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5|回复: 15

[原创] 郭店竹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8 08: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店竹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的主要证据:
  一是将今本“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加了个“安”字,变成了“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因而改变了原意;
  二是将今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变成了“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这两处在今本《老子》的整理中其实是一个问题,请参考整理后的经文 :

  1:孔子问礼与老子的时候,和老子著述《道德经》的时候,不是一个时期。老子西出函谷关,可能孔子已经周游列国无果而回家从事教育了。
  所以,老子【三弃三绝】可能是依据形式最后的反思的结果,庄子一方面误解了老子【三弃三绝】的意思,一方面证明了老子当时是有这个说法的。从《道德经》篇章布局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
  我说郭店竹简本篡改了老子愿意,依据是老子原来段落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将欲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伎巧,而奇物滋起;法物(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

  如果只篡改关键的、敏感的几个字,而整个段落还在的话,必然是矛盾重重不能自圆其说的。而《老子》是故乱其辞的手法,没有还原的能力想消除干净【三弃三绝】的论证过程,也是不可能的。

  2:反对“以智治国”是老子的创建:

  老子以前的各家学说都是上贤的主张,包括百家宗师姜尚、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的管仲等,上贤思想的依据就是智慧的作用。
  《太公兵法》(《六韬》)治国思想的基本思路是圣贤的君主通过使用贤能之人治国, 即“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要通过修炼个人心性以获取智慧,通过个人智慧来获取财富,通过财富来获取众人拥戴与归附,从拥戴归附自己的众人中获取贤才,通过贤才来提高自己,这样就成为一个良性循环,遇到一定的时机,就以行动以获取天下。(见百度)
  智慧是上贤思想的根本,是打天下的基础,由于姜尚所处的时期是开国时期,所以有上贤的思想很正常,这从《管子》的观点中也可以看出来,这也是管子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姜尚讲的是取天下的方法,起点至于“智”,老子讲都是治天下的方法,起点也在于“智”,只是方向完全相反。《道德经》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老子这么说的原因,也看不出是这个观点是原创还是讨论,不过老子特意加以强调,说明了害处,打天下在智慧,守天下治国理正在愚,治家在于难得糊涂。
  智慧的根本作用在于知人,然后善用,则事业可成。但是人是可以伪装的,在各种诱惑危险前是可变的,所以知人是千古第一难。所以,老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内因不明的时候,弱化内因而强化外因的管理作用,靠法治、制度的透明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效率。这是三弃三绝的背后意图。
  可以看出,反对“以智治国”是走向法治,弱化人治的起点,是老子的伟大创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08: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说,老子倡导法治有些牵强,请看《道德经》的解释:

  〈五〉:正 善 治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①,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治大国,若烹小鲜②。其政闷闷,其民淳淳③;其政察察,其民缺缺④。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袄⑤。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人之迷也,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⑥,直而不肆⑦,光而不耀⑧。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①无有入无间,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经,无形的东西可以进入看似没有间隙的东西里面。②小鲜,小鱼也。这里的重点不在什么是小鲜,而是烹饪的方法。简明持久是特点。③闷闷,无所察别,不常更动。指政治宽松,一致。淳淳,淳朴,淳厚。④察察,苛察,严苛。缺缺,缺德,狡诈。⑤正,定准,标准,妖,怪异。⑥廉而不刿,廉,棱,锐利,刿(guì),刺伤,划伤。⑦肆,申也,放肆。⑧耀,耀眼。⑨什伯,十百,言其数多,是编制军队人数的方法,什伯之器,指军队是强力的维护国家的力量,引申指管理机构、政令条文。

