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4|回复: 0

汉代鎏金铜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5 11: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代鎏金铜蚕3 Z: C/ c+ n/ j& d
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 k# @4 O( x+ `: D4 X  e* H0 r& j
  鎏金铜蚕,汉代铜器,国家一级文物,于1984年在陕西省石泉县前池河出土,高5.6厘米,腹围1.9厘米。质地为铜,鎏金多脱落,蚕体饱满,形象逼真,说明当时人们通过蚕桑生产已熟悉蚕的生理结构。 9 E6 f7 Z; A7 R3 s2 c
ljtctim0.jpg 3 t( {6 A' ]& M7 q0 T
  中文名:鎏金铜蚕
9 j3 {- @) V2 i, ~! R6 U7 R4 Z3 r  藏品材质:铜器' E" ^0 _/ c' p7 x# o
  藏品时代:汉代
! J; \1 d/ S0 c$ @  藏品来源:出土于陕西省石泉县0 W  F1 H8 G* e8 F; X0 x3 I6 e
  收藏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 U8 ^( ]2 ~. ]. W
9 h4 L" P6 V. ]8 ^  基本信息
$ D! ]  x2 {: F) B: A# R  藏品名称:鎏金铜蚕- F/ q& N% M. ?8 d' f2 V* C
  藏品材质:铜器! `' q6 A0 }$ t" {: ], R" P9 ~; L4 k
  藏品时代:汉代
% Y0 x  M$ d% i& U, e! u5 g6 s2 M  藏品来源:出土于石泉县
- ?4 @0 U/ o, `  n" M  藏品现状: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 h: O# f. U" x6 R1 c  文物价值:国家一级文物
4 C% c. V4 R+ A8 ~, {/ h2 q ljtctim1.jpg - l* a  n- a* Q) u! M
  藏品介绍4 A9 R7 {# M( A* h7 U
  鎏金铜蚕,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0 l" i; I( p: q8 Q1 _* R
  此种鎏金铜蚕是迄今国内首次发现的,仅此一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9 @# }/ w6 g6 @) H' u  据《石泉县志》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由于当时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因而,有条件以鎏金蚕作纪念品或殉葬品。汉代的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大的作坊,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颜色鲜艳,花纹多样,做工极为精致。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能途径西亚行销中亚和欧洲,中国通往西域的商路以“丝绸之路”驰名于世界。- X" R, Z! ~& Y0 \& y

8 d" Y0 n! g8 s- Q( k+ b5 k0 O& a  藏品意义3 M) ~) B# x" C& m0 F
  在中国历史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金蚕的记载,比如晋代陆翙的《邺中记》就曾提到,永嘉末年,在春秋霸主齐桓公墓中发现“金蚕数十箔,珠襦、玉匣……不可胜数”……史传笔记中所提到的“金蚕”究竟长什么样子,一直到这只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才算有了实物佐证。鎏金铜蚕的出土,将陕西石泉县养蚕的历史推前到汉代。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还途经西亚行销中亚和欧洲。  S% X. G* E; [
  “鎏金铜蚕”可谓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纽带作用的标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养蚕缫丝技术和丝织品贸易在汉代中西贸易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2 C! C9 v, A6 i  J
0 ^7 B+ B: E" S  H5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