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7|回复: 7

[综合讨论] 论人文化成天下的三个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9 04: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对主题《荀子学与船山学》,至今思念弥深。初拟定主题时,认为荀子学被宋明理学赶逐,船山学被满清逆转荒芜,都是传统优秀文化,遭受厄运。传承传统,兴其学问,定此主题。研究深入感慨,荀子学与《易传》,是孔儒体系的完成阶段,不清晰荀学与《易传》,确立其儒学经典位置,孔儒的原真理路失真。船山学是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完成阶段,不清晰船山学对孔儒肯定阶段的更高复归,不清晰汉儒初度异化及宋明理学极度异化所成然传统儒学否定阶段的思想实质,不清晰否定阶段与否定之否定阶段之间对立的思想实质是:唯心教条与唯物辩证之间,与世浮沉的社会人生观理论,与改造世界为主旨的哲学观理论之间的根本分歧,等同丧失了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若孔儒原真理路与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皆失,人文化成天下的传统儒学文化传统尽丧天下了。研究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传统,便产生写此文的冲动。荀子学是孔儒体系的完成阶段,最能精辟概括的理论是什么?礼义调理,养人之欲,给人以求,逻辑连接着精于物与道的物物道之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人民追求富裕生活,长享丰年终身饱,避离遭受凶岁饿死的生存磨难。追寻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人文化成天下历史逻辑的第一个阶段。船山学处在盛唐过后,面视着顺乎物则天下之变,取决于如何释放心性活力的人心之疑。主唯物性为情节的理欲辩证,斥抑制情欲成唯心的道德内修;主辩证法的矛盾发展观,容光不穷于所受,富有日新的继善成性,斥形而上学教条的定理静止观,合于天而不因于物,守其常以为明而不知芚愚之化,成然自然之化道体论的“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仁恕天下的人道理欲观。“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扭转宋明理学对传统儒学的专制异化,返回民本实学与心性启蒙的人文化成天下。在荀学物欲观的文明同步的基础上,产生更深刻的人文理念:礼乐天下,追寻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天人诚道与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成为人文化成天下历史逻辑的第二个阶段。
二、在自然经济时代,人文化成天下的两个文化阶段是:荀子学物欲观的文明同步与船山学人道理欲观的文明同道。当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的与时俱变,文明同步与文明同道的文化意涵都发生质变飞跃。物欲观的文明同步,“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更趋向理性深化和活力深度的矛盾辩证方向走,所应然的是: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屈伸物欲的理性化和活力化,是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主体心性。人道理欲观的文明同道,“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如何防避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不必要的哲学圆圈三阶段,“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如何显然中奏以天的社会功能效应: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势有轻重以应乎人”,神理的思维辩证法,精准对立统一规律成两体理一的矛盾辩证;神参的应用辩证法的一分为三,知几神理的精义入神。唯物辩证的科学应用,人文化成天下的第三个阶段是: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共通的义理文化就是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西方文化必要遏制过度的强者竞争文化,增益互助和谐的理性文化;遏制过度的个性张扬,增益共性协调的理性文化,符合西方文化特点的的中庸义理观。中国文化则要将民本与专制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严格甄别开来。专制文化抑压个性文化,必然也抑压强者竞争文化。民本文化张扬个性,不能自亏天性、自逸命才、自薄情性。民本文化张扬个性,生长着强者竞争文化。坚持互助和谐的智神文化,同舟共济于强者竞争文化;坚持共性协调的仁智文化,同舟共济于张扬的个性文化。符合中国文化特点,人文化成天下第三个阶段文明同道的中庸义理观。中西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中庸义理观,通达义理共道人类的命运共同体:一国经济的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全球经济需要更高的文化理性,依然是遵循全球化商品经济规律与人道诚信义理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
