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9|回复: 0

中庸的义理原真及儒学两条路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7 03: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诠释《中庸》的义理原真,清晰其历史的逻辑背景。若《中庸》出自子思手笔,先于《孟子》?按孔儒逻辑的理论次序,也许同时代于《荀子》和《易传》,共同应对法家理论盛行期与秦王朝前后。显然:孔孟后出现两条儒学路线:一是内寻理性的孔子克己复礼的仁本礼末、孟子尽心尽性(仁)知天事天的仁本知末,荀子礼主法辅的理论系统;一条是外寻理性的反本成末,荀子礼义质正仁心的礼仁说;宋后仁智同用智为先的智仁说;船山的天治者神以依,治理心性质野的法主礼辅。两条路线并立不悖互相倚傍,治乱世通行的的经世治用。正如船山所说,君子知刚而已,不知柔也;知方而已,不知圆也。时在柔而柔以为刚,时在圆而圆以为方。若处万世开太平时世,内寻理性的仁礼、仁知、礼主法辅通世致用了。
宋明理学弃荀学,以儒道合流的道法自然观诠释《易传》,弃外寻内的道德内修,孔儒应该之理教条化成当然之理,儒道佛互补的治世道德和乱世道佛。专制儒学与传统儒学分界,中庸意蕴诠解,泾渭分明。
宋明理学分两支:理学是中为心体,异变了《易传》阴阳天道各正性命的易简理得,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性体,天命之谓理;心学是心为中体,千百年不易的心体,异变了《易传》仁义人道融入天道阴阳与地道刚柔的仁礼本体论,“仁心之大用因乎礼之体”。庸的意蕴共同为定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天命之谓性,性即理,各得其所赋之理。率性之谓道,循性理当行之路。理通无极而太极的理在气先,无极乃无形之理,太极乃二气五行之实理。“道具于阴而行乎阳”的继善成性,继善谓化育之功;成性,各具是道。天理浑然的道法自然,中庸意蕴的正道定理。修道之谓教,当行者而品节之,不为私欲自累,不为私意自蔽。非孔门传授心法。孔子心性中庸,避离文史质野两极,把握质文中庸的君子斯文,心性致用于庶物人伦。宋后为往圣继学的体用中庸,中为体,庸定用。“所谓性者,中之本体也,道者,中和之大用也,教者,中庸之成能也”。“‘修道之谓教’,是庸皆用中而用乎体,用中为庸而即以体为用”。教于正心,“其心之正,即天地之心;其气之顺,即万物之气;于其所必化而知其化,于其所必育而知其育”。时中的道体自然之化,体用相函的性情相需,“欲合乎理,性通于情,执大中而于理皆实,随万化而于情皆顺”。中庸成能,天人继善,容光不穷于所受的富有日新,成之者性的文化文明,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