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2|回复: 10

有无相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0 09: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神与物质孰先孰后,这是一个亘古的问题。
“精神”,其实就是一种欲望,以这个解析,在生物形成之前是没有“精神”的。

老子的“有,无”在生物层面上的理解应该是“肉体”与“精神”; 在物理的层面就是“物质”与“空间”。
两个层次有着父子的关系。
上层“物质”只是依“道”而发,是非常稳定的。
下层“生命”就有着个性的选择,所以在稳定的大体里有着不稳定的个体。

地球环绕着太阳转,是被动的呢还是主动的呢?
人生的欲望是被动的呢还是主动的呢?
两者都处决于观测的角度。
所以“有,以观其缴;无,以观其妙”。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1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0 14: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唯物主义者看来,“精神”只不过是物质现象的最高表现形态而已,其赖以存在的直接物质基础是高度分化的生物神经系统。各种不同的生命个体以其特有的神经感受性感受着这个世界,并以特有的方式适应着这个世界。人类只不过是目前所认识到的地球上最智慧的一个物种而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老子讲的这些都是在逻辑层面上强调客观事物在人的认识中存在着一种“对称”性。没有“有”何来“无”?没有“难”何来“易”?类似的这些概念都是对生的,互为存在的条件,因而具有了不折不扣的对称性(“有”和“无”的“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就是在这个逻辑意义上说的)。

相比之下,“故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有”为实存,必具可观察的边界和范围,存在明显的结构层次以分门别类;而“无”为虚存,并无可观察的边界和范围,玄妙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及“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却是在讲自然哲学问题,前者在讲“有”和“无”的微妙差异,而后者意在揭示大自然的来龙去脉,寻找宇宙的终极来源。至于这种认识是否揭示了“真理”我们不得而知。但就唯物主义“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等价于“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来看,二者的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无”可以看成是向微观世界无限延伸的一个“极限”。然而,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有生于无”是有悖于“物质不灭定律”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究竟是唯物主义的认识有问题(太过虚妄,也许本来就存在一种最小的、真正意义上的“基本粒子”,只是我们人类还无法认识罢了),还是现代科学的认识水平还很有限(不明就里,我们对物质的认识还很肤浅,并未认识到“物质不灭”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奥秘和细节),我们也还是不得而知。对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5: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说“老子说”,有点把老子变“神”了。
其实道德经的道理并不是创造,而是一个总结与提升。

中国人亘古便通过阴阳辩证,认识到物质与空间的关系,道德经里的“宇宙观”是“易”文化的延伸。
但是,在物理认知理论雄厚不过手段薄弱的世界里,是无法从现实中得出理论的实证的。
所以“道”从来都是真实而又含糊地存在。
然而,使用“道”理论基础而推论出来的“德”,所谓行动的规范,就更为模糊,简直就是“感觉”而已。

所以要明确“德”,就必先明确“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0: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无无间,非有则无。
有为物质,无为空间。

历史以来,学者们对“无”的理解只论人间,未及其根。
道德经有专章论述“无、有”关系,可惜无人领会。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Chapter eleven
Thirteen spokes converge upon a single hub,
It is the empty space in the center that the use of the cart hinges.

We make vessels from clay,
It is the empty space within the vessels that makes them useful.

We build doors and windows for a room,
It is the empty spaces in them that make a room a room.

Thus, while matter has its advantages,
It is space that makes them useful.

十三条辐樑沿合着一个轴心,正因为这轴心是空的,轮子才可以转动,车因为轮子的转动才起车的作用。
我们用胚土做成用器具,正因为器具当中是空的,才可以承载东西。
我们为房子做门口和窗户,正因为其中是空的,才起它们的作用。
因此,物质可以作为基础,空间才令它们发挥它们的作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13: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生于无,物质由空间所产生。

