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0|回复: 0

霍韬晦教授|成长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9 13: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位学员问霍韬晦教授:我时常觉得自己绷得很紧,每天好像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责任要承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做得完。霍教授一语点破:这些问题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修养不够,无法体会到成长之美!如何增进修养,加深体会?可读本文。


我们说,一切行为都是由仁心出发,生命才能健康成长,对生命的了解愈深,你才愈感到生命的庄严和自由。


什么叫庄严?凡不为外力所牵,能自作主宰以开创一价值的就是庄严!什么叫自由?能实现这种自己开创的价值就是自由。所以自由是一种精神境界,所谓“独与天地相往来”(庄子语),即超出一切客观限制之上。


到此境地,你才知道什么是美。美与对象无关,虽然有时候我们也要通过形相,但形相只不过是假托,让精神借之而显。所以孔子说“游于艺”,这个“游”字最能表现精神的自由,它不为形相所困,不为器物所碍,翛然而往,翛然而来。


你可以从中发现韵律、发现秩序、发现变化、发现交响,这就是性情的解放、性情的美。你可以借音乐、舞蹈、诗歌、绘画来表达它,让别人也产生共鸣。所以“游于艺”不简单,进到深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交流。“只愿君心似我心”,有什么比这更动人的呢?


只有把性情拿出来,别人才会看到我们的心,我们自己也才会舒畅。“游于艺”就是开发性情的最好方法。对小孩子,我们便可以教他读诗、唱歌,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生命成长的秘密原来就是从性情出,然后又回归性情。


现代人由于商业的介入,把艺术作为商品,就大煞风景了。许多艺术家由于得不到别人欣赏,作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而变得消沉、委屈、愤恨、怨想,甚至自杀,这样怎能“游于艺”呢?艺术若不能开发其性情、释放其性情、安顿其性情,就会走上妥协之路、媚俗之路,终而毁灭自己。


中国传统的“艺”不是这样的,中国的读书人喜欢琴棋书画,完全是为了安顿其性情、陶冶其性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读书要读出兴趣,进一步投入,与生命相契,从中发现天地,那才是享受。到这一步,你会主动学习,因为你已经欲罢不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成长的反面动力

另外,修养最重要是“行己有耻”(《论语•子路》)。人要有羞耻心,要知羞耻。人要知耻,才会走向正道;否则,便会放纵、放任。现代人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明明自己做错,还不承认,以“人权”作掩护,要别人举证,完全不知羞耻。西方法律,事事讲证据,举证责任在控方,这不是不好,但却给犯罪者提供了攻钻的空间。被告明明有错,因为控方找不到充分证据,被告只好被无罪释放。


中国就不是这样,中国传统文化讲修养、讲自我反省,根本不须别人举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日日如此,自然无过。这就是自律,而非他律。在道德学上,自律才是究竟;遵守社会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行为自外而入就不是真正的道德、真正的人格成长。


但人毕竟不是天生圣贤,圣人只是学而后至,这就不免包括对错误的反省和忏悔。人不但要知错,还要知耻,以激发出动力,使自己改过迁善。这种动力,是一种反面的动力。正因为失败过、错过,所以人更要加倍努力,以雪前耻。正如岳飞的《满江红》词,提到“靖康耻,犹未雪”,所以激发出无穷的动力,要直捣黄龙,迎回二帝。


“靖康耻”是国家民族的耻辱,不是个人面子问题。有人把“耻”理解为面子问题,那就不对了。面子是虚假的,别人称赞你、奉承你,你就高兴了吗?别人批评你、侮辱你,你就生气了吗?为什么不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这样?如果真的是这样,为什么不改过?为什么不立志奋发?要人给面子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有成绩、有实学才行。


所以当子贡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便答:“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由于子贡跟孔子学语言,亦即学外交,学在公开的场合如何表达才得体、合礼,孔子考虑到子贡将来会担任公职,所以除了告诉他“行己有耻”之外,还告诉他有机会“使于四方”就要 “不辱君命”。因为你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要对自己的国君负责,若做不到,使国君蒙羞,你就有责任反省,有责任担当,有责任去洗刷这一耻辱,这才是一个使者,也是一个读书人所应有的表现。


《论语》另外记载卫国的一位贤大夫,叫蘧伯玉,他派了一位使者去见孔子。孔子请使者坐下,满怀诚意地问使者:蘧大夫近来做些什么事呢?使者回答:“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意思是说,他老人家很想减少自己的过失,但很遗憾自己还未能做到。孔子听了,十分赞叹,待使者辞出之后,忍不住说:“使乎,使乎! ” (《论语•宪问》)意思就是: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因为他的话愈谦厚,愈能反映出蘧伯玉为人难得,令人对蘧伯玉产生敬意。这就是“不辱使命”。


