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0|回复: 0

艺文类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9 1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7-29 11:04 编辑
7 j: D, S% V( w9 i* M( T7 ]' |  I+ a; {9 j- F) r  \0 c
艺文类聚
: J' V5 D. n$ n来源:国学导航
5 a3 \7 ~6 R. T7 g
  x3 i9 N6 X7 g; y8 n/ {8 Y  《艺文类聚》是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大型类书,唐高祖李渊(566-635)下令编修,给事中欧阳询(557-641)主编,其他参与人员还有秘书丞令令狐德棻(583-666)、侍中陈叔达(?-635)、太子詹事裴矩(547-627)等十余人。历时3年,武德七年(624年)成书。《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0 T: A' M% b7 o- H: b, h: P3 q
tgz32.jpg . o8 W+ c0 z- s0 q% r
wyx543.jpg
/ B: X' w2 T( ]+ o3 z8 D# } ll396363.jpg
/ g9 n3 h1 }! U8 U csdee4.jpg
5 m5 r, X& i- u2 F pj306430.jpg
8 c# b" y0 @& h0 X5 u/ S. ]  中文名:艺文类聚
9 ~  c# d+ v* S  朝代:唐朝
( Z+ j# p. }, {, s8 _7 ~. ?  主编:欧阳询
7 k/ H1 ~) K7 a, ^. V8 u0 t6 |/ U  成书时间:武德七年(624年)
, F; v- q3 O* n9 }0 U  唐代四大类书:《艺文类聚》、《北堂书钞》等
* U' B' Q# Y; S( E& i. [8 B0 J  出版时间:1982年3 x1 z# `2 Z, M8 r1 M' T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0 L3 _2 }* \  C5 `3 K% W ywlj563b.jpg
- P, w5 m6 t4 t  简介: ~9 T  A, ?2 Z& w! W
  100卷,(唐)欧阳询等编,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6 n1 w! ?) R; Y3 a8 \0 @
  《艺文类聚》是唐代开国初年由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欧阳询主编,参与其事的还有裴矩、陈叔达等人,武德七年(624)成书。7 F( @# ~' ?( S& b. r! u1 L$ J
ywlj654.jpg
6 ~. U9 I% t! Q$ j& C  此书分46部,每部又列子目727,全书约百余万言。 此书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均注出处。所引诗文,均注时代。作者于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所引用的古籍,据北京大学研究所在1923年所作的统计,共为1431种,这些古籍大多散失,现存不足十分之一。因其所引者多为唐前古本,可用以互校今传之本而有可能纠订其误谬。远在宋代,周必大、彭叔夏校《文苑英华》,就已利用本书。至清代的校勘、辑佚学者治理先秦、两汉迄南北朝的古籍,就更广泛地运用这部类书而能深切理解其价值。
: \- f+ ?- b: R; \$ s  《艺文类聚》和其他类书相比,此书在辑存文献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把"事"与"文"两条龙并成了一条龙,变更了类书的常规体制,也即事与文兼。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大量保存了自汉至隋的词章名篇之功。
' Z# w/ u" P0 T0 g9 q- N
8 K! Y3 p( |6 D! t  评价. P, Q( ~: `1 c$ ?. a
  陈振孙(约1217-1224)《直斋书录解题》因称之为:"所载诗文赋颂之属,多今世所无之文集。"故自晚明以来,冯惟讷辑《诗纪》、梅鼎祚辑《文纪》、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无不资以为宝山玉海。迨清嘉、道间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746卷,其取汲于本书的资料之多,几乎达到了顶点。 当然,此书在类目结构上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四库全书总目》已经指出不少。另外,在引用资料方面,也有欠慎以致误的地方。
! n% D' Q: d$ E czs08233.jpg 2 Q2 ?. F) D- W) M5 @( y8 t
  入宋以来,人们广泛利用此书,传世版本甚多。现存最好的本子是明季校书家冯舒细校的"代宋本"。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汪绍楹先生整理校订的《艺文类聚》,用上海图书馆当时入藏的极为难得的绍兴刻本为底本,对勘明刻诸本,改正了宋本原刻的不少错脱衍讹之处,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本子。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以重版,改正了个别明显的断句失误之处,又编制了一个索引(包括人名和书名两部分),极便于读者检索查考。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重印,成为现今通行的最好的版本。《艺文类聚》中的《与朱元思书》现已编入初中语文。5 W4 F& v% |9 u' V
: K* W/ z# q$ s+ Q. r
  选载. h0 l/ W5 Z+ [% Y2 [& {! ]2 T0 F
  ●卷一·天部上[○本卷宋本缺,据明本补。]
0 Z2 ^  ], i2 X# K  ○天 日 月 星 云 风
* {5 I1 K% R8 K" |  k' N& Q- G: e  ◇天7 ^, _& r1 \/ J: a+ X