三、中央部署,2018年是全面宣传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的一年。习主席先后提出两个满足人民日益需求的主题,满足人民对物欲需求的日益增长,文明同步的物欲观;十九大又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需要,文明同道的人道理欲观,不是重新复印出人文化成天下两阶段的传统优秀文化?有碍于美好生活日益需要,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新矛盾。不平衡矛盾出现在心性唯物方向,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避离形上妄为与无为,造成形下妄为的私蔽大患,有为自然于天地神参的应用辩证法,“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人、天、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不充分矛盾显然在心性辩证方面,如何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思维辩证法的神理導领理气,文以理益质礼载道,“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着实要解决的是为天地立心的理道定所,宜人生存的文化大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生民立心与立命,“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理性化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的“乘乎气”,活力化须有安排的于人欲见天理“而不逐万物之变”,理性化与活力化矛盾辩证的屈伸物欲,最大限度的社会正能量发挥的创新活力,解决着发展不充分矛盾的心性辩证。心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论实践,同步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新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需要,礼乐天下的继善成性。
四、自然经济时代人文化成天下的两个阶段:物欲观的文明同步与人道理欲观的文明同道,需要传承开新的传统优秀文化;进入商品经济时代是人文化成天下的第三个阶段: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十九大精神,继承前二个阶段的人文文化精神,从满足人民对物欲需求的日益增长的价值目标,走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需要的理想目标,开启着人文化成天下第三个阶段,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提出当代经济热点着重要探究和解决的文化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的新矛盾。承前启后的人文化成天下三阶段,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08: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学开创人文化成天下的论理学时代,建立是未合于而通于人,亏于道而成于事的应该之理阶段,并非是人世间可以通行畅顺,究其所以然之理的唯物辩证阶段,所以在人世间处处遇到阻力、艰险和挫折,思想体系的不完善与不成熟,很难共鸣于世道心性。诸子百家争鸣,正好暴露孔学的不成熟,也促成孔学后人的补充、更正、完善和发展,方有解蔽和集成诸子学的荀子学,与后续的《易传》,孔儒的完成阶段。
孔子重仁心主持,克己复礼为仁。孔子也受历史逻辑限定,没有想到仁心会出现虚假。在战国时代,法家的法术势理论流行,为达到预设目标可以不择手段,奸诈心性通行无阻,假仁假义成普遍现象,所以有荀子反本成末的礼仁学,以礼义质正仁心辨真伪,质实仁义见行为因果之善恶。正因为如此,儒学主礼治的有耻有格,也转向治理至善者与不善至者有不同治理性质的礼治与法治,礼主法辅的礼法合治。
孔子重人文研究,轻自然观研究,只提出性与天道通贯的习以性成,民可使的天命由之,不可使的气质知之。自然简约理论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如此的自然观理论是完全“不合格”的。荀子发展孔学的杰出之一,提出顺天而制天的儒学自然观,孔学性与天道理论逻辑提升为精于物者的物物道,孔学人文的理论提升为精于道者兼物物,成就人文化成天下第一个阶段: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文明同步的物欲观。后续的《易传》论理的道器层次理论,发展了孔学的君子义小人利的层次理论,“易与天地准”的形上神道,成然天地人参三道三才的弥纶天地道,取代其身正,其令从的德治理想。围绕着儒学如何在世间通行,纠正孔学的不完善,成就孔儒理性逻辑次序的原真理路。完成阶段,荀子学与《易传》。
孔儒的原真理路,经过君主专制时代的汉儒异化,到宋明理学极度异化的否定阶段,定理内修的唯心教条的理论折腾,“为往圣继绝学”而进入更高复归阶段。孔儒应该之理完全进入究其所以然之理的心性唯物辩证阶段。心性唯物的方向性明确,顺乎物则天下之变,成就富裕民生的文明同步,更无转折的于天理达人欲;心性辩证的通达方法,如何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须有安排的于人欲见天理,礼乐天下美好生活的文明同道。仁恕天下的理道定所,深化着孔子忠恕逻辑,忠恕理念得以通行的文化大环境:仁恕天下的天人诚道与诚信道的文明同道。人文化成天下的第二个阶段。
