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4|回复: 1

抗战女英雄赵一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5 20: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8-15 20:49 编辑 ! v& @1 Q6 j& i

- }/ D! n" D5 o: b. c6 d0 b5 r抗战女英雄赵一曼
: N" q2 D, _; O3 O来源:永远的丰碑3 N6 t' V9 x  ]4 F$ Z7 M% N, R
4 ^* e& z' @5 p% q  h* d, E; O: D: n
  赵一曼(1905-1936)是一位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年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和陈达邦(1900-1966)认识并结婚。次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 y" y2 x% ~3 Z7 J4 D* F! T5 @ zym00000.jpg - y0 \" G' @$ e' \
zym00010.jpg
* ~8 n& Y* D: r8 f9 G2 z1 F  “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滨江省(已撤销)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她能文能武,机智过人。为了启发工人、妇女觉悟,她不时创作一些文艺作品在地|下|刊|物上发表。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她协助团长指挥作战,与敌激战竟日,连续打退敌军6次进攻。团长让赵一曼带领部队突围。赵一曼果断地说:“你是团长,有责任将部队带出去,我来掩护!”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后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
* W% M3 v; {* o9 [: V zym0tim3.jpg
& K9 ^2 h/ Y8 V3 F% n3 o3 o2 G zym02000.jpg & |  P+ H; a* I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她虽感到死亡迫近,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惊慌的神态。在生命最后时刻,她最为牵念的是唯一的儿子陈掖贤(1928-1982)。她向看守人员要来纸和笔,写下了这封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 f' l+ M5 I8 L6 h0 T
zym01100.jpg - Y# s$ Y- L* [2 N
zym01000.jpg
$ ]( e1 |+ ]$ v1 v- Y# y  同日,赵一曼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时年31岁。' `$ h: G& h( B! z, D! Q
  1936年,赵一曼就义后,日伪军用一块毛毯将烈士的遗体包裹之后抬到山上,倒上汽油将英雄的遗体烧掉。赵一曼烈士尸骨未存,也没有坟墓。很多年以后,人们在她的牺牲地为这位民族英雄塑像立碑。
, z* \* G- b8 H4 {! b. B$ u  D h1121.jpg 9 I" p' X* a6 D% ?1 q
krj0timg.jpg / V/ B9 d6 A5 Y. Q5 {

. |0 m. q" g/ }
+ D( ^  q" f6 P9 w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20: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8-15 20:57 编辑
: ^% P( t# a4 C3 T) I8 t1 }1 E
4 k" e! Q6 O" n* @4 }2 w, H" T一个粗瓷大碗
+ J/ l( A: J4 D0 w9 K* s& y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今国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烈士用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1 b. f* B, h/ K* r: }4 }  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鼓鼓的挎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 M0 E5 @8 `9 J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呢!”
" P8 h& [' O. l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大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府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的。部队虽然还有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4 z2 ~: O: G0 e; v6 f3 s: \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哇!”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 a% }7 ?$ E1 F9 P' O* Z: S$ G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让赵一曼送给了七班,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P  e/ j% K2 O' Y3 o, Z
z1mwtimg.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