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兵行象水

南怀瑾老师:《老子他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06: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要加 修道要减

  这一章分开来研究,与上经二十章和二十九章都有连带关系。二十章告诉我们,学问之道就是“绝学无忧”,一切都放弃,把所有的知识、所有的观念等等都放下,丢得干干净净,进入无为之道的境界。理由就在这一章里,说得很清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刚才四十七章提到,这一种修养,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修道的人,光是能知天下事太不够了,要超越一切形而下的境界,必须先要做到清净无为。

  “为学日益”,什么叫学问?学问是靠知识、读书、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一点,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获,这就是做学问。人为的学问是有为法,是有为之道,要慢慢累积增加起来,不是一步登天。

  “为道日损”,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丢掉。修道的人,经常笑自己,一方面有欲望学道,一方面又不肯放弃读书,爱读书就是最大的欲望。

  清朝有名的历史学家,也是诗人的赵翼,讲作诗作文章的道理,他说“穷而后工”,如果希望诗文做得好,必须是好历过苦难倒霉。环境越穷,文章诗词越好,【千古的文人,好的文学家都是倒霉人。这并不是运气的关系,而是人到了功名富贵没有,人际关系也淡薄,复杂的事情就少了,坐在那里也没有别的事情做,专想那些尖酸刻薄的辞句,诗文当然就会好】。等到得志以后,一切情绪境界改变,文章也写不出来了。就算偶尔有个意境来,刚提笔要写,部属又来请示,他喊了一声报告,又把那个意境赶跑了。所以,文章学问,的确是“穷而后工”,这是中国千古的名言。

  清人赵翼,吹牛说自己诗文好,留下了两句诗:“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这是引用《孟子》的典故,说熊掌与鱼二者不可得兼的意思,两样好菜不能同时来。赵翼借用《孟子》这两句话,描写自己又想学问文章好,又喜欢钱多官位大。结果,他说自己一辈子,文章也没有写好,官也没有做大,钱也没有赚够,一辈子不上不下,悬在半空之中。这是他的客气话,实际上,他的学问非常了不起,在三百年的文化历史中,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总之,求学问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愈加愈多,知识也愈加愈多;修道是把所有的知识学问,以及一切心中所有的,慢慢地减少。所以学问是加法,修道是减法;做学问是吃补药,修道是泻药,什么都要空掉,这两者相反。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后连空也把它空掉,空到一无所有;然后无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文字很简单,意义也很简单,一说就明白了。问题是,做起来很难!如何能够把自己损之又损,放弃了又放弃,放到了一无所有之处,才能到达无所不知无所不有的境界!
  一般学道的人,都是求有,自己实际上都在加。本来道理上知道是空,而在做工夫的方法上,自己都是在加。有的人学佛学道,有一个功利目的的思想;对世间的事情失意了,失败了,或者看不惯了,或者自己不合适了,就跑来修道。心中想,也许这方面可以超越,学会了比别人好,学会了可以解脱生死,可以跑到太空去玩……这种思想都是功利主义的思想,是“为学日益”的思想和动机,与“为道日损”完全背道而驰,也就是修道不可能成功的。

  老子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能够学问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两种能力:“提得起”是做学问要“为学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为道日损”,一切放下。但是普通一个人,能够具备这两种能力,两种智慧,两种勇气,所谓智勇双全,就太难了。普通的人,叫他做学问,才用功读了一个礼拜的书,便觉得很累,就停下来去玩了,为学不能日益。去修道做工夫的话,放不下,刚打坐几天,又觉得一天到晚坐着,淡而无味,浪费时间,也要跑出去玩玩,所以“为道日损”也做不到。因此,一般人多半都在为学未益、为道未损的情况下,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就那样过了一生。这就是我们读了《老子》以后,自己应该反省的地方。

  前面说修道与做学问是两个分别不同的方法,下面再说道的作用。

  圣人以道德行为得天下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说,以无事而取天下是最高的道德,就是做事业也要以之为最高道德标准。这也就是最高的政治哲学,也是最高的谋略。

  中国的历史,是讲究无事取天下的,尧、舜、禹可以说是如此,禹以后商汤、文、武、周公、孔子,历代的圣王,差不多都是如此。说到孔子,虽然他没有取天下,不过他取了另一个天下,就是空的天下,所以被称为素王。素王是没有土地的皇帝,换言之,他是文化王国的帝王,在文化王国中,他号令数千年,甚至可以号令万代。这样取天下,是历史上取天下的标准,也就是以无事来取天下。

  “无事”就是只要求自己行为的功德成就,道德的成就;不是以谋略,不是以手段,不是以有为的功业来取天下。所要求的,仅是自己内在的圣人之道。虽众望之所归,那是余事,不是本事;本事就是本分的事,就是学道,学习如何完成一个圣人之道。

  所谓学道,学圣人之道,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打坐的修道;打坐修道是修道的一种而已。而修圣人之道,则是道德行为内外的成就。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以力量功业打下来的天下,是有事取得的天下。所以,秦汉以后的中国历史而言,都是有事取天下。因此,我们在历史哲学上,可以用两个观点来看,【三代以上所谓的公天下,是以道德治天下,不是以战功取天下。秦汉以后必须有功在人间,尤其是战功,这也就是以武功取天下的。所以,秦汉以后取天下,就是老子所讲的有事取天下】。

  有事取得了天下,也是成功,当时也有了天下,但是老子为什么又说这样是“不足以取天下”呢?这就是我们中国历史哲学的特点,正如孟子所提过的【“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到秦汉以后,以战功而统一国家天下的,都不是以德取人,表面上以王道做号召,实际上是霸道。“以力服人者霸”,就是以战功使人不能不服从。同样两个“服”字,意义完全不同】。老子所讲的道理,加以引申,提出一个王道,就是道德政治的哲学,也就是政治道德。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8 07: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其无欲乎?
好食而得长,好色而得传,好学而得智,好交而得友。。。。。其非“欲”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07: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圣人的菩萨心肠

  四十八和四十九章,都是第二十章的扩充引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一节特别注意。我们回去看第二十章,从“绝学无忧”开始,接着就讲一个人修道成就的境界,由此再看一切众生。他这里不用众生,而说众人,这是人对于道的修养境界的解说。到了四十八、四十九两章,是讲道所发生的“用”,他说真正有道的圣人,是用无常心治天下的。【所谓“无常心”就是没有主观的成见,没有我见,没有主见】。那么有道的圣人,以什么为心呢?“以百姓心为心”。一切人的需要,一切人的心理思想,就是他的心理思想,这就是现代所谓民主自由的真正道德精神。这也就是以大家的意志为意志,以大家的需要为需要,而替大家完成。要真正做到这些,才是“以百姓心为心”,才够得上是真正的圣人。

  他又说“善者吾善之”,善人有好的意见,令人特别的高兴,对好人也会特别喜欢。“不善者,吾亦善之”,坏人所持反对的意见也是意见,只不过他这个意见与善人的意见相反而已。【一个圣人,爱一切的善人,也爱一切的坏人,因为坏人更应该要救,更要帮助他。信我者得救,不信我者更要救】。中国人所讲圣人之心,不是说信我者得救,不信我者就滚开;中国的圣人没有说不救坏人这个事,这是“德善”。一个得道的人,他在行为道德上必然是如此,做到至善的境界。对于好的人固然觉得可爱,值得钦佩;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更值得同情。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个人有道德,相信道德,他当然是我所信的,也会对他更好;【反对道德的那些坏人,我一样信他。信他什么呢?相信人性本善,有一天他会自己觉悟的,会走上道德这条路的】。

  所以,“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歙歙”就是包含的意思,像一个东西合拢来,扇子一样合拢来。一个得道的人,始终是包容一切的。

  “为天下浑其心”,我们讲到道德,很难做到这个“浑”字,“浑”字等于“混账”之“混”,真的混账就是圣人,真的圣人才能做一个大混账。其实这个“混”的形态,是浑厚,是好坏一切都句容了;【“浑”也就是阴阳浑厚,善恶是非平等。在他的心中,平等到什么程度呢?善人可敬,坏人也令人可怜】,可怜与可敬,只是两个方向的不同表达,而爱人的仁慈之心是一样的。这样对于善恶是非才能浑厚,非常厚道的包容。真正的圣人,他的道德修养就到这个境界,所以他能代表天地之心。这个天地生成万物,生了补药,同时也生了毒药;生了好看的花,也生了很难看的草;不论好坏,都是在他的涵容化育之中。所以人的道德修养,是要效法天地之心,才能够达到浑然、浑厚。

  结论一句【“圣人皆孩之”,从圣人境界的角度,看世界上一切众生都是小孩,圣人永远爱护着他们,永远教化他们,不会与他们对立】。换句话说,圣人看天下任何一个人,甚至上帝,也都看成小孩,得道不得道都一样。所谓圣人之心以天地为心,拿人道来讲,圣人之道是以父母为心。等于他就是一切人的父母,他看天下一切人,如自己的子女一般。子女有好有坏,老大很好,老二很坏,不论好坏,总是自己的子女,一样要教养他感化他。这个就是对二十章的发挥。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07: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7-9-8 07:00
“无为”,其无欲乎?
好食而得长,好色而得传,好学而得智,好交而得友。。。。。其非“欲”乎?

为道日损,所损者何?俗世之务也。“好食、好色、好学、好交”者,皆俗世之务,正当损之又损、减之又减,然后方可见道。

夫道者,必无欲也。有欲非道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9 14: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兵行象水 发表于 2017-9-9 07:28
为道日损,所损者何?俗世之务也。“好食、好色、好学、好交[/back ...

以此论之,“道”灭人性,岂不荒唐?

域中有四大,然人居其一焉。
此谓人亦道中一部分也,因此道家于人性修养,但求适中,应时顺势,而非一味克制,违背生命也。
愿先生参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09: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生死是什么

  这第五十章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引申。

  “出生入死”,出来就叫做生,进去就叫做死,在文字解释“出生入死”,就是这个意思。后来用之于兵法,打仗时在敌人的阵地里进进出出,称做“出生入死”。文字很清楚,道理就是中国远古的哲学源流对于生死的看法,对生死的一种观念。所谓【生死问题,在其他的宗教,包括佛教在内,或为重大的问题;但在我们中国文化中,自上古几千年以前所流传下来的观念,对生死不看成问题。所以尧、舜跟大禹王都认为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做客人寄住的,像住旅馆一样,所以在文学上有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名句,都是来自这种思想。人生下来是寄住在这世间,死掉就是回去了。所以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

  由这个古老观念流传下来,孔子在《易经》上也提到这类的话。《周易》的《系传》上说:“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只要观察宇宙物理自然的变化,了解了白天同夜里的道理,那就了解了生死。白天生活在这里,也像花开的时候一样;死了没有什么可怕,只是回去了,如夜里休息,应该睡觉一样。睡醒了如花开又清醒,所以孔子在《易经》上又说“明乎昼夜之道而知”。我们可以连起他的上文,给他加两个字,“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
  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出生”就是通乎昼夜之道,可以说就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同样的道理。“出”就是生,“入”进去了,等于演话剧一样,从后台到了前台,就看到有几个人在那里演起戏来,等他演完了这一幕进去了,台上还是空空的。其实人并没有死,不过是进去了而已,人生境界就是如此。

  老子非常简单地说明了“出生入死”,就是在一进一出之间,也是一增一减、一来一去,所以没有什么严重。

  谁掌握生命的去留

  我们先了解这个前提,然后再看他算细账。“生之徒十有三”,“徒”就是途,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十分之三的把握是可以活下云的。“死之徒亦十有三”,从死这一面看世界上,有十分之三的机会是会死的。所以,死的机会也是十分之三,活的机会也有十分之三。这个十分之三,就是生命活着的那个生的力量。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有规律的活动;由于在动,就可以向死的这一面搭配,也可以向生的这一面搭配。可是人的活动,常因为自己的知识聪明而乱动,反而使自己生命走到死之途了。如果我们动之“生”地,生命的活动有益于生的话,那生的机会便增为十分之六。如果三样把它加起来,十分之三的机会是生,十分之三的机会是死掉,十分之三的机会都在动中,一共是十分之九吧,还剩一分。

  剩下的一分老子不谈,因为这是生命的本有,这个本有就是老子在上经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道,是生命的根源,他的代号就叫做“一”。

  这一段是讲生命之源,也告诉找们人出是生进去是死。昨天下午接到好几位老朋友的电话,都是八十多岁的人,有些老人眼睛看不见了,老伴也没有了,儿女也大了,电影、电视也看不见,什么也不能看了,坐在家里,无聊得好可怜,只好拿起电话到处跟人聊天。作为一个人,自己该有一个人生境界,人老了就怕没有一个内在的精神修养,无依皈之处,那么活着的时候,便“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拼命地向死路上去消耗,而美其名为人生的责任】。其实到了某一个时候,责任不责任没有什么多大关系,反正是对自己的兴趣没有放弃,仍然“动之死地,而已。可惜的是,忘记了生命是可以自己把握的。

  这一节就是说修道的问题,也就是修丹经、修神仙的基本理论与工夫。生命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如果一个人情绪崩溃、萎靡,这种种都是自找烦恼。

  “夫何故”,他说什么理由呢?“以其生生之厚”,天地宇宙给予人的生命,给予万物生命,它生的力量比死的力量大。【生死两头各自的力量占十分之三,另有十分之三则在动。但是动的方向,或向生的方向动,或向死的方向动,要看各人自己】。这中间有一分,这一分最重要,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盖闻善摄生者”,【“摄生”这个名称要注意,这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一个道理】。

  什么叫“摄生”?我经常讲这有两方面的观念。【我国近代翻译西方过来的一个名词叫做“卫生”,意思是保卫这个生命】。保卫生命好像是消极一点,只是防御而已;道家则讲“养生”,“养生”应该比“卫生”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老子的道理远不止养生,更要“摄生”,“摄”字是自己把握住,这就不止养生了。所以,成仙成佛完全操之在我,自己可以做主。这个“摄生”的名词,就是说明修道的人,把
  握得住自己的生命,也做得了主。因此善于摄生的人,就是后世道家所讲的神仙境界,这些人修道能够修养身心性命,达到神仙的境界。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这就是说懂得摄生修道有成就的人,在山里走路,不怕猛兽。老虎是要吃人的,“兕”是头上有角的一种猛兽,后世说就是犀牛。在非洲生产最多的大犀牛,头上有角,遇到这种猛兽,人多半难逃一死。在上古的社会,因为野兽横行,人随时可以被野兽伤害,而一个修道的人,后世佛家也说能降龙伏虎。小说《封神榜》上所描写的很多天人的坐骑,都是兽类。有的骑麒麟,有的骑老虎,骑什么都有,只有姜子牙骑个怪东西名叫“四不像”。不过四不像的确有这种动物,满清的时候,乾隆及咸丰年间,在北方曾把四不像运到宫廷里养了很多年。

  善于摄生的神仙

  四不像就是四不像,老虎不像老虎,鹿不像鹿,什么都不像,可是灵性很大,所以有道的人,可以入山林,驱野兽。像兕虎这些猛兽,角抵触不到他,利爪抓不到,打仗的时候,刀也砍不进,这就叫做神仙境界。人如何能做得到呢?【人在死去之后,跟着死亡的只是生命本能的物质作用而已,而生命内在的本能并没有发动,所以一个人可以自己发动内在本能,再创生命的作用】。这是道家所说的,在理论上是可以长生不死的,但是,只有善于摄生的人,才有这个本事。

  下面他做个结论,“夫何故”,为什么人有这个修养,可以到达这个境界呢?【“以其无死地”,也就是后来禅宗所讲“了了生死”,是说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死的】。再如《神仙体道通鉴》上说,老子根本就没有死;在周朝以前,舜、禹时候他就是广成子,后来的彭祖也是他,他在任何一代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同汉武帝也见过面,只是另外化了一个名字。反正每一代化都出现,看看是否能收一个两个徒弟,后来因为找不到,他又走了。

  有关老子的传言,愈说愈玄。看了道家《神仙传》这一面的资料,不但说老子没有死,连墨子也没有死;墨子一直到汉武帝的时候还出来过,也是表演了一下就走了。《神仙传》里这些怪事很多,反正都属于“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罢了。不管怎么说,老子的理论认为,一个人可以把握自己生命的死生,所以修养到家的人,“以其无死地”,他已经把死的那个过程消除了,把“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也去掉了,所以他生命存在的机会,就永远把握在手里了。

  这不是故意开玩笑的,而是真正如此;这也可以叫做“中国的存在主义”,人的生命可以永远存在的。真正的存在是“长生不死”,这就是老子的理论。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09: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7-9-9 14:54
以此论之,“道”灭人性,岂不荒唐?

域中有四大,然人居其一焉。

道者反之动,道就是逆着人性的,或者正确地说,“人性是跟‘道’相逆的”。道家还有一种说法,叫做“顺则凡,逆则仙”,顺着人欲来,那就是凡人;逆着人欲来,才可能成仙。

至于具体是要做凡人还是做仙人,那是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既然学了老庄道家,却仍然无法克服人欲,还要顺着人欲去“自然”,那是很可惜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09: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含了人欲(凡夫)的成分,也包含了道(仙人)的成分。而后者,是本源。本源者,永恒者也,宇宙万物皆出于是。人欲则是刹那生灭的、无常变幻、且必然消灭的假象。故,于人而言,返本即是回归永恒,而若执迷于必灭之人欲,则徒劳无功、白白浪费生命尔。

道家认为,人生来的那个婴儿状态,是最接近“道”(即永恒本源)的境界。而其后随着人物质生命的生长,人欲逐渐蒙蔽了天然的“道”体。如果把道体喻作镜子,那么人欲就是灰尘了。镜子本来光明,但被灰尘蒙蔽后陷入晦暗。只要除去灰尘,镜子之本然光明就能显现。因此,修道的过程,就是除灰尘(人欲)的过程。————这是基本的道理。

所以,人想要回归本源,用道家话说就是“返璞归真”,就必须与后天形成的人欲反着来,人欲去尽,则道体成就(或曰返本、复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13: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兵行象水 发表于 2017-9-10 09:17
道者反之动,道就是逆着人性的,或者正确地说,“人性是跟‘道’相逆的”。道家还有一种说法,叫做“顺则 ...

老庄为作者,后人皆为解读者也。

作者尚未能成仙,后人因解悟而成仙,实在可喜可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9: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在这一章,老子回过来说明“以其无死地”,而能够自已把握的生命,使自己永远存在的道理。同时这章的说明,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发挥。


  摄生处世之道 四两拨千斤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四个阶段,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生生不已。中国道家的思想文化,把这个生命的根本叫做道。在西方哲学上可以说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是主宰,或叫做神,叫做如来。真如、佛,很多的代名词。中国文化中的代名有两种,一种叫道或者叫它天,还有一个用数理的代名叫做易,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东西。


  “道生之”,道为体,有体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但必须要加上“德”,“德”是用来保养它、培养它的,即所谓“德畜之”。有“道”没有“德”来保养,这个“道”就不可能修成。我们看佛家以及其他比较宗教的书,讲到“道”时,都要注重行为的道德;没有行为的道德,“道”是修不成功的。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打坐修道,除了坐而言之,坐而定之,还要起而行之。所以道德行为是修道的基础。子思在《中庸》上说,“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没有真正的善行,没有道德的成就,那个“道”是修不成的,所以“道生之,德畜之”。“道”便是生命“生”的力量,等于有了动力能源。但是这个能源,如果没有相当的工具去好好把握它,就会被浪费掉了。要想把这个能源用得适当,就是“德畜之”。


  体和用两方面何时起作用呢?“物形之,势成之”,宇宙万有的这些物质,是“道”与“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种功用,所以有体有用,然后生出了万物的形象。形成万有形象以后,就构成了“势”,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命,完成一个生命的所需。比如一颗种子,种在泥土里,这是“道生之”,但是必须要得到日光、空气、水来培养他,这就是“德畜之”。慢慢这颗种子由泥土中抽芽,开花而结果,最后我们可以吃到果实如苹果、芒果等,是为“物形之”。但是今天种下一颗种子,不是明天就得到果实,必须要有一个力量形成,那就是“势成之”。慢慢地形成,慢慢地成长,所以在其用上,“势”有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这一个道理是说明宇宙万物生存的“势”,由本体的功能开始,而培养其“德”。在人的行为方面,就是道德成长起来,才会有一个成果;这个成果的构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力量。


  讲到“势”,中国文化中,讲得最好的是《孙子兵法》,主张用“势”。这个道理,可以说是由道家思想而来,也就是从老子这里发展出来的。多年前跟美国一个海军将领聊天,因为是朋友谈天说笑,他谈起《孙子兵法》来,我说现在你们西方各国的军事思想,只讲究力,不懂“势”的妙用。你们只讲有多少力,多少制造兵器的工厂,多少钢铁,多少物资原料,有几颗原子弹,都是用力来算计胜负。假如胜负真的只靠这些来决定,那么我们中国就惨了,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咸鸭蛋。中国的《孙子兵法》讲“势”,不是比力的,是所谓“四两拨千斤”。一个四两重的东西,可以把一千斤重的东西转动、推开。这就是“势”,以寡击众,一个人打垮了几百万人!
  
《孙子兵法》阐述“势”的道理很有意思,孙子对于“势”的形容只有一句话——“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其余什么都不讲。孙子的秘诀就是这一句话,转动一块圆的石头在“千仞之山”。古人的度量衡,七尺就等于一仞高,约等于现在的一丈高;“千仞之山”等于现在一万尺的高空山上,有一块石头,重不过五十斤,但方向不走呼呼地转。这一来,所有下面每一个地方都要发警报,人人都要准备躲起来了,因为每人都有被打中致死的可能。“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是一个“势”但等到这个石头一掉到地上,只不过五十斤重,那会有什么大力量呢?小孩子走累了,就在上面撒泡尿,用脚来踢它滚一滚,这石头一点威风也没有了。但是当这五十斤五头在半空中一转,那个势一旦形成,百千万人都要跑掉。所以孙子这么一句话,就说明“势”的道理,四两可以拨千斤。


  “势成之”,生命的力量形成为“势”,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懂得修道。所以要把握住那股“势”,不管打坐、学佛、练工夫;甚至身上气脉动了的时候,只要把握住那个“势”,生命的力量就可挽回。比如中国的医学,有时候对病人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真正最高明的医生,利用病人本身生理最后一点点微细的“势”还存在的生命力量,药下去刚巧把他生命的力量调动上来,把他救了。医道到达这个程度,差不多近乎“道”了。虽然只是医学上的一种技术,却都是高度的智慧,这不是一般读了几本医书的中医所可以了解的。所以说,万物的形象,万有的形成,跟生命力量的形成,都与“势”有关系的。因此,把握“势”这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势”。


  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台风刚刚起来时,海里、河里看到一片浮萍叶子漂在水面上,忽然浮萍摇动起来,从浮萍的底下冒出了一个水泡,立刻感到风起来了。最初只是那么一点,然后愈摇愈大,逐渐扩大成台风,可以把山岳吹垮。台风的中心也愈转愈大,台风中心是空的,叫做台风眼,里面闷极了,热极了,没有风,也没有雨,是由一个“势”形成的一股力量。


  生命的功能也是这样,有些人打坐时有了内热的情形,身体内部的力量起来了,也就是台风起来的道理。学道学佛的修持工夫,如果不懂物理医理,不懂这些哲学上的道理,就没有办法进步。在修持过程中,每一个境界,每一个情况的出现,都要晓得它的道理,晓得运用那个“势”,而后成之,才可以得到长生不老的效果;否则,反而修成短命缩年,那就很冤枉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四个程序,就是物理世界由幻有而形成的原则,也就是摄生之道,同时又是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成功事业之道的一个大原则】。这四个程序要发挥起来,含义非常深远,也非常之多,这要我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去了解了。


  道之尊,德之贵,不是乡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是老子指出“道”与“德”的重要。当然在老子的时代,对“道德”两个字的观念,并不是我们后世现代的观念。现代一般人以为,对人对事温笨笨的态度就是道德;其实那个样子不是道德,而是乡愿,是很坏的行为。【道德是对善恶是非有正确的认定,而且有所作为,不是一般人所讲的中庸。一般所认定的中庸,开不是真正的中庸含义,那只是乡愿的马虎、含糊、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孔子说,“乡愿者德之贼也”,这种所谓乡愿的人,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有道德,实际上为善不能,为恶也不敢,根本谈不上道德。一个乡愿之人,在乡巴佬眼里看起来,是个滥好人,如此而已。可叹的是,后世道德的观念,差不多都属于乡愿的范围。 把“道”当成道德,也是错误的;【“道德”的真正解释,在老子的学说就是四个字,也可以说是六个字,那就是“道生之,德畜之”】。所谓“道”给人生命,给人安全,是生生不已。“德”能够养育万物,养育众生,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是尊重它的体,“贵德”是注重它的用】。这是老子指出来的体与用的重要。 他又强调:“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他说这个“道”为什么那么可尊呢?“尊”者尊重也,高也。这个“道”是那么高远,那么伟大,那么了不起!“德”是由“道”发出来的用,又是那样的宝贵。这一切是谁做主的?上帝吗?菩萨吗?还是阿拉吗?到底哪个做主?“夫莫之命”,其中生命的根源,不可说不可明!不能用人世间功利思想的看法解释。那是自己本身的一个力量,是至善“而常自然”的。


  千万要注意,所谓“自然”,不是近一百年来所谓自然科学的那个“自然”,现代自然科学的“自然”,只是借用了老子的“自然”名词,而叫做“自然科学”。在老子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自然科学”这些名词。老子的“自然”,是他所创的一个名词,含义就是:本身当然如此,也是必然如此,不需要另加解释的,就叫做“自然”。所以他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没有另外一个人做主,没有另外一个力量,没有谁的命令,是“道”本身有如此的功能。


  天地自然的道德功效


  观察宇宙万有的现状,“道生之”,就是一个生命,“德畜之”,其功能生生不息。刚才我们比方“道”像种子,“德”比为土地肥料等,“长之育之”,让它生长,好好养育立。“亭之毒之”,“亭”是个形容,站起来亭亭玉立,“毒之”不是把它毒死,古代的“毒”字就是“治”的意思,是“政治”的那个“治”字,有治理、修理的意思,是自然而然修理。在一个原始森林里去看,那些高大的树木,遍布山上,进去以后,暗无天日。从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人修理过,可是树与树之间的枝叶,自然修理得好好的,相互避开不重叠。我要生长,他也要生长,所以两不妨碍,相互让路,这个就是“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保护他,养育他。天地万有生下来,自然蓄育了很多东西,一只鸟,一条虫,都自然地活下去,各有自己的生命功能。不是上帝帮忙,而是那么自然地活下去,也是自然的道理。 但是最后归到形而上的道体,我们看这个天地道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个天地宇宙,生了万有,都没有将任何一样东西收为己有。一切自然地生起来,又全部交给天地,并不一定交给我们人类,不过人类自私把它占有了。【人类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猪嘛,该给我们吃的;牛嘛,笨笨的也应该是给我们吃的,所以人类很坏。天地虽生万有,并没有想占有任何一点东西】。