从传统儒学的两条原真理路,人文化成天下的两个阶段,显然着传统儒学历史逻辑发展的理性次序。传统文化研究的正本清源,必要扭转言必孔子的错谬,还源于历史逻辑本然的孔学逻辑形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15: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视荀子物欲观为人文化成天下第一个阶段的形象标志?“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屈伸物欲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乘乎气而不逐万物”的礼义调理,“使欲必不穷于物”;“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物必不屈于欲”的文明同步于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屈伸物欲主体意识表达得淋漓尽致。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定律,定性于非人文的墨学,法家和道家。
墨学主兼相爱交相利,不管墨子的主观愿望如何?质实社会的因果效应,与杨朱私己呼应的利益抱团,质野心性的两种表现形式。兼相爱的目的性明确:交相利。弃忠恕道的亲亲为仁,爱有差等延伸的爱人境界,还有礼义调理的庶物人伦道?交相利通行方法:兼相爱。缺失正义利物利民生的交相利,会有养人之欲,给人以求,屈伸物欲顺乎天的主体意识?墨学乃非人文性质的心性质野。
法家弃民本,立君本的秦王暴政,统治民众,奴役民生的君主专制法术势。法,以一姓天下,治理民众的专制法;术,掌控群臣的恩威并“赐”,使其俯首听命的君王术,确立君主专制的人治之势。势,迫民众就范为王治子民。为了富贵帝王家奢靡无穷的享乐,无休止的征伐戍徭,严刑峻法的迫*害,重赋税榨干民众血汗,苛政猛于虎的暴政妄为,官逼民反的短命而亡。专制法度给民众带来苦痛,连基本的生存权都被扼杀,还奢望有屈伸物欲的主体意识?法家专制乃非人文性质的政治妄为。
道家主质朴心性人执古道纪的道法自然,道无不为的有无相生,人无为的虚无境界:无为自然、无为政治与无为人生:显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在“天道远,人道迩”的春秋时代,物质生产力极端落后同步于物欲需求低下的时代,儒道皆主寡欲。儒家从人文化成天下的境觉,一是主张人道完善去弥补天道缺失,当遇到凶年歉收,护民生免生民饿死,除官府赈灾外,提倡舍身取义的义举行为;二是适应寡欲时代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的理欲观;三是有为自然的人能弘道,从孔子的“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到孟子的人文文化准则:“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开新出荀子精于物者和道者的物物道,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文明同步的物欲观。以及《易传》设定的价值目标:继善成性的富有日新,人文化成天下的理性逻辑次序。道家寡欲是返回古朴的见素抱朴,完全失落屈伸物欲的主体意识。若说道家自然观是朴素唯物论,失落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的文明同步,是人的心性唯物?若说是朴素辩证法,失去礼义调理的“使欲必不穷于物”,还有民所共由理道的人际和谐?失去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的“物必不屈于欲”,等同失去性命通贯天道的心性活力,定在为有无相生的物化道与物化德,是人的心性辩证?没有研究人的心性学和心性哲学,没有研究性命学通贯的天道酬勤,道家的自然观,崇尚非人文性质、止步文明的古朴心性。
以孔儒体系完成阶段的荀子学物欲观,成为人文化成天下第一个阶段的理性逻辑为标志,作为人文的文化定律,弥补孔学的不成熟与不完善,传统儒学实至名归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学派,给非主流学派的墨学、法家与道家作非人文的定性设定,有利于文化研究的正本清源,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6: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船山人道理欲观,探究礼乐天下,美好生活的文明同道,是荀子的物欲观,探究富裕生活的文明同步的逻辑深入阶段。从探究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定律去质正儒墨、儒法、儒道之间人文与非人文,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心间的甄界。承续“为往圣继绝学”的张载学,出入儒道佛文化互补,批判宋明理学定理内修的专制文化。儒家内部两种不同性质的思想对立,是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与世浮沉成理在气中的社会人生观,与改善(造)世界为主旨的哲学世界观之间的思想对立。
一、唯物与唯心的思想对立,在物欲观文明同道的儒道分歧已潜在,在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文明同步的大是大非问题中显然,心性唯物与失落物欲需求唯心论之间的逻辑甄界。盛唐过后延续为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容有迹而音无方”,体用中庸的性情相需、体用相函、始终相承,“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心性唯物的人性自然,心性本然。宋明理学的唯心,儒道合流的“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浑然天理,不以一毫私意自蔽,“合乎天而不因乎物”;人事当然的道德内修,不以一毫私欲自累的存理去欲。伦理异化失人性自然,心性本然的唯心主义。物欲观的文明同道,甄界出儒道之间的唯物与唯心;船山的人道理欲观的文明同道,甄界出传统儒学民本实学与异化的专制儒学之间,延伸到与儒道佛之间,唯物与唯心之间的思想对立。传统儒学一以通贯是民本实学的心性唯物;宋明理学道德人生的浑然天理,道家无为人生的虚无心性,佛门空境,避离因果的幻化人生,共同点是抑情制欲,失人性自然,心性本然的唯心主义。
