乾道变化,有功于乾道事业的坤简能。心性准则的乾刚健与坤柔顺,一物两体的对立统一,却因私蔽的环境造人,顺乎物则,对应是疑乎人心;容有迹而音无方,容定音的心性唯物;却又是容不能节音,音以节容的心性辩证。心性准则有顺逆正负两走向,“立纲陈常,义辩于事;善恶是非,义判于几;存亡进退,义殊乎时”。以理道定所的定位(乾易知与坤简能)定性(乾刚健与坤柔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宜人环境,物理事则之仁礼规范道的理道文化大环境。
四、民本实学有实践检验的准则和效应。中庸道体富有日新的继善成性,与容光不穷于所受的生生不息,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
(1)天人诚信道,人道仁义礼智调理和推助天道元亨利贞,中奏天的理道大环境,释放始奏人之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终奏物。天人继善的始以建中,终乎大始的中庸道体论,“维天之体即以用,凡天之用皆其体”,“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功能价值的实践检验准则和效应:天人继善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成之者性的心性文明。
    2天人继善成就易道物物生化之生生不息,还源于始奏活力人的成之者性,质文心性之性命与理气的生生不息,即天人继善成性的生生不息。儒家创新活力的知幽明道,中庸道体的太极理道,无有不极的理道太极。易道之生生不息,明从幽中生的知幽明道,容光不可穷尽的富有大业,日新盛德之心性文化文明,不可穷尽的“无有一极”之无极。民本实学实践检验准则和效应,容光不可穷尽的继善成性,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