  “为而不恃”,这个伟大的天地,生长了万有,那么大的功劳,它没有傲慢,没有认为功劳很大,你们都得听我的;也没有说,上帝来传他道,拿把刀对人说信则得救,不信就杀了你。这一套不是天道,虽然天地万有这么大的功德,自已没有自恃的心理,没有自傲的心理。 “长而不宰”,它只帮助万物的成长,不做万物中任何一物的主宰,它不出主意,而让你自己生,灭掉死掉也是自灭,它也没有害你。它希望你能够生长,可惜的是人找不出自己生命的道理。虽然你自生自灭,以后它又会再把你生出来,永远这样生生不息。


  “是调元德”,【这个“元”就是“玄”,原来古书就是“玄德”】,三国时蜀汉的刘备号叫玄德,就是从老子这句话里来的。古人取名字很费心思的,需要很多书本上的学问。刘备的“备”字,就是取自老子这一篇,意思是万物俱备,的别号就取“立德”两字。【取这样的名字,等于告诉刘备,在这一生中,随时要了解自然物理“道”与“德”的功效,要时时刻刻自勉自励,处理自己的人生,同时要自己修身养性,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把握得住了】。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9: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庄皆仙也,不知此而称道长,笑煞古德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16: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在这一章,老子回过来说明“以其无死地”,而能够自已把握的生命,使自己永远存在的道理。同时这章的说明,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发挥。

  摄生处世之道 四两拨千斤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四个阶段,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生生不已。中国道家的思想文化,把这个生命的根本叫做道。在西方哲学上可以说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是主宰,或叫做神,叫做如来。真如、佛,很多的代名词。中国文化中的代名有两种,一种叫道或者叫它天,还有一个用数理的代名叫做易,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东西。

  “道生之”,道为体,有体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但必须要加上“德”,“德”是用来保养它、培养它的,即所谓“德畜之”。有“道”没有“德”来保养,这个“道”就不可能修成。我们看佛家以及其他比较宗教的书,讲到“道”时,都要注重行为的道德;没有行为的道德,“道”是修不成功的。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打坐修道,除了坐而言之,坐而定之,还要起而行之。所以道德行为是修道的基础。子思在《中庸》上说,“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没有真正的善行,没有道德的成就,那个“道”是修不成的,所以“道生之,德畜之”。“道”便是生命“生”的力量,等于有了动力能源。但是这个能源,如果没有相当的工具去好好把握它,就会被浪费掉了。要想把这个能源用得适当,就是“德畜之”。

  体和用两方面何时起作用呢?“物形之,势成之”,宇宙万有的这些物质,是“道”与“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种功用,所以有体有用,然后生出了万物的形象。形成万有形象以后,就构成了“势”,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命,完成一个生命的所需。比如一颗种子,种在泥土里,这是“道生之”,但是必须要得到日光、空气、水来培养他,这就是“德畜之”。慢慢这颗种子由泥土中抽芽,开花而结果,最后我们可以吃到果实如苹果、芒果等,是为“物形之”。但是今天种下一颗种子,不是明天就得到果实,必须要有一个力量形成,那就是“势成之”。慢慢地形成,慢慢地成长,所以在其用上,“势”有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这一个道理是说明宇宙万物生存的“势”,由本体的功能开始,而培养其“德”。在人的行为方面,就是道德成长起来,才会有一个成果;这个成果的构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力量。

  讲到“势”,中国文化中,讲得最好的是《孙子兵法》,主张用“势”。这个道理,可以说是由道家思想而来,也就是从老子这里发展出来的。多年前跟美国一个海军将领聊天,因为是朋友谈天说笑,他谈起《孙子兵法》来,我说现在你们西方各国的军事思想,只讲究力,不懂“势”的妙用。你们只讲有多少力,多少制造兵器的工厂,多少钢铁,多少物资原料,有几颗原子弹,都是用力来算计胜负。假如胜负真的只靠这些来决定,那么我们中国就惨了,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咸鸭蛋。中国的《孙子兵法》讲“势”,不是比力的,是所谓“四两拨千斤”。一个四两重的东西,可以把一千斤重的东西转动、推开。这就是“势”,以寡击众,一个人打垮了几百万人!
  《孙子兵法》阐述“势”的道理很有意思,孙子对于“势”的形容只有一句话——“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其余什么都不讲。孙子的秘诀就是这一句话,转动一块圆的石头在“千仞之山”。古人的度量衡,七尺就等于一仞高,约等于现在的一丈高;“千仞之山”等于现在一万尺的高空山上,有一块石头,重不过五十斤,但方向不走呼呼地转。这一来,所有下面每一个地方都要发警报,人人都要准备躲起来了,因为每人都有被打中致死的可能。“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是一个“势”但等到这个石头一掉到地上,只不过五十斤重,那会有什么大力量呢?小孩子走累了,就在上面撒泡尿,用脚来踢它滚一滚,这石头一点威风也没有了。但是当这五十斤五头在半空中一转,那个势一旦形成,百千万人都要跑掉。所以孙子这么一句话,就说明“势”的道理,四两可以拨千斤。

  “势成之”,生命的力量形成为“势”,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懂得修道。所以要把握住那股“势”,不管打坐、学佛、练工夫;甚至身上气脉动了的时候,只要把握住那个“势”,生命的力量就可挽回。比如中国的医学,有时候对病人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真正最高明的医生,利用病人本身生理最后一点点微细的“势”还存在的生命力量,药下去刚巧把他生命的力量调动上来,把他救了。医道到达这个程度,差不多近乎“道”了。虽然只是医学上的一种技术,却都是高度的智慧,这不是一般读了几本医书的中医所可以了解的。所以说,万物的形象,万有的形成,跟生命力量的形成,都与“势”有关系的。因此,把握“势”这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势”。

  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台风刚刚起来时,海里、河里看到一片浮萍叶子漂在水面上,忽然浮萍摇动起来,从浮萍的底下冒出了一个水泡,立刻感到风起来了。最初只是那么一点,然后愈摇愈大,逐渐扩大成台风,可以把山岳吹垮。台风的中心也愈转愈大,台风中心是空的,叫做台风眼,里面闷极了,热极了,没有风,也没有雨,是由一个“势”形成的一股力量。

  生命的功能也是这样,有些人打坐时有了内热的情形,身体内部的力量起来了,也就是台风起来的道理。学道学佛的修持工夫,如果不懂物理医理,不懂这些哲学上的道理,就没有办法进步。在修持过程中,每一个境界,每一个情况的出现,都要晓得它的道理,晓得运用那个“势”,而后成之,才可以得到长生不老的效果;否则,反而修成短命缩年,那就很冤枉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16: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四个程序】,就是物理世界由幻有而形成的原则,也就是摄生之道,同时又是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成功事业之道的一个大原则。这四个程序要发挥起来,含义非常深远,也非常之多,这要我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去了解了。

  道之尊,德之贵,不是乡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是老子指出“道”与“德”的重要。当然在老子的时代,对“道德”两个字的观念,并不是我们后世现代的观念。现代一般人以为,对人对事温笨笨的态度就是道德;其实那个样子不是道德,而是乡愿,是很坏的行为。【道德是对善恶是非有正确的认定,而且有所作为,不是一般人所讲的中庸。一般所认定的中庸,开不是真正的中庸含义,那只是乡愿的马虎、含糊、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孔子说,“乡愿者德之贼也”,这种所谓乡愿的人,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有道德,实际上为善不能,为恶也不敢,根本谈不上道德。一个乡愿之人,在乡巴佬眼里看起来,是个滥好人,如此而已。可叹的是,后世道德的观念,差不多都属于乡愿的范围。 把“道”当成道德,也是错误的;【“道德”的真正解释,在老子的学说就是四个字,也可以说是六个字,那就是“道生之,德畜之”】。所谓“道”给人生命,给人安全,是生生不已。“德”能够养育万物,养育众生,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是尊重它的体,“贵德”是注重它的用】。这是老子指出来的体与用的重要。 他又强调:“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他说这个“道”为什么那么可尊呢?“尊”者尊重也,高也。这个“道”是那么高远,那么伟大,那么了不起!“德”是由“道”发出来的用,又是那样的宝贵。这一切是谁做主的?上帝吗?菩萨吗?还是阿拉吗?到底哪个做主?“夫莫之命”,其中生命的根源,不可说不可明!不能用人世间功利思想的看法解释。那是自己本身的一个力量,是至善“而常自然”的。

  千万要注意,所谓“自然”,不是近一百年来所谓自然科学的那个“自然”,现代自然科学的“自然”,只是借用了老子的“自然”名词,而叫做“自然科学”。在老子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自然科学”这些名词。老子的“自然”,是他所创的一个名词,含义就是:本身当然如此,也是必然如此,不需要另加解释的,就叫做“自然”。所以他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没有另外一个人做主,没有另外一个力量,没有谁的命令,是“道”本身有如此的功能。

  天地自然的道德功效

  观察宇宙万有的现状,“道生之”,就是一个生命,“德畜之”,其功能生生不息。刚才我们比方“道”像种子,“德”比为土地肥料等,“长之育之”,让它生长,好好养育立。“亭之毒之”,“亭”是个形容,站起来亭亭玉立,“毒之”不是把它毒死,古代的“毒”字就是“治”的意思,是“政治”的那个“治”字,有治理、修理的意思,是自然而然修理。在一个原始森林里去看,那些高大的树木,遍布山上,进去以后,暗无天日。从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人修理过,可是树与树之间的枝叶,自然修理得好好的,相互避开不重叠。我要生长,他也要生长,所以两不妨碍,相互让路,这个就是“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保护他,养育他。天地万有生下来,自然蓄育了很多东西,一只鸟,一条虫,都自然地活下去,各有自己的生命功能。不是上帝帮忙,而是那么自然地活下去,也是自然的道理。 但是最后归到形而上的道体,我们看这个天地道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个天地宇宙,生了万有,都没有将任何一样东西收为己有。一切自然地生起来,又全部交给天地,并不一定交给我们人类,不过人类自私把它占有了。【人类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猪嘛,该给我们吃的;牛嘛,笨笨的也应该是给我们吃的,所以人类很坏。天地虽生万有,并没有想占有任何一点东西】。

  “为而不恃”,这个伟大的天地,生长了万有,那么大的功劳,它没有傲慢,没有认为功劳很大,你们都得听我的;也没有说,上帝来传他道,拿把刀对人说信则得救,不信就杀了你。这一套不是天道,虽然天地万有这么大的功德,自已没有自恃的心理,没有自傲的心理。 “长而不宰”,它只帮助万物的成长,不做万物中任何一物的主宰,它不出主意,而让你自己生,灭掉死掉也是自灭,它也没有害你。它希望你能够生长,可惜的是人找不出自己生命的道理。虽然你自生自灭,以后它又会再把你生出来,永远这样生生不息。

  “是谓元德”,【这个“元”就是“玄”,原来古书就是“玄德”】,三国时蜀汉的刘备号叫玄德,就是从老子这句话里来的。古人取名字很费心思的,需要很多书本上的学问。刘备的“备”字,就是取自老子这一篇,意思是万物俱备,的别号就取“立德”两字。【取这样的名字,等于告诉刘备,在这一生中,随时要了解自然物理“道”与“德”的功效,要时时刻刻自勉自励,处理自己的人生,同时要自己修身养性,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把握得住了】。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08: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回归宇宙的根源——天下母

  这章等于上经第二十二章的结论。二十二章最后说,“诚全而归之”,就是全归,归到那里。同时,第二十章曾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假如依文释义,“食母”翻译成白话为“吃母亲”,人怎么可以吃母亲呢?世界上有一种鸟,还有一种兽,一种昆虫,生下来就会把母亲吃掉,人驾它们是坏东西。其实人也吃母亲!生下来就吃母亲的奶水才长大的。现代有些母亲没有奶水,拿牛奶来替代,反正这还是母亲喂,还是“食母”。

  老子要我们了解“食母”的重要,母亲这个“母”,还是有形象的,我们【生命本来的“母”,就是来源的意思,后来禅宗就叫做本来面目】。你要把这个生命本来的根源找到才算是找到了“食母”,那就可以长生不死了。所以二十章有“食母”的作用,二十五章里也有“可以为天下母”这句话,就是母亲这个“母”。在佛法里也有关于佛母的说法,如准提佛母。所谓“母”,并不是说这位佛菩萨是女的,而是生命的根本,是指来源、根源,因为万物都是由母体而生。

  我们先了解了“母”字的意思,再说明老子这一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段文字也很难解说,它的意思也不易懂,他说“天下”——【这个宇宙间,就有一个根源,万有本身最初的那个东西,就是形而上本体。本体发动了,就是“有始”】,这个生命的根源,老子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天下母”,万有都是它所生出来的。所以先要把这个根源找到。“既得其母”,找到了根源,“以知其子”,就认识他的儿子了,儿子是妈妈生的,找到他妈妈,自然就认识他的儿子。换言之,先找到根本,把生命根本找到之后,就可以了解自己现有的生命,以及生命成长的这股力量,这也就是它的子。

  后来道家所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就是由子而修到母;把后天的生命恢复到先天,修到神仙长生不死的境界。所以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回转来修到原始那个根源的地方。后代学道家的人,有一句名言【“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这多厉害!除非死个人,死掉的是什么人?是死掉自己】。所以道家同时有两句话,“未死先学死”,没有死以前先学会死;“有生即杀生”,有一点生机你要把他杀掉。什么是“未死先学死”?【因为修道的人就是死不了后天的心念,大家打坐呀用功呀,都是刚才说过的以功利主义求效果,赶快求一个成绩出来,自己快得神通,快得智慧,要赶快怎么样怎么样】自己认为已经修了三年了、五年了……像这样心念不死,便永远修不成功。所以“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要★把现在自己活着时的心念死掉,连修道求道之心都清净下来,才可能找到生命的那个本来】。至少要像老子所告诉我们的,不找妈妈找儿子也可以。

  上经说过要回到婴儿状态,所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下面也讲到“骨弱筋柔而握固”。换句话说,就是身村柔软到像没有骨头一样。如果用指头去捏,太用力都会捏碎的。婴儿筋骨柔软,跌在地下也不会受伤,因为他全身上了内外柔软,没有抗拒,纵损一点皮肉,也不像成年人或年老的人,跌倒了非住医院不可!因为精气神多半已经消散了,【“既知其子”,再回过来观察婴儿,他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好坏观念,没有善恶观念,也没有苦乐观念】。他肚子饿了会哭,一边笑,一边哭,一边吃,三件事一起来,没有用心,一切是自然的。

  至于“母”,婴儿在母胎里的情形,浑然一体,即老子所讲的浑然。大家拼命打坐修道,能不能做到浑然?“复守其母”就是这个道理,能够知其子,又能够“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终身到老都没有问题,没有危险了。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有死。

  如何减少生命的消耗

  假如做不到怎么办呢?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修道的方法——“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兑”是《易经》上的卦名,“兑上缺”,下面两横,上面一横的中间断缺为二,这是兑卦。【“兑为泽”是水,代表海洋,在人体是嘴巴,是有漏洞有缺口的地方。老子说打坐修道的时候,嘴巴闭起来,不要讲话】。【人身上不止一个缺口,共有九个缺口、漏洞,所以全身都要把它严密关闭起来,就是不要漏气的意思】。道家有两句话,“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一个道家的修行人,常沉默寡言,因为他要保守元气!“塞其兑”,实际上“兑”也并不完全指身上开口处,也指心理上的渗漏。不管是生理或心理渗漏,都要把它圆满起来,眼睛耳朵都要全部封闭起来。

  “终身不勤”,从文字表面上解释,偷懒的青少年们,似乎可以把这句话拿给父母看,推说这是学老子的“终身不勤”,所以不必读书做事了。【“终身不勤”并不是勤快的“勤”,而是形容一辈子不会忙忙碌碌,始终是从容不迫的】;也就是《大学》、《中庸》所讲的中庸之道,为人处世从容中道的“终身不勤”。

  “开其兑”,一个人活着时,拼命消耗自己的生命,九窍漏洞统统地打开;“济其事”,整天忙忙碌碌,一辈子为人世间事务忙。这样一来这个人就“终身不救”,救不了啦!消耗到完了为止。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一个人真正要恢复自己的本来,发展自己的生命,就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消耗在后天的世事之中。【我们这个身体的生命,像个干电池一样,充电并不多却消耗得很快】,一下子就干涸了。“见小”是如何减少耗用,“曰明,是保养得好,慢慢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光明。要用得吝啬一点,减省一点,才能保持这个身体的长远存在。宇宙给你的生命就是充电,抓得住,慢慢充了电,光明就大起来。修道以前,虽然看起来光明很小,最后成就了,能用出来的则无比的大。“守柔曰强”,保持“守柔”的结果,一切柔软,脾气情绪都平复下去,达到所谓温柔的境界。“守柔”到极点就是坚强,这个生命就永远持续下去了。

  “用其光,复归其明”,说到光,就要谈到我们人的眼睛。我经常说,现在的灯光太过强烈,老在这种强烈的灯光下读书,两个眼睛鼓起来像电灯泡一样盯在书本上,每个人眼睛都读坏了,成为高度的近视。我们当年读书哪有什么电灯!最初电灯来的时候,乡下人还拿个火柴去点火,奇怪怎么点不亮!那时都是点清油灯,后来点煤油,叫洋油灯。小小的洋油灯那一种光度,和现在牛排馆、咖啡馆所用的蜡烛一样这么一点点,所以现在看到这种灯特别亲切。在这种灯下面看书,或者看小说,眼睛并没看坏】。现在年轻人眼睛是看书看坏了,因为不会“用其光”。

  我经常告诉大家,【看书不要盯着书看,要把书放到前面,用眼睛把书的字拉回,在脑子里面反应过来。比如自己就是个录影机,最后把书一合,这句话在哪一页、第几行那个印象就已留在脑中了】。所以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其光”就算现在已经近视了,如果【晓得用光,眼睛看东西时,用意念把物象拉回来,近视就会减轻】。眼光愈向前面直射,愈会伤害眼睛。
  许多戴眼镜的近视朋友,看起来很吃力!眼睛鼓得好大,像个探照灯一样外射,这个眼睛当然愈来愈坏。【正确的看法,像看电影时,眼睛半开半闭,让电影的画面影像进来,看完了也就晓得了】;充其量,爱哭的跟着电影哭一场,可笑的就笑一笑,过去就算了。所以,【不要把眼睛瞪着,眼神投到银幕上去盯住看,那个物理的电波光波的刺激,把眼神经都破坏了,脑子也不灵光了,思想也不灵光了,反应也笨】。戴眼镜的人,反应都是这样迟钝,这就是告诉你们“用其光”的道理,是要把这个光返照,回转来照到自己里头去。

  “复归其明”,这是真实的,把老子的这句话紧紧把握住,认真去做,近视眼的同学听我说《老子》也听了几个月,不能白听啊!这个方法不妨试试看。只有几个字“用其光”,【看东西尽量少像探照灯一样直射出去,要收回来物的形象,把一切光芒的影像吸收到自己的眼神经里去,慢慢你的视力、脑力、聪明、智慧会恢复过来,这样才会“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如果不晓得“用其光”,那是跟自己找麻烦,制造痛苦;如果“用其光”,不但眼睛神光好了,而且还可以修到长生不老之道。“是为习常”,老子上面定了一个名称,叫做“玄德”,现在他又定一个名称叫“习常”,就是经常练习的意思。练习什么呢?练习复归那个永恒生命的本来。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接受布施的严重性

  这章也是上经第二十三章的道理。二十三章有一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就是狂风,来得快也去得快,狂风、台风,不会整天整夜地吹。狂风往往到了中午就停止一阵,就减弱了,所以狂风来时不会终朝,这是势也。因此人要懂得人生,当你发财的时候,连续发上几年财就要赶快收手,金盆洗手还可以享受一辈子。倘使企图永远发财,那么“飘风不终朝”,这社会的钱都给你赚了,别人怎么办?世事就是旋转性的,所以说“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夏天的雷雨是“骤雨”,不会下一整天的,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否则就变成了水灾。这是第二十三章讲的道理,也就是物理正反的必然道理。

  懂了第二十三章的这一道理,于是“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什么叫“介”?中国字“人”字下面一直为“个”字,两直为“介”,就是一个人站在那里的两只脚立正的姿势,顶天立地,上顶天下通地。他说要想介然顶天立地地站住,真正的智慧是“行于大道”,做一个光明磊落正直无私于天下的人。但是【“惟施是畏”,“施”是布施,要知道布施是可怕的】。为什么可怕?因为天地生成了万物,布施给我们;换句话说,人是靠天地万物而生存。尤其现代都市的青年们,有几个人下田种过一颗米?却嫌电饭锅煮的饭不好吃;有几个人做过一件衣服呢?还嫌衣服穿得不舒服。吃穿都是人类众生给我们的恩惠,我们接受了一切的布施,而我们并没有还报,这就可怕的道理。

  所以说真正的道德是付出,不希望收受进来;可是人之所以没有道德,是因为相反的想法,不能介于天地,不能给天地什么,只是接受。人都是接受父母的、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自己的生命才能活着。我们自己反省有何德何能?给社会、给国家、给别人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所以“惟施是贯”,要警觉这个道理,随时有恐惧之心,检查自生命的意义何在。

  爱抄小路取巧自利的人们

  下面讲历史哲学,包括社会人类的通病。“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非常平坦宽阔,但是人却不喜欢走大道偏爱走小路。过马路不愿到路口人行穿越道,觉得太远了要走捷径。看看两头,就从快车道跑过去了,算不定被车撞死了。都市如此,农村也是一样;上山有条大路很平,登山的人,偏偏喜欢另走一条小路,所以常常发生山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都喜欢用小聪明,就拿写文章来讲,大文章写不出来,小文章人人都写得好。一些人往往批评别人的文章“不过如此”、“狗屈不通”,如果让他自己来写写看,半句也写不出来,都是眼高手低。看到别人做任何事都不好,好像自己做得最好,真让他做又真不行。许多人批评炒菜也是一样,大师傅做的菜什么都不好,不是酱油多,就说盐少了,而他自己连炒个蛋也炒不好。所以“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人们就是喜欢玩小聪明,喜欢走这个小道,反而妨碍了自己去了解真正的大道。

  历史上有些地区社会,“朝甚除”,“朝”是指朝廷,官府扫除得甚为洁净,但人民生活不上轨道;结果“田甚芜”,田地没有人耕种,土地荒芜了;“仓甚虚”,财政贫乏,国库空虚,人都没有饭吃,没有衣穿。

  以现在社会来讲,我们一般人只接受国家、社会给我们的好处,没有贡献什么给社会,没有办法帮助别人。假使到乡下偏僻的农村去看看,就会发现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人愿意久留农村。很多青年从乡下出来,读到大专毕业,如果要他们回乡,他才不干!【乡下已变成“田甚芜,仓甚虚”,只有几个老人在农村,连割稻子也请不到人】。

  至于那些青年人,在都市中“服文彩”,穿的衣服漂漂亮亮,牛仔裤马仔帽,戴上鸡脚的手耷;“带利剑”,还有些人带把扁钻,准备跟人打架:“厌饮食”,好吃的都吃得讨厌了,“财货有余”,有钱的总归有钱,【“是谓盗夸”。他说,这个是真正的土匪,剥削了自然的道德,违反了道德原则,“非道也哉”,这不是“道”的道路】。因此道家的思想同佛家的思想一样,要布施出去,不是要社会帮助我们,而是希望我们能帮助社会;不要人家贡献我们,而是希望我们能贡献给人家,这就是道德。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7: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善于把握生命的中心则不辍

  这一章的每句话,如果发挥起来,都有很多历史的资料为例证,也是很多做人做事的榜样,我们这里只讲原则。

  “善建者不拔”,一个真正会建筑的人,插一个棍子在地下,别人也拨不掉。依我看来,除了老天爷建了一座山在地上,别人永远拔不掉之外,世界上没有拔不掉的建筑物,当然也没有善建者。真正能够建立而动摇不了的,那是一句话,它包括思想方面、道德方面、精神方面的一项真正的学问,一个真理。像老子本身就是“善建者不拔”,他的道德思想,后世经千万年不衰。多少人研究他,多少人企图推翻他,但是推翻不了,也动摇不了。

  孔子也是一样,建立了一个道德的基础标准,摇撼不动。所以只有他可以称做圣人,只有他可以与天地并存,就像天地建起来了一座喜马拉雅山,建筑了一座阿里山,没有人可以拨动这个物理世界。所以,只有道德文章的建立不是别人能够动摇的,这就是“善建者不拔”的道理。用之于做人做事,用之于创业,就要有高度的智慧,能建立一个东西,绝非他人所能动摇得了的,这也是“善建者不拔”的道理。
  “善抱者不脱”,真会抱的人,把东西箍住了,怎么样都脱不了身。那是什么样的“善抱”?男女之情就是“善抱者不脱”,感情这个东西就是“善抱”的,把你抱住了,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解脱不了;真能解脱的话,那就成仙成佛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子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个道德观念、一个真正的真理,就要牢牢抱住,绝对不要放弃】。如果对于道德的真理,热心一阵子又休息一阵子,有时懒有时又反感,那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把握到道德的真理,当然就不是“善抱者”。

  “子孙以祭祀不辍”,懂了“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这句话,好比懂得了一个秘诀,把这秘诀用之于做学问、修德业,或随便做什么,都会受用无穷.可以立万世之功,建千秋之业,即所谓“子孙以祭祀不辍”,永远留之于后世。我们以几位宗教的教主来讲,【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佛、耶稣、穆罕默德、摩西等等这些人,都是“善建者不拔”。他们建立了一个东西,一个道德的规范,思想的标准,可与太阳同存,除非太阳爆炸毁坏,否则他们的教化永远存在】。

  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的事业,有的甚至是终身事业,一生有钱、有声名、有地位、有权力,但是,最多十年二十年,过去就没有了,最后连人都看不见了。比如说,我们随便提一个问题,唐太宗的姓名是什么?如果在电视节目问,观众立刻作答,也许三分之二以上可以答出来,至少有三分之一已经把他的姓名忘记了,而他当时却威风了几十年。

  再看另外这几个人就很不同了,那是释迦牟尼、孔子、老子、耶稣等人,放弃了这一世的一切,建立千秋万代的事业,只要地球、月亮、太阳这三个在运转,他们的事业就永远存在,这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谁也没有办法摆脱他们建立的规范。随便你讲了多少道理,他的影响力量始终存在。即使是反对他们的学说,看了就不喜欢,实际上反对者已经受了他们的影响。这个就是“子孙以祭祀不辍”的道理,千秋万代永远不朽。