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对立,在物欲观文明同道的儒道分歧已潜在,在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文明同步的大是大非问题中显然。礼义调理道德基础上的养人之欲,给人以求,切实于社会正能量的屈伸活力主体人,物欲观的心性辩证,与止步文明的返回古朴,执古道纪道法自然之间,乃与时变化的易道心性,与天地人混沌同道的古朴心性之间的甄界。盛唐过后转变为疑乎人心的音以节容,非容节音的心性辩证,给辩证法提供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如何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神理的思维辩证法,神参的应用辩证法。思维辩证法的对立面是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认定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理在气先,弊端就是“守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所以,尊卑定理的天命之谓理,以天地之共性,制限气质之个性,定理内修的形而上学静止观。应用辩证法的对立面是形而上学的体用中庸,心为中庸的道德内修,不以私意自蔽,私欲自累的道体论;庸定常,“执其常而不达于变”,依然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传统儒学一以通贯是彰显天地人参与神参的主体创造力,易道变化创造文明同步成就富裕生活的价值目标,文明同道成就美好生活的理想目标,心性辩证。宋明理学定理内修的形而上学,道家执古道纪的止步文明,佛门生驻异化循环的空境实相,共同点:以静止不变的天道循环论看待世界。
三、哲学观理论与社会人生观理论之间的思想对立,同样在物欲观文明同道的儒道分歧已潜在,在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文明同步的大是大非问题中显然。物欲观文明同步显然屈伸物欲的活性主体,哲学观改善世界的人能弘道。道家循旧于道无不为的有无相生,成无为人生的自然浮沉。盛唐后人道理欲观的文明同道,显然哲学观改造世界的两大主体性:形上主体天地神参的存在理势天,導向成然形下器道的主体性,天地人参的存在音容天,形上導理道定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哲学主体性程式:明明德明诚導的天地神参→明德诚信的天地人参→诚道实德的文明同步与文明同道。为适应君子专制环境,宋明理学主人事当然,适应天理浑然,如同道家一样,不同是带有儒家道德性质,与天道自然浮沉的道德人生,道家则是与天道自然浮沉的无为人生,佛教是与天道自然浮沉的幻化人生。治世通行,与天道自然浮沉的道德人生;乱世道佛通行,与天道自然浮沉的无为人生和幻化人生。共通点:思想对立于改造世界的文明同步与文明同道的哲学观理论,与天道自然浮沉的社会人生观理论。
从物欲观文明同步发生儒墨、儒法、儒道的学派对立,到盛唐后发生儒学内部出现的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哲学观理论与社会人生观理论之间的思想对立,扩延到儒道佛文化的意识形态全领域的思想对立,乃正常的文化现象,没有思想对立,反而不正常。有思想对立,成为主流思想体系发展而走向成熟的推动力,历史逻辑演变的客观必然。从传统儒学人文化成天下的两个阶段明晰,有利于文化的正本清源,传承和发展传统的优秀文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6: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道理欲观的文明同道,彰显三大文化理论。
一、从物欲观的文明同步,到人道理欲观文明同道,人文化成天下的两个阶段之间,经历了汉儒的初度异化阶段,以及宋明理学的极度异化阶段后,方完成两个阶段之间的衔接,逻辑深化的古今义理会通。从而证确,二千余年儒学历史逻辑进程的曲折和反复,有着哲学圆圈的肯定阶段(孔儒基础化的胚胎期)、否定阶层(汉儒初度异化到宋明理学极度异化),到否定之否定(张载正蒙到船山民本实学与心性启蒙的通经学)三阶段。儒学哲学圆圈业已完成,未进入后人哲学认知的盖棺论定。
二、从汉儒初度异化到宋明理学极度异化,有着历史逻辑演变的逻辑次序。
汉武有为,选择了独尊儒术的阳儒阴法政制方式。基于君主专制的社会实在,正视秦法暴政妄为和汉初文景无为之治的政制折腾后的文化反思,也许是该时代最合时宜的政制手段。民本与专制并存于专制时代,有道伐无道的社会正义理念通行,促成治乱循环王朝正常陵替的损益更新,所起到的社会效果是:民本与专制之间处在相抑相生的均衡状态,进入汉唐专制生长期的经世致用阶段。创造了盛唐的经济辉煌和文化辉煌,从而发生唐宋变革顺乎物则下之变的新气象。同时,也是汉唐经世致用的天地人参时代结束,将要进入会通古今通义于经世治用,天地神参導领天地人参的新时代。汉唐王朝正常陵替的治乱循环,再也不能适应顺乎物则的天下走势,唯物辩证的天地神参,显然着人道理欲观文明同道的人文化成天下的时代走势。然而,现实却是逆道而行,王朝正常陵替结束,转换成落后文化民族执政的汉夷王朝两度陵替,治乱循环走入恶性循环。有道伐无道的社会正义理念也将为新的文化理念取代,以文化正义的学术清明,协同政治清明,须有安排的神理与神参。然而,有道伐无道视为乱臣贼子所为,倡导忠君报国的忠诚异化,彻底断隔民本,执固君本的专制至上。独尊儒术的祖宗法,该进入质变时代,为保证政治清明,对君权约束的谏诤制度,该要进入如唐太宗的自我监督,群臣正义从心的谏诤新时代。然而,独尊儒术的祖宗法结束了,却逆道返回秦法暴政妄为路,满清的文化逆转。形上文理要顺应物则天下走势,心性哲学的唯物辩证,当要应世通行了。