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9|回复: 0

[岁时节日民俗] 贵州杀鱼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3 16: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州杀鱼节
来源:资讯频道

  “杀鱼节”,是贵州清水江一带苗族的农祭节日,是保存至今的人类远古集体渔猎生活遗迹,是渔猎生活在农耕社会的仪式性记忆,也是渔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的文化遗存。节日带有浓厚的原始群居守猎的生活遗风。
  每年的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开阳、贵定、福泉一带苗族人民的“杀鱼节”,也叫鱼猎节,苗语称“停米”。“杀鱼节”又被当地人称为求雨节。这项活动一般都是选在清明节前后举行。
syj0timg.jpg
  中文名:杀鱼节
  节日时间:三月初九
  节日类型:民族节日
  节日活动:杀鱼

  节日简介
  届时,天刚亮,男人便下河捕鱼,从河里叉起一条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黄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吹起芦笙,唱着山歌,祭天求雨,女人做好饭后,送到河边,举行家庭“鱼宴”。远道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被“抢”入席。晚上,男女青年互相邀约到寨里吹芦笙、唱歌、谈情说爱。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节日活动
  农历三月初九,在龙里和贵定县周边的苗族人家有着一个欢度传统的杀鱼节。杀鱼节一般从三月开始,祭天开河杀鱼的日子,主要是由各寨的“鱼头”(通常是已寨子里威信高、年纪大的“寨老”担任)发出通知,然后各寨互相转告。采摘化香叶的数量按照各户男人数量分摊。有鱼叉的男人要多摘,无鱼叉的但有网兜的少摘。看摘着的树叶的多少一般用眼睛估量,少则补,要不就不给予参加杀鱼。
  把采摘来的树叶送到河水的上游水口处,要木棒或石头捣烂,半夜时撒于河中,天亮时,药汁恰好流到举行杀鱼节的河段,把鱼闹昏,带“鱼头”祈祷几句后,宣布杀鱼开始。在河岸边的男人们,把手中的鱼叉投向河里漂上的鱼,然后收网提叉。如果,其间有两人共叉着一条鱼的,就把鱼一砍为二,一人一半。这样的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
  在男人杀鱼高潮时,女人们在家准备丰盛的午餐,有腊肉、香肠、糯米饭团和自家酿的米酒。到了中午,女人和孩子就穿着节日盛装,带着做好的午餐来到自己丈夫和孩子杀鱼的地方,拾起干柴在河边搭起锅灶,用清水煮河鱼,坐饮佳酿。这样就意味着消除百病、风调雨顺,获得丰收。要是有外来人来看热闹的,又不相识的人,人们都争着把他(她)们拉到自己家的火篝边一同饮酒贺节。
  同时,姑娘们拿着自己家的糯米饭团主动送给小伙子们吃。小伙子喜欢谁就接谁的饭团来吃;如果,不喜欢就拒绝。这一天,那家请到的客人最多,就说明谁家主人好客、热情、来年收成就有好的希望。吃好喝足后,太阳西下了,而山歌也四起来了。晚上,远道来的年轻小伙子、姑娘借此走亲访友,谈情说爱,吹木叶、唱山歌,幽会在山冈密林中。
syj1timg.jpg
  清水江畔杀鱼节
  分布区域
  福泉市清水江沿岸的王卡、仙桥、陶军、江边、干坝、谷汪深、谷滨所、气坪等地苗族同胞聚居地。届时,开阳县的羊场、平寨、龙里县的巴江、平板、长寨及贵定县的新场、光明等地的苗族同胞亦踊跃前来参加。
  开展杀鱼节活动的河段在福泉市境内的棉花洞至两岔河20多公里河段,分棉花洞、谷汪深、大沙坝、竹林脚、沙滩、大花水六个小地段举行杀鱼。