  佛家经常用的两个字“解脱”,千秋万世求“解脱”,可是一般人永远解脱不了。老子为什么特别提出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呢?这同上经第二十三章差不多的道理。单独来看,第一个观念是“善建”,就是说,一个东西造得坚固之极时,就永不能改变,永远不会动摇。第二个是“善抱”,前面已经提到过,“天地万物,负阴而抱阳”,宇宙间只有阴阳是两个正反的力量,彼此互相在摩荡,互相在关联;这两个力量和向心力离心力一样,也像手背手心一样,永远箍在一起。”

  由这两句话,也使我们了解到,要把生命的中心把握住,才能不生不死。讲到“负阴而抱阳”,以我们一般人本身的阴阳来说,像气与血,精神与肉体,这都是阴与阳。我们平常不能互相抱元归一,都是因为阴阳不均衡、不调和,因而慢慢消散,消散就导致死亡。【如果阴阳相互均衡,平常稳定不变,便可以脱离生死的变异现状】,即所谓长生,也就是“子孙以祭祀不辍”这句话。把握住了“善建”与“善抱”这两样事,则后代的子孙永远延续下去,也就是生生世世生命绵延不休。

  绵延不辍的道理老子没有说明,究竟是讲心理行为道德,还是身心做工夫的行为,老子没有明说;但也可以说这两方面都有关系,含义很多。下面再加以引申解释。

  身修 修家 修乡 修国 修天下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要使自己这个生命能够永远存在,必须懂得“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怎么样是“善抱”?“负阴而抱阳”。怎么样是“善建”?这个我们要去研究了。任何的建立,没有不被破坏的。例如建造一幢坚固的房子,终久还是要毁坏的,物理世界没有任何东西能保持永远的,抱住的东西最后一定也要放开。【什么是破坏不了的?什么是抱住解脱不开的?只有“无为之道”,清净无为,这就是道体。道体永远是不拔的,永远在那里不动】。

  【打坐修行,学佛修道就是修身】,“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但是,修身不是建立一个东西,所以在观念上不能认为做工夫打坐就有道,不打坐就没有道。如果坐就有、不坐就没有的话,这是建立了一个东西,所以不算是修身,“其德乃真”是道体合一,在佛家而言,就是如如不动,本来如此的。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个道理发展到做人做事,乃至修身齐家,老子的本意,也是以道治,而不是绝对的无为。

  西方亦颇有人研究道家文化,尤其是《老子》及《易经》的思想,目前在欧美正流行。不过他们最多只是“依文释义”的了解,未必就真正懂得老子道家的精神。曾经有人来信告诉我,说犹太人看见孩子打架,跌倒在地上,绝不去拉开打架的孩子,也不抱起跌倒的孩子,因为他们学老子的无为之道。表面上看来,道理似乎也没有错,但是犹太人这样的无为,实际上是有为——两个孩子已经打架了,已经跌倒了,早就有为了。什么是无为?无为是讲事情现象发生之前,不是讲发生之后;在已经有所行动时,就不能说是无为,因为已进入有为中了。老子的有为的道理,是要回归到无为,那才是老子之道。

  说到治家之道,我们【中国人过去是不增不减,保持着祖阴功;对于祖先的德泽,不敢随便有所变动。这样的观念习俗,使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来固定在一个形态上。以现代的理论而言,这也是我们几千年来没有进步,没有发展的重要原因】。凡事有利就有弊,以老子的观念来看,与其求进步,而于进步后再去修正那些负面效应,还不如永远没有毛病,也不需要修正,所以它永远是固定,永远是常态。

  表面上看起来,这同社会进化的现象相反,实际上原理是一样,因为进步是渐变,不是突变,是慢的进步,可以减少负面作用的产生。

  所以他说“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以这个无为之治,“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的精神与原理,来修身齐家家庭自然得幸,这个道德行为的结果是“乃余”。这个“余”字,要特别注意,我们中国很多古老的家庭,在厅堂或大门前悬挂的匾额是“家有余庆”。还有一些地方的习俗,在除夕或喜宴时,最后一道菜一定是鱼。此时客人酒尽席散,绝不吃那个鱼,意思是要留给主人,表示主人喜庆有余(“鱼”与“余”同音)。那是以前的事,当然现在一定把鱼吃光了再说。

  这个古老的风俗,是一项重要的居家之道,目的在教育后代如何把这个精神道德建立起来,传给后代的子孙。因为道德积余比财产积余价值超过千万倍;道德的余庆,才是真正的“家有余庆”。【“余庆”就是剩余下来可庆的道德阴功】,但是如果求有余,就必须省用少用;与其省用少用,更不如不用,都给后人。所以说无为之道,就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这个道理扩充下来,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几句的“真”、“余”、“长”、“丰”、“普”,字虽不同,道理都是一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由扩充个人的道德修养,影响到家庭乡里以及社会,更提升社会道德,影响到国家,使这个国家欣欣向荣,再以这个道德精神修之于天下,整个的世界才可能进入普遍道德的和谐。

  由这里发现一个事实,儒道两家分家是秦汉以后的事,在秦汉以前的历史纪录、学说著作中,【儒家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我们读了《老子》这一章,也是同样的观念】。所以儒道在秦汉以前本来是同样的路线,只不过所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这里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修身,如何齐家,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接着,老子在下面从另一个角度,说到人的智慧以及观察一件事情,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从观身到观天下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读《老子》是读活的书,上古人们的智慧,是从生活经验来的。生命的道理是“以身现身”,从自己身体里面的道理来观察自己,找出一个真理。所以重要的在一个“观”字。

  这个“观”,在《老子》上经第一章、第十六章及二十六章都曾提到,特别是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个“观”字,读音近于“灌”】。我们中国字有两个很妙的,一个是“寺”,佛家称出家人住的庙为寺;另一个是“观”,道教的庙子叫“观”。【实际上“寺”与“观”这两种地方,在中国上古文化中,是政府机构的所在地。佛教在汉明帝传入中国时,有两个印度和尚前来,汉朝的政府把他们安置在白马寺。那时白马寺并不是和尚庙,而是政府机关,像现在的国防部或联勤总部或外交部所属的一个招待所。直到清朝,政府机构中还有“光禄寺”与“光禄寺卿”这类名称的官职。因为汉朝最初安置印度和尚住在白马寺,后来沿用下来,和尚住的地方便称做“寺”,道家的庙宇称做“观”。唐朝开始有了道教,道教的寺庙便称为“观”】。

  古代的一种建筑叫做“观”,我们读《礼记》,都知道其中有《礼运。大同篇》,这是孔子在参加一次重大祭典后所产生的。祭祖就是在这个“观”的建筑物里举行。大典后,孔子对于历史发生很大的感叹,于是他在这“观”的走廊中,才产生了大同思想。《老子》上经第二十六章所讲的“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是说生在最好的环境时,不要被环境所惑,要超脱环境之外;纵然有功名富贵,生活优裕,居华屋,多财富,但不可被这些物质所困。这就是“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道理,“燕处”就是平常都要有一种超于物外的心情。

  现在讲到“以身观身”,这个“观”不是荣观,荣观之“观”和这个观身之“观”是不同的。观身是观察的“观”,是省察的意思,身体怎么能够观呢?我们看到学佛学道的人讲究打坐,要【眼观鼻,鼻观心】,这又是怎么个观呢?所谓眼睛看着鼻子,看着鼻尖,集中两眼的视线在鼻尖这一点上,久了有些人会变成斗鸡眼,血压也高了,神经也搞坏了。至于鼻观心,鼻子没有眼睛怎么去观心?除非打坐把头埋到胸口,鼻子才观得到心;如果这样,那就糟了。

  【道家所说眼观鼻,鼻观心,是一种影像,这个“观”字,意思是“贯注”;一种在意识上,由眼睛下来对着鼻子,鼻子对着心窝,一直贯注而已】。并不是打起坐来弯腰驼背,闭上眼睛,自认为这样叫打坐,就是老僧人定。那是非常错误的,所以对于这个“观”字要特别注意。

  这里所讲的“观”,照佛学方面的解释,就是观照的“观”。【道家修道的书上有一句话,“内照形躯”,是注重内照的意思】。所以说道家的修道方法,不能说完全不对,不必为门户之见,把他人否定。

  修道的四个字,就是“收视返听”,把我们向外面看的视线收回来。现代的青年学生们,为了应付联考拼命读书,读成近视眼,因为两眼睛张开,像手电筒一样,往外放射,注意书本,结果书没有读通,眼睛都读坏了。读书要有“收视”观念,把精神从视线中收回来。“返听”,耳朵不向外听,把声音像录有机一样收录回到里面来,也就是说只收听外面的声音,其余的声音听不见。普通一个人,一定把耳朵对着外面去听别人讲话。修道的人则不是,而是使别人的话音自然回入耳内。看光的道理也一样,是使外面的光线自然回到自己的眼睛里。“收视返听”的修道工夫,就是这个原则。各家各派的打坐修道,佛家叫做“观”或“照”,也就是道家这个“收视返听”的道理。
  “以身现身”就是“收视返听”,如果能够做到“收视返听”,自然会“内照形躯”。所以有许多静*坐很好的人,眼睛一闭眼光向内照。所谓“内照”,就是精神内敛,精神收敛时,身体内部血液流行,自己都看得清楚;内部哪一点有了毛病,或没有毛病,也看得很清楚。当然很少有人能够做这样,但做到这样也不是了不起,不过是静*坐的初步,也就是“内照形躯”的初步而已。

  生命如何走向结局

  做到能够“以身现身”就可以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何走向衰老,如何走向死亡,看得很清楚。所以由自己个人以身来现身,发现了生命修养的原则,然后再现另外的人,观天下的人。天下人真可悲,因为天下人多数都把生命无尽的功能急速地消耗,莫名其妙地去做无谓的牺牲,无谓的消耗。所以,人要能够真正“以身现身”,接触生活的实际,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源。

  “以家观家”,要了解家之道,如何可以齐家,要观察自己家庭本身兴衰之道,洞察先机;再观察社会上每一个家庭,每家人的道德行为,就会发现都有必然的因果律。

  同样的道理,“以乡现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有大智慧的人,对天下国家的未来,究竟怎么样变,不需要迷信去问什么鬼神,只要用智慧去观察,“以天下观天下”就很清楚了。

  另外是道家老子之后的庄子,也讲过一句话,“藏舟于壑”,船本来在河海中航行,以为把它藏在山谷,这条船便永远保存住了。但藏在山谷还是靠不住,因为“有力者负之而走”,有一个巨大的力量,可以把船搬走。他说最好的是“藏大下于天下”,就等于说把虚空藏在虚空里,就永远不会被人偷走了。但是把天下、把地球藏在虚空,你认为藏得很好,假使地球是由一个造物主造出来的,仍是“有力者负之而走”,说明这个地球始终有另外一股力量转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它固定不动。比方说,你把钞票藏在铁柜里头,好像藏得很好了,抢匪连铁柜都一起搬走了。【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这样,你把一个东西藏得极好,另外有一个不可知的力量,在你藏好后,整个地拿走】。

  【这个力量是什么?是生命的本源】。所以我们现在讲到“以天下观天下”,以天下事情观察天下。才能够懂天下;以家庭来看家庭,也才能够懂得家庭;以生命来研究生命,才能真懂得自己真正的生命。老子讲到这里,又说“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怎么会明白天下的道理,何以知道一切所以然呢?他说我没有其他的巧妙,只有一句话“以此”,“以此”就是用这个,用什么呢?就是前面所说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统统观察清楚以后,真正的生命自己才会有把握。能够做到的人,都怕建立一个东西,因为能建就会环,把握住一个东西,抱住一个东西就会失掉,这都是人生通常的情况。

  可是人很可悲,总希望有一个东西可以抱住不掉,建立起来不会毁坏,可是找不到这么一个东西。这是什么?老子没有直接讲出来,不过刚才已经提过什么是无为之道,就是不建。不建立就不怕拆掉,不把握它,它永远站在这里。他又反过来告诉我们,【这个又不建立,又不把握而永远存在的,到底在哪里?是在你生命本身本就具备的】,只是你找不到。【怎么样去找它呢?“以身观身,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你的生命的本位,就具备了无比的功能,无上的道;道不是向外求,而是在于你本身】。这就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怎么晓得天下有这么一个必然的道理呢?就是用本身看本身这个方法,就找出来这个真理了】。

  【本身观察这个本身,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我们仔细一想,却发现真的很了不起。有很多修道、学佛、打坐、做工夫的人,试问到底在那里干什么?都没有返转来找自己;如果向自己里头去找,禅宗所讲的豁然而大悟,就完全贯通了。老子也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7: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纯厚自然的赤子

  这一章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五章的引申说明。上经第二十五章说了一个原理,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道”所效法的是什么“自然”呢?这是由“以身观身”而来的,但“以身观身”又是如何呢?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这就是“以身观身”。以人的生命而言,上经第十章讲过“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后来练太极拳的人,大家也用过这两句话标榜,不过,要真正练到“专气”,那是一股先天的元气,是浑然一体的。

  人的元气不是有形之气,可是现在练拳的人,拼命把空气吸进来,好像轮胎灌气一样,那是大错特错。所以有些人太极拳练得不阴不阳,云里雾里的,练得毫无道理。真正的“专气致柔”,是先天之气充满了,最后达到了忘身,只有一股气团;那个气团柔软到极点,真正的筋骨软了,像软面团一样。实际上,筋骨模上去仍是硬得很。有些练拳的人,故意装得软软的,好像要睡觉那个样子,就叫做“醉八仙”或“罗汉塔”,像是喝醉了酒一样,但那根本不是元气。

  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柔到什么程度呢?天下最柔的人体,就是刚刚生下来的婴儿,古书上叫做“赤子”。为什么叫“赤子”呢?刚出生的婴儿,全身是红彤彤的赤色,所以叫赤子。赤子全身都是血色,使人感到不敢抱,练过拳的人更不敢抱,因为赤子像是一堆豆腐一样,生怕会碰破他。“含德之厚”,讲道德修养做工夫,就像是做到赤子这个境界。佛家说入定的人,是不能叫他的,也不准碰他,更不能拉他,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真正的入定,并不是打坐时闭起眼睛睡觉,而是像赤子一样,如果拉他的手,可以把他的手拉出很长,他自己并不觉得奇怪,骨节的柔软会到这个程度。但是把他的手放了,又会慢慢地缩回去。不过出定以后,他的手一定酸痛,而且还要再修炼才能恢复。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一般婴儿的心理,是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善恶观念,没有好坏观念,没有香臭观念。不论坏人好人来逗他时,他一样都笑,因为婴儿没有后天的分别意识。对于赤子,据老子说“蜂虿虺蛇不螫”,这些毒蛇猛兽,像蝎子、蜜蜂、四脚蛇、毒蛇等等,爬到婴儿身边也不会咬,只有极少的例外。如果婴儿动一下,有些小动物,受惊吓才反攻,虽然婴儿的动是无心的,小动物因害怕就螫人反攻。像蜜蜂飞到我们脸上,停着不动,你不打它,也不赶它,它也不会螫人;蜜蜂之所以螫人,是因为人先有怕它的心理作用。

  我曾经在山中走路时试验过,对蝴蝶说:“来!来!”它就飞到我手上站着,还跟着走了半天路,然后对它说:“走吧!走吧!飞走吧!”它就飞走了。那就是感应,生物跟人一样,具备了慈悲、爱心,没有侵害心。其实也无所谓爱心,而是一个自然的生命,与人无争,与其他生物没有利害关系。当小孩子身上停了蜜蜂,便叫孩子不要动,人不动它就没有关系。蜜蜂停在人身上是在做工,希望找到一点汗汁,它只要沾一点汗就飞走了,因为蜜蜂把百花的蜜采来了以后,没有一滴人的汗渗进去,蜜就冻不拢来。像我们做豆腐一样,不放一点石膏下去,煮好的豆汁就冻不拢来。如果蜜蜂来了,你不去打它,它也不会螫你,所以对于婴儿,老子说蛇蝎不会螫他。

  其实,吃人的猛兽,对于在它面前的婴儿,也不一定会去吃的。古书上也有记载,婴儿丢在旷野,许多猛兽或者豺狼、老虎,乃至于万兽之王的狮子,有将这婴儿抱回去喂奶养大的事例。可是一个婴儿的尸体丢在那里,猛兽就会吃掉他。

  “攫鸟不搏”,空中飞的老鹰,会捉跑得快的兔子,并不来抓婴儿。像西北高原那种红嘴老鹰,专门吃肉的,尤其在西康一带的高原上,你手提一块肉,如果不用两个碗盖起来,说不定从天上冲下一只大乌,呼一声就把肉给叼走了。但是鸟绝不抓活人,也许脑袋被它抓一下抓破了。他说唯有婴儿,“攫鸟不搏”

  婴儿的精之至

  “骨弱筋柔而握固”,婴儿的骨头是柔软的,筋也是软绵绵的,什么是“握固”?在佛教密宗叫做手印,道家叫做掐诀。婴儿的手握拳,把大拇指捏在掌心,叫做“握固”。道家有的人打坐就是这个样子,把大拇指提起来,所谓学“握固”。婴儿生下来手就是这样握着,好像要抓一个东西。为什么那么抓?详细研究起来,问题就大了,可以写一本专论,探讨人的生理医理。

  婴儿生下来就“握固”,手总是那么握,一旦到年老临死的时候,便放开了,表示对这个世界抓不住了。那个时候,“善抱者不脱”,不善抱的就脱了,知道抓不住了。

  “未知牡牡之合而全(朘)作”(有的版本用“朘”),婴儿没有男女的欲念,也没有男女的性别观念,生理的机能是自然发展,而“精之至也”,精是自然出生的。很多学佛、学道、学打坐的人,拼命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生命上有限的精虫卵脏之精,虽然也叫做精,但并不是炼精化气的精。许多人做错了工夫,一望而知,这些人不管他学佛学道,理解都不对。从表面上看,不是一脸黑气,就是看得见红光,或者是红中带乌,乌中发亮,亮中发黑。这种情形非常严重,是一种大病相。实际上,这种修行都是在玩弄,给自己找麻烦。因为在身体里有形的精虫卵脏上做工夫,再加上用气脉搬来搬去,结果没有不出毛病的。这不是“道”,这也不是工夫。

  什么是精?这一章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也说到要炼精化气、心理、生理的修养等等,首先要看你能不能做到这个婴儿境界。婴儿没有是非心、没有善恶心,不管你喂他什么,他分别不出来香与臭。你说他没有思想,没有感受,其实他知道,只是没有分别的观念,就是佛家常说的“无分别心”,这就是说明婴儿境界的状况。

  有人或者说,自己现在空空洞洞,没有分别心。问他是真的吗?他说:“是呀!我现在没有分别心。”这其中早已分别了。分别个什么呢?分别一个“没有分别心”,那也就是分别心了。这是很逻辑的事,可是大家不知道,真到了无分别心,是浑然一体的。老子的话说得很清楚,到了这个境界,才真正是所谓精充满了,这是精神之精。至于什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都不谈了,都在精之内,可以祛病延年,长生不死了。只不过,我们人就是太过聪明,做不到如婴儿的境界。

  在五十四章中,老子提出来“以身观身”的修身之道,后世演变为道家的修神仙、长生不老、祛病延年的方法。换句话说,这种修仙的方法,是从这个原理发展出来的。刚才讲到什么是本身的精,也就是精神之精的状况;下面是讲气,人的生命包括了精气神,这三个要分开来研究。

  保持气的平和

  “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号”就是哭,这是婴儿的境界,若哭起来,那不是真正的哭。婴儿哭起来很可爱,有时蛮好听,因为那是“号”没有真正从喉咙里哭,没有把声音哭哑了。这个“嘎”字,是声音沙哑了。人老了以后,或者有病,声音就变了。一般小孩子唱出来的是所谓童声,但是童声还不是婴儿的声音,婴儿“号而不嘎”,这是说明婴儿气的充沛。气的充沛就是精神充沛,气保持着平和,没有情绪激动,没有动妄想,心境永远是和平的。所以叫做“和之至也”,就是《中庸》上说的“致中和”。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这个是神的境界。第一节讲精,第二节讲气,拿婴儿来做比喻。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修养本身,是“以身观身”来修持的。第三节是有关养神,这个就很难解说了,也涉及婴儿的心理,除非利用科学的仪器,但也不大容易准确。婴儿的境界,到底有知还是无知呢?绝对有知。但是他的却没有第六意识,这个道理我们只好借用佛家的观念来解释。

  生命来之不易

  佛家讲三世因果,这个生命光是靠精虫卵脏结合也不会成胎的。成胎要三缘和合,就是三个缘凑合一起,也就是三个因素: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加上我们普通所说的灵魂,佛家叫做“阿赖耶识”的种性(种子)】。这三个因缘合拢来才构成胎儿。入胎以后呢?这要研究现代的生理学了,因为女性每月只有一两个卵子排出,到了更年期月经停止不再排卵,就是老年了。所谓老年,就是不再怀胎生育,佛经上经常有一句话:“人身难得,有如大海中盲龟遇浮木。”意思是说,在茫茫大海中很多乌龟,在海中乱游瞎闯,忽然遇到一块浮木,木上有一个洞眼,这盲龟一抬头,刚好把头伸进这个洞里。我们得到一个人身,也就像盲龟遇浮木这样的难得。

  现在医学也晓得,一次的精虫排泄,差不多有几亿,只有一个精虫刚刚碰上这个卵子,也就如海上盲龟一样,撞进了洞眼。所以,一个人生下来真是非常幸运,几亿的兄弟姊妹们都失败了,自己幸运成功。我们要认识得到生命之不易,所以要尊重珍惜自己的人生,爱惜自己的生命。

  三线和合入胎以后,在娘胎里的成长,七天一个变化第一个七天等于是糨糊一样,像一滴豆浆,还没成形。第二个七天才开始生出中间脊髓的神经,由背脊骨开始,像现代医学的精确分析一样。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多年前,就讲了人的生命发生过程,七天一个变化,三十八个七天,共二百六十六天,然后胎脏里有一股气流,把胎儿倒转来才生下。

  【欲界下层天的人,头是倒转来向下生的,上层天天人出生是上升,是从男性的肩膀或头顶上生出来】。佛怎么会知道呢?你说他是幻想吗?这个幻想的蓝图太伟大了,据我所研究的,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学术超过他的范围;而且科学一步一步证明,他的话都是实在的,真实的。

  先来后去的失命之灵

  至于道家对生命的界定,娘胎以前,以及娘胎这十个月怀胎中,都属于先天的范围;因为胎儿时期,是靠脐带吸收母体的营养。

  胎儿在胎里头,有没有意识呢?没有意识。这个灵魂入服,叫做第八阿赖耶识,相当于心理状况精神部分,这个生命是由此而来的。佛经所讲第八的阿赖耶识,翻译成中文“含藏识”,含藏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种性——种子的个性他这个种子对于生命来说,是“去后来先做主公”的。【“来先”,生命开始时最先来,有它即成胎;“去后”,死的时候最后走,所以说是“去后来先做主公”】。

  我们一般认为生命做主的就是这个东西,但并不是“道”的究竟,这个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灵魂”。

  以人来说,所谓死亡,一般指这个人的呼吸完全停止了,就是断了气,脉搏也停止了。但死亡的情况每人不同,有些人全身都冰冷了,心窝子还温湿的;照佛家的道理,这个人是人中再来,还要来投生变人。有一些人全身都冷却了,但头顶心或稍前的地方仍是热的,认为会升天。所谓升天,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或者虽无宗教信仰,一生是好人做好事的善人。

  不过宗教也有方便说法,有人虽然上部最后冷却,但是死时面带愤怒,或者眼睛不闭,有愤怒之相,这在天人之中属于“阿修罗道”。所谓神道、魔道之流,也许上升,但上升又有好坏的差别。至于向下面走的,所谓到畜生道的、饿鬼道的、地狱道的,死后现象都不同。

  中国文化依据《礼记》,人死亡了,古礼几千年来的习惯,叫做“寿终正寝”,所谓“正寝”,是家庭中最长辈所住的主要卧室。当去世以后,要把遗体抬到大厅上停放,这个叫“寿终正寝”【现在的人,多半死在医院,不算是“寿终正寝”,应该是寿终某某医院】,讣文上写“寿终正寝”是不对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文化的矛盾。在今日许多应酬社交文件中,这一类不合理或闹等话的地方很多很多,这是顺便提到的。

  中国《礼记》一书,迄今已几千年,仍极具价值,因为它非常科学。例如【人在寿终正寝以后停放三天才可入殓,第一二天当中不准移动。因为有一种病叫做假死,如果三天之内不再活过来,才可确定死亡】。有人死亡两三天又活转来,古今中外都有这种事例,有人说这是死后还阳,其实不是还阳,而是没有真死。

  照佛家的道理也是这样,被认为死了的人,阿赖耶识尚未完全离开,在全身没有完全冷却之前不可以移动,也不准碰他的身体,因为这个时候,他虽不知,但是仍有“感受”的。换言之,就是知觉的部分没有了,感觉的部分仍然有在,还会不舒服、难过。这个叫做“去后来先”的投胎。

  婴儿生下来,现在医学很昌明,助产上把脐带一剪断,立即用带着手套的手,把婴儿嘴里的秽物先挖出来。那个东西叫做胎毒,泥巴一样的气味不好,要全部挖干净,否则婴儿哇一声哭出来,这团东西就吞下去了。【许多人身体生来就不好,就是因为口中没有挖干净的关系,这是在胎儿时累积起来的毒垢。我的研究也有很多看法,许多中年人罹患癌症等疾病,与这个胎毒有些关系。这是顺便谈到一点养生的常识】

  有许多人打坐做工夫,会觉得某一部分难过,又检查不出病源来。其实没有什么,只是这一点胎毒在里面作祟。做工夫想把胎毒完全排除干净是很难的,所以说,脱胎换骨很不容易。

  中国人对于哭的描述有三种形态:【有泪无声谓之泣,有声无泪谓之号,有泪有声谓之哭】。【婴儿那个哭就是有声无泪的,所以叫做号】。

  【初生婴儿这一声哭是很难过的,因为他在娘胎时,等于睡在温床里,太舒服了,一出娘胎接触到空气,全身千万毛孔像是十万根细针扎进来那么难过。只可惜婴儿当时不会讲话,后来也记不得,假使同我们现在一样,他一定高喊:“唉哟!痛死我了!”婴儿刚出生,只有一点点大,等到脐带一剪断,“哇”地放声一哭,再受到空气的影响,就充沛起来,马上长大不少。】