然而,适应君主专制环境而浮沉天地的社会人生观理论流行,生长着宋明理学的定理内修的儒学异化,以尊卑定理成人事当然的天命之谓理,适应着浑然天理的“合乎天而不因乎物”,不以私意自蔽,私欲自累的存天理去人欲,失人性自然和心性本然的唯心主义;“守其常而不知变”,形而上学成儒学教条的静止观;“不能协于芚愚之化”,失去主体人创新活力的心性文化,进入以理杀人的道德禁制时代。形上文政導成然的形下器道,失去民本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致经济停滞;专制的制度环境造人的心性文化,折腾于治世道德通行,乱世道佛通行的文化积淀,成就与世浮沉,理在气中的社会人生观。心性文化的传世积淀,实惠人生的下滑走势,阳明后的百姓日用皆道,走到自扫门前雪的负面,再没有孔儒时代的社会正义和文化正义,再没有汉唐时代有道伐无道的人民正义。自扫门前雪的心性下滑,适应满清文化专制淫威的顺民心性,膨胀奸诈小人心性。已没有推翻秦暴的正气凛然,创造所谓康乾盛世,贴金于满清独裁,成为五四运动批判的民族劣根性。君主专制的历史逻辑演变的全过程:汉唐经世致用生长期→宋明衰落期→满清衰亡期。建立共和政制,推翻满清。君主的专制政治结束,专制文化依然肆虐横行,百年的文化研究乱相路,深层的文化基因成然的因果链路,当要抽丝剥茧,层层剖析。
三、盛唐后的顺乎物则天下走势,其实就是经济变革的始源。宋后形上文政導逆道物则,与经济基础极不适应,阻滞了经济发展,心性的因果事实是以理杀人的制限个性,失于心性活力释放,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最终的因果报应于形上政道。年年财政危机的困顿,磨难折腾于统治者。不改革便无出路,几成定论。然而,祖宗之法不可变!官僚的利益集团谁能动?且是宋明理学主导的文理是定理内修的儒学教条,儒学士大夫奉行的外则儒术,政治人事各正性命的明哲保身;外则道佛,虚无境界的无为人生,佛门避离因果的幻化人生,加上儒家复兴后浑然天理的道德人生,浮沉天地的社会人生观。从官场士大夫心性到百姓日用的文化心性,缺失了变革的文理基础和心性基础。北宋时代刺激经济的政治变革不断,都以流失为结局,政治变革失败于经济变革的恶性下滑。承续张载正蒙的继绝学,在明清之际掀动一场民本实学与心性启蒙的文化思潮。终然,文化思潮为满清逆转终结,经济变革→政治变革→文化变革的社会变革理路成为变革的规律。后续便有洋务运动的经济变革→维新变法和共和政制的政治变革→五四运动的文化变革。共和国历程,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变革→深化改革的政治变革→后续的文化变革。事不过三的社会变革理路,将推动中国走进完全的商品经济时代,人文化成天下三阶段的义理逻辑衔接,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中国社会将进入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SHZY新时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4 11: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五四运动倡导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是中国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的新文化;批判专制文化和民族劣根性,是障碍中国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的学术文理和心性文化,文化运动的大方向完全正确。然而,最大的败笔就是打到孔家店!文化的承前启后有因果链条,为什么要批判二千数百年的孔儒文化?不是批判因果连接最相关的满清文化逆转?以及延续的宋明理学?深层因果依然是现代文化首要探究的文化问题。
建立了共和政制,推翻满清,结束了君主专制政治,地方割据,军阀混战,社会并未健康正常。继袁世凯帝制复辟,张勋二次策动满清回朝,仅属专制政道复辟?深层因果就是五四运动所批判的专制文理基因和民族劣根性的心性文化基因。五四运动的批判思潮,触及了文化基因,却未能洞明其所以然之理。错误批判二千数百年孔儒民本文化,助虐于专制压倒民本的宋明理学和满清文化逆转,致文化逆转继续延流,祸害中国文化基体有百年的文化研究乱相路。
二、首当其冲的是五四运动的文化因果链条:挺儒与反儒的百年论争,直到现在依然如故的激烈无比。论争百年,有谁探究?至今都要深究吧!只要传统人文化成天下两阶段的文明同步与文明同道的理论不清晰,逻辑无法衔接到商品经济时代人文化成天下的文明同道,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只要盛唐过后出现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唐宋变革论不清晰,在儒学内部出现唯物辩证与唯心教条的形而上学之间,哲学世界观的民本实学与社会人生观的浮沉天地之间的思想对立,以之成就的儒学哲学圆圈三阶段的原真理路不清晰,挺儒与反儒的百年论争将是持续不停顿。深层原因很清楚,挺儒挺的是孔儒民本的道德理论,言必孔孟,失去孔儒完成阶段的荀子学和《易传》,失去文明同步的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理论,失去孔儒逻辑次序的原真理路。反儒所反的是宋明理学的专制文化,文化深层因果是传统儒学民本实学更高复归的唯物辩证阶段未清晰,船山学未昭明,失去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