  杀鱼节最热闹的河段是竹林脚和大花水,每年汇集的人数可达万人以上。
  历史渊源
  在清水江两岸,聚居着西部方言罗泊河次方言的这支独特的苗族支系,人口有4万多人。这支苗族,史称“西苗”;自称mjo31;他称“花苗”,大致是在唐末宋初因战乱迁徙到清水江流域拓荒定居的。杀鱼节是这支苗族同胞们在这块独特的土地上保存下来的对远古先民渔猎社会生活的仪式性记忆,是渔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过度的文化遗存,年代之久远已无从查考。苗族《花岭记》记载:“玩耍十八郎妹分,雷鸣两岔哥会娘。两岔河是杀鱼滩,瓮漳瀑布鱼饭堂。浪口花水比钗舞,江边后庄杀鱼郎。”《花岭记》由世代口耳相传,直到清代才用汉语形式编录。
  基本内容
  杀鱼节,苗语称“停米”,意为“杀鱼”。每年的农历三月,是清水江畔的苗族人民的传统杀鱼节的时间。杀鱼活动分六个河段,按照村寨划分的习俗,每年杀鱼节的具体开始时间,都由“约头”提前派人通知各寨的“鱼头”开会商定。一般根据当年的气候而定,以山上的化香树叶长到五六寸长的时间确定为开始杀鱼节的时间。因为,杀鱼之前,先要用化香树叶舂融后放到河里将鱼闹昏,据鱼头介绍,化香叶太嫩和太老药性都不行。杀鱼节开始的时间确定后,从最下游河段开始杀鱼,每隔三天,杀鱼的河段往上游移动一段。各个河段开始杀鱼前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并通知邀请上下游各寨的人都可以来参加。杀鱼节从开始,延续二十余天,是清水江两岸苗族传统节日中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每年汇集的人数可达万人以上。杀鱼这天,天亮前,妇女不能出门背水或做其他事。相传若在路上碰上男人就不吉利,不是杀不到鱼就是回不了家。直到男人们都出门离开寨子后,妇女们才在家里忙碌起来。她们背水,做饭,磨豆腐,煮香肠腊肉,到中午时分,她们穿上节日盛装,带上自制土酒和佳肴给男人们送“鱼饭”。姑娘们也相约成伴,腰箩里装上自家准备的花糯米饭,送给杀鱼的小伙子们吃。谁的饭团吃光了,谁就最受小伙子们青睐,谁就感到高兴,父母也觉得自豪。杀到鱼后,大伙就在岸上烧起堆堆篝火,用三颗石头支起铁锅,用清水煮鲜鱼。大家吃着鲜美的清水煮鲜鱼,喝着自家酿造的美酒,谈笑风生,尽情欢乐,直到夕阳西下才沐浴着晚霞回家。远道而来参加杀鱼节的群众还借此机会串亲访友,联络感情,共享节日的快乐。而青年人们,则嬉戏打闹,谈情说爱,吹木叶,唱情歌,幽会在清水江边的山岗密林之中。吃完“鱼饭”,青年叉手们趁兴到邻近的小支流上,开展“杀叉杆”比赛。健儿们分站河的两岸,对杀鱼。一方将空叉向对方杀去,另一方邮发迎面杀来。你来我往,银叉翻飞,水花四溅。都力图把对方的鱼叉杀中,一旦杀中,立即把对方的鱼叉拖回来,或把对方的叉杆杀断,迎来观众阵阵掌声,直至傍晚尽兴而归。“杀叉杆”已成为杀鱼节中的一项苗族传统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相关器具制品
  参加杀鱼的男性苗胞,每人必备鱼叉和鱼串。鱼叉是铁制的,分四齿、五齿、六齿三种。齿锋尖利有倒钩,装上二到三米长的竹柄,柄系一条长绳,长八至十五米。绳的另一端缚在手腕上,以便飞叉杀鱼收绳提叉。鱼串用麻和棕丝做成,两端穿上竹片针,作串鱼用。
  过程
  到江边杀鱼时,每人背一包舂融了的化香叶(一种野生木本植物,能毒鱼)交给“鱼头”(苗语叫“笛把”),统一堆在江的两岸。所交的化香叶,要大致达到通知规定的数量,如差得过多,“笛把”要叫他补交,否则不能参加杀鱼。不带和少带化香叶的人,当场会受到群众的指责。主持人“笛把”是由有声望的寨老或杀鱼能手充任,负责主持和维持杀鱼节秩序。在整个杀鱼活动中,凡是参加杀鱼的人,都必须按照寨俗河规行事,否则“笛把”有权对违章人的杀鱼工具进行没收或砍断叉杆。还要选一批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当投药手,其余的人聚集在河的两岸准备杀鱼。