  意识的形成

  【婴儿时期也没有分别意识,婴儿的头顶囱门还在蹦蹦跳的时候,不会说话;等到囱门这个地方长满了,开始说话的时候,后天的思想意识,亦即佛学上的第六意识才开始】,分别思想也就慢慢地成长。等到长成像我们这样的老头子,那就是老顽固了,因为意识愈久愈顽固。于是自己意识中充满了“我认为如何”,“我读的书”,“我的思想怎么样”……这个“我”字愈来愈大,这一点我执的成见,就变成了种子。所谓“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现在的行为思想变成未来的种子个性,而过去种子的个性,又形成自己现在个人的人生。

  意识这一部分,在道家来说,是属于精的部分。在胎里的时候,肉体的成长和呼吸,就靠脐带与母亲相连,胎儿意识虽未成长,但“知”性是有的。所以现在医学的研究已经承认,中国几千年前就注重的胎教是有道理的。人的教育是应该从怀胎第一天就开始的。中国的古礼,在女性怀孕后,看的书都与一般人不同,看的颜色也不同,看的东西都不同,情绪也要平和,因为都会影响到胎儿。孕母如果心中想着害人,想要整人,那个胎儿已经在里头接受了这个教育,慢慢就形成了个性,所以胎教非常的严重。

  胎儿是靠跟母亲相连的脐带呼吸,生下来“哇”一声,嘴巴张开才开始后天鼻子的呼吸。道家说打坐要达到胎息,打坐火定的人会恢复胎息。但是,胎息并不是肚子呼吸。有些修道家法门的人专门炼胎息,把肚子鼓气,那就不对了。老子所讲真的胎息是“绵绵若存”,永远像胎儿一样,有一个若存若亡,柔和、微弱的气。

  那么婴儿有没有知呢?有知,但不是第六意识,这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神。所以道家的分类,有精、气、神三个部分。

  精气神消耗完的时候

  道家后世的观念,认为生命可以自己修养到长生不老,但是要吃三种药,就是道家《高上玉皇胎息经》上说的:“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每个生命都有长生不老之药,就是精、气、神,所以要知道如何养精,如何养气,如何炼神,以达到长生不老,也就是老子所讲的“以身现身”。

  《老子》这一章先用婴儿来比喻,先讲养精,修养到如婴儿时,就是“精之至也”,气的修养方面,能达到婴儿般的“终日号而不嘎”,则“和之至也”。神呢?“知和曰常”,就是有一个天然的灵知之胜,这个“知”不是意识的知,而是神,神是永远的、恒常的。有时候说,修道明白了就是神,是灵感的发现,神灵的发现,才叫做明白,所以说“知常曰明”。要是真正懂得保养自己,便“益生曰祥”了,就是懂得自己的生命,以及这个精气神,而能祛病延年,也就是人生的大吉祥了。

  精、气、神三个部分都解说明白了,再讲反面的状况,“心使气曰强”,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现象。普通人为什么不能修到婴儿的境界?都是由于后天的心,强迫消耗自己的精、气、神,强迫自己变成表面看起来很强壮的样子,实际上是快速消耗自己的生命。强迫消耗精、气、神的结果,外表似乎精神强壮,但是老子告诉我们:“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天下万物由幼嫩变成强壮,强壮再转趋衰老,衰老以后就是死亡。这是物理自然的原则。
  “物壮则老”,所以生命一到中年,精神、体能、知识到了高峰的时候,下一步就是下坡了。青年同学们长久不见,再见了面,我说:“忘记你几岁了!”他们都回答:“哦哟!三十八、四十了,马上要走下坡了。”人到了四十岁,这个生命就开始走下坡了。“不道早已”,“早已”翻译成白话,就是快要完了,用文言说来好听一点。老子要我们懂这个原理,如何使自己不要太早完蛋。

  这一章连上一章,是说如何“以身观身”,“内照形躯”,把握自己生命的精气神的修养,否则”物壮则老,老则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8: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元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养生处世该如何

  老子这人很有意思!自己一部五千言的巨著,经常把要紧的话先漏了一些,就如武侠小说一样,露一手,点到为止,又赶快收回去了。五十五章正讲到要紧的地方,他话锋一转,在这章里自己又批评起自己来了。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高明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说话的。本来不说而又说的人,才是笨蛋,他自己骂了自己。唐代的诗人白居易,作过一首诗:

  言者不如智者默 此语我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 如何自著五千文

  “言者不如智者默”,爱说话的人,宣扬文化,讲经说道,都是笨蛋,同我们一样。言者已经是没有真智慧,真的智者,则缄默不言。“此话我闻于老君”,这话是老子自己讲的嘛!我也是那么听来的。“若道老君是智者”,如果说老3本身真有智慧,“如何自著五千文”,他为什么又写了这本五千字的书呢?他到底是智人还是笨人?这是白居易对他的幽默表达。

  现在也不管老子是智或笨,他仁慈地告诉我们修养的方法,【“塞其兑”,“兑”是卦名,兑卦代表了嘴巴,上面有缺口的。老子说修道的人第一要不多说话,要含默不言】。关于说话的道理,根据历史的记载,很多成功的人物,多为“沉默寡言”型。但是沉默寡言的人,不是完全不说话,而是少话;一说话就是中心点,很扼要又中肯,这是成功人物的一个特点。至于修道的人,多半完全不说话;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修养的方法,要“塞其兑”,就是不说话。

  “闭其门”,把眼睛、耳朵,凡是张开的都收拢起来。“挫其锐,解其分”,有些版本中的这个“分”字,写成为纷扰的“纷”。

  “挫其锐”,真正的修道,要把思想最尖锐的地方磨炼成平和。比如有些青年人到长者那里谈道,既然是为道而往,应该说是未曾闻道,而他表示自己对于佛道已经有领悟了。他固然也非常聪明,可是他就犯了一个大忌,就是太尖锐了,聪明也是假聪明!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解其分”,这是指心里的妄念,要把分别妄想除掉。

  “和其光”,把自己外露的光明收起来;“同其尘”,处世之道,不要显露特别之处,和平常人一样,很平凡,“是谓元同”,这才是修道人的榜样。“元”就是“玄”字,修道人必须要和光同尘。这一节和第五十五章都解释了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道理。这一章主要的说明,不只是修道的经验,也是做人处世的道理。

  我们中国文化有个好处,也有个坏处,好处是几千年来,教导后代的,都是叫我们少说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是中国的古训名言。尤其夏天乱吃东西,都是从嘴巴吃进来的,这是“病从口入”。至于“祸从口出”,就是由讲话产生的麻烦。这个道理,看起来是要培养最高尚的修养;但是在另一方面看,也养成了一个不关心别人的民族性,不管人家的闲事,不大肯帮忙别人。尽管讲仁义之道,在“祸从口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教训下,却缺乏慈悲心、同情心。

  我们的民族同其他民族相比,【我们的民族虽然没有讲个人自由,可是那种自私的心态,比别的民族的个人主义还更厉害。这也就是这个教育修养所产生的流弊】。老子在这一节里,告诉我们处世的道理,就是向这个路上走,尽量地不说话,为人处世,要把自己的聪明磨掉。尤其是青年人,聪明不要外露,再把思想上的纷杂去掉,最后和光同尘。

  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他说这就叫“元同”。“元同”的道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就是“最平凡”。做人要想做到最平凡,也是不容易的,谁都不容易做到。假使一个人真做到了平凡,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是最高明的。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做到了最平凡处,有这样修养的人,想要特别亲近他,做不到;想跟他疏远也不可能。“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也没有特别地蒙利,也没有特别受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换句话说,没有亲疏,没有利害,没有得失贵贱,永远站在真正的中庸之道,“故为天下贵”。所以修道人的作为,永远是中庸之道,既不高明也不卑下,既不骄傲也没有自卑,没有了不起,起不了,永远是中和之道。

  这是这一章的结论,下面他转了一个方向,还是讲道路之用。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8: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前面专讲道德之用,而讲到这里,他忍不住,又讲起政治的高明道理来了。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是政治的三大原则。《老子》这部书的上半部道经,他是反对战争的。他曾说过:“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这些都是他在前面所说反对战争的话。

  但那是讲“道”,讲本体的道理,而现在讲到“用”的时候,就主张在军事上,应该有充分的准备。譬如一个人,必须有一把刀,但永远不杀人。人需要自卫,而不是去伤害人,也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这就是前章说的,不高亦不卑,不贱亦不贵。所以他告诉我们,对于社会、国家、天下事,要以正道治国。真正的政治,就是“以正治国”,不能用权术,不能用手段,而是用真正诚恳的道德,不能虚诈,不能作假。

  至于用兵,在军事哲学作战的运用上,《孙子兵法》曾经告诉我们,“兵者,诡道也”。“诡道”是什么?就是“以奇用兵”,所以用兵要用奇兵。能用奇的,那是上将之才,大将之才。

  我们研究历史,《汉书》上所说,陈平帮助汉高祖,六出奇计,助汉高祖统一了天下。当时,张良、陈平、萧何都有功劳,最后陈平功劳最大;所以萧何死后,陈平当宰相,封了侯爵。但在《史记》上的记载,陈平自己说:“吾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发,亦已矣,终不复起,以吾多阴谋也。”奇计是用阴的,如四川话所说,是阴着干的,违反了道德。陈平说,我的后代将来不会有好的果报,功业会被拦腰截断。后来果然如此,陈平自己位至王侯,但只传到孙子一代,功名富贵就结束了,这是陈平自己的预言。

  这是历史上的例证,陈平毕竟是道家,学老庄之道的人物,他在人文文化上给我们一个运用上的教训。虽说为了国家天下,不能不出奇计,到底为道家所忌。所以人生在世,要行正道,正道就是诚;许多人学问好,头脑聪明,喜欢诡道、奇计,这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我们讲到老子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不一定是专指用兵,就是个人创业、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我们也可以将老子这几句稍微修改一下,引申到我们个人身上,“以正做人,以奇做事,以无事创业”。“无事”如何能创业?这就是真本领了。试看,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真正是无事,那会不会创业?

  “以无事取天下”这句话,是老子学术思想的精华所在,这要特别注意。有一种人,有道德、有学问、又无心于取天下,但他的道德修养,反为天下所归。我们中国上古史中有榜样,尧、舜、禹乃至于周朝的文王父子,尤其是文王,都是“以无事取天下”的。在文王的时代,三分天下有其二,天下一半以上是他的,他决不想动,不想为天下第一人。后来他儿子起来革命,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历史上,始终赞誉文王之德】。其实在殷商时代,文王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是否是“以奇用兵”来取天下的?不是,而是天下归心,天不敬服于他的道德。如果以现代的观念及术语来说,那是他政治作战的成功;更贴切地说,这是他教化牧养百姓的成功,而最高的原则是道德,是无所求,对百姓毫无所求,这就是“以无事取天下”的道理。

  一般人研究《老子》,读了上半部“道经”,当他说“道”的体时,他曾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于是一般很轻易地认定,老子是反战主义者。这一观念似是而非,实际上,老子并不是绝对反战,是在不得已时才战。我们中国所有的兵家思想、军事哲学,以及《孙子兵法》、《太公兵法》,也和老子这一思想一样。【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就是绝对不侵略他人,但是也绝对不接受别人的侵略】。所以他并不是反战,相反地,认为军备一定要充足,因为有了足够的军事武力,才可以达到维持国际间的道德与和平。

  给日本公民的一封公开信

  十几年前,我在日本参加一个有关文化方面的会议,有很多大学校长以及名教授在座。那天开会进行到夜晚的十时余,有一位日本某名大学的校长指定要我说话,我无法推辞,只好发表一些意见。这篇讲辞后来曾以《给日本公民的一封公开信》为题,在《中央日报》发表。当时我说的内容要点是,【一个国家有两件事情最可怕,一是“刀”,就是军事,一是“钱”,就是经济】,家庭也是如此。我对他们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你们日本以为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可以征服全世界,所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等于一个人,认为自己手中的刀很锋利,于是就挥舞起来,结果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中国,甚至伤害了全世界。这是一件非常错误、非常可悲的事。

  当时,有几位驻日本的年轻外交官正好坐在我身边,他们轻轻扯我的衣襟,意思是希望我少说几句,因为我的话说得很率真,不太客气。
  我继续告诉他们说,你们现在有一种思想,比军国主义的思想更厉害。你们现在以为自己有钱,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要用钱来买通全世界;倘若不及时反省,将来所产生的错误,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侵略所得的恶果更为严重。

  当时也有人问我对日本的观感,我答复他说,我平日深居简出,这次远行,感到一些疲倦,只在东京游览一圈,并不觉得有任何特别好的地方。任何一个国家,能有了二十多年的长时期安定,都可以做到这样,甚至做得更好。日本应该知道,今天日本经济的繁荣发展是从何而来,那是个抗日战争时期三千万军民的血汗生命换来的;因为战后我不索赔偿,让你们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我们这个以德报怨精神,才使你们有今天。

  他们那时正在举行东方文化会议,我告诉他们,你们有东方文化,根本就是中国文化会议。假如你们要说东方化,那看是站在哪一个立脚点,从哪一个角度而言。

  以正为奇 天下归心

  我今天提到十几年前在日本的这段往事,是用来说明一种真正的仁道,真正良好的政治思想是“不以兵强天下”。同时,老子在这里说到“用”时,提出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道理。而“以奇用兵”这句话,如果作为一个讲座的专题,可以研讨一两年的时间。因为这涉及中国几千年来的军事思想,用兵的谋略。凡是涉及用兵,涉及谋略等,总不外“出奇制胜”四字。不但用兵如此,即使经商、创业,都要“出奇制胜”;就连青年学子参加联考,也要能“出奇制胜”,要猜题“出奇制胜”才行。换言之,要有个人的才具、本事、高度的智慧,才能出奇以制胜。

  关于这个“奇”字,发挥起来,则千变万化,人莫能测。更有“以正为奇”,走很正的路子,就是至高的奇。我常告诉年轻人,不要玩弄自己的聪明,不要用手段,不要动歪脑筋。这一百年来,也可说近八十年来,世界的变化,国家的变化,社会的变化,训练得每一个青年的脑子都很厉害,各个人的本事都很大,人人都是诸葛亮。当然只是半个诸葛亮,只“亮”了一半,就是坏的那一半很“亮”。

  所以,在这个时代,以聪明对聪明,办法对办法,手段对手段,是必然遭致失败的。在未来的时代,只有不用聪明的聪明,不用办法的办法,不玩手段的手段,诚恳、老实,才会获致真正的成功。因此,应该“以正为奇”,走正道;不过在某一时间,某一社会,某一环境,尤其在一种非常愚笨的时期或社会中,是需要用一点智慧的,那是真正的“奇”,其实那也是正道。

  “奇”是一个单数,是特别突然冒出的偏道。“奇”的道理太多,一切兵法,政治谋略,都包括在内。这里只是告诉大家一条“探奇”的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藏太丰富了,要大家自己去打开,如果古书读不懂就难了。现在是“洋学”盛,这把钥匙就很难打开我们自己的这座老宝库了。

  上次讲过【“以无事取天下”,例如尧、舜、禹、文王、武王都是“以无事取天下”的榜样】。“无事”并不是躺在那里睡觉,而是注重道德的政治,培养道德的政治,无心侵略别人,而天下自然归心。我们的历史上,给成功的皇帝下一句同样的评语,就是。天下归心”,这是非常难做到的。

  接下来,他以这三句话的道理加以发挥,“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他说,我为什么说这些政治哲学、军事哲学以及立身处世哲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这三句话呢?因为年轻人将来要做事,就要“以无事取成功”,不去侵犯别人,也不去占有或夺取别人,而是以正道而得助,最终才能成功。像有些年轻朋友,到处跑,到处钻,结果一无所成。如果真正有修养,有本事,则成功自然是属于你的。

  老子然后说,他为什么知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这番道理呢?他说“以此”,就是以下的理由:人生的经验,历史的经验,累积古人的经验,再由他自己所观察的经验,才得以知道这些道理。

  忌讳造成的影响

  如果说老子的经验不讲考据,而引用《神仙传》的说法,老子已经活了几千年了。《神仙传》中说,他在黄帝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名字不同。据传说,那时他的名字叫做广成子;他还当过尧、舜、禹的老师,不过每一代的名字都不同,使人们不知道就是他。到了周朝他叫老子,所以他不只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学问,而是他人生亲自累积的经验,才产生了老子的哲学原理。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这是他经验的累积,以及历史的事实。“忌讳”一词,解释起来颇费周章;现在的解释,则是指某种事不能说,说了就是犯“忌讳”。而过去对于“忌讳”一词则有多方面的用法,如对于帝王的名字,不可以直接称呼,否则就是犯“忌讳”,就要杀头。例如《老子》这本书第一章的文句,“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如《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黄”。到了唐朝的时候,因为唐明皇李隆基的帝号为玄宗,于是这个“玄”字,为了避讳,就改为“元”字。而且,所有的书籍以及一切文字,都一律这样改,所以,唐朝以后,“玄”与“元”两字就通用了。【又如孔子的名字“孔丘”,为了尊敬孔子,避他的名讳,我们早年读古书,读到他的名字孔丘时,就读做“孔某”或读做“孔乙己”】;而姓丘的人,写自己的姓时,写做“邱”字,另有一些地方就写做“丘”字。

  这就是“忌讳”,以现代语来直译,最接近原意义的就是顾虑、顾忌或禁忌。如【台湾的旅馆房间,没有四号,因为闽南语“四”与“死”同音】,避免这种不吉的语言,就是“忌讳”。这是小而言之。

  大而言之,“天下多忌讳”就是在政治上有太多的禁忌,这样也不能干,那样也不能做,这个名词不行,那个名词不对,动辄得咎。如《孟子》一书中说,齐宣王盖了一个方圆二十里的花园,老百姓都抱怨太大了,齐宣王便问孟子,为什么以前文王的花园七十里,老百姓认为太小了,而现在我的较小,老百姓反而抱怨太大。孟子告诉他说,文王的花园人人都可以进去游玩,而你的花园如果有人不小心伤害了一只小鹿,也要依杀人罪严惩。这样多的禁忌,等于在你的园内设下了陷阱,陷民于罪,老百姓怎么不抱怨呢?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就有很多忌讳,老百姓不敢说心里的话,更不敢批评,知识高的用外国语,知识低的用隐语、暗语、耳语,以诉胸中积怨。

  老子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禁令愈多,人民什么都不敢做,不能做,于是物质上就愈贫穷,精神上也更贫穷,贫穷到痛苦的地步。这就是“天下忌讳,而民弥贫”的道理。

  科技愈发达 精神愈昏扰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这句话,以现代世界的情况来解释,很容易明白。精密科技越发达,利器越多,核子弹当然是利器,投下一颗,即可杀人无数,这是多么厉害!但所谓利器,不仅是指杀人的锋利武器,、而且泛指利便之器。物质文明,科技愈发达,社会上人人因此而热昏了头】。这一点,现代的年轻人体会不到,只有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回想到少年时期,生活在农业社会时那种安定、清闲、自然、舒适的味道,实在是一种享受。

  现在的物质文明太发达了,“国家滋昏”,国家社会就会昏头,热昏就会肇乱。反过来说,历史的经验,时代到了变乱的时候,“民多利器”,大家都有权力,以利器支使天下,大家都可以造反,这个社会就非乱不可。这也是历史中有记载的许多事实。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科技一发达,人的头脑越来越灵光,物质的享受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奇特。例如冷气机,也许五年、十年以后,不必要这样一个大箱装在墙上,也许会像一份月历一样,在墙上一挂,就可以调节空气了。“奇物滋起”,人人好奇,都要研究,制造出来的东西就越奇怪,越便利。这个现象,大家称之为社会的进步。这所谓的进步,我常说,如果以文化的立场来看,以精神层面来探讨,并不一定会予以肯定。以物质文明的发
  展而言,历史愈往前进,物质文明生活愈便利;但【以精神文化而言,人类文化反而越来越退步、退化】。无论古今中外,人类文化思想是同源的,都觉得后来的人比较进步,后来的社会一定是在前面,所以说进步与退步的说法,应该有一个界线。因此,以现代看到的,所谓社会越进步,则“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的情形越严重。

  法令多 犯法的人更多

  再说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在政治历史上也有很多经验,我们读了历史,看到每一个朝代到了后来法令越来越多。例如汉高祖入关,法律只有三条——有名的约法三章。《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杀人抵命,偷盗剁手,就只如此而已,很简单。后来,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汉朝的法网就很严密了。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就把当时的官吏分作两类,一类叫做“循吏”,一类叫做“酷交”。循吏是有道德的官吏,酷吏则是手段毒辣、严苛、残酷,只要犯了法,决不宽容】。酷吏使用各种令人痛苦的刑罚,杀人也用许多残忍的方法,这都是汉文帝以后的事。如果以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也会发现汉文帝以后的社会越来越乱。

  就政治方面而言,如汉武帝、汉景帝,都是很精明的领导人,但政治领导人越精于法令,法令就越多,社会也就越乱。这是一种无可变更的历史法则。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越懂得法令越会犯法,越会钻法令的漏洞。法网愈密,则可钻的漏洞愈多,愈容容易钻。所以,中国的政治哲学,主张“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说了这许多历史的经验,只是注解前面的一句话,“以无事取天下”。所以说,【多忌讳、多利器、多佐巧、多法令,这一切都是有事,是有为法。有为法太过分了,社会就更乱,问题就更多;如果是无为法,就会清静、道德,社会自然安定】。

  老子就是因为从历史经验中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告诉我们,应该“以正治国,以专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接下来,作了下面的结论。

  无为、好静、无事、无欲

  这一段是讲领导人如何使人民富强安乐。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是老子引用古圣人所说的话,他所说的古圣人是谁?也没有说出来,姑且不去管他,只研究他所引述这几句话的道理。

  “我无为而民自化”,一个真正好的政治领导人,做到了真正的无为而治,具有道德的成就,则不必要去管理,人民自然就被感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这里的“静”,不是佛家的静*坐,而是中国文化《大学》之道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静”。这是行事的静定工夫,不是在座上打坐;打坐是小玩意,这是大定。这是说领导人有这样的静定,是为天下的大静,如果领导人真正地“好静”,则天下之民自然受其感化,走上正道。

  “我无事而民自富”,领导人真正“无事”,即无为而治,社会人民自然生活富裕。现在再引用一个故事,来试做诠释。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年轻人考取了功名,出去做官,在上任之前,他去拜访他的一位老师。他这位老师学问很好,过去做过很大的官,然后告老还乡,闲居林下。当他向老师请教该如何把官做好时,这位老师告诉他说,你去好好做官,可千万不要作怪。做官的人,的确往往会作怪。

  什么是作怪呢?例如,前任的人建立了一种制度,实施得很有成绩;而后任的人接任之后,为了要自我表现一下,要胜过前任,于是他作怪了,乱出主意,乱订办法。就像一栋房屋,本来好好的,他偏要拆掉,另行建造,这中间就出乱子了。

  个人立身处世,做人也是这样,做人容易,切莫作怪。为政则是少玩花样,不要出什么新招,社会就自然富庶,天下太平。

  “我无欲而民自朴”,我自己没有私欲,社会、国家、天下受到这种无欲的影响,就自然走到纯朴、厚道的路上去。

  老子引用的这一段话中,每一句都用到一个“我”字,这个“我”是谁?就是老子说的“圣人”,那又是一个怎样的“圣人”呢?这就是庄子所说的“为人上者”,就是上面的人,也就是领导人。而领导人不一定就是皇帝、君主,像学校的校长,军队中的班长,乃至于一个家庭中的家长,都是领导人,都要做到这几项原则。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11: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对社会人民有益的领导

  这一章,是老子继续引申前一章所说的道理。在文字上,似乎非常容易了解,看来没有什么冷僻深奥的语言词汇。但是,如果仅从文章的辞句,做文义上的诠释,所谓“依文解义”,那就很容易被文字导入歧途,产生错误的理解,与《老子》的原理就相左了。

  这一章的主旨,仍然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代表了道家文化重要的政治理念。

  “其政闷闷”,“闷闷”这两个字,是一个形容词,依现代文学的常用释义,如苦闷、烦闷、纳闷、心中发闷等等。用这个“闷”字的含义来解释。“其政”,就是政治弄到闷闷的地步了,这有多么差劲!

