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回复: 0

[综合讨论] 认同王学典先生对儒学变迁大势的分析研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05: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召开之际,《文史哲》杂志主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先生,就当前儒学变迁之大势进行分析研判,整理成文。阅后,主要认同有三。
一、“儒家的根在大陆,只有中国大陆才是儒家文化圈的核心区域。13亿人面临的问题,比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复杂。正在转型的一个厐大的中国,不断给儒学提出新的命题,从而也不断刺激着儒学的发展……基于传统儒学视觉诠释、提炼、推广当代中国经验,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大陆儒学研究最有潜力的增长点”。非常赞同此见解,《人民的名义》所揭示的文化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文化事实,十九大提出的新矛盾论,传续传统的优秀文化,不是刺激着儒学发展的增长点?摆脱百年西方中心论的裹挟,中国文化该进入寻根自主,探究中国文化原真理路,与西方文化义理会通的时代了。文化原真理路有三:一是先儒孔、孟、荀、《易传》的理论理性逻辑次序,明晰孔儒演变的原真理路;二是从孔儒到船山学近二千年儒学理论逻辑演变史的原真理路,明晰传统儒学演变过程的曲折反复,悟证否定之否定规律;三是古今文化转换的时空性文化接轨,从传统儒学走向现代儒学的新故相资新其故之文化质变路。寻根自主,对于转型的文化大国,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出现新问题,刺激儒学发展的最有潜力增长点,文化东道主当任重而道远。
二、“与以往儒学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先秦儒学及经学、理学不同”,该扭转“明显轻忽了汉唐经学经世致用的现实关怀”。独尊儒术,扭转秦暴独裁专制,民本与专制并存和互动制衡,走到盛唐辉煌,展现释放心性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接近近代文明的唐宋变革论的流失,存理论的儒学异化否?深刻探究为往圣继绝学的张载学和船山学,明晰宋明理学和心学的理论本质,儒学演变是否存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三过程?经世致用的政治经济道与会通古今通义的文理文化道,以史为镜,明辩是非善恶,现实关怀。
三、“在社群、传统、权威优先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安放个体自由”,现代儒学必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社群优先,孔子的忠恕人际。船山言:“此理落在人上,故为诚(诚之者人之道)、为仁(克己复礼为仁)、为忠恕(欲立欲达的礼规范),而一以贯之,道无不立,无不行矣”。诚、仁、忠恕的一以贯之,诚,性命通贯天道的天人诚道,元亨利贞的天道酬勤;仁,仁智同用智为先,仁心大用于礼之体的天人诚信道;忠恕,推己及人的欲立欲达,易简理得的人事贤能结构,机会平等的尊卑在位,循理而应乎事物的于天理达人欲。推己及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维护着公平正义的于人欲见天理。
2)传统优先,“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仁义行,非行仁义”的传统文化道。明庶物,滋养之实;察人伦,心性之实。滋养与心性两实归一,民生为核心的民本实学。仁义行,仁义礼智的信者人道,功能效应和价值指向:天道酬勤于物物实德。天道酬勤,天人的明德诚信道与实德诚道的文明同道,继善成性的文化文明。物物实德,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物质经济发展的顺乎物则天下之变,心性唯物;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的物欲需求增长,屈伸物欲于追寻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疑乎人心而致力于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心性辩证。心性的唯物辩证:文明同道与文明同步。传统优先的庶物人伦道。
3)权威优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神明于诚信明德而物物实德的明明德;神理于民生利益精微之几,“明有礼乐,幽有鬼神”的危微之几,精义入神于阴阳不测之几,藏往知来的通经正经接着说,顶层设计的穷神致化亲民道;大中涵化的体用中庸,性情相需,体用相函,始终相承,容光不穷于所受的止于至善。大学八条目一以贯之。格物致知,穷物理的兼物物,究事则的循理应乎事物,天人诚道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仁义行的天人诚信道;修身,培养文质彬彬斯文的君子修养。齐家,贵族门第心性的文化传续;治国平天下,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正义感的彰显,八条目一以贯之的权威优先。政治权威,明以钦为本,“国教在政而政亦教”,民望钦敬民心所向的政绩为教。学术权威,探究“非诚离明,明以离诚”所以然的明诚道,“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文以理益质修其道;文以礼载道修其体用;明诚明明德的亲民道:诚信明德于诚道实德的教唯用。权威优先,明明德的亲民道,止于至善。
4)船山论个体自由,一是学思的主观能动,“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愈困而学必勤”;二是倡导个性化的实学心性。天人继善成性,因于物则天与物性人的天人合一,性命通贯天道的天人诚道,“我才自命,不能自逸”;因于社会天与天性人的天人合一,理道定所的文化环境,造就人能弘道的文化心性,“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文化的心性结构的齐一(时代性)与分殊(个性化),显然道心(共性)与人心(个性)的天人合一,理在气中和心统性情,成就情气的共性与个性的齐一与分殊。张扬个性,“我情自性,不能自薄”。实学心性不能自亏天性、自逸命才、自薄情性。学思的主观能动与实学心性张扬:个体自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