  传承谱系
  清水江苗族杀鱼节是个别性非常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项古老的苗族文化遗产。这个传统的杀鱼节,起源于何时,未见记载。据罗泊河次方言苗族《花岭记》中记载:“滇黔山区好地方,云贵山窝苗家庄。高山峡谷苗家寨,先居龙头重安江。祖籍江西朱市巷,唐末宋初离籍乡。古祖八平八万洞,起先江西填湖广。九百荒坝无人烟,十八户姓散四方。姓王蓝罗向蔡,李宋杨陈尚袁张;侯颜严金吴谢先,续卢史马文黎姜。”这支苗族所述的十八姓氏,现在都有,他们分居在清水江两岸的福泉、龙里、贵定、开阳等地。杀鱼节是苗族同胞对远古先民渔猎社会生活的一种仪式性记忆,经过后来的演变,又和祈雨的宗教活动扯上了关系。有一个当地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一个才貌超人的公主,有一天突然得了重病,天宫里的仙丹妙药都用遍了,没有把公主的病治好,天王爷万分着急。后来听说人间江河里的百鱼能治百病。于是,天王爷就派天兵天将下到人间,到江河里去捕捉一百种鱼熬成鱼汤,让公主喝下。不几天,公主的病慢慢好了。天王爷为僚感谢人间江河里的鱼,就命雨神祇把雨降到江河里,让鱼生息繁衍,需要时好给公主用,不准把雨降到别的地方去。由于雨不降到田地里,天下大旱,庄稼种不上,住在高坡上的苗家人很忧愁,他们挨家换户杀猪宰牛,祭天求雨。最后连鸡鸭都杀光了,也没有感动天王爷,降下一滴雨水来种庄稼。
  有一年三月,苗族群众实在找不到什么作祭品了,一个苗王“笛把”吩咐大家上山去砍化香叶来春烂,撒到河里把鱼闹昏,捉鱼来当供品。雨神急忙向天王爷禀报说:“人间把公主的救命鱼都捉来当祭品了。”天王爷听后,伤心得哭了三天三夜,他的泪水化成雨水,下了三天三夜,普降到大地上,滋润了干旱的土地,人们才种上了庄稼。

  基本特征
  1、杀鱼节是苗族远古先民渔猎社会生活在农耕社会的仪式性记忆,后又演变和祈雨有关,具有明显的宗教性质。杀鱼节延续二十余天,是清水江两岸苗族传统节日中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
  2、杀鱼节期间,人们趁此机会在走亲访友,苗族青年男女们穿上节日盛装,吹木叶,唱情歌,嬉戏打闹,谈情说爱,幽会在清水江边的山岗密林之中。也是这里的苗族同胞们社交和青年们谈情说爱的一个节日。
  3、吃完“鱼饭”,青年叉手们趁兴开展了“杀叉杆”的比赛,而杀鱼节的杀鱼活动本身也是非常锻炼和消耗体力的一项运动,所以,杀鱼节又是一项这支苗族独有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的节日。

  主要价值
  由于这支苗族的独特性和其所处地域的独特性,杀鱼节是这支苗族和这块地域上独有的一个民族节日,其所具有的规模、参与性、时间长度及内容的丰富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它既是苗族远古先民渔猎社会在农耕时代的仪式性记忆,是渔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过度的文化遗存,也是集民族宗教、文化、社交、体育、娱乐为一体的社会事象,蕴涵着清水江两岸苗族人民丰富久远的历史变迁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意识,对研究整个苗族的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和丰富民族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濒危状况