  倘使我们这样来诠释,那就是我刚才说的“依文解义”,容易误入歧途了。在这里,【“闷闷”的意思,应该是现代白话所说的温吞吞的,温温的,温和老实的,而不是笨】;凡事都是平和、慢慢渐进的,不玩弄聪明,不耍花招。所以“其民淳淳”,老百姓都纯朴安分。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两句话所说的,我们不必要去从历史里找诠释,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就可以明白。【世界上有些国家,对于老百姓的事都“察察”,察看得很清楚,百姓不但没有行动自由,连他乡旅行也在为政者的控制之中。家中来了一个客人,谈了些什么话,行政当局都知道;家人父子相互监视,家中吃了一只鸡,一碗肉,也会被闻香队嗅到而被斗争,没有一处不观察到的。这就是“其政察察”,而结果是“其民缺缺”】。【在这样的社会国家中,人民既缺德,也缺钱,更缺知识】。

  于是,可以用这两句话,和前面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做一个对照来说明,再引用历史上的事迹,来做具体的说明。

  汉朝著名的盛世——儒家称道的【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汉景帝刘恒、刘启两父子。这两位帝王,当时以老子的思想作为政治哲学的最高指导原则。汉文帝自己个人的厚朴,就是受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原则的启发。【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刑罚自然而然地停顿下来,不必施刑,监狱几乎完全空了,狱中没有犯罪的人,政治清明到了如此程度。“其民淳淳”,所谓“淳淳”,意指百姓们不大喜欢外务,不管外面的事,所以社会安定,也无外务需要去管,大家都过得很安详了。

  宋太祖的理想和作风

  第二件显著的史迹是在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传位他的弟弟赵光义为宋太宗。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他们兄弟在位三十八年的政绩,非常可观。

  宋朝立国之前,南唐五代相侵,经过了约八十多年的长期战乱,国家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赵匡胤登了帝位,以儒家而近于道家的政治思想治国,经过了二三十年的经营,首都开封的百里内外,老百姓家中挂窗帘的帘构都是金银铸造的,国家太富有了。当赵光义接了帝位以后,打开国库,发现财富之丰,为之吃惊。他笑说:“我哥哥好笨,如许财富,没有利用,也未享受。”其实,是他忘记了一件事,就是赵匡胤的伟大治国理念。

  对于赵匡胤的伟大思想,研究历史的学人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宋朝以后的一般史评家,往往批评宋太祖并未完全统一天下,宋朝自始以来只拥有半壁江山。因为他领军平定黄河以南地区以后,南方云南蒙舍这一带,宋朝的政治力量都未达到。【云南有个南诏国,原来共有六诏,为少数民族的部落。在唐代时,最南的南诏,并吞了蒙会等其他的五诏而为南诏国,就是后来的大理国,后为段家所有,在西南称王数百年之久】。其政治、文化,几可与中原抗衡。

  在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当时有位将领献上地图,请求进兵。宋太祖与宰相正在商量的时候,太祖拿起五斧一挥,在地图上一划,就把半个中国切开了,暂时不管北方,不用兵去攻打。
  赵匡胤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的见识不同,他有他的苦衷,也可以说是一片仁心,欲行仁道;看见天下动乱了这么久,社会上民穷财尽,不想再用兵了,而打算累积财富,用钱将燕云十六州买过来。所以他才拼命节省,储蓄了满库的金银财宝。

  这是宋朝开国之初的一个秘密政策,研究历史的学人往往忘记这一点,而对宋代做不公正的批评。

  宋太祖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做到了“其政闷闷”的境界,所以“其民淳淳”。我们到故宫博物院,看得到一幅著名的古画《清明上河图》,图中所描写的,就是宋朝在清明节的时候,首都开封的居民,出城沿着河水到郊外去扫墓踏青的盛况。古代的踏青,就是我们现在的郊游,到郊外去做休闲活动。从图上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太平,生活的安详、富庶、自由的情况。

  在更近的历史,像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的时代,一百多年之中,也差不多做到了“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境况。当时人民的生活,正如那诗人所吟的“长日唯消一局棋”的境界。因为日子过得休闲自在,无烦无恼无事,便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漫漫长日唯有下一盘棋打发了。在真正悠哉游哉的日子里,承平之世的一些世家公子也说:“不为无聊之事,何以度此有涯之生。”如果不找些无聊的事去做做,这漫长的日子实在打发不了。所以各种休闲的活动就多了,像【《红楼梦》中的描写,那些公子小姐们的生活,连吃一顿饺子,也要想各种花样去制作,以消磨时间,真是“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验,也曾享受过几年太平或假太平的日子,到了夏天,乘凉、看书、喝茶、吃几次点心,觉得一个暑假太长太长了。

  铁面无私 包公又若何

  这是从大的方面看,我们再从小的方面看,关于做官为政的道理,也以宋朝的史迹为例。
  包拯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所熟知的清官,小说《包公案》说他铁面无私。所谓“铁面”,是说一个人的脸色是铁青的,脸上的肌肉是硬绷绷、冷冰冰的,终日没有一丝笑容。像这样的一副面孔,谁会喜欢?在【《宋史》中,包拯的传记也是这样记载,说他终日都没有笑容,所以说他如果笑一下,则黄河的水都会澄清】。反过来说,要想包公笑一笑,比期待千万年浑浊的黄河澄澈见底还困难。包拯这张冷面孔,连他的家人都不敢和他说话,那真是阎王面孔。

  以我个人的看法,此人为官,我会恭敬他,因为公正廉明,是一位极好的清官。可是,我绝对不愿和他做朋友,因为他一点风趣都没有,味道太差了,做人做到如此,真是不如去做阎王,不必做人了。

  包拯的铁面无私的确是了不起,铁面无私、清廉刚直。但是,他能够做得这样好,还是靠这个后台老板当靠山。他的靠山就是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赵祯。假使仁宗不支持他,那么他那张铁面孔是行不通的,是铁不起来的。

  包拯的为官,就是“其政察察”,试看他那个时候,离奇的冤案破得越多,他衙门的官司打得越热闹,喊冤的人亦越多。

  中国人的文化,老百姓是不愿打官司的,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说:“居家戒争讼,讼者终凶。教我们平常不要与人相争打官司,凡是打官司的,输的一方固然是输,而赢的一方实际上仍然是输。过去有两句民谚:“乡下人不癫,衙门里断火烟。”这两句话很有意思。所谓“癫”,就是发疯、患精神分裂的意思。这里所指的乡下人,不一定是居住在农村的农人,而是指遇事不容易想得通达,比较愚顽的人。所以他说,假如是愚顽的人,不发疯似地去和人争讼、打官司,衙门中就没有收入,恐怕衙门里连饭都没得吃了。这也反映了“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的道理。

  铁面御史 潇洒沐春风

  另外,也是宋朝的一个人赵抃,是宋代的理学名臣,死后国家给他的滋号为“清献”,所以后世都尊称他为“赵清献”。官位高至太子少保,龙图阁大学土,一生非常清廉,有“铁面御史”的美誉。对于当时有权势或者皇帝宠幸的大臣,有不法之事者,他照样弹劾不误,对于当时的宰相也是毫不容情的。当他奉命出任知府,前往成都到任时,并不像一般的方面大员,所谓新官到任,一路的行色,威风、壮丽、阔绰;他连一匹马也买不起,只骑了一头小毛驴,带了一个年老的家仆,携一张古琴和他所喜爱的一只白鹤,姗姗地前往。当时成都大大小小官员率领了三班六房,旌旗凉伞、仪队,浩浩荡荡出城,迎接这位新长官,却迎接不到。结果,他悄然进了衙门,大家这才发现,原来就是城外茶亭歇脚喝茶的那个老头子。
  他每到一个地方,民间都受他的感化,风气变成纯朴善又没有人打官司了,在他管治下,的确做到了牢狱没有犯人。

  他的清高和包拯一样,是真正的清正,真正的廉洁。然而,他的作风不同,他既是儒家,又学佛家的禅宗。衙中无事,他把衙门问案的大堂改做了禅堂,他就在那里打坐。有一天,那是一个夏天,他在大堂上打坐时,忽然雷雨交加,霹雳一声,他的身体不自主地跳动了一下,于是他开悟了。就做了一个偈子:

  静*坐公堂虚隐几 心源不动湛如水
  一声霹雳顶门开 唤起从前自家底

  他明白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了。这个赵清献的故事,也说明了“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道理,他的作风就与包拯迥然不同。到了晚年告老还乡,常和乡下一些小时放牛的老朋友往来,聊聊天,谈谈道,也曾做了一首诗稿:

  腰佩黄金已退藏 个中消息也寻常
  世人欲识高斋老 只是柯村赵四郎

  所谓“腰佩黄金”,是指做官时所用的官符印信,那是用黄铜铸造,名为“黄金印”。他的这首诗,把荣华富贵、高官显爵、权力名位都说得如此平淡,这是值得我们现在青年们效法的。他一生中,功名富贵都经历过,曾经有那么大的权力在手,可是在他的心目中,又是如此的寻常与平淡。回到故乡,仍然是一个乡下人,一点也不像一个大官。他退休后所作这首诗,也等于是他的自传,把一切功名、富贵、权力都放下来了。这些事情,如果能看清楚其中的道理,就会发现,一切功名富贵,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都平凡得很!

  他说,许多人因为我做过官,经历过荣华富贵,不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希望认识我。这个住在名为“高斋”屋子里的老人,我实实在在告诉大家,我就是年轻时,人人所叫的那个赵四郎;如今的我,也还是以前的那个我,和以前的赵四郎并没有两样啊!

  察见渊鱼的颜回

  所以在做人方面也是如此,不必“察察”,也就是不要太精明了,如果聪明过分,太精明了,就会缺乏德性。我国的历史上《列子。说符》有两句话,“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一个人的眼睛如果能够看见深水下小鱼的游动,那就不吉利;智慧太高、太聪明,可以判断别人的隐私,对于眼睛所不能见的另一方面的事都会知道,有这样能力的人,本身就会遭殃。

  关于“察见渊鱼者不祥”这句话,还有一个历史故事:

  有一次,孔子带了颜渊等一些弟子到泰山上,看到鲁国的东门,突然有一条白线。孔子是有修养的,他当然看清楚了那条白线是什么!但是他问弟子们在东门有什么事!一般弟子们说未曾看见。孔子说,那里有一条白线。只有颜渊回答说,那不是一条白线,而是有一个人身穿白衣,骑了一匹白马,飞奔而过。

  在这群弟子中,只有聪明的颜渊才有如此的眼力。因此后世的人说,颜渊之所以短命,三十二岁即不幸而短命,就是由于用神过度及营养不良两个因素。其中用神过度,从这件事可以为证。至于他的营养不良,孔子曾说他:“贤哉回也!一草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住在那个贫民区的违章建筑里,每天只吃一盒便当,喝点白开水,过那种一般人都感到忧苦的日子,虽然仍乐观,但证明颜回是营养不良。

  引申出来,我是说,一个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对人世的事情,如果看得太清楚了,则不吉利。为什么会不吉利?因为【看得太清楚了,则烦恼增多;知识越多,烦恼越大】。或说学问越多越好,但一个人吃饱了饭,除了做自己的事外,还要去忧国忧民;学佛的人,还要去度众生,为众生担忧;结果可能忧虑得连自己也度不了,又如何去度众生呢?

  是偏是正 祸福相倚伏

  再引申下去,事例很多,理由也很多,这里只是略举一些,告诉大家一个研究方向。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原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这几句话很妙。
  老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祸与福是互为因果的。一个人正在得意时,就要知道得意正是失意的开始;而失意,却正得意的起端。【对于人生得失的感受,在于各人的观点看法如何。这就是哲学问题】。

  常听人说某人有福,但福为“祸之所伏”,看来有福时。可能祸就快要来了。我们中国有句谚语,“人怕出名猪怕肥”,猪肥了算是有福,可快要被杀了。人发财以后出了名,大家都知道,同时麻烦也就来了。一个人官大、名大、钱大,只要三者有其一,也就麻烦大,痛苦多了。

  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思想,就是从道家老子这句话来的。祸害到了极点,福便来了;福到了极点,跟着便是祸了。这两件事是互为因果,循环交替而来的。但是“孰知其极”,谁知道什么是祸的极点,什么又是福的极点?人的一生中,万事都要留一步,不要做到极点,享受也不要到极点,到了极点就完了。

  例如今天有好的菜肴,因为好吃,便拼命地吃,吃得饱到十分,甚至饱到十二分;吃过了头一定要吃帮助消化的药,否则明天要看医生。这就是口福好了,享受极了,反而害了肠胃。如果省一点口福,少吃一点,或者肠胃受一点饿,受点委屈,可是身体会更健康,反而有福了。

  知道了这个原理,则“其无正”,不要太正了,正到了极点,岂不就歪了吗?这也就是不要矫枉过正的意思。过正就是过分,就是会歪了。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一个东西偏了,要把它扶正,扶得过分了,又偏向了另一边。就以享受而言,古人的享受就与我们现代不同,如果古人看到我们现在的所谓享受方法与内容,一定要说我们现代的人是一群群的疯子。而现代的年轻人,跳霹雳舞,唱热门歌,看到我们在这里研究两三千年前的老子思想,也会说我们是神经有问题。

  问题在于各人的观念、看法有所不同,身心的享受不同。至于说哪一种享受、哪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切唯心,在于各人自己的看法,矫枉过正了,正也是歪的。

  令人生厌的修行人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凡事太过就错了。过与不及都是毛病。不聪明固然不好,而聪明太过的人,那属于“善复为妖”,就变成妖怪了。

  所以老子感叹,“人之迷,其日固久”,他说人们迷信得太久了,没有醒悟这些道理,而且迷信太坚固,太长久了。所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见刿”,一个人做人要方正,但“方而不割”,不要因为方正而割舍其他一切;人方正到割裂其他的时候,就变成不能容物了。为人要清廉,可是不要廉得像刀割一样,连肉也削掉了。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做人要直爽,讲直话当然很对,但是如果太直了,就会放肆。例如看到一个人无礼,就立即对他说:“你胡作非为”,这就是太直,成为放肆,也不对。人不但要聪明,要有志气,还要有光亮;就是现代所流行的要有知名度,有才华,要放光,知名度要高。但是,不要放光放得太光亮了,太光亮就看不见了,因为刺到别人的眼睛,在别人的视觉上,这光就变成灰暗了。

  所以,道家的清净无为,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教我们无所为,一切放下,为什么放下?因为善得太过了就“善复为妖”了。所以,本来无可放之处,一切平淡、清净。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07: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是老子又说的另一个原则,“治人事天,莫若啬”,“啬”就是悭吝,后来把“吝”、“啬”两字放在一起,成为一个词汇——吝啬。其实吝是吝,啬是啬,这两个字应该分开。“啬”是艰啬(涩)的意思,有“贪而不施”及“不妄费”的意思。古之解说,“凡贪而不施谓之乱,或谓之啬”又《韩非子.解老》中说,“少费谓之啬”,“少费”或是“不妄费”,也相当于现代说的“不浪费”。【“悭吝”是应该付出而不付出,“啬”则是俭省】。近几年来,一些学生们似乎也在恢复用古语了,对于不肯拿钱出来请客的同学,也讥评他说:他好吝啬啊!

  谁最悭吝

  曾有人编过一则关于悭吝的笑话说,有一个人,因为非常悭吝,绰号叫“一国吝”,表示全国以他最为悭吝。后来另有一个人,比他更促吝,并且自己号称“天下吝”,以表示全世界以他的悭吝为第一,可以列入专载世界第一的金氏纪录。有一次,“一国吝”要去拜访“天下吝”,以较量一下两人的“吝功”,到底是谁的高。当“天下吝”知道这个讯息后,决定给“一国吝”一个“缘悭一面”,连一面之缘也悭吝不给,但又不愿结“一国吝”尝到他的闭门羹,于是就交给自己的太太接待。当然,“天下吝”的太太也是一位悭吝婆,当“一国吝”到的时候,但见家徒四壁,房子里除了空气,什么也没有。悭吝婆便指着墙上画的一张椅子对客人说:“请坐!”这位“一国吝”,也就靠着那画有椅子的墙,算是坐下来和悭吝婆聊天。

  两人从上午一直说到傍晚。这时候悭吝婆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她的“吝功”到底稍差半级,饿得实在忍不住了,不自觉地问一句:“你吃过饭了吗?”这时“一国吝”心中大喜,连忙说:“还没有呀!我正等待主人的热情款待哩!”悭吝婆再也无法推辞,无可奈何,只好用手一比,比成一个汤碗一样大的圆圈,送过去说:“请吃饼吧!”“一国吝”也就比一个同样大的圆圈,做成接饼的样子,迅速地一口把饼吃了。谈到上灯以后,告辞而去。“天下吝”回来后,问起来客的情形,悭吝婆非常得意地做了详细报告,不料她的话刚一说完,“天下吝”就打了妻子一个耳光,并且骂道:“请吃饭就请,比得像酱油碟子一样大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比得汤碗那么大呢?”

  这个笑话是讲“吝”。【“啬”是对自己俭省,但是对朋友会很慷慨。所以对自己刻薄对人宽厚为“啬”,对自己宽度对别人刻薄则为“吝”,必须清楚这二者的不同】。

  节省精气神的消耗

  “治人事天,莫若啬”,这里老子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节省,说话也要节省,废话少说,乃至不说。不做浪费的事,集中意志做正当的事,这是对精神的节省,对生命的节省。一个人修道,欲求长生不老,方法很简单,就是不浪费生命,少说废话,少做不必做的事,办事干净利落,简单明了。“事天”则包括宗教的活动,信宗教的人,宗教活动也要节省,不要浪费。古代宗教活动的花样也多得很,信宗教的人参加布方、拜斗等等,各种方法,忙得不得了。这都不对,应该节省自己的生命、精神,所以道家老子的秘诀就是“啬”。老子之所以谓老子,据说他活了几千年不死,就是靠这个“啬”字来的。

  道家与佛家的差别在哪里?我个人的看法是:佛家一上手就是“空”,就布施;道家入手就是“啬”,就是节吝,以养精喜气为主。如果勉强做一个比较宗教的研究,【道家所走的这个“啬”字的修持路线,相当于佛家小乘道的路线,罗汉道就是相当于这个路线;大乘的菩萨则是走空与布施的路线】。但老子自己不是以“啬”为最高层次的修持,而他在上经第七章所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主张,等于佛法的大乘道,那是布施。但是后世的道家专门注重老子所说的这个“啬”字,所以说话也不敢讲,而认为“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所以学道的人不说话,连点头打招呼都认为是浪费。

  佛家也有类似的情形,如唐明皇时代的懒残禅师,又懒及残,懒得不得了,连饭都不做,只拿别人的残羹剩饭吃。他在南岳的时候,不知在哪里捡回别人失落的一个山薯,就在烧来取暖的牛粪火堆中烤熟果腹。当时住在寺中的李泌与他有一段因缘。李泌又是道家,又是佛家学禅,但未出家,历史上说他“生有仙骨”,因为他走路时骨节会发出声音,清脆而轻松。他后来被封为邺侯,曾帮助唐肃宗平定了天下,经常和皇帝一起玩。他年轻时在南岳读书,半夜听到一个和尚在唱念,认为这个唱念的是谪仙之流,是从天上下来的神仙,是佛家所说的再来人。于是循声去找寻,有和尚告诉他,就是被全守人看不起的那个懒残。

  李泌前往,看见他在用牛粪烧的火堆中煨山薯吃,就向懒残跪下来求道,比张良之对黄石公纳履更加恭敬。懒残冻得鼻涕流得很长,照偎他的山薯,也不理跪着的李泌。懒残的山著吃了一半,这才回头看到李泌,将手中吃剩的山薯交给李泌吃下,李泌接来一口就把山薯吃了。然后懒残对李泌说,将来你可以当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李泌曾先后做了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的官,但他屡仕屡隐。

  后来皇帝听了李泌的报告,派人到南岳请懒残入京师,当面向他学道。他拒绝不去,最后皇帝下了一道最严厉的命令,征召他去。这是第三次派人去,被派去的当然是一位大员,在他心目中,以为懒残一定是一位头戴金冠、身披袈裟的大和尚。不料见面以后,才知道是如此一位一身破烂的脏和尚,心里不免轻视懒残,于是说:“师父,把鼻涕擦一下好吗?”他回答道:“我哪有这许多闲工夫,为你们这些俗人擦鼻涕!”他要做工夫,忙得很。他的文学也很好,有名的懒残歌——“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常流……”文学的境界太高了。这里暂且不谈文学。

  像懒残这个样子,完全是罗汉境界,啬到没有工夫为俗人擦鼻涕的程度,这才是真正的啬。

  简化及善行积德的重要

  “夫唯啬,是谓早服”,老子说,因为唯有真正能够啬,节省精神,节省生命,真正不浪费精神与生命,才叫做“早服”。至于什么是“早服”呢?一两千年以来,注解老子的人有几百家,各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现在有人把“服”字说成“衣服”的“服”,难道“早服”是外国人说的早晨起床时所穿的晨袍吗?当然不是。我的看法,【“服”就是“服食”的“服”,现代的人吃药也叫做“服药”,道家的修持方法之一叫做“服气”】。所以因为啬,节省了精神、生命,就早早地将自己的生命功能保持住,如后世道家所说的,“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精、气、神到里面来,服用就是吃下去。后来叫做服丹药,精气神化成了“金丹”吃下去。

  这一章,实际上是对上经第九、十两章的引申、注解。第九、十两章,提过一个名称——“玄德”。

  “玄德”是形而上的体,道体的原理,而这里的“重积德”,是在运用上讲道的用,讲做人处世运用上的道理。

  我们先要注意一点,后世将“道”与“德”连在一起,成为“道德”,而在做人处世时,一想到道德,几乎什么都不敢动,连口水都不敢乱吐,把种种约束称为道德。但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古人的“德”字,是与“得”字同样的意义。“德者得也”,在研究上经时,已经解说过,就是成果,万事应先考虑其后果的重要性。凡是说一句话,做任何一件事情,在做以前,先考虑将会发生如何的后果,并不是完全偏重于行为上的至善。一个人的行为,的确应该做到至善,但是在记载的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上,并不是完全走向“至善”这一方面的。
  他说能够“重积德则无不克”,做起事来,无往而不利。“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因为做事为人无往而不利,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找不到究竟的原因。例如时代的趋势,看来样样都好,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好?找不到究竟的原因。凡是找不出原因的事,通常会令人产生两种观念,一种是觉得神秘不可知,一种是觉得很阴险,使人无法了解。实际上都不是,而是圆的,都可知,不是不可知,也不是阴险,是很明白的。道理在于“啬”,也就是简化,不要加什么上去,我们可以用儒家的一个思想做参考,就更容易明白了。

  孔子在《论语》上就说过,季文子这个人遇事三思而后行,孔子听了后说道:“再,斯可矣。”有的人解说,三思不够,孔子说还要再想一次,要四次思考。这一种解释并不一定对,遇事思考过度,三思而后行,容易犯错误。因为天地间间的事,只有正反两面,善与恶,是或非,倘再多做思考,则发生了对也不对,不对又对,这其间无法定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过分的思考,就不合“啬”的道理,这是我的解释。一件事到手,不能大意,要多思考一下,正反面经过思考后,就要有下决心的勇气;否则,越想下去,就越缺乏下决心的勇气。所以,本来可以知其极的,因为思考太多,不能“啬”,结果就“莫知其极”了。

  啬的真正精神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一般人看不出“莫知其极”的道理在哪里,认为就可以有国,有地区,有土地,有资产。【在老子的时代,对于所谓的“国”,并不代表现代观念中的国家,而是代表了资产,也包括了精神智慧等形而上的资产】。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这个“国之母”,就是生生不已最原始的根源,在形而上就是道,在形而下的起用就是简,这样才可以长久。所以,不但想求长生不老之道应该如此,处人处世,也应该注意简约。现在大家风靡的学道,学静*坐,学瑜伽,学禅,都是想求长生不老;又求神秘,求神通,搞了许多麻烦的方法,永远也搞不好,就是因为搞得太复杂了,不知道“啬”的原则。如果知道这种原则,“有国之母”基本上就是“简”。

  这一章的基本精神就是“啬”,上面已经讨论过,道家、佛家、儒家三家的精神不同。后世的道家或道教往往根据《老子》的这一章,始终犯了一个毛病——神秘,舍不得传人,恐怕泄露天机。而且【“六耳不同传”,六个耳朵,就是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不传道了。就算在两人相传时,还要附耳恭听,把耳朵靠到传道人的嘴边,变得神秘化】。这就是受了《老子》这一章的影响,没有把“啬”的精神全盘理解清楚的原故。

  下面讲做人处世的道理与修道的关系,都连接在这个大原则之下:“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先说文字方面,现在有人写成“深根固蒂”,这个“蒂”字是错误的,“柢”也就是根的意思,根的尖端叫做“柢”。

  为人处事,乃至于修道,“深根固柢”是基本上的要求。以道家修道的方法而言,上经第十章中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十六章说:“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甚至于到了呼吸停止的胎息了。在佛家来说,这个情形是到达三禅与四禅的境界;道家则是到达了“深根固柢”,也叫做“胎息”。【胎儿在母胎中不是用鼻子呼吸,是用肚脐呼吸的,也叫做“内息”,就是内呼吸】。修持的人做内呼吸时,鼻孔及皮肤的呼吸就会渐渐停止。

  佛家天台宗修数息观,数了几千次,一直在数。我问他们是在学会计,还是学统计,还是在做生意?【数息只是第一步,将外驰的心念收回来,不打妄想,归于宁静的一个方法。待宁静后,就不需再数下去了,如果再数下去,又变成繁忙了】。一数二随,心良相依,心念跟着呼吸为随,再慢慢进入第三步,呼吸心念静止,就到达止的境界。此时,鼻孔的呼吸可以暂停,而停的时间长短,又因工夫的深浅而不同。

  假如鼻息能停止到一个小时以上,大概掉到水里淹不死了,遇到烈火也不大容易烧过来,因为这时身体的气与光放射出去,可以到达手臂伸出去的长度范围,而挡住了火的力量。这是一种合乎科学原理的现象,不是什么神秘的事。

  这一章老子首先说明“治人事天”的道理,【“治人”就是做人处世;“事天”就是修道。这个天并不是宗教的天,也不是自然科学中物理方面的天,而是哲学上抽象观念的天,代表了道体,是本体的作用】。

  在“治人事天”上做到了“深根固柢”,自然可以返老还童,“长生久视”。

  什么是长生久视

  “长生久视”,又是一个大问题,是几千年来讨论纷争,一个解决不了的道家问题。例如“祛病”是道家的工夫,起码少病或无病,绝对健康,“延年”是活得更长久。而道家标榜的“长生不死”,这个不死的观念有问题。死是要死,可以活得长久一点,或者活上千把年也许可能。

  但正统的道家,像老子,很少说“不死”这两个字。老子曾经说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生死的机会相等,两者都是十分之三,是平等的,不生不死也是十分之三的机会,要看各人自己的修养。他并没有提出不死的道理来,他只说可以长生,活得久。但久到什么程度?后来的道家则说可以“与天地同体,日月同寿”。

  世界上很多宗教,许多哲学、科学,也都追求生命的根源,但所有的宗教,哲学与科学,都不敢说现有的生命可以延续不死。所有的宗教,都劝人不怕死,早一点脱离这痛苦的人世,到那个宗教的天堂去;人要在死后,才可以得永生。
  只有中国文化的道家,提出一个口号,不需要经过死亡这个阶段,现有的生命,即可“长生久视”。不管是不是能成为事实,只有中华民族叫的口号有如此大胆,敢说现在自己的生命,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生命可经由自己维持长久。所以叫做“长生不老”之道,或“长生不老”之术。

  而老子的讲*法,为“长生久视之道”。要注意“久视”两个字,我们的眼睛是不能久视的,每个人的眼睛也许看了一两秒钟,就要眨两三次,不能久视。真修道的人,眼睛的神光不变不退,就可以久视,乃至可以透视,这时对于维持自己的生命,就有点可能了。

  根据道家的思想学说,比老子更早的黄帝所著的《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又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姑且以自然科学的物理现象来解说,一个人的心近似发电厂,而要用电时,则必须有插座,而人的眼目则等于是插座。佛家的《楞严经》所说的明心见性,其中提到“见”,由眼睛的“见”,说到理性的“见”,“见”是个实际的东西。人到夜里疲倦想睡,眼睛就先闭上,先要眼睛入睡,脑筋才能入睡,如果眼睛不先入睡,脑筋就无法人睡。人死也是眼光先落地看不见,眼神先散,瞳孔放大在先。

  所谓【“长生久视之道”,从来道家的解释“久视”就是内视,等于佛家修行的观想,道家叫做“内照形躯”。所以“长生久视之道”就是精神永远明亮,就是见道】。久了以后,因功力到了“深根固柢”,神光返照,内脏活动,甚至血液流动的情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这时,就会知道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乃至知道毛病的程度,自己克服不了,大约什么时间可以结束,到时候就丢了这个身体走了。

  因此就要知道,在工夫上如何达到“久视”才能长生,能够长生,才能到达“深根固柢”,这个生命就在自己手中控制了。

  至于说为人处世的“深根固柢”,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草率,不要任性,不要冲动,不妨慢半拍,慢一拍,必须要慎重。对一件事情,知道动因,就要考虑后果,就会“深根固柢”,以后才能“长生久视”,永远存在,永远看得见,才能长久。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3 07: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烹小鲜的道理安在

