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1|回复: 1

[综合讨论] 人文学与心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2 03: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文学,人文化成天下的学问,显然人能弘道主体心性人的学问。人文学,即心性学。传统哲学的核心理论:心性学与心性哲学。
一、心性学的基础理论,质文心性学。质,靠接动物性的自然人性,食色乃性。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的文明同步,有性命通贯天道,精于物者物物道的天人诚道。文,完人的人文文化,基础理论是仁礼心性学。仁统同于共由理道的命运共同体,礼明分各正性命的性命分殊。因易简理得尊卑在位有级能等差,提倡欲立欲达的忠恕仁道,建设机会平等的人事制度环境;因级能等差,便有分配差等,于人欲见天理,倡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仁道,建立公平正义的人事分配体制。人能弘道主体心性人的学问,即心性理则的乾刚健与坤柔顺,成然健顺五常(仁义礼智信)主体实践理性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仁礼心性的价值取向是人道理欲观,天人的诚道与诚信道的文明同道。“仁心之大用,因乎礼之体”,孕育着完人的人文文化。文修饰着质,成道德理性有修养,文质彬彬的君子斯文,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仁礼本体,中庸理则的体用质文,“刚柔(各正性命乾坤气质)文质(性命分殊心性结构),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心性学基础理论的质文心性学,与人文学基础理论的仁礼心性学理一,人文学即心性学。
心性学之心学,心统性情学,性内情外心性对流的性情相需,以性正情的情贞路,性为情节的情功路。性,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矛盾辩证,性内命外相资相成、相生相克的性命学。性命通贯天道,“天命之性其原”;习以性成“气以理生化乎质”,“气质之性其都”。理气、性命两范畴的矛盾理一,实践理性的主体心性学。气之驳杂者的理气,理在气中的心性学,文化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社会人生观。气之精粹者学思入神,内智外神的相资相成为神理学。神理有三:阴阳不测之谓神,藏往知来预测学;精义入神,通经正经有“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顶层设计;一故神,二故化,天之能参的圣神学,“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理在神中的心性哲学。人文学即心性学,基础理论的逻辑轮廓。
西方文化套解,西方心理学通行,传统儒家的心性学与心性哲学式微,未恢复正常,人文学严重滞后。
二、人文学的严重滞后,阻滞马哲中国化进程。
以主体心性学理解马哲唯物论,心性唯物。“理有屈伸顺乎天”,屈伸者物欲为主体活力源,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荀子以礼义调理,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屈),物必不屈于欲(伸)”,逻辑连接是人能弘道的物物道,“精于物者而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船山的逻辑提升:“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屈),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伸)”。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人、天、物道体自然之化理论,衍生屈伸成理的人道理欲观,天理达人欲(伸)与人欲见天理(屈)。屈伸物欲成就文明同步物物道的主体心性,不是心性唯物?相反,“蔽于天而不知人”的老子道法自然学,不存在人文学与心性学,没有研究性命通贯,穷物理,究事则的天人诚道,诚意正心的天人诚信道。缺失主体心性学的自然无为学,道无不为人无为,朴素唯物的马哲源根?存有哲学的理论真蕴?
以主体心性学理解马哲辩证法,心性辩证。孟子提出反身以诚,主体能动的尽心尽性知天事天,“可欲之谓善”的天人诚道,“有诸己之谓信”的诚信道,知天的穷物理,事天究事则,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自身条件和客观条件不完备,知天事天的实践验证:“善恶是非,义判于几”。“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心性辩证的疑乎人心。牵动心性辩证的“义判于几”,存在音容天。人物之元,有民生利益的精微之几,“士庶之穷通生死,治乱循环之数亦大”;鬼神之绍,顺应民情有危微之几。质实鬼神,防避鬼诈小人的禽兽心性,引发流俗质野的世道人心;神道光明显的人道理欲观通行。“阴阳不测之谓神”,神察心性变化的精微与危微。主体精神有二层次:一是诚道实德与诚信明德,天地人参的理气层次,人能弘道的形下器道,存有心性内外的一物两体,对立统一的矛盾基础理论。一是形上文政導明诚明明德的神理层次,究“非诚之离明,明之离诚”所以然之理的明诚導,明的是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的明明德。究天地人参一物两体的基本矛盾,精准对立统一规律为两体理一的矛盾辩证,一分为三的天地神参。
船山人天物道体论的中奏天哲理程式:明诚明明德→诚信明德→诚道实德,在孔儒时代已初显轮廓,社会愈走向文化文明,哲理程式的逻辑愈明晰。如何看待老子道法自然的物化道与物化德?在刚踏入论理学的春秋时代,政治经济与学术与心性的文化落后,人为妄为导致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人心不古。身处该时代,设身处地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由来。人心复古的混沌性质,却不能认同附凿。凭老子文智,生在文明现代,能说出如此的“混帐话”?可怜:身处文明现代,心性春秋洪荒。“混帐”之尤,迂腐极点。
心性辩证,出自形上文政導调理天人诚道的生态自然,与天人诚信道性善必然之间的内在矛盾,成就继善成性文化文明的唯物辩证。抽掉心性学与心性哲学的核心理论,焉有马哲唯物辩证的理论真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03: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有数,理未有数,理无数,则形不得而有数。气有类,神未有类,神无类,则气不得而有类。是故由形之必有理,知理之既有形也;由气之必有神,知神之固有气也。形气存乎神理,则亦可以数数之,类应之也”。神理目标是数数之,类应之,便可以深刻气之精粹者学思入神的哲学意蕴。神理:学思辩证理一。儒家正学问,从来崇尚学思完美。从孔子学思逻辑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船山学思逻辑的“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理解儒学不能断章取义吧!若还不足以明晰学思的逻辑性,再陈述船山一段论语:
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其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
“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思相资益智,弱智孩童都明白懂得的道理,何必小题大作挑起风波!问题在于:学思的逻辑理解非浮浅,博大精深的学问才是实学,非浮明学;该如何思辨,才能透视社会矛盾实在,思辨出善恶是非的义判于几,进退存亡的义殊乎时,学思神理的会通古今通义,接地气而通明社会实际的理论问题!非是食古不化不切实际的老冬烘,百无一用是书生。正如人民美好生活的日益需要,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在矛盾,非是玄虚故作“神奇”显“高明”,让人迷离恍惚的五里云雾,而是实学显哲理,通明透彻探究现实社会存在矛盾的文化理论,学思神理的学问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