  由于受过度捕鱼,江内大鱼较之以前少了许多;加上受市场经济影响,村里的青壮年男性多外出打工,没有人再重视这一传统的苗族活动。再加上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使村民们意识到:每年雨水的多少,五谷的丰登,只有靠科技手段加以解决。村民们渐渐淡化了这一传统节目。使这一古老的民族活动日不再是村民们每年侥首期盼的盛事。

  相关传统
  雨或娱乐
  杀鱼节,当地人又称求雨节。相传,古时有条恶龙因不满苗家人的勤耕善织和谷满仓满,而变成鱼来到人间,并施法使人间久旱不雨,颗粒不收,苗家人纷纷背井离乡。逃难途中,村民们得一老翁指点:“要想天降大雨,必须战胜恶龙。”一位名叫谷兵的后生便自告奋勇,找恶龙算帐。最后,恶龙被治服,而谷兵也因伤势太重离开人世。苗家人为纪念英雄谷兵,决定每年举办一次杀鱼节。  当然,今天的杀鱼节不再是与恶龙大战,参加杀鱼的人家只需采集一些“化香叶”、“中保罗”、“苦檀子”等中草药,交给村里的“渔头”,就获得了杀鱼的资格。“渔头”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主持杀鱼节的各项仪式。光中村村委会主任王岳的父亲是前任渔头。子承父业,而且自身的杀鱼技术高超,王岳自然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用来捕杀鱼的鱼叉却像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鱼叉有铁制和竹制的。铁制的鱼叉分四叉和六叉两种,齿锋尖利有倒钩,鱼杆长约2-3米,鱼竿的柄部系一根20-30米的细绳。新竹做的鱼叉杆韧性好。
  杀鱼节实际上是当地人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目的并不在于捕鱼,而是趁机歌舞游玩,走亲访友。
  鱼药
  捕鱼时用鱼药帮助。据说,鱼药是当年老苗王冒着生命危险采来的,鱼药的麻醉程度既要有效又不能过多伤及鱼苗。“化香叶”可令鱼昏迷,但鱼在昏迷后却沉到河底。看不见鱼就杀不到鱼。于是,苗人在“化香叶”中加入一种能刺激鱼眼的草药“中保罗”。鱼吃了后会不停地向水面上跳跃,人们再用鱼叉杀鱼就方便多了。鱼药的配制并不复杂,采来的“化香叶”、“中保罗”要先切碎、晾干,再舂成粉末,根据一定的比例配成鱼药。“苦檀子”毒性较烈,一般不使用。
  上山采药是姑娘和小伙子们的专利。采药时节也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机会。姑娘们三五成群个个身着盛装,环佩叮当,一边采药一边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姑娘会主动邀请小伙子在杀鱼节时一起吃鱼饭。
  鱼吃了药就如人喝了酒。鱼受麻醉的时间与其大小和种类有关。鱼在流动的河水中会很快苏醒。杀鱼者要眼疾手快。另外,别看两岸的阵容庞大,杀鱼节中真正杀到的鱼全加上也不过百来斤。现在,两岔河的水质已不如从前,鱼也少了。杀鱼规定的河段内,平时不允许大家捕鱼,杀鱼节后,也要养护一段时间。
  男人和女人
  杀鱼节当天早上,是村里最忙的时候。奇怪的是,出出进进的却都是男人,没了女人的踪影。据当地老人说,杀鱼节像是男人的节日,女人一般不参与准备工作。杀鱼节的前夜,夫妻不能同寝;杀鱼开始之前,男女不能见面,如在路上不巧遇到,相互要说些吉祥的话;去河边杀鱼时,男人走上游,女人走下游,到了河边,约束自然解除。如果谁犯了规矩,不但杀不到鱼,而且回不了家。
  女人们其实没有闲着,她们正在厨房忙着备鱼饭。杀鱼节时,全家人都去河边聚餐,鱼饭是自家制作的腊肉、盐蛋、香肠,米酒自然是不能少的。乡亲们聚在一起,划拳猜令,好不热闹。如果送鱼饭的是未婚的姑娘,一定要有糯米饭团。糯米饭团是姑娘、小伙们传情达意的信物。小伙子看上谁家的姑娘,会主动讨要糯米饭团。谁的饭团吃完了,表明姑娘的追求者多,家人也觉得光彩。
  “钦差大臣”