  《周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 C& ^1 F; Y" z% {: W5 s" s& C  又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6 J% r$ \0 n. K) l9 k
  又曰:天行健。5 P- V- ?/ j* M1 E4 ]
  《尚书》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
. N% Q4 W0 H0 `! O% X: l9 d' _  又曰: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 {: }" u4 [4 @
  《礼记》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4 f, z4 H( K  j% i- P  《论语》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v# R9 R1 y/ _# @7 W/ f- E' B
  《老子》曰:天得一以清。- l/ O0 t6 \% Y2 J0 C' a
  《春秋繁露》曰:天有十端,天地阴阳水土金木火人,凡十端,天亦喜[○《太平御览》一喜上有有字。]2 s1 z/ [- G/ ]6 T) D- \
  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 x. H7 L1 q9 r2 O, k$ C  《尔雅》曰: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 \! k0 r) ^' n
  《春秋元命苞》曰:天不足西北,阳极於九,故天周九九八十一万里。
, ]1 [2 O7 m- }: x/ V" L  浑天仪曰:天如鸡子,天大地小,天表里有水,地[○《开元占经》一,
% M/ A2 \! x1 q) ~  《太平御览》二,地上有天字。]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转如车毂之运。
7 H/ P2 G* Q( i! y  《黄帝素问》曰:积阳为天,故天者清阳也。
2 F8 Q) b2 ]; a  《庄子》曰: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d, ~' U% K" \3 i' i  《申子》曰: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常正,是以清明。
( T! E0 X8 {9 C  《文子》曰:高莫高於天,下莫下於泽,天高泽下,圣人法之。
  O: _! c- f$ Z$ s+ z  《太玄》曰:有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 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 @# `8 X, S
  又曰:天以不见为玄。
( y% @" H! N# a  《皇览记》[○《太平御览》二作皇览冢墓记。]曰:好道者,言黄帝乘龙升云,登朝霞,上至列阙,倒影经过天宫。
& g! S* M6 l1 l' S9 Y$ C  《礼统》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
  g3 q( Y: s2 L" F: \6 I  C  《广雅》曰:太初,气之始也,清浊未分,太始,形之始也,清者为精,浊者为形,太素,质之始也,已有素朴而未散也,二气相接,剖判分离,轻清者为天。
5 t/ T' _$ q9 ?- Q; w1 N  《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E# K! r# r1 u; K' m$ N+ S
  《列子》曰:杞国有人,忧天崩坠,身无所寄,废於寝食。又有忧彼之忧者,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奈何而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也,晓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曜者,正复使坠,亦不能有中伤。
% E/ P6 P6 o' m: Y0 z( v3 E1 c. f' X  《说苑》曰:齐桓公问管仲,王者何所贵,对曰:贵天,桓公仰观天,管仲曰:所谓之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5 s/ |7 E7 G) W2 L! K5 }* f/ M" y  《白虎通》曰:天者身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男女惣名为人,天地所以无惣名何,天圆地方,不相类也,天左旋,地右周,犹君臣阴阳相对向也。3 i) `4 i( ^- d' A
  张衡《灵宪》曰:太素之前,幽清寂寞,不可为象,惟虚惟无,盖道之根也,道根既建,由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示兆,斯谓庞洪,盖道之?也,道?既育,万物成体,於是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於外而体阳,故圆以动,斯谓天元,道之实也,天有元位。6 h7 c- X( c$ l- a* t2 S( f
  徐整《三五历纪》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後乃有三皇,数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处於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2 O& Z, n" b% u( i2 f) T
  《蜀志》曰:吴使张温来聘,温问秦密曰:天有头乎,密曰:有之,温曰:在何方,密曰: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密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密曰:诗云,天步艰难,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密曰:姓刘,何以然,曰:其子姓刘,以此知之。: s8 n9 q' q& @- {5 i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