  本章等于上经第十章的引申。这一章中,有老子的名言,就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及政治哲学上一句很重要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发挥起来,可引述的道理及实例很多,简单地说,“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要注意“烹”这个字,什么叫做“烹”?我们都晓得,【做中国菜叫“烹调”,文火叫“烹”,大火就叫“炒”】。所以炒菜的火叫“武火”,尤其炒牛肉丝、猪肝都要大火,火开得很大,东西一倒下锅,炒两三下,就要把锅提起,离开大火过一些,否则炒得老了不好吃。从前学厨师,膀子的力量是要有工夫的。尤其在大丛林里用很大的锅,一样菜要分装二十几大碗,一倒下锅,炒两下,一只手端起来炒,将整锅菜抛向空中,打一个转再落下,那种本事就是少林寺、武当派的武功都比不上;那真有本事,手法快得很,那是炒。

  所谓“烹”,是文火、细火,慢慢熬炖。像现在人喜欢吃白木耳,我们现在是电器化了,一般电饭锅煮出来的白木耳,是半个钟头熬出来的,不是烹出来的。以前如何烹呢?【从很早五更天亮前开始,油灯点上三四根灯草,上面放一小碗四川万县乌山的白木耳,在阴湿的地方炖,一直到天亮油烧干了,白木耳也炖好了,再放进冰糖,吃到嘴里好像没有东西,一溜就下去,咽都不要咽的,与现在的白木耳味道绝对不同】。所以这叫“烹小鲜”。很多名菜都是如此烹出来的,甚至用文火烹上一天两天才好。中国老土话说:【“请客三天忙,盖房子三年忙,讨个老婆一辈子忙。”】精美的菜是要细心烹调的。

  讲到“烹小鲜”的道理,是用文火慢慢地、小心谨慎地炖。“大鲜”就不是这样一回事了,大火烹又是另外一种做法,要猛火煎炸。小火是调理“小鲜”,这个道理就像前面所谓“治人事天,莫若啬”,一点点慢慢地烹出来。为什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呢?是告诉我们,处理大事要特别小心,要慢一步,不能匆忙大意。青年们前途无量,将来如果做什么大事,不管工商界、学术界,一个大问题到手的时候不能大意,要谨慎小心。但谨慎小心又不要过分,太过分用心,火又太大了,味道就不同了。如果完全不管,则火熄就不成功,所以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烹小鲜”的道理。
  其实我们每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境界,在遭遇任何烦恼问题时,在很困扰的时候,记住老子这一句话,治大问题“如烹小鲜”,冷静地思考,慢慢地清理,不要怕艰难。大部分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当问题来时就被烦恼困住,一下就被打倒了。所以,要懂得“如烹小鲜”的道理。

  如何降鬼伏魔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老子对于政治运用上的名言,但是要怎么烹呢?“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老子》上经说,以道的修养来治理天下国家,就等于儒家所标榜的尧、舜、禹三代的以道治天下。三代不是用政治手段及制度来治天下的,而是着重道德与诚信。能够“以道莅天下”时,鬼都不灵,就是“其鬼不神”的道理。政治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做人的道德就是“诚”,这是儒家《中庸》所讲的“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老子的表达是用不同名词而已。

  什么是“道”呢?清净无为。清净无为何以能治天下呢?这中间产生很多问题,回过来看,上一章已做了一个回答,就是必须要“重积德”。如何才能“重积德”呢?答案是“治人事天,莫若啬”,也就是无为之用——“简化”。所以“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鬼都不灵光了。换言之,“神”归位了,“鬼”就不灵了,没有人可以来捣乱,因为你是清净——空的。比如说,有人想在这房间捣毁东西,但房间内空无一物,没有东西可捣毁。这就是说,碰到一个清净无为就无法捣乱了。在道德上,也就是大公无私。

  我们人为什么怕鬼?因为心中有鬼。现在台湾乡下还有从广东、福建带过来的文化,都是一样的画符念咒。我们大陆当年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四川人叫“端公”,长江一代叫“师公”,家里有人生病了,晚上请他来画符念咒,收妖捉怪,方法很多。有一家人被鬼迷住了,请师公去收妖,当时一些少年去看,又害怕又想看,几个人背靠背一起看。其实什么鬼都没有,他们吹牛角,有些人吹海螺,”呜!”那个声音在夜深人静时听来,很是凄惨,很恐怖的。真是小说上写的阴风惨惨,鬼气森森,再加上道士头戴的帽子,上面的铃子叮叮地摇起来,那种气氛,没有鬼都有鬼了。

  曾经有一位很有名的道士,传说法术很高,收了半天妖怪以后,碰到调皮的少年,暗中在他衣服后面缝上一条绳子拖着,等到他作法完毕回家,已深夜三四点钟了。这个道上一个人走路,后面传来沙沙的声音,回头察看没有东西,也没有人。再走几步,响声又出来了,他自己也害怕了,拿出铃子摇,后面越响得厉害,无论用什么法术,既收不了妖,也捉不了冤。最后,他把宝剑拿出来,一边念咒子,脸都变绿了,然后用剑往后一挥,把自己的袍子割掉一半,才没有声音。回家病了三个月,附近传开来,成为笑谈。后来看古人的笔记,记载的真有此事。

  这是讲到“其鬼不神”的故事,所以,鬼神有没有?有,可是,以精神文明的立场,要记住两句话,同时也是佛家、道家相同的一种精神:“魔由心造,妖自人兴。”什么是魔呢?你自己的心,你自己的思想,就是真正的魔,走火入魔就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妖自人兴”,妖怪都是人把他兴起来的。前几年报纸上讲,乡下的石头是土地公,乡人对石公一拜,香火就旺起来,而且说是很灵。这是“妖由人兴”,都是人玩的把戏,人的唯心作用。所以,“以正道莅天下”,其鬼就不灵了。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不是鬼不灵,是鬼所依靠的神灵——鬼的精神没有了,他所依赖的成自身生命的力量没有了,也就是能作怪的力量没了。

  “非其神不伤人”,注意这一句话,这是讲人位的价值。道家并不迷信,不像一般宗教,他是讲究人位的价值。什么是人位价值?就是心的价值。不但是鬼不灵了,神也不能伤人了。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到达清净道德的境界,就无人合一了。这时鬼神与你同体,而无法相伤。“夫两不相伤,固德交归焉”,鬼也伤不了你,神也伤不了你,当然你也伤不了鬼,你也伤不了神,因为彼此不相害,彼此互谅,彼此互存,同体而共存。这是“道”的道理,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佛家叫做“空”,“空”就是描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境界,这也就是“道”的道理。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07: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水唯能下方成海

  这一章也是上经十一、十二章的引申,讲到政治哲学*运用的原理,他讲:“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看文字我们觉得很滑稽,说大国是下流。这是他的形容之辞,【“下流”代表谦虚之德,像水一样向下流】。俗话说:“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流水流到最低处时就是海。“下流”是形容像大海一样,包容万象,包容一切;因为天下一切的细流,清、浊、好、坏都归到大海为止。一个真正泱泱大国的风度,要像大海一样,接受一切,容纳一切,善恶是非都能够融化,这也是做人的道理如果从人道来讲,只换一个字就行了,“大人者下流”。不是大人要学下流,而是学大海一样地包容一切。

  从这里可以看到儒、道两家的思想是一致的。古人有一副对联“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目及天”,成为后世做人做事的修养标准,也是口中常念的成语。天下的水,因为能谦下不傲慢,都向下走,低于一切,因此,它能成其大,变成大海,容纳了一切,这是讲谦虚的道理。

  人类的文化思想是正反相对的,谦虚只是一面,倘使谦虚到没有骨气的程度,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软到像烂泥一样,那就像普通说的“下三烂”了。人自己要有自我超然独立的人格,但并不是傲慢,要像山一样,独立如山。山永远不矜,“矜”是自我的崇拜,山之所以那么高,因为山没有觉得自己很高,高与不高,是人为的观念比较。山自己本身不认为自己高,因为高山的顶上还有最高的那一点泥巴。爬到高山顶上,你觉得还是站在平地一样,所以山高到与天一样的高,就是比喻我们为人与做事的态度与方法,不能傲慢,要学谦虚,但要建立我们自己的人格,有独立不移、顶天而立地的精神,所以“山不矜高自及天”。

  这两句话看起来是矛盾,其实一点都不矛盾,是有两重的意义,这是由“大国者下流”说明的。

  下面讲“天下之交”,是指大海,因为它能够谦下,所以变成全天下的细流都交汇到那里。“天下之牝”,“牝”是指母性,“牡”是男性。“天下之牝,常以静胜牡”,母性的东西都比较慈祥,比较安静;因为它安静柔弱,就战胜刚强,安静克服了一切的动乱。所以“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静态的东西能克服了一切动态的困难,这是静态的伟大,也就是老子讲的“阴”,属于冷静、暗的、清静的。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历史上真正太平鼎盛的时候,大国对于小国或附庸国反而表示谦虚。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汉朝的文景时代就是最好的证明。唐朝在太宗、高宗鼎盛时代,对于小国家,有著名的一则故事,就是风尘三侠的事迹,虽然正史上无法找到。风尘三侠这三个人,是虬髯客、红拂女和李靖。红拂女是很美的长发女郎,当时南北朝隋朝的末代,天下大乱,虬髯客有心要做皇帝,准备好即将发难时,遇到有名的文豪侠红拂女。那时的红拂女认为李靖是天下英雄,就与李靖两人私奔,骑两匹马逃走,争取婚姻自由。

  风尘三侠的故事

  这一对侠侣住在旅馆,红拂女清晨起来,对镜梳妆,长发散开拖地,相术认为是大贵之相。此时虬髯客正巧从窗外经过,就目不转睛地看着红拂女。李靖见他这样呆望,就要拔剑相向,红拂女赶紧把李靖按住,用眼睛暗示他不要动。李靖素来佩服她的智慧,把剑还鞘,反而出来招呼。虬髯客就下马互通姓名,并问李靖,这位是你的妹妹还是太太?然后说:“了不起,将来二位是国家的栋梁、一品夫人之相,大富大贵。”相谈之下,知道红拂女与他是同宗,就认她为义妹,虬髯客成了李靖的大舅子了,于是约定先后都去太原。

  当时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在山西虽有西北半个天,但是没有造反。虬髯客看到李渊父子后,心里很难过,自问将来皇帝是我吗?还是姓李的呢?有一天李靖夫妻备餐邀李世民,历史上描写当时李世民“不衫不履”,衣着随便,穿了一双拖鞋就过来了。可是虬髯客本来看自己是帝王之相,所以他想做中国第一人;再一看李世民,知道将来中国老板是这个年轻人,不是自己,心里很难过地走了,也没有谈话,只告诉红拂女代约李世民隔天到某处下棋。因为虬髯客还有一位师兄是道人,上通天文,下通人情、地理,更精于《易经》数理、算命、卜卦之学。

  这一天,老道先来了,与虬髯客下棋,手里拿了棋子,正准备放下的时候,李靖陪李世民来了。学道的人眼睛都有神光,早已经看到了,然后把棋盘一推,对虬髯客说:“师弟我们走吧!这一盘棋输了。”就是告诉虬髯客江山有主了,就是此公,不是你。这个道人本来要做虬髯客的诸葛亮,现在成了诸葛暗了。

  虬髯客当天就把李靖两夫妻找来,说他有多少兵器,多少财产;武器足够一百万部队用的,白银黄金多少,都交给你们。你们既然是我的妹妹与妹夫,你们两人辅助李世民,帮助天下吧!我走了。就这样他离开了中国。李靖帮助李世民成功,后来在唐朝出将入相,开创了唐代的历史。

  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接到边疆来的报告,应该是属于高丽——韩国的地方,说有一个一脸胡子的中国人,带了兵舰几百艘占领了那里一个国家,自称为王。唐太宗看到报告,一声不响,只把李靖找来,说:“我们那位老兄他成功了。”就是指虬髯客,他也在一个小国当上皇帝了。李世民还替他高兴,没有说“你要来投降我,皈依我”,当然最后还是向唐朝靠拢,这是当然的道理。

  像这一类的故事,就是“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自然归服了;相反地,“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历史的经验说,【周文王父子,当初不过只有一百里的土地,等于一个小县,因为父子留心于国家的政治,爱民养民,所以国富民强,创立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和统治】。这就是“小国以下大国”,这其中的重点就是谦下,不是傲慢,傲慢只可以斗一时之气。以个人言,在西门町打一架,结果被警察抓去,判了几年徒刑,也算是“下”了,但是那个“下”没有用,要道德的谦下才对。所以,“大国以下小国”是包容了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如同文王的父亲,“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这是古文的写法。“或下以取”,等于由桌子上抓起来;“或下而取”,从下面转个弯,把上面也包上来了,也把你拉上来了。所以,“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有两个字是虚字。古文虚字的用法要注意,“以”是介词,没有理由,这两句话等于我们讲“哦”,这个都是没有道理的,还在想呢!也是中间媒介之词。但是,中国虚字的用法,意义就不同了。

  大小相处之道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一个大国,总是想兼并人家,是侵略性。“畜人”等于家庭富了财产多了,收两个干儿子没有关系,养两个孤,更有道德。大国兼畜人不是想并吞你,而是保护你,这是中国政治的特色。

  我经常对外国朋友讲,中国过去的历史,实在民主,不想侵占别人家的土地。到一个承平的时候,是会帮忙人家“兴灭国,继绝世”,替别国整理好内部,由该国自己选出一个皇帝领袖来交给他们,便退兵了。并没有要求什么条件,只要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每年来看我们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那是亏本的生意,别国派一个大使,从南洋送进来一只长颈鹿,一路上政府还要派人保护,直到京城给皇帝为止。而回送的东西更加上好多倍!那个时候琉球。高丽、越南、暹罗、泰国、爪哇等等,本来都是如此,现在暂时不谈了。

  大国不过是“兼畜人”,小国呢?“欲入事人”,找个牢固的依靠稳当一点,这是小国的目的。“夫两者各得其所”,小国既然来依靠你,希望你保护他,你就要尽到做长辈大国的责任,真正能够保护他的安全,他国家人民财产生命,都要归入保护之列。这种保护的道德政治,更要有谦虚心、怜悯心,更要有仁慈心,这样则“两者各得其所”。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国,像美国、苏联,照老子的说法,不足道也!这个道理他们绝对不懂。虽然英国人比较了解一点,但英国一向是走侵略路线的,把老庄道家的政治思想反过来用,变成可怕,也偏差了。所以,我们自己身为中华儿女,要深深懂得最高的政治道德和政治哲学。

  未来的天下,中国的前途不可知,如果自己没有真正政治道德的基本修养,一旦思想观念错误,大国就成为害天下,小国就变成小喽啰,变成洋化,随时会被人消灭了。这是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局面。

  老子这本称为《道德经》的书,是政治道德哲学,他始终告诉我们谦下、包容、爱护他人。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08: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好人要救助,坏人更要救助

  这一章转而谈及政治哲学的原理,牵涉到上古的政治制度,也是引申上经第十三章,与这个地方相互都有关联。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这是非常重要的政治道德哲学,也是个人最高的道德哲学,所以人要懂得“道”,要修“道”。至于“道”是什么,上经已经讨论过了,现在讲的是“道”的作用。“道”是万物的奥秘,大地间最高的奥秘,包容一切万象,也是“善人之宝”,因为善人本身就有“道”,也可以说,因为有“道”当然是善人。但是不善的人,或坏人,也不能离开“道”,因为“道”是“不善人之所保”,是使坏人能得到救助的。“道”是对好人要救,对坏人更要救。要如何去救助坏人呢?就是教化他,使他变成好人。所以不是只对好人要爱要教,对不好的人,也不会弃而不顾。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说好听的话,可以使人相信、喜爱,乃至买到别人的性命。好话是可以收买人心的,历史上有记载,皇帝美言鼓励几句话,臣子一辈子就被骗走了。满清末年,打垮了太平天国,有一个将领被太后召见,太后说:“听说你这只手作战受伤了,袖子卷起来我看看!”太后就摸摸他受过伤的左手。事后,这位将领用最好的黄绫将这只手包起来,认为是太后摸过的,别人不能动,以免亵读。这就是“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太后的赞赏行为,把这只手都卖掉了,当然这条命也可以卖掉。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不抛弃任何一个不善之人,也不抛弃任何一位众生,这是讲“道”的重要。“故立天子,置三公”。上古的政治制度对现在的影响仍然可以见到,比如现在的国策顾问,是国家元首的顾问,这是上古的“师道”政治。以前中央政府的皇帝又称天子,表示是秉承上天的意旨来治理国家,而最高的官位是三公。最初只有一位,后来渐渐有两三位,都叫做三公。国之三公,也就是国家之大老。大老管什么呢?什么都不管,也什么都管,现在不管部的部长还没有他的地位高。现代所讲“不管部”,还属于内阁,在阁员之下,也相当于行政院的政治委员。上古的三公与皇帝平起平坐,一般大臣见皇帝时都要跪下,而三公就不必跪了。+

  国之大老与皇帝平起平坐,谈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只讲原理,作为皇帝内心道德的修养。比如【儒家的《大学》、《中庸》是属于内圣之学】,这些学问由三公告诉皇帝,据之以做内养工夫。这是三公的制度。到了周朝中叶以后,有些变动了,【秦汉以下,三公就变成有名无实了】。就历史哲学立场来看,真正的三公,是我们精神上永恒的三公,那就是孔子、释迦牟尼、老子。这三位儒释道的大老师,就是中华民族的三公,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三公。

  古代的三公所走的路,就是这三位大师的道路,可以指出帝王的错误,只有三公可以直言不讳地讲。所以,上古的政治制度有其特别之处,也有其绝妙之处。

  老子说,虽有三公的制度,不如有“道”的重要;国家的元首,对于养生修道,都是最为看重的。

  财富名位比不上坐进此道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老子说一个国家虽有财富,有稀奇古怪的珍宝,所谓价值连城的“拱璧”以及“驷马”。古代的战争靠马匹,“驷马”是最好的良驹战马武器等,也是皇帝的交通工具,但仍不如“道”的重要。佛经上说,转轮圣王有天生最好的良马,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中国周朝的历史故事。周穆王的千里马日行三万里,大家看到故宫博物院的《八骏图》,就是八匹马,历代都有“八骏”。除了周穆王以外,唐太宗因为以战功得天下,有良马无数。所谓千里马,是仿造历史上的“八骏”,也是纪念为他立战功而殉身的良马。

  唐人有诗说:“八骏日行三万里”,以赞叹周穆王有这样好的交通工具。佛经上记载转轮圣王的马比飞机还要快,但另外也有一句诗幽默地说:“穆王何事不重来”,意思是说周穆王已经死了,八匹马也带不走,你周穆王马跑得那么快,现在为何不再骑到这个世界上来看看呢?

  人的生命就是如此,当时的生命结束了,你再也不会回来了。要想再回到这个世界,还要再找一个妈妈,多麻烦!所以“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年轻人喜欢学诗,诗的学问很深,读一次毫无道理,细读、精读后,懂了它的意思,才发觉这首诗原来那么挖苦,那么幽默。不但挖苦带幽默,并且说明了生死的哲学,人死了就不会再回到这世界来了。也许他又来了,可是,我们没有看见。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是领导人的哲学,商店老板也是一样,每天总要有一点很短的时间,自己能够真正冷静下来,清净无为,不是思考问题,思考都不思考,绝对宁静。这短暂的静定,引发自己智慧的灵光,才能去处理要紧的事情;国家领袖则是处理天下大事,天天这样进步就行了。所以老子说有财富和国宝都“不如坐进此道”,不如每天坐而修养道德。当然,“坐进此道”也许是叫我们打坐,不过老子从来没有提打坐的话,“坐”是宁静下来,住于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古人为什么对“道”看得那么重、那么珍贵?“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为什么不说要求得就可以得,要免罪就可以免?许多年轻同学所谓求道的,都犯这两重错误,【以有所求之心求清净无为之果,这是背道而驰】。如果【有求就有得的,那是邪道,而道是要自己心中一无所求,清净无为到极点,因为道就在清净无为中】。所以佛家的《金刚经》教人无所求,无所住,就是这个道理。【如有所求,像做生意一样,求财就得财,要命就得命吗】?人家不一定把命给你。尤其是道,认为财与命还是“有为法”,不是无为之道。换一句话说,【道不是向外面求来的啊!是一个人自己内在本来的,道是要从自己里头找出来的,如想向外求就错了】。

  如何消免自己的罪过

  所以佛家常讲“外道”,什么叫做“外道”呢?佛家、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认为与自己不同的宗教叫做“外道”,认为你的理论与我不同,你就是“外道”、“魔道”。由佛法看来只觉得这是好笑的。【佛家所说的“外道”,是指向心外去求法的就是“外道”】。因为“道”就在你自己那里。

  比如基督教就讲“上帝就在你的心中”,为什么不相信自己?道无所不在啊!处处皆在,充满在这个宇宙之间,你反而拼命去求,这不是道了,不是上帝的至道。

  同样的道理,天下的真理只有一个,到达的方法不同,如果有两个真理的话,那就不是真理。所以,佛家说“不二法门”,【真理没有两样,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你不要被骗了。【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言语、文化不同,思想方式不同,表达方式自然就不同】。真理是没有不同的,可是一般搞宗教哲学的,用不同的形态、习惯去解释那个没有形相的真理,那不是自己变成魔鬼了吗?那是背道而驰。所以,“道”不可以求得,不是向外求的,个个有道,你自己悟去。

  “有罪以免邪”,【一般人求道都是要求菩萨保佑我,上帝保佑我,把我的罪免掉,那上帝与菩萨不就是贪污吗?求他就免罪,不求他就降罪,做人也不可以这样,更不要说是上帝、是菩萨了】!你想想看,【有罪想免,如何可以免?“反求诸己”,要你自己内心的反省,道在你那里,你要免自己的罪,自己真忏悔,真反省,把罪恶反省忏悔干净】。自己真正的站起来,建立自己完美的人格,建立“善人之宝”,做一个真正的善人,不是外来菩萨、上帝的力量给你免掉的。外来的力量高兴给你免就免,不高兴给你免就不免,那成什么话!那就是魔的行为了。

  所以老子的道理很清楚告诉我们,“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道”之所以可贵,因为它无偏私,也不稀奇;就因为不稀奇,所以可贵。“道”就在你那里,为什么你找不到呢?就因为在你自己那里,所以你找不到了。等于我们眼睛在自己脸上,你能够看到自己的眼睛吗?你看镜子看到的,那只不过是镜子里的幻影啊!不是你真实的眼睛。当然也看不到自己的鼻子!

  禅宗所说开悟了,是悟到了自己鼻子原来是向下的。我们的眼睛、鼻子在自己脸上,自己看不见,我们内脏在自己的身体里头,你也没有看见过,外面也看不见,里面也看不见,人最差劲了。“道”就在你这里,你要找到这个,外面的不是,不要以为“眼观鼻,鼻观心”,把鼻子看破了也不是。也不是搞转河车、气脉、拙火,都不是,只是在你自己那里,是这个道理。“故为天下贵”,因此说这个“道”为天
  下之贵,是最崇高伟大、至高无上的,至贵而高不可攀的。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08: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平淡处事的一流人才

“为无为,事无事”,这是说,一个人看起来没有做什么事情,可是一切事情无形中都做好了。这是讲第一流的人才,第一流的能力,也是真正的领导哲学。下面加一句“味无味”,世界上真正好的味道,就是没有味道的味道,没有味道是什么味道?就是本来的真味,淡味,那是包含一切味道的。世界上的烹饪术,大家都承认中国的最高明,一般外国人对中国菜的评价,第一是广东莱,第二是湖南菜,第三是四川菜,等而下之是淮扬菜、北方菜、上海菜等。这种评论是很不了解中国的烹饪。【真正好的中国菜,无论标榜什么地方味道,最好的都是“味无味”,只是本味。青菜就是青菜的味道,豆腐就是豆腐的味道】;红烧豆腐,不是豆腐的味道,那是红烧的味道。所以,一个高手做菜,是能做好最难做的本味。有一个学者朋友,也做过校长,大家都晓得他会做菜,但他不轻易为人做菜。临时到他那里,他只好自己动手了。随便一个蛋放上一点盐巴,东一下西一下地炒,味道就好吃得很。那是靠火候,就有很好的本味。中国人讲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来往,平常很平淡。但这并不是说冷漠无情;朋友碰到困难,或生病之类的事,他就来了。平常无所谓,也许眼睛看看就算打招呼了,可是有真热情。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谓的“淡如水”,友情淡得像水一样。大家都喝过水,试问水有没有味道?粗心大意的人一定说水没有味道,那就错了。水是有味道的,什么味道?“淡味”,也就是“无味”。老子上面讲了“为无为,事无事”,我们容易懂,但后面为什么加一句“味无味”呢?难道老子教我们当厨师吗?这句话,其实也就是解释上面二句,说明真正的人生,对于顶天立地的事业,都是在淡然无味的形态中完成的。这个淡然无味,往往是可以震撼千秋的事业,它的精神永远是亘古长存的。比如一个宗教家,一个宗教的教主,在我们看来,他的人生抛弃了一切,甚至牺牲了自我的生命,为了拯救这个世界。他的一生是凄凉寂寞、淡而无味的。可是,他的道德功业影响了千秋万代,这个淡而无味之中,却有着无穷的味道。这也是告诉我们出世学道真正的道理,同时也是告诉我们学问修养,以及修道的原则。