  在通往河边的几个路口旁,我们遇到几位一脸严肃的哨兵,是“渔头”派出的“钦差大臣”。不带鱼药的人被看成是偷猎者,鱼叉将被没收或劈断。不管天王老子,没有鱼药就过不了哨卡。据说当地的一位行政长官扛了根鱼叉来凑热闹,哨兵没有同意他下河,而只好打道回府。
  如果村民的两把叉同时刺到一条鱼,“钦差大臣”将视不同情况作出裁决。若是彼岸一人,则将鱼从中剖开,每人一半;若都在同岸,就将鱼砍成两截,各取一半。老规矩是约定俗成的,村民们不会因此发生争执,可“大臣”们却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份工作全是义务劳动,想吃鱼,还得凭自己手上的技术。
  “下药了!下药了……”王岳站在二岔河的源头,发出命令。“下药”的消息一路向下游传去,人们的叫喊声回荡在两岔河河谷之间。几十袋鱼药同时倒入河中,鱼药在河水中泛起一个巨大的白色浪花,翻滚着向下游冲去,河面上弥漫着一股鱼药散发出的香味。沿河两岸数万人顿时骚动起来。静候岸边的男人们都像是机警的猎手,两眼紧张地盯着河水,捕捉着水面上每个微小的波纹变幻,手中的鱼叉蓄势待发。接下来就是看谁的眼疾,谁的手快了。
  晚餐:清水白鱼
  傍晚时分,盛装的女人们提着米酒、腊肉来到岸边。河边吃鱼饭就像是一次大型的野餐会,女人们等候在二岔河终端的沙坝和草地上,摆好酒菜,迎候家人和朋友。鱼饭的好坏代表着女人的贤惠,谁家的菜做得好,谁家的客人多,在女人眼中是最有面子的事。她们一边招呼着自家的男人吃饭,一边却盯着别家的鱼篓,互相炫耀着自己男人的战绩。
  深夜23点钟,晚餐终于摆上了桌。晚餐是一条鲶鱼。鲶鱼按照传统习惯做成“清水白鱼”。制作过程十分简单,鱼切成大块,清水是这道大菜唯一的“佐料”,煮开即可,端上桌时,加一碟辣椒蘸水。村里没有一家以捕鱼为生的人家,平常想吃鱼也不太容易。杀鱼节的鱼一定要当天吃,主要是鱼比较新鲜,鱼药本来就是中草药,对人不会有伤害。

  开阳杀鱼节
  “杀鱼节”是开阳的一大传统节日,都属于男人们的节日。“杀鱼节”也叫鱼猎节,苗语称“停米”。和开阳一起举办“杀鱼节”的还有贵定、龙里、福泉三县苗族同胞。这项活动具有浓厚的原始群居守猎的生活遗风,一般都是选在清明节前后举行。杀鱼的地点通常选在四县交界的清水江约10公里长的河段,届时,沿河两岸的近3万名苗寨村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里来参与杀鱼活动。
  “杀鱼节”又被当地人称为求雨节。相传,古时有条恶龙因不满苗家人的勤耕善织和谷满仓满,而变成鱼来到人间,并施法使人间久旱不雨,颗粒不收,苗家人纷纷背井离乡。逃难途中,村民们得一老翁指点:“要想天降大雨,必须战胜恶龙。”一位名叫谷兵的后生便自告奋勇,找恶龙算帐。最后,恶龙被治服,而谷兵也因伤势太重离开人世。苗家人为纪念英雄谷兵,决定每年举办一次“杀鱼节”,到清水江边杀鱼祈雨,以求民调雨顺,五番丰登。
  当然,今天的“杀鱼节”不再是与恶龙大战,参加杀鱼的人家只需采集一些“化香叶”、“中保罗”、“苦檀子”等中草药,交给村里的“渔头”,就获得了杀鱼的资格。上山采药是姑娘和小伙子们的专利。采药时节也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机会。姑娘们三五成群个个身着盛装,环佩叮当,一边采药一边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姑娘会主动邀请小伙子在“杀鱼节”时一起吃鱼饭。“渔头”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主持“杀鱼节”的各项仪式。
  节目当天,四县苗乡倾巢出动,男人们肩扛鱼叉和药包,妇女们身穿盛装,挑着米酒和鱼饭,男女不能同路,男走上水,女走下游,从条条山路汇集到河边。太阳当顶的时候,沿河两岸已是人头攒动,叉杆如林。在“渔头”的指挥下,男人们将药泥堆在河中礁石上,手持钢叉威严挺立,专等“渔头”下令杀鱼。
