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7|回复: 0

地名訓詁:吉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 19: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名訓詁:吉林
吉林。簡稱:吉。
吉字的本義是總。引申爲吉兆。
士+口=吉
一+丨=士
吉者,《老貓字典》云:从士从口。會意。士者,有責任者也。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吉者,謂有責任者之口皆認同,是總其言也。故,吉者,總也。吉者,謂有責任者之口皆認同也。眾口一詞,是爲善,是爲吉兆。
士者,《老貓字典》云:从一从丨。會意。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丨者,象阻擋物之形。終也。士者,謂地上之終結者也。故,士者,有責任者也。
林字的本義是叢木。
木+木=林
屮+个=木
林者,《老貓字典》云:从二木。會意。木者,樹木也。林者,謂木木相連也。故,林者,叢木也。
木者,《老貓字典》云:从屮从个。會意。屮者,象初生小艸之形。初生小艸也。个者,象根形。根也。木者,謂草有其根,可成參天之樹也。故,木者,樹木也。
吉林,顧名思義,吉祥之林。
但,吉林是滿語,吉林烏喇,的簡稱。
《吉林通志》云:吉林謂沿,烏喇謂江。
吉林烏喇,意即沿江。
吉林,作爲地名,要早于吉林市和吉林省。
《明史·卷二十一·本紀第二十一·神宗二》云:四十七年春二月乙丑,經略楊鎬誓師于遼陽,總兵官李如柏、杜松、劉綎、馬林分道出塞。三月甲申,杜松遇大清兵于吉林崖,戰死。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杜松傳》云:三月朔,乘勢趨撒爾湖穀口。時大清方築城界凡山上,役夫萬五千,以精騎四百護之。聞松軍至,精騎則盡伏穀口以待。松軍過將半,伏兵尾擊之,追至界凡渡口,與築城夫合據山旁吉林崖。明日,松引大軍圍崖,別遣將營撒爾湖山上。松軍攻崖,方戰,大清益千人助之,已又續遣二旗兵趨界凡以爲援,而遣六旗兵攻松別將于撒爾湖山。明日,六旗兵大戰,破撒爾湖山軍,死者相枕藉。所遣助吉林崖者,自山馳下擊松軍,二旗兵亦直前夾擊,松兵大敗,松與夢麟、宣皆歿于陣。
吉林崖,即今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營盤鄉鐵背山吉林崖。
撒爾湖,今多稱爲,薩爾滸。
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即公元1619年。薩爾滸之戰,滿洲軍大敗明軍。總兵官杜松戰歿于吉林崖。
吉林的部分地區在漢孝武帝元封三年,即公元前108年,進入中國版圖。
《漢書·卷九十五·列傅第六十五·朝鮮傳》云:元封三年夏,……故遂定朝鮮爲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
《漢書·卷二十八·志第八·地理》云:玄菟郡,武帝元封四年開。高句驪,莽曰下句驪。屬幽州。戶四萬五千六,口二十二萬一千八百四十五。縣三:高句驪,遼山,遼水所出,西南至遼隊入大遼水。又有南蘇水,西北經塞外。上殷台,莽曰下殷。西蓋馬。馬訾水西北入鹽難水,西南至西安平入海,過郡二,行二千一百里。王莽曰玄菟亭。
元封三年,漢孝武帝在朝鮮設置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又稱漢四郡。
《漢書》認爲,遼水之源在玄菟郡高句驪縣。
遼河東源東遼河,出吉林省東南部吉林哈達嶺西北麓。
今人以遼河西源爲正源,此是後話。
唐朝時,吉林大部地區屬于唐朝的屬國,渤海國。
唐睿宗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唐睿宗冊封大祚榮爲渤海郡王。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九·北狄》云:睿宗先天二年,遣郎將崔訢往冊拜祚榮爲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爲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歲遣使朝貢。
但,如果就此以爲吉林進入中國版圖,卻值得商榷。
《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河北道》云:安東都護府……新城州都督府、遼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南蘇州、木底州、蓋牟州、代那州、倉岩州、磨米州、積利州、黎山州、延津州、安市州。凡此十四州,並無城池。是高麗降戶散此諸軍鎮,以其酋渠爲都督、刺史羈縻之。天寶,領戶五千七百一十八,口一萬八千一百五十六。自燕以下十七州,皆東北蕃降胡散諸處幽州、營州界內,以州名羈縻之,無所役屬。安祿山之亂,一切驅之爲寇,遂擾中原。至德之後,入據河朔,其部落之名無存者。今記天寶承平之地理焉。
渤海國,又稱忽汗州都督府,應屬安東都護府管轄。但《舊唐書·地理志》安東都護府項下,並不列入忽汗州都督府。
在唐朝,新羅也是中國的屬國,同樣不收入《舊唐書·地理志》。
現在國內出版的唐朝地圖,都把渤海國劃入唐朝疆域,而把新羅排除在外。
雙重標準乎?