对人生茫然的人们

最近一位美国教授来,他是代表美国一个大使接洽有关外交的事务,对我则为私人晤谈。他谈到,今天无论是独裁的国家,或民主国家、自由世界欧美各国,他都去看过,他深深感到民主与独裁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都有相同的毛病,都治不好的。他与独裁国家高级干部接触过,他说一谈到实际的情形,就感觉他们不讲一句真话,但他们无形中也告诉我一句真话,就是对一切都感到茫然!所以,在各国走了一圈,看到男女老幼,只有一个结论,就是对人生的茫然,事实的茫然。他说在民主自由世界,工商业发达的社会里,男女老幼也是茫然。所以说,这个时代是失落的时代,因为掉了心,没有中心。他来访问我时,希望我到美国去,他说大家认为中国文化中的“禅”是一个中心,现在都在找这个东西。这一事实,就说明一个学道者的事业之所在,所以他现在也组织了一个世界禅学精神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正在研究生命的超能力,超感作用。据他告诉我,世界上有好几个地方在研究超能力,他们专门训练小孩子,最初识训练十几个,现在达到几十个了。还有一个妈妈带了几个孩子,把眼睛整个地蒙起来,耳朵可以看东西,而且可以分辨颜色,现在,已经训练到用手可以看东西。他也曾亲自测验受训的孩子们,当时心理学家、电脑、心电图,各种测验都参加,用红笔、绿笔各写一个字,被试验的人眼睛遮住用耳朵看,能正确指出字的颜色。这是《楞严经》上讲的“六根互用”,人的五官可以互相起作用,耳朵、鼻子也可以当眼睛,脚底心也可以当眼睛,眼睛也可以当耳朵。这次我只能抽出很短的时间与他谈话,来不及做结论。如他所说,现代的各种方法,纵然把生命的功能,超感觉的力量发挥出来,还是没有找出人的生命根本,道体的根本。找不到道体的根本,还是失落的一代——茫然!所以一切都是茫然。我们在台湾这一代的青年们,同样也有茫然之感,这是一个时代的病态,是文化思想上的基本问题。我曾在十几年前对几个大学*联合演讲时,大声疾呼:我们二十世纪数十年来,国内外究竟有多少人的学术思想影响了世界?如果有所谓影响,也只是跳动,只是波动时的波浪,对人类历史文化都交了白卷。如果要在文化史上真正有一个交代,尚待我们的努力。讲了那么多废话,不外说明一件事,就是很多青年人到处在学打坐、学佛、修禅,以及研究一切宗教,找科学超生命的力量。这样的年轻人,中外都有,但都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就是方法上错了,【都是以有为法去做,因此,不能接触到最高的道体】。所以,【必须要“为无为,事无事”,学道也要“味无味”,以这个原则,慢慢才可能接近形而上的道体】。所以,不论是想打通任督二脉,或者是用其他各种的方法,都是有为法,都是“无事生非”。像一则笑话说,《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妈妈是谁,回答姓“吴”,因为“无(吴)事生非(飞)”。诸葛亮的妈妈是谁?周瑜说,“既生瑜何生亮”,所以诸葛亮妈妈姓“何”,周瑜的妈妈姓“纪”。这个笑话也是说明,很多人学道学佛上不了路,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既生瑜”、“何生亮”、“无事生非”,不能做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境界。因此,虽然在修道,却离道越来越远。

以德报怨的问题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这句话很有意思,我们不谈老子“道”的哲学,以老子的文学思想来讲,只有两个对子:“大对小”,“多对少”,他已经对好了。“大小、多少”这四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不是说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多事也好,少事也好,这是说研究中国文化要先认识“字”。我曾再三提到,现在又再说一次,古代一个字代表了好几个观念,那个时候没有印刷,是用刀刻在竹片上,所以尽量的简化。现在我们好多的观念凑拢来代表了一个观念,这是语言文字应用的范围、工具、方法、技巧的演变,几千年相隔下来,产生的现象不同。所以,古来一个字就是一件事情。数量多与少,都说明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也有互为因果的作用。大从哪里大起呢?是从很多的小累积起来的;多是哪里来?是很多的少累积起来叫做多。

不管大小多少,一切都有必然的因果律,与自然科学因果律原则相同。自然科学的因果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宇宙间人事与精神,因果原则是一样的。但是,过程中的变化错综复杂,并不尽然相同。

老子始终是主张道德的,与人有仇,对人怨恨,不是采取报复的态度,也不是容忍,是更高一点的大慈悲的态度,就是“报怨以德”,以道德来报怨。

讲到这句话,还记起来过去的一桩事。十几年前,我在空军做巡回演讲,最后讲到这里时,那时的“总统”蒋公发表一篇“复兴中国文化的文告”。实际上,早在一两个月前,我就拼命鼓吹中国文化的复兴,曾经在台中的空军基地讲过,到今天为止,起码有十年了。我在《禅与道概论》这本书中也提到。说到中国文化有一股很难描述的味道,因为从白话文教育入手的人,打不开固有文化仓库的库门,进入不了。中国文化都记载在古书中,而古书都是用古文写的。从白话文入手,教育“老师早,老师好,老师不得了”,那是没有用的;只有从“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种“六书”之学的古文教育入手才行。所以,我只好很抱歉地说,复兴中华文化,恐怕六十岁以下的人都成了问题。我当时讲这些话的时候,蒋先生也正在那个地方。

我们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对日本的决策就是“以德报怨”的老子思想。孔子是主张“以直报怨”的直道而行,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腿总可以吧!你打我一个耳光,我原谅你吐一口唾沫还你总可以吧!你打我,我当然不痛快,我当然还你一个颜色,这是孔孟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不然,是“报怨以德”。用西方基督教《圣经》上的话来说,你打我右边的脸,我再把左边的脸向过去。这只是容忍的态度而已。老子与佛家的思想是大慈悲,以仁慈去感化对方。
不过,“报怨以德”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得到呢?那就要看个人的修养了。所以,上面这句话非常灵活,它并不是规定你非“报怨以德”不可,这中间有大小、多少之别,还有这个事情的因果、重点,要先看清楚。

大事不难,小事不易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十个字的两句话,又是一副对联,天下最困难的事,对于真有智慧的人来讲,处理时“于其易”,会找到事情的关键点,处理起来就很容易。我经常给年轻同学讲笑话,要他一个人去搬个桌子那样大的石头,他们都面有难色,认为至少需要六七个人才搬得动;告诉他一个人就可以了,不必要把它悬空搬,是要想办法把它转动,走圆圈的转动,几个指头也可以慢慢转得动。只要动了,走圆圈的方法就成功了。

做事情的道理也是如此,先要找出要点,如果用力去做,是非常笨的方法,要用“势”。“势”不是力,譬如一个手表很轻很小,就是打到我们也不过是小疙瘩而已。但是,如果远远一掷,加上力学的作用,打到身上可能是几十斤的力量;甚至刚好打到一个要害的穴道,就可致人于死,这是“势”的道理。所以用“势”与用力不同。

天下没有困难的事,这是拿破仑吹牛的话,但他最后还是死于困难。天下处处都是困难的事,不要听拿破仑乱吹,还不如《中庸》说得好,看天下没有一件容易的事。这样才可以容易完成,也就是“图难于其易”。能把握要点,找到关键,才容易成功。

“为大于其细”,一件伟大的成就,是从小地方做起的;最伟大的建筑,是从一颗颗沙石堆积起来的。

下面是引申的道理,我们懂了这两句话的原则,下面就容易懂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相反的道理,天下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容易的事。这里告诉我们后一代的人,不要把天下事看得太容易了,你认为容易做,最后遭遇了大困难。许多事看来太轻易了,事实上天下没有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我们端着饭碗,把菜送进口里,似乎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有时候还咬到舌头,或者筷子夹的东西掉下来了,因为我们轻视这个动作,觉得它很容易办到。所以不论任何事,看得容易的话,反而困难。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经常引用曾国藩的话“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因为曾国藩深懂老子的道理,深懂道家。也有的人说只看大处,不必斤斤于小处;当然做事不能斤斤计较于小的地方,要顾全大局。但小处也要注意到,因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很小的、不相干的事,常常会产生大批漏。甚至于养生之道,也是如此。

天气热的时候,很多人生病,常看到青年同学因天热而贪凉,我告诉他小心啊!不要吃冰的东西,回来喝杯午时茶。同学们有时候笑笑,他们心里想,老师就是这样,把我们看得好像都很脆弱。付了几天,很多人都在吃药了,而我老头一点事也没有。所以说饮食气候种种,尤其在立秋、立夏 这些节气前后,气候无常,一些学佛的人.应该晓李清照的词——“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将自”就是保养。这是春天写的一首词,到了秋天可改为“忽冷还热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就是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那位小姐。可是“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这两句,是很好的人生修养哲学。所以,这一首词在我们生活当中,尤其是关于修道,非常重要。你不要认为打坐可以治百病,不要忽略了生活的细节,一忽略了细节,往往变成重病。

比如最近有一位朋友,一向静*坐工夫很好,很自恃,我注意到了,就吩咐他小心啊!他说:“不会啊!不对我就打打坐!”我只好对他笑了。结果,这两天倒了,不是打坐倒了,是倒在床上了。这就是忽略了“大事必作于细”的原故。所以人生要想成功一件事情,没有任何一点小事可以马虎的。

欧阳修有两句名言,我经常上课时引用。他说:“祸患常积于忽微”,大祸经常出在小地方,很不注意到的地方。那些毫不相干的小毛病累积起来,就成为大毛病。还有一句,“智勇多困于所溺”,一个人有智慧,有学问,有大勇,可是他有时一点都用不出来,因为你有所溺爱,就会有偏向。甚至情绪上的一点偏向,习惯上的一点偏向,就把你蒙蔽了,你的智慧判断就错误了。这是“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所以“大事必作于细”,也就是这个道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一个真正的圣人,不吹大牛,不说大话,不狂妄,只是小心谨慎。关于这一点,有人拿历史上的两个人物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瑞大事不糊涂”。诸葛亮一辈子的长处,成功要点,就是小心谨慎。吕端是宋朝的一个名臣,大宰相,在历史上这两个人物的处事态度,构成一副很好的对子。吕瑞这个人平常看起来糊里糊涂,马马虎虎,但是他不
是真马虎,他是大智若愚,是真精明假糊涂。他处理大事一点都不糊涂,他说:“我小事马虎,大事不糊涂。”那是自吹的话,真能够对大事不糊涂的人,小事一样看得清楚。就像一个人眼睛很亮的时候,一眼看出去,整个的场面统统都看清楚了,小地方也都看到了。
大圣人因为他不自以为是,不傲慢,不自骄,故能成为真正的伟大。所以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谨慎小心,不狂妄,不傲慢。因此,老子与孔子一样,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名言,也涉及历史上观察人的相术。孔子在《易经》上也讲了很多,孟子也说得不少。

谁是轻诺寡信的人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是老子把人世间的经验累积起来,告诉我们,一个轻诺的人必定寡信。我经常告诫年轻的同学们,不可随便答允别人的请托。有人托你上街代买一块豆腐,另有个人托你带一包盐巴和糖,你都说可以,结果回来时都忘了,反而害得人菜炒不成,咖啡喝不成,误了别人的事。随便允诺所请则难守信。换句话说,观察一个人,如果是轻诺者,此人多半寡信。

历史上有“侠义道”之说,就是中国的“任侠使气”。喜欢讲义气管闲事的人又叫侠客,这类人脾气大,看不惯不公平的事,自己吃饱饭没有事,喜欢替别人抱不平,坐在家里也吹胡子瞪眼睛。这种“任侠”的人必定“使气”,因为养气不够之故。但是,一个真正“任侠”的人,一定是“重然诺”的。

比如季布,历史上写这个人“重然诺”,就是很重视承诺,你要求他一件事,他不轻易答应,只要答应就一定做到。这种任侠使气的作风演变成后来的帮会流传。现代青年喜欢谈帮会,但并不懂什么是帮会。西门町帮会,那是西门“疗”,那不是帮会。真正的所谓帮会,有个名词“三刀六眼”,就是“重然诺”。当朋友双方有意见吵架时,第三者答应出来调解,这一个答应的人,就要准备把一条命赔进去了。如果两方面不听劝解言归于好,自己抽出刀来,在大腿上插三刀对穿成六个洞眼。这三刀六眼很严重,整个帮会的人再没有不听他调解的话了。任快使气是为什么?为了别人两方的平安和谐。

司马迁在《史记》上写的《刺客列传》,只举了荆轲这一个人的例子,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有人对于人家对自己的好处都不理,等到最后自己老母亲死了才对那人说,你一直对我好,我几十年都记得,为什么不理?因为还有母亲在,现在母亲过世了,我已无牵挂,现在我这条命也是你的,这叫做“重然诺”。所以为人之道,不可轻诺而寡信。人生在世,常想做很多事,帮很多人,结果一样都办不成,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论语》上面记载,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道:“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想要布施,救天下的人,少吹牛了,救一个算一个,还算切实一点。有一些人动不动要学佛度众生,而事实上自己的太太或先生都度不了,还度什么众生呢?所以,学佛的人注意,随便发愿度一切众生,犯了一个戒,就是轻诺寡信,这是不可以的。

“多易必多难”,把天下事看得太容易了,认为天下事不难,最后,你所遭遇的困难更重。天下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都不可以随便,连对自己都不能轻诺。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想做大丈夫,救这个国家,劝他慢慢来,先救自己,有能力再扩而充之;否则自己都救不了,随便吹大牛,就是轻诺。

今天一位在国外教学回来的人感慨地说:“我们从小读书到现在,读了一辈子书,又做几十年事,对于父母所给予恩惠的这笔账,一毛钱也没有还过。”他所说的一毛钱,当然不是完全指的金钱,是说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好,正如《红楼梦》贾宝玉对自己的描述,“负父母养育之恩,违师友规训之德”。许多人,甚至几乎所有的人,活了几十年都还在这两句话中,违背了老师朋友们所规训的道德,一无所成。我们年轻人都应立志,结果,几十年都没有做到自己所立的志向,这也是轻诺。所以,人生要了解,天下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因为重视天下事;他不但不轻视天下事,也不轻视天下任何人。因此,才不会有困难,才能成其为圣人!

这第六十三章讲困难与容易的问题,归结起来,这一章是解释上经第十三章的原理。老子真正告诉我们的,是天下无难事,但是,要大智慧去找出容易的关键,否则都是难事,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 07: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兵行象水 于 2017-10-1 08:21 编辑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长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看起来这些文字很美,常会轻易把它读过去,其中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则,尤其是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其安易持”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继续保持平常是非常难的。所以十多年来,我给人写信,最后的祝福语都是写“恭祝平安”。人生最难得是平安,人生平安就是福气。古人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人的一生,不是烦恼愁苦就是生病,今天感冒,明天腿痛抽筋,都在生病。所以平安最难,永远保持平安前进是最困难的,真能保持平安,才能保持长久。

  宜未雨而绸缪 勿临渴而掘井

  “其安易持”,无论是个人事业,或者天下国家大事,要能求到长治久安,就很不容易。政治的处理或者公司、行号能保持永远的常态,没有大的变动,已经是莫大的功劳了。创业艰难,守成也不容易,能够保持到长治,“其安易持”,做到平安,才容易保持长久。

  “其未兆易谋”,一件事情,国家大事与个人事业都如此,当一个兆头还没有发生时,一个现象还没有出来以前,容易想办法,这是老子“为无为”之道。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每逢乱世出来平乱的大半都是道家人物?因为他能够把握“未兆”的原则。一个社会看来很安定的时候,在道家的观点来看,却正是可怕的先兆。比如我们现在的社会,国富兵强,生活富足,然而在我们看来正是很令人担忧的。因为后一代的青年,不知道困苦艰难,没有受过挫折,社会国家一旦发生问题,马上抵抗不住了,这是很严重的。

  “未兆”,就是“兆头”之前。我们可以引用两句古诗:“山雨欲来风满楼”,“万木无声知雨来”,这比气象台还要灵验。夏天雷雨要来之前,高楼上的风先来,接着就是雨了,风先雨而来,这是“兆头”。什么叫“未兆”呢?就是当兆头一点影子都没有时,也就是“万木无声”的时候。有人希望学到求雨的方法,我告诉他们不必求,因为台湾只有这么一点地方,纵然求雨有灵,一场大雨又可能闹水灾了。因为他们都是虔诚的佛门弟子,我叫他们只一心念佛就行了,不几天果然下雨了。当时我站在高楼上,极目所视,各马路上的树木连树叶也没有一片动的,那股闷气太闷了,地球的气向上蒸,慢慢碰到冷气流,当然会下雨。如果夏天登山或者在野外健行,忽然碰到很闷热的天气,树叶子动都不动,那要晓得,后面马上来的是一阵大雨,这就是“万木无声知雨来”。

  所以讲中国哲学很难,诗与词中就有高深的哲学道理,因为中华民族非常爱美,尤其对文字的美更讲究,常把最高深的学问放在诗词之中。如果只当文字欣赏那就体会不出来了。我经常说,欲懂中国哲学,必须要先懂诗词,先懂历史,就是这个原故。

  刚才讲到“万木无声”就是“未兆”,没有一点下雨的影子,这时候就应该“知雨来”,晓得不久要下雨了。如果要出门,就赶快带雨伞。【遇到天气很闷的时候,有同学出门,一定问他到哪里去,倘使他走得远,就吩咐他带雨伞】。不听话的同学,心里一定在笑,老师神经,这么大热的天气,叫我带雨伞!其实纵然不下雨还可以挡太阳,带雨伞总归是好的。几十年前出门读书时,老祖母一再叮咛带雨伞,
  夏天出门则叮咛带棉袄。在那个时候出外念书,不像现在是台南到台北来读书,几个钟头就到了。当年交通困难,往往三两天以上的路程,说不定在路上忽然来一个寒流,所以夏天出门带棉袄,就是“其未兆易谋”。小至个人创业,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四个字——“深思熟虑”。要好好的想,深深的思考而熟虑,不能马虎,也就是老子讲的“图难于易”。

  闲棋一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一个很脆的东西,容易破碎,所以越脆的东西越弱,容易打破,破碎后变成又多又细小的微末。

  这几句话,深刻发挥的话,要引证很多历史的故事,尤其在政治策略方面,古人用得非常多,尤其学道家哲学的人,运用得更为巧妙。有先知的人,用智慧预为防止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社会能够得到长久的安定。所以,一个大政治家处理事务,如果决策完善,则功德无量,所造成的影响不止一个地区,不止几十年。有时候好的政策可使社会安定几百年之久,其中的道理,都是在这个地方。

  “为之于未有”,真正做事业的人,在开始还没有一点影子的时候,已经把基础打好了,这就是高明的人在处事。那和下棋一样,好像随便下一个不相干的棋子,这颗棋子,文学上形容叫做“闲棋一着”。什么叫闲棋?下的这个棋子没有道理,可以下,也可以不下。忽然放一个棋子在那里,看来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一着闲棋,而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预先计算的。多年以后,发展到某个阶段,这里已经有预先的准备,起了大作用,收到大功效,政治上则可以使天下不乱。这就是“为之于未有”。我常常要同学们去做某些事,有人觉得我啰唆厌烦,有些同学问这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们,一旦发生问题就大有关系。这就是“为之于未有”,问题没有来,但要先做安排。

  “治之于未乱”,大政治家在天下未乱的时候,已经把乱源,乱的根源先平掉了。社会上有人犯罪,把犯罪的人捕获,绳之以法,不错,执法的人很有功劳。但是,真正的大功劳是使人根本不会犯法,这就是法治的道理,出于道家的精神。所以【“立法”的目的,能使民众不会犯法,那就是天下之大法;等到人犯了法再去惩罚,已经是下策,不是上策了。上乘道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是如何做到呢?其中就有大学问了。

  万丈高楼从地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原始森林中,有如阿里山的神木,一个人抱不了,要许多人联手合围才能环抱。这样的大树如何长大的?“生于毫末”,也是从一株秋毫小苗长起来的。初生婴儿身上的毛,若有若无,叫做毫毛,在毛的顶巅上一点点,显微镜才看得见的,叫做“毫末”。树苗刚刚生出来的,也是毫末一样。

  讲到这里,我也经常引用古人这首诗,鼓励青年们要注意,这首诗可以背起来:

  自少齐埋于小草 而今渐却出蓬蒿
  世人不识凌云木 直到凌云始道高


  人不要动不动想去自杀,我一点都不同情这种人,没出息嘛!父母给你一个身体,不能做顶天立地的事情,想不开有什么用呢?看了古人这首诗,就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一首诗是哲学,所以中国的哲学都在诗里,虽是写一棵松树,实际的意思是要我们懂得人生。山上一棵大松树,大陆上有些古松,在空中看来像一条龙一样。这棵松树在小的时候,“自少齐埋于小草”,如老子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它与一般草一样,种在那里。它缓缓慢慢地长出来了,渐渐出蓬蒿,顶天立地,像阿里山那棵神木一样,许多人对它还要烧香顶礼膜拜呢!
  可是,当这棵树小的时候,看它很平凡。“直到凌云始道高”。一般人只是看成果,不晓得看前因;等到树木长到天一样高,仰头来看,头上的帽子都因仰头掉下来,这时才说:哦!好高啊!绝不会在幼小的时候看出它的高,这就是人生。所以,青年同学们要注意,人贵自立,要自己站起来,不要刚刚出头,就想要别人赞美你高,那是高不起来的;等自己真的长高了,别人自然会说,好高啊!

  这说明了人生的道理,也是解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道理。另外一首诗,我也经常引用,要青年同学们注意:

  雨后山中蔓草荣 沿溪漫谷可怜生
  寻常岂藉栽培力 自得天机自长成

  这些都要背熟,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高歌一曲,困难所产生的苦闷就化解了,也得到无比的鼓励;这和祈祷上帝或跪在菩萨前面一样的好。一阵大雨过后,到山中一看,沿着山谷流水边,蔓草已经长出来了。这些草也不靠人浇肥料,无人帮忙,是靠它自己的生命力,满山满谷在生长,那是自得天机,自然得到天地生命的力量,自我站起来的。一个人的成功,也须具备这样大的勇气。

  这两首诗,我从小几岁背到现在。有时候,自己碰到真正困难的事情,念佛、祷告上帝仍无法定下来的时候,“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要有这个勇气,要有这个魄力,这才真是懂得中国文化的精神。人不必希望别人的恭维,要自己站起来;能站起来,自然有人仰头看,叫好拍掌的都来了。可是到那时候,千万不要受到掌声的影响,试看那大树旁有人又唱歌,又跳舞,又烧香膜拜,大树也是置之不理啊!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所谓“九层”,中国文化古代就是抬高楼。九层并不代表“九”,代表的是数的极点,从一开始,最后的数字是九;到十又是另外一位数的一,所以数的最高是九。《易经》的数理哲学,最初是“零”,零代表了没有数,也代表了无数、不可知之数、无比、无量,所以零代表的是“空”,也代表了万有充满其中。而数的极点就是“九”,“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最高的建筑也是从地上开始建造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也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智慧 从势 待时

  下面的二句很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一个人太懂得有所作为,反而会失败。为什么呢?孟子也讲过“揠苗助长”的故事,说宋国有一个人种田,种下以后,天天去看,感觉不到禾苗在长,心里很急,干脆帮忙把禾苗拔高一点。被他这样一拔,结果稻子都死掉了,这是说有所作为反而失败的道理。必须要慢慢地等待,成功不是偶然的,【有时要分秒必争,有时则是分秒不可争】。必争者是我们人自己分秒都要努力;不可争者,因为时光是有隧道的,要分秒都到了才可以。不要早晨起来就希望天黑,这是不可能的,太阳的躔度是一点一滴慢慢来的。

  我经常以自己的经验以及年轻时的感受,替青年们着想,所以劝青年人见事慢慢来,大概要等十年以后再看如何。当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你这样子大概三十岁或许会有成功的希望。听了这话很灰心,好泄气,以为还要十年的时间,哪能等那么久!谁知道一回头,现在都已过了几十年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只有自己去体会,急是急不来的。【孟子也说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时空两个因素是无法忽略的,尽管急切,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忽略时间与空间的因素,非要立刻做到某种程度不可,结果只有“失之”了。这是因为有为而失败,不是“为无为”,所以是“执者失之”。

  但是,你不要受骗,不要固执这个原则,因为,天下事不断在变,时空也不断在变,天地万物一切人与事都是随时在变,随地在变,没有不变的。有时讲错了话不禁脸红,转念一想没有关系啊!就不脸红了;再过片刻,自己还越想越有道理,还有支持自己的理由呢!所以时空随时在变,若执着呆定不变当做法则,就错了。

  “执者失之”,抓得太紧也是错的,“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是告诉我们人生大哲学,也是做人做事的一个大原则。他说我们上古圣人有道之士,懂得了这个原则,“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所以圣人是处“无为”之道。什么是无为之道?就是“为无为”。千万把握这个重点,否则很容易误认“无为”等于什么都不管。我们这一代,很多讲哲学的人,解释老子“无为”就是万事不管,这种解释影响了这一代青年,使他们走上错误之途,那是可叹的事。圣人因为懂得无为之理,不积极求有所为,所以他不败。

  “无执故无失”,因为知道宇宙万事万物随时都在变化,所以圣人不固执成见,而是随时应变、通变。人事更是随时都在变,每一刹那都在变易之中,最重要的是知道应变;应变还不行,要通变,配合变去变,这就是“为无为”。圣人因为能“无执”,能应变、通变,不执着,所以,他不会失败。

  将成功时反致失败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圣人懂得“道”的用,所以成其为圣人。佛经常拿“无常”的道理示人,大家同样研究佛法、佛学,可是常戴一副有色的眼镜,对于世间的无常都持悲观的看法。实际上,释迦牟尼的印度文化所讲的“无常”,就是中国文化的“变”,天地万物没有不变的,不是永恒固定的。所以,生死是无常,人有生就有死,就变去了,这是必然的变去,所以教我们认清这个“变”。《易经》讲变是个基本原则,印度文化讲的是“现象”,叫做“无常”。一般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永远是成功的,不会失败。

  “民之从事”,这个“民”,不是站在官的立场,是指老百姓而言,是代表普遍的一般人,或者可解释为“人类”。【一般人做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快到成功的时候失败了,爬楼梯还剩一阶就要爬到顶上,突然跌下来】,骨头也跌伤了,照X光打石膏,这是“几成而败之”。做一件事情,无论小事或大事,快要成功时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快成功会使自己昏了头,一高兴,眼前的成功反而成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纵然不死,却要再重新开始了。所以说一般人多半是“几成而败之”,在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反而失败了。

  但是,要注意“几”字,再进一步做更深一层的讲,成败都有它的先机,有它的关键。先机是什么?是“未兆易谋”那个兆头。一件事情的成败,常有些前后相关的现象,当你动作的时候,它已经有现象了,自己没有智慧看不出来;如能把握那个“机”,就不至于失败。所以,一般的人们“几成而败之”,是因为把坏的机看成成功的机,自己看不清楚,结果失败了。这是进一步解释“几”的道理。

  我经常说中国文化包括《易经》以及孔孟、老庄等的思想,中国与希腊、埃及、印度为四大古老民族的文化。这四大文化体系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注重因果律。再进一步研究,为什么这四大古国文明都有这个共同点呢?那就要注意上古以及远古时期了。【这也就是说,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可能文化已经发展到最高智慧的共同结晶了。在人类文化达到最高智慧的冰河期时,地球毁了,剩下来少数的人类,则把先民文化结晶的一点原则留传下来】。我经常说,《易经》八卦的图谶就是这样来的,那个所谓的伏羲,是恍兮惚兮一样,搞不清楚是从哪里来的。