  下午15点左右,“渔头”手抓药泥,口中念念有词,将一把药泥抛向江中,高呼一声“放”!顿时,几万斤药泥同时推入江中,江水瞬间变成一条“黑龙”奔腾而下。守候一旁的男子汉们飞叉而去,一条条轻度麻醉、失去自控能力的大鱼被杀中。杀鱼者追逐着“黑龙”,逢岩爬岩、逢坎跳坎,如履平地。十里河滩犹如十里古战场,群情激昂,杀声震天,欢呼四起,异常壮观。“黑龙”滚滚向前,人流滚滚向前,人们的欢笑声,似一支雄壮的乐曲震撼山谷。
  黄昏时分,杀鱼的人们肩扛大鱼,带着胜利的喜悦陆续来到河段终端两岸的沙坝里、草坪上。盛装的女人们则早已摆好鱼饭和米酒,迎候家人和朋友。一圈圈、一堆一堆的人群,如一朵朵盛开的刺莉花,人们相互敬酒祝福,划拳猜令,好不热闹。
  “杀鱼节”吃鱼饭就像是一次大型的野餐会。鱼饭的好坏代表着女人的贤惠,谁家的菜做得好,谁家的客人多,在女人眼中是最有面子的事。她们一边招呼着自家的男人吃饭,一边却盯着别家的鱼篓,互相炫耀着自己男人的战绩。如果送鱼饭的是未婚的姑娘,一定要有糯米饭团。糯米饭团是姑娘、小伙们传情达意的信物。小伙子看上谁家的姑娘,会主动讨要糯米饭团。谁的饭团吃完了,表明姑娘的追求者多,家
  在“杀鱼节”当天,如果有外地客人前来,苗家人一定会盛情欢迎,这家请过去,那家拉过来,又是敬酒,又是拈肉,猜拳行令此起彼伏。吃完鱼饭后,老人和小孩陆续回家,未婚男女双双对对藏入夜幕,躲进丛林,互诉衷肠。
  渔猎节的最后一个活动是杀火把鱼,人们一手举火把,一手执钢叉从河段终端杀到首端。两岸两条“火龙”,蜿蜒而上。高山俯瞰,火焰雄雄,波光磷磷,山水辉映,别具妙趣。

  节日禁忌
  在头一天天亮前,不准女人出门抬水或做其它事,要是在天亮前先出门去抬水碰上男人的,就意味着今天的杀鱼节不会顺利,杀不到鱼,回不了家。所以,一定要让男人走出家门摘药叶后,女人才能走出门做事。

  相关传说
  在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天王爷宠爱得象掌上的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爷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将送来了天宫的仙丹妙药,采来了昆仑山的灵芝草,挖来长白山的人参娃,捞来大海的珍珠。但是,这些药都没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爷急得饭不思,茶不饮。后来天王爷听说“人间江河里,百鱼治百病”,于是就派天神下到人间,从江河湖海里捉来一百种鱼,熬成汤,端给公主。公主吃了鱼汤后,不几天,病就好了。为了感谢鱼的救命之思,天王爷命令保护江河湖海里的鱼类,不准任意伤害它们。天王爷还命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中,不许给人类一滴。
  此时,天下大旱,草木枯黄,庄稼无法下种,苗家人十分忧愁。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爷仍一滴水也不给人类。最后,猪牛都宰杀完了,在三月初九这天,乡亲们从江河里捉来一些鲤鱼、鲢鱼、鲑鱼、鲫鱼和娃娃鱼,来代替猪牛供品,敬天求雨。谁知天王爷看到人间为了雨水活活地杀死了他的恩鱼,想到鱼对他女儿的救命之恩,天王爷伤心得痛哭起来。他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王爷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下了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满了农田,滋润了草木。
  直到现在,龙里的平坡,贵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族人民,每年三月初九这天,都到河边去过“杀鱼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