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1|回复: 5

[西周] 转 王恩田:說圭瑁——玉茍盤、盉銘文辨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7 11: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17-7-17 12:02 编辑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073

说圭瑁

——玉苟盘、盉铭文辨伪

(首发)

王恩田


吴镇烽先生撰文介绍了新见的玉苟盘、玉苟盉。吴镇烽先生说:“‘凤圭’未见文献记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玉珪都是素面的。”[1]实际上,考古界目前还没能搞清楚“圭”为何物。夏鼐先生指出:“妇好墓有玉圭8件,都不能算是圭。其中一件过于残损,形式不详。另一件(950号)实际上是武器的戈,仅柄部不显明区分。其他的6件,……都有锋刃,都没有‘圭角’,不能称为圭。殷墟出土较多的是一种柄形器,……它们作扁平长条形或方柱形,长短厚薄不一,但都是小型的。器身常刻有几组花瓣纹,下端收缩为短榫,榫上常有小孔。有人称之为‘琴拨’,另有人称之为‘大圭’,都是错误的。它的古名还未考出,可暂名为柄形器。”[2]夏鼐先生认为妇好墓出土的有锋刃的玉戈、玉斧、玉铲等“不能称为圭”,是正确的。
拙见以为,以往称为“琴拨”的夏鼐先生所谓“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古名和用途”的玉器(图一),才是真正的“圭”。有人称为“大圭”,不误。拙说的根据是考古发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出土白玉璧一件,出土胸部正中央胸椎之上”。“白玉匕一件。人架右手握此匕”。“白玉柄形器一件,出于玉匕略前方”。[3]所谓“白玉匕”和“白玉柄形器”就是夏鼐先生所说的“柄形器”。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出土于墓主胸部正中央的白玉璧和人架右手握的白玉柄形器,应该就是《书•金縢》:周公立坛上“植璧秉珪,乃告大王、王季、文物”中所说的“植璧秉珪”了。考古发现证实,柄形器应该正名为“圭”。
不仅“‘凤圭’未见文献记载”,玉苟盘、盉铭文中的“玉苟献凤圭于穆王”一语,大有可疑。因为在古代只有天子赐给诸侯玉圭,从来没有诸侯、臣民献给天子玉圭的事例。例如,《春秋•文公元年》:“天王使毛伯来赐公命。”杜注:“诸侯即位,天子赐以命圭,合瑞为信。”诸侯死,还要把圭交还给天子。《白虎通》:“礼曰:‘诸侯薨,使人归瑞玉于天子。’”臣子逃亡时,也要把圭交还给国君。如《左传•哀公十四年》:“司马牛致其邑与圭焉,而适齐。”诸侯即位,天子赐以圭。诸侯死,要把圭返还给天子的制度,即所谓圭冒(瑁)制度。
《说文》:“瑁,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礼》曰:‘天子执冒,四寸。’从玉、冒,冒亦声。”《说文》:“瑞,以玉为信也。”圭瑁制度是古代国君约束臣属言行的信物。圭瑁(冒)本是一件器物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国君执瑁(冒),而臣属执从国君那里颁发的圭,当朝见国君时,臣属执圭,而国君冒之。又复合为一件器物。如果臣属没有过错,国君就仍然把圭颁发给他。
《尚书大传》:“天子执瑁以朝诸侯,见则覆之。故冒圭者,天子所与诸侯为瑞也。瑁也者,属也。诸侯执所受圭与璧,以朝于天子,无过者得复其圭,以归其国。 其余有过者, 留其圭,能正行者, 复还其圭。三年珪不复,少绌以爵。六年圭不复,少绌以地。九年圭不复,而地削。”(《白虎通•文质篇》引)按:《太平御览》卷806引这段话,“瑁”作“冒”。
玉苟盘、盉铭文的作者,不知圭为何物,更不知古代还有圭冒(瑁)制度,遂别出心裁,杜撰出“玉苟献凤圭于穆王”荒唐可笑的铭文,必伪无疑。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7 22: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7-12-25 08:39 编辑

王恩田先生质疑“风圭”,主要理由只有一个:“玉苟献凤圭于穆王”荒唐可笑。

我不是鉴定专家,对不熟悉的方面不敢随评。

有一个问题我不理解:臣献凤圭不合适,君之凤圭或他圭何来?吴镇烽先生解读得很清楚:玉苟可能是个做玉器的官员或工匠,就是为王做玉圭的,做好后献给穆王,有何不可?苟这个人铭文中称之为“玉苟”,前面的这个“玉”就是表明其职业非玉官既玉匠。

这一次王恩田先生就铭文内容方面的辩伪说服力不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8 08: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北故宫凤圭.jpg

台北故宫藏有一西周器,是凤鸟纹玉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8 18: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凤纹玉圭形饰,西周。长10.3厘米,宽3.8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该饰置于墓主人腹部,已沁呈褐色。双面刻有形制相同的凤鸟纹和龙纹。凤鸟有冠,蟠曲回旋至凤喙,凤爪置于龙身,龙身蟠曲,勾勒双线轮廓,甚为精致。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

注:臣字目,眼睛如同一个“臣”字,是商代玉器和青铜器中常见的纹样。阴线刻,在玉器的平面或弧面上用砣雕琢出低于地子的细线。一面坡阴线(斜切线),是西周玉人创造的,也是从双钩阴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阴线。这些都是鉴赏商周文物需要掌握的时代特征和工艺特征。

龙通常由蛇身、狮头、鹿角、鹰爪、鱼的鳞尾等组成,象征动物的刚健美与柔和美。凤鸟是由公鸡的头、鸳鸯的翅、孔雀的尾、仙鹤的腿组合在一起的神鸟,象征幸福、和美、团圆、女性美、阴柔美等.

《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指吉庆之事。龙是力量的象征,凤是美丽的象征。龙和凤的结合,是力和美的结合;龙和凤的对应,是力和美的对应。与龙阴阳相对,既代表男女相生相袭,又代表和谐美好,故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之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6: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7-7-17 22:44
王恩田先生质疑“风圭”,主要理由只有一个:“玉苟献凤圭于穆王”荒唐可笑。

我不是鉴定专家,对不熟悉 ...

同意乾坤客先生的观点!王恩田先生的质疑显然不能成立,他近年写了很多辨伪文章,有些有道理,有些态度过于草率,有为辨伪而辨伪之嫌。乾坤客先生贴出的凤圭很重要,有助于我们理解铭文。另,朱凤瀚先生也发表了意见吗?应是吴镇烽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07: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7-12-25 07:26 编辑

1

1

2

2

3

3

4

4

5

5


IMG_1832.JPG
IMG_1830.JPG
IMG_1831.JPG
IMG_1833.JPG
IMG_183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