  老子再告诉我们“慎终如始”,青年同学们对这几个字要好好记在脑海里,这是一生成功的大原则。他告诉我们,到了成功的时候,你要保持开始时的那个态度,那个本色。即使做了最伟大的事,戴上皇冠,坐在皇位上的时候,也要心中无事,就像在妈妈怀抱里一样的平凡,那就真的成功了。更要知前因后果,不要因为成功就得意,因为学问、事业有成就而满足得昏了头。这样马上就会“几成而败”,失败了。在爬到最高的时候,始终保持开始时那个心情,你就永远是成功,因为你不自满不骄慢,很平凡。“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任何的成功不要满足,永远保持开始第一天那样的心情,则永远没有失败,永远是进步的。

  圣人的欲望是什么

  “是以圣人欲不欲”,真正的大欲望是什么?就是消灭我们心中意识上小的欲望。真正做到【“无欲”,一切都无所求,那是个大欲望,那是欲为圣人、超人】。

  【超人对于物理世间的一切欲望不放在心上,就因为能如此,才能成为超人,超越于一般常人】。所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货”就是物质的东西,不要被物质世界的稀奇物品所迷惑了。我们人最容易被物质所骗,钞票、财富代表物质,如被这些东西骗着,人生就变得有限了。充其量多几个钱,如果认为有钱才能享受,那只是人的想象罢了。穷人没有大钱,不知道钱多时的实情,假如富有真到了某一个阶段,对于钱,看都不看,觉得没有意思。当然我们一个月收入几万元,觉得不错了,觉得钱很重要,那些有多少亿的人却不晓得怎么办才好!这么多钱干什么用?吃的穿的用的,差不多都够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实在没有道理。所以,圣人“不贵难得之货”,不被物质的东西所迷惑。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人们在求学的阶段,要有学问有知识;其实那是半吊子,真正有学问时,中国有句话“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真到了深的时候,意气就干了,也就是俗话说的“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响叮当”。从佛学来说,大阿罗汉或者菩萨没有成道以前,都是“有学位”。【成了佛叫做“无学位”。这个“无学位”不是戴方帽子的学位,是已经达到不需要再学的位阶了,已经到顶,最高最高了】。但是最高处也是最平凡处,最平凡处也是最高处。所以,真正的学问好像是“不学”——没有学问,大智若愚。

  “复众人之所过”,恢复到比一般人还平凡。平凡太过分了,笨得太过分了,就算聪明也聪明得太过分了,都不对。有些朋友相反,就是又不笨又不聪明得太过分。真正有道之土,便“复众人之所过”,不做得过分,也就是最平凡。真正的学问是了解了这个道理,修养修道是修到这个境界。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的境界到达这个地方,与物理世界万物一样,“万物”是“自得天机自长成”的,自然的成就,自然的衰败,自然的生生不息,不加一点造作,不加一点人为。修道做学问修养,能够了解了这个原理,修到了这个境界,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没有加一点人为有为的功夫。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 06: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一章与上面一章一样,都是上经第十五章的发挥。不过到了这一章就碰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了。“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一段研究中国政治哲学思想的人,素来认为老庄之道与儒家哲学思想是为帝王们铺路,走的是“愚民政策”,希望老百姓没有知识,越笨越好。所谓“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文字表面上是说上古以来善于运用政治哲学道理的人,不是要老百姓智慧高,而是希望他们智慧低;好像老子就明白地这样讲。

  智与愚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他说社会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一般人知识太多了,如以提高知识来治国,那是“国之贼”,是错误的;不用智慧来治国,才是国家之福。照这一段文字解释,很明确就是这样讲的。但是,大家忘记老子还说过“大智若愚”这句话,愚并不一定是愚笨。尤其古书上讲到愚,往往不用“愚”字,因为愚有诚实、朴素的意思。所以,【上古古典的书籍,“愚”字不太当“笨”字解,而是老子思想所主张的朴实、厚朴】。

  【朴实并不是笨,因为一个笨人并不一定不朴实,但笨人会捣乱,会调皮,自以为聪明,便自作聪明】。这些人大处愚笨,使小聪明,所以笨人做的事情,常会把人气坏了。现代一些犯罪的青少年,就是如此。那并不是朴实,朴实与“愚”与“诚恳”两个字往往一起用。“愚钝”有同等的意思,是非常纯朴诚实的意思,所以老子曾讲到“大智若愚”。后面第七十一章,老子有几句话,下面先引用来解释“智”与“愚”的问题。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他说真正智慧高到了极点,就是“不知”,不是真的不知,是好像不知,好像没有智慧;也就是以前提到过的半罐水响叮当,满罐子水就不响了。智慧到了最高时,似乎是“不知”。“不知知,病”,一般人就犯这个毛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以为学问很好,智慧很高,“不知强以为知”,根本不懂而以为自己真的懂了,这是一个大毛病。“知不知”,智慧到了最高处,一切事情都知道了,心情反而很平淡,等于普通一个不知的人一样,这是最上智的人。我们引用了这两句话先来说明,现在回过来再看这一章,就明了老子所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句话的道理了。

  我们的文化,过去有一个阶段,文盲太多,乡下没有几个人读书,斗大的字难认识一担。如果问他读过书没有,他说是跟孔夫子师母学的,孔夫子没有教过他,这是以前没有上过学的笑话。那个时候,满地都是文盲,所以必须要普及知识,普及到几十年以后的今天,真正高度知识教育没有完成,只是增强了一般国民的普遍知识。但是政治思想也是半通不通的,好像什么都接受。我们几十年来,看过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虚无主义、自由主义……一大堆刊物的小本子偷偷塞过来,许多人都偷着看,大家是生活在这样的混乱时代,这样的痛苦之中。这也使我们想到老子的话“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了。

  老子这个感想也是从历史经验中得来,我们要注意的是,老庄与孔孟,都出生在历史变乱的时代,他们连续经历了一两百年的变乱,比我们现在变乱的痛苦还要大。其实,真正春秋战国的战乱有四百年之久,什么人都忍受不了。再看世界各国文化历史,各种思想的发展普及和蓬勃,都是在极变乱、极痛苦的时代。

  我们中国文化诸子百家的思想,各家学术著作发达的时候,都在春秋战国这个阶段。因为变乱痛苦的社会促使了哲学思考,要追寻宇宙人生的奥秘,为什么上天生了人?人为什么那么残酷?那么捣乱?那么痛苦?追寻究竟的道理,各家有各家的见解,就形成了学术思想的发达昌明。在文化史上,我国那个时代是光辉灿烂的时代,百家争鸣,各家的思想正的、反的,乱七八糟的思想都有,目的都是救国救民,乃至救天下,每一种思想都构成了一种学术。
  可是,站在历史的观点上看,这个惨痛的时代,许多人生命血汗的牺牲,才刺激了人的头脑,产生各家的学术与思想。这个代价太大了,是许多活生生的生命换来的。由于老庄、孔孟都生在这么一个时代,所以读他们的书,首先要真正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晓得这是一本在痛苦中诞生的书,不像是我们坐在冷气房间,连只苍蝇蚊子也没有,一尘不染的舒适时代。因此,老子才告诉我们“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社会、国家、天下之所以混乱,就是意见太多。知识越普及,意见就越多,因而形成社会世界的混乱。

  “以智治国国之贼”这句话,是讲领导人思想的道德,当社会思想很乱的时候,唯一的办法是不玩弄聪明,要非常诚实。我常说,几十年来的历史教育下,结果是人人玩聪明、动脑筋、玩手段,一个比一个厉害。年轻一代比老的一代更聪明,更厉害,也更麻烦,都到达登峰造极之势。将来真正成功的人,一定是诚实的人,因为大家都狡猾,老实人反倒受欢迎了。所以老子才讲,“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从商鞅到刘邦到文景之治

  “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我们读《老子》,不能随便抓住中间一句话或一节,认定是老子的思想。读任何书都要融会贯通,才能找出其中的中心点来。从表面上来看,可能认为老子是愚民政策,希望老百姓没有智慧,好去统治,但这不是老子的意思。“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这两头的道理,一头是智慧,一头是愚笨,“亦楷式”,这只是现在学科学的一个公式,一个原理。“常知楷式”,要常了解这只是一个公式,“是谓玄德”,才会真正懂得历史最高政治的标准,政治最高的道德标准。以前讨论《孟子》的时候,我曾提到过,战国时的秦国,经过约一两百年的努力,到秦始皇时代严刑峻法,法律之严密,无以复加。在秦始皇的上代,商鞅变法之后,用法制管理得非常好,国富兵强。后来因为政权的变动,商鞅垮台后,要逃出秦国,在关卡拿不出过关的文牒;关史说,我们秦国的法律是宰相商鞅所定的,没有过关文牒,谁都不准出去。商鞅自己造的孽,只好自受,被提回去受五马分尸之刑。实施严刑峻法的人,结果都很惨。汉朝有些酷吏,史书上用四个字形容———“深文周纳”,他们根据法律的条文,引用最严重的一面解释案情。比如说,法律规定犯法判刑六个月至二年之间,其中有伸缩,可以放宽;但是“调纳”者却搜罗各种案例、条文,甚至与案情无直接关系的规定,以个人的主观,将只要判刑六个月的案子,非要判人家一年不可。很周详细密地把人拉进犯罪的范围去,这就是一般酷束的做法。我们中学的课本有《李陵答苏武书》,李陵说不敢回来,因为这些刀笔之吏弄其文墨,坐在办公桌上,并不晓得前方的情形。我虽然打了败仗,可是一旦回来,在法律之前,被那些酷吏弄其文墨,可能被捉拿,那就完了,所以不如不回来。由此可知“刀笔之吏,弄其文墨”,有时候比用刀杀人还要厉害。这说明了法制之下就可能有酷吏,有酷吏,自然会有严苛的结果。高祖推翻了秦始皇的政权,一进咸阳就约法三章,简单地说,杀人者抵命,所以法令只有三条,不偷、不抢、不杀三件事,其他则马马虎虎。这一下子老百姓就舒服了。秦朝捆得太紧,放松就舒服。但是,汉朝的初年,政令太宽了,一直到汉文帝、汉景帝以后,慢慢地就需要收紧。再看历史上清朝入关,由顺治到康熙,比较宽松,那是因为天下尚未定,等到安定以后,乾隆、嘉庆开始,逐渐收紧法网。实际上,政治的道理是一种艺术,像打鱼一样,鱼小的时候,网就宽松一些,让鱼慢慢长大,鱼太多了,网就要收紧。所以搞乱的人太多时,法网就要收紧,只需轻轻一举,便入网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

  了解楷式 知道变通

  中国文化中,法家主张法治,儒家主张礼治,道家根据老子道理,主张无为而治。这些主张,等于现在人的独裁或民主,以及各种自由思想,不过都还在变化之中。其实都有道理,也都没有道理,因为“此两者亦楷式”,都是一种格式,一种原则,所以聪明与愚笨也只是两头的一种格式。人有时候过度用聪明时会疲惫;最舒服的时候,反而是脑筋不思想的时候。有人好像一辈子头脑没有成熟,笨笨的,忽然一念灵光来了,他就无比的高兴。所以,这是两个极端,不要“执一”,执着一端就错误了。老子要我们懂得原则并不是呆板的,要活的运用,所以“常知楷式,是谓玄德”,这也就是道德的运用。等于医生的一把刀,看来似乎蛮残酷的,但是这一刀下去是救人的,所以同样的一把刀,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智愚之辨,也要从这个角度去看,才会了解其中的区别。这也就是要活的运用,所谓活的运用,等于医生治病一样,这个时代犯了什么病,就用适合时代的方法去治。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在表面上看来,这与一般的常理、事理、人情相反。一个时代,当大家都在疯狂地追求某些东西时,比方说追求民主到了疯狂的程度,这时这个民主就变成问题了,可能变成历史、政治、社会上的癌症了。但是,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个领导政治的人不用民主的方式,结果会很严重。所以说,不可以违反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有方法,才能把时代的病态修正过来;这中间的运用,就在于自己高度的智慧了。所以,下面的结论是讲这个道理,当善于运用智慧扭转时代的病态时,“与物反矣”,就同人情事理上看起来相反;因为是相反,“然后乃至大顺”,才能把过分的这一面拉回来走上正途。中国的政治哲学,始终重视医道,用医学的道理与政治艺术相提并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诸葛亮在江东谈论政治时,就用医学的道理做比喻,所以后来宋朝的名儒大将【范仲淹就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名言。一个青年立志,就要成为救国家救时代,挽回历史命运的领袖人物,不然就要做一个真正好的医生。这两个目的都是在救人,这就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道理。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 12:3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他说真正智慧高到了极点,就是“不知”,不是真的不知,是好像不知,好像没有智慧;也就是以前提到过的半罐水响叮当,满罐子水就不响了。智慧到了最高时,似乎是“不知”。“不知知,病”,一般人就犯这个毛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以为学问很好,智慧很高,“不知强以为知”,根本不懂而以为自己真的懂了,这是一个大毛病。“知不知”,智慧到了最高处,一切事情都知道了,心情反而很平淡,等于普通一个不知的人一样,这是最上智的人。我们引用了这两句话先来说明,现在回过来再看这一章,就明了老子所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句话的道理了。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尚有未知之事(知①:知道,明了),这样就很好(上:好),但如果不知道去求知(知②:求知),那就是有毛病了(病:毛病)。只有认识到这(不求知)是种毛病(病病:把病当病),才能不犯这种毛病(不病:不犯病)。圣人之所以不犯这种毛病,是因为圣人认识到了这是种毛病,所以圣人才不会犯这种毛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 12:5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兵行象水 发表于 2017-10-3 06:48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 ...

愚人好忽悠,古之先哲能认识到这一点确实是一大智慧(先不要道德绑架)。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一是一,二是二,不能讳疾忌医,歪曲理性。应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圣人只是我们的一种期望或理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07: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谦和慈悲又不争的领导

  这些道理,就是根据前面所讲的“上智下愚”政治艺术之变,也是说明帝王学——领导人的哲学原则。这是上经第十六章与十七章的引申。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包含了一切的山谷水流,百川皆归于海,海能容纳一切细流,所以称之为海。老子再三用海来比喻,形容一个人的学问、道德、品格的修养。“以其善下之”,因为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容纳了来自各处的淡水、咸水、清水、脏水等一切的水,“故能为百谷王”,而成为土地上最大的海洋。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因此人的修养要像海洋一样,能包容一切。

  “是以欲上民”,要想做一个领导人,一个居上位的人,“必以言下之”,最少要做到说话不刻薄,态度也要尽量谦虚。我们已经再三提过,历史小说上也写过,中国的皇帝自称“寡人”、“孤家”,在汉朝的时候,最喜欢称孤道寡,“孤”就是“寡”,“寡”就是“孤”。广东人骂人“孤寒”或“孤寒鬼”,被骂的会很生气;而先王自称“寡人”、“孤家”,就是谦虚,表示全国百姓你们诸位都好,我自己是倒霉鬼。假使古代皇帝自称倒霉鬼,老百姓就不敢称自己倒霉了。当时如果老百姓自称“孤家”、“寡人”,那是要杀头的,所以后来在历史文化上“孤”、“寡”成为专有名称。

  这也是由“必以言下”的谦虚态度,表示一切老百姓是主人,我这个寡人是奴仆,寡德之人,来替你们做事的意思。“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想领导大家,自己必须把本身的利益摆在后面。这句话要注意了,年轻人读到这里,不要误以为要打仗的时候,你们先上前线,我在最后面打。这话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本身的利益放在最后。老子在上经已经讲过,“后其身而后身先”,有好处时,领导人要让被领导的人先得,剩下来才自己去拿;如果没有剩下来也没有关系,我就不要了。假使遇到困难时,我先去面对,你们在后面一步,这就是领导的原则,也是领导人的道德。

  上古的这些圣人、政治领导的做法与道德,就能“处上而民不重”,他虽然居在上面最高的地位,“而民不重”。这是说老百姓感觉到没有重压,没有觉得有压力。“处前而民不害”,领导人站在最前面,一般人并不觉得他占了先,也没有妨害了大家。“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因此,古代历史上的圣君明王,天下归心,那是自然而来的。

  “以其不争”,因为他不与人争,就是无论什么都不与人争。我们看到年轻人写关于老子的文章,说老子的“不争”好像躺在床上就可以治天下,就是动都不要动,便可以到手了。实际上,圣人的不争,是对于利益不争,利益由别人先得,坏事情别人不要去,由他先面对。这个“不争”是不争好处,并不是不做事。由于圣人之道是处不争之位,“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世界上没有人敢与他争。不是不敢与他争,而是不想争,因为他接受的都是倒霉的事情,所以别人不会来抢了。这是上古传统的政治哲学以及政治艺术的道理。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08: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章是上经第十七章下面的解释

  老子的道与三宝

  “天下皆谓我道大”,他说,天下人都说我讲的“道”很大,包括了中国先民传统所讲的“道”,“似不肖”,好像不大对。“夫唯大”,就因为太大了,大到没有边际,摸不着,看不见,“故似不肖”,所以好像不大对。大家笑我们这个“道”不像一个东西,讲不出一个道理来,听了半天,不晓得说些什么。这句话好像讲得与佛学一样,一会儿讲有,一会儿讲无,东讲西讲,不晓得讲些什么,讲得天地都没有他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很好听,吹了半天,究竟这个“道”是什么,也说不出道理来。“故似不肖”。因为【形而上的道体太伟大了,超越了精神与物质两重世界,而人都拿物质世界和自己的心理思想去推测“道”,所以就越想越不像了】。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好在这个“道”什么都不像,如果这个“道”像一个东西一样,也就一点都不伟大了。假使这个“道”可以讲得出来,可以让人看得见,那老早就没有了,也就不是“道”了。

  讲了半天,“道”究竟是什么,他还是讲不出来。他只好告诉我们是“不肖”,画不出来,讲不出来;可是他还是“肖”,他画了一个样子给我们。

  “我有三宝”,老子讲的“三宝”,后来佛教仿效中国文化,把佛、法、俗也称为三宝。“三宝”这个名词是借用老子的,不过借久了就不归还,直用到如今。老子也不算利息,就让佛教用了。

  老子说“我有三宝”,谁拿到谁就有办法,能够把握得住,就可以得到保佑,那就功德无量。“功德无量”这句话最早出在《尚书》。

  老子的“三宝”是什么?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告诉我们三件法宝,不管做人做事,创业立功,上至帝王领导了全世界,下至在家里做家长,都离不开这三宝。

  第一件宝“曰慈”,对人对事无不仁慈,而且要爱人,处处爱人,处处仁慈,这是第一件宝。

  第二件宝“曰俭”,依我看来,每一个人都是非常节俭的,三个人出去吃饭付钞票时要掏半天,这可不是老子的俭。老子说的俭,是指精神的消耗;言语、行为、时间都要节省,都要简化,话不要啰唆,要简单明了。所以一个善于处世的人非常简单明了,也就是老子的“无为”之道,因为太简化了,看不出他有所作为。当然有些人简化到使人搞不清楚,问他对不对?好不好?他也不说一个字。我说:你讲话啊!只要他点一个头代表“对”或“不对”就行了。这像是简化到无为,连开口都做得开了。也有些人是这种个性,又过于俭了,也不对。但是,比不简还是好些。

  第三件宝是“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的意思并非自甘堕落。比方我有一个朋友,两夫妻都非常好客,经常宾客满座,有时我去了,他家已宾客盈门,座无虚席,我不要他招呼,就径自上楼去,叫佣人煮一小碗面吃了就好。有一次他告诉我,你学佛真学得好,将来不要念佛就会升天成佛!

  我请教他什么意思,他说,就凭你到我家来就可以看出来了!你一看到人多就上楼,又不要我招呼,随便吃一小碗就好了,这种态度,就够资格成佛了。但是我深深得到一个经验,做客一定要先到,可不必主人家久等,到了以后,看到人多位子不够坐,明明饿着肚子,也表示自己吃过了;或推说别的地方还有应酬,谢了主人就走。这两件功德做到的人,不要念佛一一定往生西方。中国有句谚语:“见官莫在前,做客莫在后”,打官司不要站在前面,做客不要迟到,人家吃完你才去,那多难堪!所以做客宁可先到。做客的时候,应该记住“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的反面当然是“为天下先”,也就是说,第一个早到,但不是有好菜先吃,有好酒先喝。

  “不敢为天下先”,是否应该为天下后呢?那又不行,所以老子讲的还是中庸之道。一件事情,智慧太过,话说得太少,在后面跟着,结果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既“不敢为天下先”,也不可以为天下后,要恰到好处就成功了。

  大家经常研究历史,尤其喜欢讲秦汉历史。最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为天下先,接着是项羽,都是为天下先。可是【为天下先的在历史上都下去了,不先不后的是汉高祖刘邦成功了,在后面来的又来不及了;就是朱元璋起来也是不先不后从中间来的】。所以,不要解释错了,认为“不敢为天下先”就应该为天下后,太后就没有份了,要恰为天下中,恰到好处。不过,这可就难了,所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原则都讲了,我们人生如何去运用去创造,如何去做事,在于个人的智慧。这就是老子说的“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自己又在这里解释“三宝”的道理,第一是“慈”,他说,【“慈故能勇”,一个人真具备了仁慈、才能、大仁大勇,具有爱天下人的心,才有牺牲自我的勇气】;真仁慈才有真正的大勇,小仁慈没有真胆子。当然,他讲的“慈”是以天下人为对象的“道”,老子的“道”是天下之大道,不是讲“妇人之仁”的小仁小义。

  “俭故能广”,因为能够简化,所以发挥起来更为广大。比如一个人,假使不简化自己,什么事情都过分的复杂又啰唆,因为精力是有限的,能用的就不广博了。所以能够简化,才能够广博。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因为不想为天下先,凡事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能够成为“器”,成为一切事一切人的领导。正如【清朝有名的诗人龚定盦诗中的一句,“但开风气不为先”。胡适之就经常引用他这一句话作为处世的准则】。胡适之也许受龚定盦的影响很大,不过这句话也只是开一个风气而已,也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先者,并不是开始,而是站在人的最前面,这是“为先”的含义。如果能做到“不为天下先”,就能够成长一切事物,“成其器长”,这是领导哲学最重要的地方。

  “今舍慈且勇”,这个“今”字,在时间观念上,不是现在的今年、今天,是指他当时的时代,指当时这些君主们以及社会风气现状。现在一般人没有真正仁慈的精神,舍弃了慈,只晓得好勇去侵略统治别人。战国时代,那种战争的残忍暴戾,都是因此而来的。

  “舍俭且广”,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但没道德,也没有简化,欲望更是越来越广越大。
  “舍后且先”,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前面,“死矣!”只有一个“死”字,这个时代就完了,“死矣”是老子对他当时的时代所作的批判。

  我们讲到老子的“三宝”,也想到现代青年研究佛道、打坐、学禅的,很多都是同样的道理,心中不能真正发慈悲心,不能真正做到简化;自己虽然在学佛、研究禅,自己的欲望却大得很,又想眼通,又想耳通。结果眼通通不了,耳朵也通不了,想打坐入定,结果两腿麻痹胀痛,连路也走不动了,这就是不能“俭”。

  “俭”等于佛家所说的“放下”,就是一切欲望都摆脱、都空掉的道理。不过,老子不谈“空”或“无”,他只讲“简化”,因为绝对的“空”以及绝对的“无欲”,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老子只告诉我们“清心寡欲”。佛家动辄讲“无欲”,绝对没有欲望,那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成道也是一个欲望啊!想开悟更是一个大欲望。所以说,老子只能教人“清心寡欲”,“寡欲”也就是“道”的一个修养了。

  打胜仗的主帅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他这句话指出慈悲的重要。我们晓得中国文化的所谓三家,在秦汉以前的三家为儒家、道家、墨家;唐宋以后的三家则为佛、道、儒。不管中国文化如何说,在老子作此书时,佛教尚未传来中国,佛教是在《老子》这本书问世后数百年才传入中国的。但远在老子时代,已先提出慈悲观念的重要。后来佛家传入中国,一面与老庄思想,一面与孔孟思想,好像强力胶一样粘牢在一起了。主要的原因是太多观念相同,自然就构成了东方文化的“大器”。“慈悲”是佛家最重要的基本,可是,真正开始讲的是老子。老子说,唯有真正的慈悲,战争才不会打败仗,都是打胜仗的。

  假使我们没有好好研究军事哲学,没有好好研究兵法,对于老子所说的慈悲会打胜仗这句话,一定觉得奇怪。中国人有两句老话,【“慈不将兵,义不掌财”,慈悲的人不可以带兵,慷慨的人不能掌握财政,因为他的口袋很松,看到有人可怜,就把钱拿去做好事了】。

  但是,老子为什么却说“夫慈以战则胜”呢?这要深入研究军事哲学了,更要深通兵法,才会晓得兵家这一种思想的崇高伟大与重要。中国的军事哲学思想,除了老子还有后面的孙子。孙子可说是中国的第一位军事思想家,世界各国的军事包括苏联的陆军大学,也都是非研究《孙子兵法》不可。

  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上有老子、下有孙子,中间有“倪子”,倪子就是儿子,这都是全世界文化研究的题目。

  一般学军事的人,很少提到“慈”,更少提到慈可以打胜仗;可是《孙子兵法》中则提到“仁”。中国文化“慈”与“仁”有时是同义字,只是两个名词的变化,由于时代不同,语言文字表达的不同罢了。大丈夫假如没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天下人之心,不能为大将。至少在带领自己的部下时,如果没有仁慈之心,不能视部下如自己的子弟,那是无法打仗的。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都推崇自己的子弟兵,所谓子弟兵,当然不都是自己的子弟,而是自己的部下,都视同自己的子弟一样。历史上项羽的八千子弟兵,都是项羽的家乡人,项羽对部下是仁慈的,只是脾气太暴躁而已。但是,乌江一战打败了,而他的八千子弟没有一个人投降。由此说明,项羽带领部下就很了不起了。那时的人口远比现在的少,而他能拥有八千子弟兵,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这八千子弟,战败没有一个人投降,确实不是偶然。

  又如田横的五百子弟兵,当领导人战死,则统统自杀,一个不留。这就说明带领部下如果不是真仁慈,不是真做到如父母爱儿女一样的仁爱,是不会有如此结果的。不但作战带兵是如此,就是领导一个机构,领导一个工厂、一个公司,对部下也是应该如此。

  不过,仁慈并不是如带娃娃一样,下雨了赶快把他抱起来,天热了赶快为他脱*衣服。仁慈是真教育,真爱护,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所以能“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不作战处于防御时期时,则是万众一心的坚固团结。

  中国文化中有一句成语,天心仁爱——天地之心,生生不息。天地的心在哪里?天地无心,看不到一个心脏,也看不到一个思想,天地的心在万物上面表现出来,它生生不息。万物的生命靠天地而生,这就是“天心仁爱”,所以,“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一个人真到达了慈悲心充沛于内在时,上天便自然保佑你。这个上天,称之为上帝也好,菩萨也好,乃至于鬼神也好,都在保卫你,保卫万物。
  《老子他说》        下一篇: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