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9|回复: 0

儒道分歧:对人自身的理性认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4 05: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道之间根本分歧是什么,出自人自身的理性认知。研究儒学,更多停留在孔孟仁礼层面,失联于荀易层面;停留于宋明理学层面,失联于张载、船山层面,学术界的悲哀!孔子言人心不古,重人文化成天下,融入庶物人伦道;老子回归自然论证质朴心性人。儒道之间天地万物自然观方面的分歧清晰在老庄学与荀易学。老庄共同;质朴心性人执古道纪的道法自然,离开质朴心性人的概念意蕴,无法弄清道法自然的逻辑原真。荀易人的概念明晰:继善成性心性人。所以,荀子主顺天而制天的有为自然,非无为自然、无为政治、无为人生的道法自然;非法家法术势的治理妄为,礼法合治,转化为有为人生的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精于物,在于穷物理知事则的天人诚道;精于道,尽心尽性于物理事则规范道,天人诚信的物物道。《易传》言天地人参通志成务的“易与天地准”,探赜索隐,极深研几;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方是张载所说,“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知‘有无之故’”的精深义理,也是船山所说容光不可穷尽的富有日新,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天人继善,成之者性的文化文明心性人。中断了孔孟与荀易一体的孔儒原真理路,漠视张载船山为往圣继绝学复归原真理路的哲学意蕴,乱了儒学原真,失了老庄的逻辑原真。儒道根本分歧不在道法自然,在于对人的理性认知:质朴心性人与继善成性人。
权力的自我节制是无为?不能节制是妄为!能节制,有为的约束!即使面对腐败塌方,承负社会责任,有道德底线的操守吧!焉是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随遇而安的天人心态,有负职责的懒政无为。
    道家虚无,太虚生气无为本源,道生阴阳无境生有,道无不为人无为的无为无不为。人享用的物化有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春秋时代的物质经济形态,儒道有相通处。“天道远,人道迩”,“丰年终身饱,凶岁免饿饥”。囤粮防饥荒,舍身取义为民生,孔孟主完善人道去弥补天道缺失。老子另一思路,道三生万物,成物用的“有之以为利”。有从无中生,无为本源,也是有无的自然循环。素朴无为的执古道纪守本质,道无不为人无为,“无之以为用”。共同应对天道物化,儒人文与道自然的殊异思路。春秋老子道自然思路是入世,走到战国庄子思路是出世。孔孟的人文思路是完善人道弥补天道,荀子则以礼义调理物欲的“养人之欲,给人以求”,是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物物道的原动力。儒道不同思路的逻辑循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