三、当进入西方文化套解中国文化时代,出现全盘西化论和国粹论的论争,挺儒与反儒论争的继续。套解结果:传统哲学文化逐渐消失了话语体系,哲学意涵的范畴体系和义理体系随之模糊不清,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传统儒学理论核心的心性学和心性哲学逐渐消失,为西方文化的心理学取代。全盘西化论的“蔽于一曲,闇乎大理”,只知对正面科学民主的文化吸收,不知负面的资本主义自由时代的内外罪恶路,背道而驰于传统儒学的诚信人道,人化成天下的文明同步与文明同道。国粹论恰恰与西化论相反,看到资本主义自由时代违反人道诚道原则的内外罪恶,与传统儒学文理格格不入,宁弃民主科学新文化,高扬孔子的道德文化。同是“蔽于一曲,闇乎大理”。因于传统儒学第一个哲学圆圈业已完成,随着满清的文化逆转,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思潮,到挺儒与反儒的论争,第二个哲学圆圈日见显明。第二个哲学圆圈的肯定阶段是民本实学和心性文化启蒙的船山学,连接着两个哲学圆圈,人文化成天下两阶段文化理论的船山学,也是完成古今中西的文化转换,时空性文化接轨成文化基础的船山学。脱节于文化基础的船山学,高扬孔子学,循古教条的形而上学,失去物欲观文明同步的孔儒原真理路,失去人道理欲观文明同道的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原真理路。西化论与国粹论,属于第二个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西化论与国粹论争持不下的逻辑调和,出现西体中用学派和中体西用学派。中体西用的现代新儒学,从国粹论的高扬孔学,走到孔孟程朱传承一体的文化理论,文化深渊就是视二千数百年的传统儒学成铁板一块的道德传承,异化了孟子明于庶物人伦的仁义行,非行仁义的道德原理。以宋明理学为基础的内圣道,西方文化的科学民主为外王道,结合为新内圣外王道,新儒学走到今天的四代传人,依然无济于传统儒学的现代传承。深层的文化因果是:失去了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失去了人文化成天下三个阶段的古今理路,现代新儒学的新内圣外王道,与高扬孔学一样,属于第二个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
四、建立了共和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于中国实践,搁置了传统文化的正常研究。所接受的,更多是联共解释的马克思主义;搁置了传统文化的正常研究,并没有消失因果承前的传统文化土壤。共和国走过两条由执政党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路,一条以文革为终结,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防止修正主义在中国出现,兴无灭资,斗私批修,对领袖的三忠于,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叫你干啥就干啥;舍己为人为公,艰苦朴素的缝缝补补又三年。除了共产运动所应用的辞语外,透彻的文理和心性逻辑,本根出自宋明理学的定理内修,唯心教条的形而上学。人性异化,失心性本然的文史心性。一条是改革开放后进入官场腐败的不归路,小人禽兽引发流俗质野的世道人心,乃杨朱私己、墨学兼相爱交相利成利益抱团的质野心性,在现代社会重演。传统文化并没有因搁置正常研究而离开,文史和质野两偏极的质文心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钟摆惯性成然两个折腾磨难的心性时代。深层因果,非止步于共和国历史可以探究,承前上溯于百年文化乱相的因果链条,为什么在文化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批孔?再承前探源于满清文化逆转的因果链条,为什么出现汉夷王朝两度陵替?从厓山过后无中华,对中华文化的初度损伤;到明亡过后无华夏,明清之际的民本实学与心性启蒙的文化思潮被终结,船山学被荒芜,传统儒学的哲学圆圈,以及人文化成天下两个阶段的文化理论一一搁浅,彻底损伤中华文化。再度承前溯源,盛唐后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唐宋变革,唯物辩证的民本实学与唯心教条的形而上学之间,显然哲学世界观理论与社会人生观现论的道路纷争。张载气学弱势,唯心形而上学占上风。定理内修的宋明理学文理主导,治世道德,乱世道佛的儒道佛文化互补,适应着君主专制环境的与世浮沉。忠君报国的忠诚异化,视乱臣贼子所为的有道伐无道的人民正义消失,逆道下滑的宋后专制衰落期,自然而然进入汉夷王朝两度陵替的专制衰亡路。
从唐宋变革到百年文化乱相路,因果链路的文化承前和启后,成然共和国六十余年的文化因果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真正意义是要实现文化强国而站起来。去年两办印发的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继承和发展传统的优秀文化。随着政治变革进行,文化变革阶段同步到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08: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和国六十余年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该给中国带来商品经济繁荣和文化辉煌。然而,宋明理学继承的孔孟,失孔孟原真的唯心教条;我国承载是原真的马克思主义吗?以传统的优秀文化质正马哲,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文化,走向商品经济时代的马哲中国化,即传统儒学转型为现代儒学的理论质正。马哲的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不是“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的心物辩证?从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定律高度,“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礼义调理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屈伸人也的人性史和心性史,物欲需求同步于物质经济的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文明趋势,“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的“容有迹而音无方”,不是马哲的唯物史观?