这句话里省略了阴阳的存在,阴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一个力场的概念。
在无穷大小,无大无小的状况里,阴阳的“势能”Potential Energy 在失去平衡以后相对运动,由此产生了动能 KineticEnergy 而且产生了空间与时间。
因此也可以说是势能的相对作用产生了动能,动能结体了,“得一”了,便产生了大小,物质的小与空间的大。
“得一”,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太极得一以成型。是造物的第一块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1 15: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望朔回归 于 2019-5-13 17:23 编辑

需要澈底弄清的问题是:1,阴阳与质能是什么关系!2阴阳一体平衡不可分割与质能一体不可分割是否类同?什么是空间?什么是物体?什么是能量?自然形成的事物与人类建造的房屋一样、都是质能平衡方程兰图。人有用的是空间,是老子的实例,只能说是有与无的关系,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俩仪,太极是宏微无限的空间,两仪是阴阳(质能)平衡的本元事物、是非请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8: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朔回归 发表于 2019-5-11 15:09
需要澈底弄清的问题是:1,阴阳与质能是什么关系!2阴阳一体平衡不可分割与质能一体不可分割是否类同?什么 ...

好问题!

阴阳本来就是“场”的概念,“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不是“场”能是什么?
原始的能量只有两种,势能与动能。势能利用时间,通过空间而产生动能。
阴阳是势能的根源,当其绝对平衡的时候是没有空间与时间的。如果我们把大小作为第四维空间,则可以想象阴阳的变化而成物质。

以前我有一贴模糊表述阴阳,物质、时间与空间的演绎,看看能否找到在贴出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8: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设一纸,无穷大,画格其中,设所有方格同等大小,间隔以阴阳放置线条交叉之处,令所有等距绝对相同,使阴阳相吸之力绝对平衡,此时阴阳不能动也,谓绝对平衡,是为无极。不动,阴阳间无空间也。不动,无动能也。不动,无时间算也。不动,不易也。

阴阳不动,太极无成。

插一针于纸上,则阴阳间非等距矣。阴阳间非等距,则阴阳间吸引力因不平衡状态相互吸引而产生动态。产生动态,则空间现矣。产生动态,则产生惯性动力矣。产生动态,则有时间算也。

随着时间的增长,阴阳必然越来越接近对方,速度也必然越来越快,空间也必然越来越大,能量也必然越来越强。一直到阴阳双方进入了能量相对平衡的状态,太极成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的相对运动产生了动能。因为“其小无内”,也就是可以无限接近而不能碰撞。
如此,因为还有其他阴阳的存在,也影响其相对运动的向性,所以阴阳相吸的运动也是偏心的,无论偏心多少。
当它们越过对方,又因对方的吸力而回旋,形成了离心力与吸引力的平衡,这时,太极就形成了。

太极的外围因阳的拒力而形成边界,太极的内在因阴的吸力而形成个体。它内在形成核心,外面不接受其它的分子,是一个自洽的个体。
这个个体就是“有”,是造物的第一块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3 17: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易,老道同,有无相生、通过复兴论坛,咱俩可成为好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18: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易、道、本是同根,都是基于物理变化为理论基础的初步演绎。
道德经是老子对易文化的深化,道是一个方程,德则是这个方程演绎出来的解。所以“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我研究道德经,并不是要立德,是要用“易”的造物形式印证当今的物理理论。
或许这只是一个迷惑,但是我深信这是真实的。
因为用排除的方法,虚无的“能量”只有通过这个想象中的方程才能换算成为真实的物质。

在没有大小的虚空里,我们无法定义空间的比例。我们现在对空间的比例源于我们对自我身体的大小。
比如如果我们比宇宙大亿万倍,我们会把宇宙看作核子;如果我们比核子小亿万倍,我们会把核子看作宇宙。
所以阴阳能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穷大小,是因为它们是力场,有中心而无边界。
就说这里有一个量子,它的吸引力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就算这样微不足道的力场,而且以距离的平方不断地减弱,在宇宙的边缘可以说是可以不计的了吧?但是如果哪里没有其它任何的能量存在,它,就是最强的。所以我们所说的大小强弱等都是相对的。
明白这个对理解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至于老子把这个启示直接就放在道德经的第二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