相反,有些人对错误一味掩饰、一味否认,只有令人讪笑。人有羞耻心,若运用适当,就会有强大的推动力;不过,若运用不适当,也会矫枉过正。例如日本的武士道,就是充分发挥 “耻”字的作用:若任务不能完成,有辱君命,武士须切腹自杀以谢罪。以生命来洗刷自己的耻辱,这的确令人震动,但手段却未免残酷冷血,有乖性情。日本民族性之可怕,于此可窥见。直到现在,仍有学者认为武士道才是日本文化的精粹,其他花道、剑道、柔道、弓道,无不受它影响;甚至日本的战后复兴,亦有赖于这种精神。“知耻近乎勇”,若用得好,就能转化为正面的价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修养要贯彻始终

我们从立志,到知耻,成长从正反两方面努力,然后须坚持,贯彻始终。修养不能间断,不能一曝十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要有毅力,要有精神。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作为读书人、作为求道者,精神要弘毅,“弘”者是大,不可浅狭,“毅”者坚定,不可畏缩。当你面对理想,一定要挺身担当,因为“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泰伯》)。


士就是要修养仁,做到“仁”的境界,但“仁”的境界那样高,连孔子最好的学生颜渊,也只能做到“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可见多困难!“仁”是很重的承担,是很高的要求。“仁以为己任”,每个人都要成就这种仁德,你能说这个承担不重吗?


那怎么办?只有全力以赴,坚持到底。所以下文再说:“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人要成长,人要建树自己的仁德,要去到生命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条道路当然很远很远,要到死的一天才可以放下;未死的一刻,仍然要努力。所以中国人说要到一个人死后才可以盖棺论定,才可以为一个人作出评价。生命的修养要贯彻始终,至死方休。


传说曾子临死的那一天,叫学生们来看他,让他们看看他的手脚有没有受伤,即有没有被政府惩罚过。没有。可见他的一生是干干净净的,父母给他清白之躯,他便能维持这种清白。这当然不容易;曾子自言他一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非常小心谨慎。因为“如临深渊”,一不小心,便会掉下谷底;“如履薄冰”, 一失足就会沉入河中。


这也就是说,做人很容易犯错,故要提高警慑,天天自省,故此很紧张;现在要死了,反而不须再那么紧张。所以曾子最后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曾子死得安乐,这和他生前很注意自己的修养有关:知道生命须向父母和历史交代,因此绝不能苟且。我们说修养要贯彻始终,就是此意。


生命修养如果再强烈一些,就是孟子那一段激励人心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人要经历很多的磨炼才能成长,因为你要承担大任还不是那么容易,从身体到内心,从精神到行动,都不能因困难、辛苦、阻逆、缺乏而气馁。孟子又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能够百毒不侵,坚持原则,这当然是生命成长的理想典范。


但要能够达到这一步,必然要靠平日用功。尤其是考验到来,就要看你的反应;若一有困难,便马上退缩,找诸多借口,一定过不了关。比起古人,我们便要知耻。总之,成长的锻炼是看自己,不是看别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答同学问

问:我时常觉得自己绷得很紧,每天好像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责任要承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做得完。


答:修养未到家,便会很紧张。你没有把成长看成是对自己的要求,而是看成别人对你的要求,你就会有压力感:为人而做,没完没了。你要把事情和责任看做自己成长的要求,做不好,说明自己还有局限;因此要学习,要突破,要提升你的能力和修养。要记得人是要成长,而不是成功。你若能成长,成功即在内;弃成长而求成功,那是虚假的成功。唯有知自己要什么,你才能面对逆境、面对责任、面对压力,即使失败,也可有安慰。


像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事业上也不成功,但他没有放弃,五六十岁时还不断去找机会。他被人嘲笑、拒绝,如果用现代人的话说,他遭受了很大挫折,也经历许多委屈,十多年也找不到一份理想工作。他的名气何其大,许多人仰慕他,其实是敷衍他。如果你处在这样的人间,你会失望吗?你会痛苦吗?你会埋怨吗?你会,但孔子没有。他“不怨天,不尤人”,仍然诚诚恳恳,坚持他的理想,对别人十分体谅:“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亦即直至五六十岁才通透。


所以不要被“现在”的困难所阻碍,真正的困难是你自己的思维方式未突破,你对人间的了解还未通透,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成长。有一天当你发现自己懂得接受客观的际遇了,但又不会放弃理想,你就成长了,而且放松了。


摘自《人生的平台》,霍韬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