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精于物、道物物道的心性唯物,不是马哲的唯物论?怎能定性于止步文明,返回古朴,“蔽于天而不知人”的老子自然观为朴素唯物?允乎人心的天下之疑,“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情伪相感利害生”的知幽明道,“音能节容,容不能节音”的心性辩证,不是马哲的辩证法?怎能是有无相生的道无不为,人无为成虚无心境的道法自然为朴素辩证?理解的马哲是理论原真?在研究乱相的传统文化土壤里,如宋明理学理解的孔孟一样,理解成唯心教条的形而上学了。从“蔽于一曲,闇乎大理”的荀子解蔽,到张载提出实证效果的一故神,二故化,天之能参于一物两体,一物两体不是形下器道内在矛盾关系的对立统一?形上圣神導调理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神理的思维辩证法,神察于音容天的人物之元,有民生利益的精微之几;神明鬼神之绍,顺应的民情,却有着“情有功罪贞淫”成善恶变合之几的心性危微。知几神理的藏往知来通经正经,调理一物两体的矛盾客观,成两体理一的对立统一规律。神参的应用辩证法,一分为三于形下器道心物辩证的人参天地,文明同步于文明同道,顶层设计神参效能的明明德明诚導→天地人参的明德诚道→物物道生化的诚道实德,容光不穷于所受的富有日新,继善成性的文化文明,不是理解马哲对立统一规律的传统文化基础?进入体用中庸的理论探究,实函斯活的中庸本体,性情相需,体用相函,始终相成,活之理,活之体与用过程的始以建中,终乎大始;无极而太极,无有不极,太极的实存理道,体用中庸实态的刚柔(人事)文质(心性);无有一极之无极,大中涵化的永无止境,接通马哲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辩证,质量互变规律。以马哲否定之否定规律质正传统的儒学史,从孔儒的基础化胚胎期,经过君主专制时代的存在决定思维,适应专制环境的形上文理,没有曲折反复的哲学圆圈过程?是一脉相承的铁板一块?为什么张载提出正蒙?为往圣继绝学的义理精粹,为天地立心的理道大环境,造就为生民立命的健顺(乾刚健与坤柔顺的心性理则)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主体精神。为什么会出现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希横渠之正学”,再度出现精深诠释孔儒,完成哲学圆圈更高复归阶段的船山学?因于满清的文化逆转,业已完成的传统儒学哲学圆圈遗落,专制文化与世流行,更兼西方文化套解,失去了孔儒原真理路和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失去人文化成天下两阶段的文化理论,成然百年文化研究乱相的因果链路。应用马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解开文化乱相的因果之迷。如厐朴先生所说,一分为三的应用辩证是解开中国文化的钥匙。唐宋变革进入神参天地阶段,张载正蒙,船山实学的理论成果。为什么不能传承发展传统的优秀文化,“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反而步随文化乱相的恶性循环,让汉儒的政治学,宋明理学的心性学,佛道儒互补,百姓日用皆道(生活儒学)正负向,按照历史逻辑次序在现实社会重演?正本清源于传统儒学,与准确理解马哲原理,研究和建构现代文化体系的马哲中国化,有着同等的重要位置。
习主席提出要弄清楚三条路:回看走过的路,孔儒原真理路和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人文化成天下两阶段的文化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需要的文明同步与文明同道。比较别人的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的资本主义自由时代内外罪恶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时代,治理经济危机顽症,成就一国经济时代的理性回归质变路。吸取资本主义走过的路所积聚的教训和经验,理性集约,传统人文化成天下两阶段的文化接轨于商品经济时代: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远眺前行的路,中国一国商品经济的文明同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需求,必要坚持唯物史观的心性唯物,顺乎物则天下之变。“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的均一自然之化,应对和解决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坚持神理的思维辩证法,神参的应用辩证法,应对疑乎人心的心性危微,“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深刻天地人参,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心物哲理,解决发展的不充分矛盾。准确理解和落实十九大精神,继承发展传统优秀文化为大方向的文化变革,政治清明将促动学术清明于文化的正本清源。形上導的明明德明诚導,深刻形下器道的心物哲理,推动物质与精神文明同步的诚道明德,开创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也是全球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同道。悠久历史文明古国的中国文化,为全球化更高文化理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开出中西义理会通的文化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08: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是主题《论人文化成天下的三个阶段》及系列文章的收篇作,《荀子学与船山学》主题的结束语。
