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0|回复: 0

船山为何责杜甫为忧心在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7 02: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夫之对杜甫“由爱生恨”,指责杜甫忧国在眉,非假忧,不值得如此忧,达观做人;切实做点实事,总比忧心忡忡好吧!清晰杜甫处在唐安史之乱成衰落的文化时代,与船山所处的明清之际,是宋明理学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文化时代。从杜甫的时代逻辑理解杜甫,不应责难,同时代诗人也有不少类同杜甫,如刘禹锡诗;“世事何期逢坦荡,人情随分值猜疑,谁言心中无尘滓”,不是直抒其愤世疾俗之情?忧心何用?如屈原沉江,王国维沉湖,撒手尘寰何苦?船山指责杜甫的忧心在眉,寓意于此。《诗广传》有此一段:
“若夫货财之不给,居食之不腆,妻妾之奉不谐,游乞之求未厌,长言之,嗟叹之,缘饰之为文章,自绘其渴于金帛,没于醉饱之情,靦然而不知有讥非者,唯杜甫耳”。杜甫因人生困窘有期盼,人之常情,其长言嗟叹在其诗文流露,徒为时俗讥非?船山藉此言其胸襟,言天下学术耳:“意有公,欲有大;大欲通乎志,公意准乎情”。出入儒道佛文化互补后,处在明亡清兴这一民族生死存亡之转折关头,深知儒道佛文化弊根祸患,指责杜甫又是对的。书生非是扭转乾坤手,埋首义理扬天下。船山入深山,经典研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略举船山理论二、三点,引证其学术胸襟的“大欲通乎志,公意准乎情”。
一、“天下之变皆顺乎天下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言明盛唐后的社会走势,治乱循环的王朝陵替不再适应社会趋势,经济要持续发展,“言道者必以天为宗”的天人继善,“必以人为其归”的成之者性,“为万世开太平”。船山的心物定则,内蕴唯物辩证,传统文化的马哲根系,接近现代文明。回复孟子智神系统的圣神導,天地神参,神理实践心性一物两体的理气性命,成实践理性的两体理一,圣神(智)文政導的一分为三,精准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辩证,理道定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接近现代文明。
二、显然荀子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的精意蕴,“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的实学心性,倡扬个性,理性务实于整体协调的人道理欲观,“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荀子物物道,逻辑演变成始奏人、中奏天、终奏物自然之化道体论。接近现代文明。
三、船山大中涵化的中庸体用,活之理、体、用的实函斯活,“函之所透,不容已而透矣。然后活矣”。活的质量互变,接近现代文明。孔儒肯定阶段的应该之理,教条化成当然之理的否定阶段,究所以然之理成唯物辩证的哲学圆圈,接近现代文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