吉林是在遼朝時全部進入中國版圖。
遼太祖天贊四年,十二月十六乙亥日,即公元926年1月3日。遼太祖率軍親征渤海國。
《遼史·卷二·本紀第二·太祖耶律阿保機二》云:十二月乙亥,詔曰:“所謂兩事,一事已畢。惟渤海世仇未雪,豈宜安駐!”乃舉兵親征渤海大諲譔。皇后、皇太子、大元帥堯骨皆從。
遼太祖天顯元年,即公元926年,正月。滅渤海國,收其國土。
《遼史·卷二·本紀第二·太祖耶律阿保機二》云:天顯元年春正月己未,白氣貫日。庚申,拔扶餘城,誅其守將。丙寅,命惕隱安端、前北府宰相蕭阿古只等將萬騎爲先鋒,遇諲譔老相兵,破之。皇太子、大元帥堯骨、南府宰相蘇、北院夷離堇斜涅赤,南院夷離堇迭裡是夜圍忽汗城。己巳,諲譔請降。庚午,駐軍于忽汗城南。辛未,諲譔素服,稾索牽羊,率僚屬三百餘人出降。上優禮而釋之。甲戌,詔諭渤海郡縣。丙子,遣近侍康末怛等十三人入城索兵器,爲邏卒所害。丁丑,諲譔復叛,攻其城,破之。駕幸城中。諲譔請罪馬前。詔以兵衛諲譔及族屬以出。祭告天地。復還軍中。
吉林的大體地域範圍,到清朝時候才確定下來。
順治九年,即1652年,秋七月丁亥日。
《清實錄·順治朝實錄·卷之六十六》云:命梅勒章京沙爾虎達、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禮,統官兵駐防甯古塔。
順治十年,即1653年,五月甲戌日。
《清實錄·順治朝實錄·卷之七十五》云:命鑲藍旗梅勒章京沙爾虎達爲昂邦章京,鎮守甯古塔地方。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十一庚子日,即公元1675年1月6日,甯古塔昂邦章京駐守吉林烏喇。
《清實錄·康熙朝實錄·卷之五十一》云:又諭兵部:京師禁旅遣發頗多。其調盛京官兵一千,令副都統鄂泰帥之至京。烏喇兵七百,令副都統安珠護遣章京帥赴盛京。其甯古塔兵,令將軍巴海調發鎮守烏喇。
乾隆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戊子日,即公元1751年1月16日,甯古塔將軍,改稱船廠將軍。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卷之三百七十九》云:兵部議准給事中麗柱奏稱:甯古塔將軍移駐船廠,其甯古塔止有副都統一員駐劄。今船廠將軍印信及將軍衙門四司關防、八旗協領關防、理事同知關防,並巡查關防,均仍用甯古塔字樣,請改鑄船廠字樣。從之。
梅勒章京、昂邦章京,皆滿語。梅勒章京,即副都统。昂邦章京,即總兵。
甯古塔昂邦章京,其後改稱,鎮守甯古塔等處將軍,簡稱,甯古塔將軍。再改稱爲,船廠將軍。再後改稱爲,鎮守吉林烏拉等處將軍,簡稱,吉林將軍。
甯古塔昂邦章京管轄的地域,除去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中割讓給俄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即是今天吉林的大體地域範圍。
《清史稿·卷五十四·志第二十九·地理一》云:德宗嗣位,複將奉天、吉林、黑龍江改爲東三省,與腹地同風。
光緒三十三年三月八日己亥,即1907年4月20日。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五百七十一》云:己亥。諭軍閣:東三省吏治因循,民生困苦。亟應認規整頓,以除積弊而專責成。盛京將軍著改爲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務,隨時分駐三省行台。奉天、吉林、黑龍江各設巡撫一缺,以資治理。徐世昌著補授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務,並授爲欽差大臣。奉天巡撫著唐紹儀補授。朱家寶著署理吉林巡撫。段芝貴著賞給布政使銜,署理黑龍江巡撫。該督等受茲重寄,務當悉心經畫,破除情面,任怨任勞。于一切應辦事宜,切實通籌,次第舉辦。用副委任,其應如何分設職司之處,即著該督等妥議具奏。
吉林,由此成爲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