一、反思与共和国同成长的社会人生,四十余载埋首故书堆的专注。从研究人的命运入门,性命分殊,理在气中成多元的社会人生观,逐渐转入文化一元,理一分殊,文化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哲学观理论研究。经历了文化热时代,受启蒙学派的思想影响,研究重心转向船山学。从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脉理传承,从心性启蒙于宋明理学定理内修的伦理异化,研究张载学和船山学对立于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和逻辑根源。追溯到独尊儒术时代汉儒的初度异化,走到宋明理学极度异化的逻辑次序;魏晋南北朝大动乱时代的佛教入世,儒道佛三教鼎立,到儒道佛互补的治世道德,乱世道佛的逻辑次程。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理势自然的文化演变史。存在的哲学意涵,蕴涵心物逻辑的思维和意识在内,研究思维与意识同步的社会存在,道器层次的矛盾辩证。再进入到先秦诸子学的研究,重心于儒学理论理性原真理路的探究,希望探究出儒墨、儒法、儒道之间分歧对立的所以然之理。最大收获竟然回归儒学。荀学顺天而制天的自然观,虚壹而静谓大清明的解蔽学,后续的《易传》道器层次理论,论理“易与天地准”的形上導,導向效能是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继善成性的富有日新。形下器道的理论基础:弥纶天地道的人参天地,“仁心大用因于礼之体”的三道三才。荀学与《易传》全面质变了孔孟,乃孔儒体系的完成阶段。宋明理学剔除荀学出儒坛,异化《易传》,倾注于四书集注的儒门心性。孔孟重心于庶物人伦仁义行的道德原则,异化成定理内修的形上教条,乱了孔儒的原真理路。相反,张载与船山更多接荀学和《易传》开出的传统儒学原真理路,深入探究人文化成天下两阶段的文明同步与文明同道。荀学与船山学的理性循序,逐渐浮现脑海。
二、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愈困而学必勤。学思勤勉的动力,源自对世道人心的思辨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共和国文革及反腐两个心性时代的因果探究,治世道德通行的文革时代,虽道是自然人性异化,乱了心性本然,既定国际共产环境下的心性狂热,弄出共和国前三十年怪异的心性现象;却又是道德节制人心,平抑心性的时代。心性积患的知青上山下乡,青春浪荡数年回城,工作与家庭的庶物人伦道,经受着性命折腾和人生磨难。值得幸运的是,道德节制人心的心性平顺,不至于引发大的人伦波动和社会动荡。不似改革开放后千家万户农民进城打工,追求富裕的人生欲望。处在流俗质野的礼崩乐坏,道德沦落环境造就心性乱*伦的婚姻危机,家庭解体,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乡村凋落,朴实的人伦庶物道,被所谓的“现代化思潮”冲击得体无完肤。治理后遗症,重整人伦,深化改革的乡村振兴。从文史到质野的钟摆惯性,彭林教授称为半人的心性实态。传统儒学归入质文心性的文化研究,有二个阶段:一是心性中庸,质文两极是文胜质的文史心性,质胜文的质野心性。心性中庸,文质彬彬的君子斯文。二是体用中庸,社会质文的两极是:定理内修的文史心性,小人禽兽引发成流俗的质野心性。体用中庸,“刚柔文质,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仁义健康,礼义健顺,合符道体的社会质文。知青上山下乡和回城,农民进城打工潮,两个不同时代的心性篇:生活实态和心性实态的文史与质野,哲学思辨的学问道。
三、上溯共和政制,五四运动的心性篇,一方面是内战不断,从军阀割据到国内战争;一方面是外来侵略,小日本入侵大中华。一方面是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有日寇都要低首钦敬,张自忠式的民族气节和抗日英雄;一方面几百万汉奸伪军,助日为虐,正邪两极的心性事实。再上溯到满清文化逆转时代,戴震揭示以理杀人、礼教食人的心性实态:“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满清逆转的专制文化大环境,造就了鬼诈作奸的民族劣根性。从民族劣根到汉奸伪军群体的心性负面,哲学思辨的学问道。
四、宋明理学的定理内修为文理導,始是程朱理学主导,后为阳明心学主导。阳明后的理势自然,滑向百姓日用皆道,正向的实学与启蒙文化思潮的船山学,被满清荒芜。负向的追求人生实惠的心性篇:不管谁当皇帝,都要穿衣吃饭的自扫门前雪。心性负向的自扫门前雪→鬼诈作奸的民族劣根性→侵华战争数百万汉奸伪军的助日寇为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性负面的事实逻辑次序,哲学思辨的学问道。
五、从盛唐后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经济变革→北宋政治变革→明清之际的实学与启蒙文化思潮;第一次社会变革理路的再续,洋务运动的经济变革→维新变法和共和政制建立的政治变革→五四运动的文化变革;第二次社会变革理路的再续,共和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变革→深化改革的政治变革→后续的文化变革。第三次社会变革理路的事不过三,政治清明促动学术清明。深刻理解和落实十九大精神所牵动的文化变革潮,明确传承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大方向,促动传统儒学转型为现代儒学的马哲中国化。文化接轨于商品经济时代,人文化成天下三个阶段的理性次序,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哲学思辨的学问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