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4|回复: 0

儿科专家钟世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 1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科专家钟世藩  q9 ?% L/ P4 u$ g! ^# z8 l2 {
来源:中华医药
% m( ]! G0 j/ K3 v2 F# N: y& F( d1 K5 Z& C
  钟世藩(1901-1987),著名儿科学家。福建厦门人。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是广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2 L# f9 Z+ S$ Q0 B. f# F
zhongsf1.jpg   Q. ]' G3 M7 I. Q/ M
  钟世藩是我国当代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的父亲。
9 `& ?- d+ m5 e3 H2 l# p  f! s znsti0.jpg - e9 B8 y4 T( I/ K
  中文名:钟世藩( K3 C; W3 X: A( C$ U
  出生地:福建厦门
6 N( }' [# B0 C  出生日期:1901
* e' s* E5 [; `7 r: W$ q! @7 I8 f  逝世日期:19874 s! a9 f# P$ {# B5 H- K/ w
2 \2 _! f% D; _0 Q7 j, v  y: G
  履历
9 Q- d+ W" l7 a: w& c1 Z  193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之后又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v9 ^7 m# ^# N: _& h8 E
  1946年来广州,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兼儿科主任、岭南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5 j. i8 `" U  {0 j7 N  v
  1949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医学顾问。- X, d5 }( W1 S% L$ F
  1953年院系调整后任广州中山医学院儿科教授兼主任。
8 X3 M7 @/ B* \. r  r4 ?; U! O6 ?! ^9 I" e2 u9 Q' A5 }
  科研# Y8 z% o) K: e# f: c3 A" @% ^. ]
  钟世藩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特别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有过重要贡献。20世纪30年代,他与谢和平氏在协和医学院研究肺炎球菌时发现,用加有不同型别肺炎球菌抗血清的琼脂平板来培养肺炎球菌,在相同血清型别的菌落周围形成一个沉淀环,细菌繁殖受到抑制,认为这是一种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这种方法不仅缩短了鉴定该菌的时间,且提高了实验的特异性及可靠性。从方法学上来说,这种实验诊断就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免疫单向扩散技术的先驱。在病毒学开始发展的40年代,钟教授在美国进修病毒学期间,发现了细菌保护病毒活力的作用,是在细菌活跃繁殖状态下产生的,这一发现得到当时在辛辛那提大学的重视,认为认为这一发现,值得报导,并获得一些专家的认可。50年代,钟教授创办了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利用实验室从事病毒研究及培养研究生。这不但是广东省而且是全国最早创办的临床病毒实验室之一。直到80年代,在他身体有病,行动不便的情况下,还将病毒实验搬到他家中观察。他常常教导学生说,那些真正献身于科学的人,对待科学研究工作是不会计较时间、条件和报酬的。他对在科研工作中数据资料的收集要求十分认真。他说,不准确的原始材料即使用了统计学分析,还是不会准确的。# t* H" n# _4 k' f) T7 ~

" f- w1 w0 l0 g! P& M1 T  教学$ L$ L! P2 P6 K8 }5 Z4 a
  他对学生及年青医生要求严格,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在临床工作中很重视病历的质量。他说,看一个医生所写的病历,就大致可以看出他的医学水平,看一间医院的质量,也要先看它的病历。实际上病历的确能反映一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学识水平,这是临床医生基本功之一。就是有了许多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来给病人作检查诊断的今天,这种观点仍然没有过时。他也常常要求住院医生及实习医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对诊断有关键性作用的化验。/ |: n: `% f+ o5 e, p2 q
  在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中,钟世藩担任过几间医院的儿科主任及医学院的儿科教授,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儿科专业人材。他是解放后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导师之一。他培养的研究生质量高,不少已成为儿科骨干力量和知名的儿科专家。他对研究生要求严格,要求他们搞科学研究也要从基本功做起,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及观察,甚至试管仪器的清洗等等。他说科研工作必须自己动手,关键的东西必须自己看到做到。6 y& s7 N, b1 l
6 e/ D* o! R* u" N
  工作) U' {/ Q8 D9 n9 T
  对疑难病例,他必亲自做细致的体格检查,有些检查结果他甚至不只是看看报告,而且要亲自看看实物,例如X光片或血液涂片等,所以常常会发现别人忽略了的一些特点,从而帮助作出正确的诊断。他学识渊博,勤奋好学,跟随他查房的医生都很佩服他连一些很少见的临床综合病症随时能讲得出其诊治要点。在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中,他怀疑病人得了一种较少见的病,即时叫人取一本美国纳尔逊编著的儿科学教科书来大家查对学习一下,他并指出这个病在第几页可以找到,其博闻强记的功夫可见一斑。他对讨论过的疑难病例,都记录在一个随身带的小本上,以后有机会就问主管医生追踪其结果。对不幸死去的病孩,他要求医生一直追踪到病理解剖室。他常常说,再高明的临床医生,在病理解剖医师面前也要低头。这种执着的对待医学科学的追求,的确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有很大的帮助。9 b, F$ G( g; k: @# a

. F  G9 X0 X% Q# _! f: {  著作. z' u( c0 {+ [
  钟世藩严谨的治学态度也表现在他编写医学著作中。80年代负责编写医学百科全书儿科分卷的条目时,他反复衡量了词条各部分的比例,在内容精炼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他撰写的部分得到编辑组的好评,并被通报作为编写人员学习的范文。) G3 V5 M! s6 m, ^+ c
  在“十年浩劫”10年动乱尚未结束时,为了把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留给后人,在70高龄和身体多病的情况下,钟教授毅然编写《儿科疾病鉴别诊断》一书。在编写的后期,他的眼球辐辏功能严重失调,视力显著减退,身体也很衰弱,但仍然坚持写作,并且经常带放大镜去图书馆查阅文献,核对和充实著作内容。在实在无法看清外文字母时,他就请馆内的年青同志帮助辨认。这种对著作一丝不苟,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使人深为感动。该书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一再重版印刷。
# o9 u6 Q) F' N" @! i* F2 b" t( w2 i9 _
  信仰
2 K( v6 @4 G. @# d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卫生署长曾到广州,命令当时任中央医院院长的钟世藩携带医院的13万美元,连夜全家撤往台湾。但钟教授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深恶痛绝,对国民党已失去信心而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希望。他毅然拒绝了卫生署的命令,全家留在广州。在解放军入城后他把此款都给了当时的军管会,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执着追求。他热爱党,热爱事业,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9 e% r3 h' A5 g

/ c; j# R/ N  z, M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