  释文:
  水是天下万物中最柔弱的东西,但万物中无不靠水而生存,万物也没有可以阻碍水的运行的。无形的东西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东西里面,以此我理解了无为作法的益处。不言的教育方法的效果和无为无不为的效果,天下都想达到这种程度,以之做为努力的目标。因此,圣人才会以无为之法处事,以不言之法来教导人。
  治理大的国家,就象烹小鱼一样。如果政令宽松,不轻易改动,则人民会长久自化,民心会逐渐淳朴淳厚起来;如果政令苛察多变,条文众多,民众反而会琢磨政令的漏洞,钻政令的空子。如果政令没有固定的标准,那就会混淆对错,正奇不分,善的也会受到质疑。因此,政令一要宽松,二要持久,三要有威信,有力度。如果没有力度,犯者不惩,那政令就会形同虚设。就像人如果不知死的可怕,你用死刑来警惧也不会有效果,如果想让人都知道死的可怕,就要将犯法的人抓起来依法处死,谁还会以身试法呢?使民畏法如畏火,则法可行而且是对人的真正保护,人们不了解这个道理,也不是短时期形成的错误认识。因此,圣人以身作则,才会方而不割,坚持自己的操守,但不会与政令相抵触;廉而不刿,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但不会采取有损德行的方法;客观公正的同时又能顾及适用的范围;让人尊敬但又不会超越政令的尊严。
  治理大国,贵在以正为主,而小国人少则应以民风淳朴,安居乐业为重点。如果能达到既使有政令条文但没有使用的机会;能让民众重视死亡而不迁移到远方去居住;虽然有船和车等大型运输工具,但没有使用它们的处所;虽然有盔甲兵器,也没有必要陈列出来显示实力;能够使人民复回到结绳记事而无狡辨的程度,在民风淳朴上是很大的成就了。在物质生活上能够吃好、穿好、住好,在精神生活方面尊重风俗习惯。这样自给自足,自得其乐,就不会为追逐名利而远行,既使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都能听到,而人民终身也不会因为匮乏而需要交易的往来,更不会有叛逃的现象发生。这就是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了。

  理解:
  治大国,若烹小鲜。渔民用湖水煮鱼,只加一些盐来调味,火候到了就是美味,简单淳朴、实用。治理大国人多,政策简明易懂,稳定长久是长治久安之策。执政者想要达到什么效果,自己要先能达到这个标准,自己奸诈却想要民众淳朴,是不可能的。
  设置规则的作用在于区分“正奇”,这个“奇”字需要探讨一下。区分“正邪”好理解,比如犯罪行为的惩处,“奇”字应该比“邪”的范围要大一些,如同道德和法律所界定的范围类似,缺德不一定违法。老子强调“奇”字,注重的是国家利益、政府威信不容损害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下冯梦龙《智囊》中的论述来开阔一下视野。

  《智囊 •上智部•太公 孔子》太公周初(前1128~前1015)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相传《阴符经》就是太公所作。

  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冯梦龙评:齐所以无惰民,所以终不为弱国。韩非《五蠢》之论本此。)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夫子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冯梦龙评: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孔子下狠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盖为后世以学术杀人者立防。
  华士虚名而无用,少正卯似有大用而实不可用。壬人金士,凡明主能诛之;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唐萧瑶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朱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敕日:“观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我觉得,华士被杀的原因,关键在于“人称其贤,有名声而之三,不至”,是侵犯了国家法律的尊严,而且华士连这个大是大非都看不出来,贤在哪呀?而且有名声在外,还说什么好我无事;我无欲之类的鬼话唬谁呢?
  所以,庄子、阮籍之流不足论也。
  政府,金钱与暴力是三大力量,成就事业与政府唱反调是不明大势的表现。圣人更要以维护政府的威信为第一。所以说,庄子、阮籍之流不足论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1 10: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18-8-11 17:17 编辑

楼主的论据不足。凭什么说楚简本《老子》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众人对老子的误解深矣,远矣。用现代白话文的字义解释《老子》,必然是谬误百出。《老子》“不上贤”中的“贤”字之义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贤能”,老子明确说“正善治,动善时,事善能”,这不是推崇贤能是什么?对“知”、“智”等字的误解亦然。
其实对《老子》的每一个误解,都能在《老子》中找到反驳的句子。不要被81章的分章迷惑而断章取义。没有系统的研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我欣赏楼主在另一帖中的观点:
迄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本的原因,是没有参破老子故乱其辞的传承手法
但不同意楚简本是篡改本的说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8: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gz64 发表于 2018-8-11 10:18
楼主的论据不足。凭什么说楚简本《老子》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众人对老子的误解深矣,远矣。用现代白话文的 ...

《老子》“不上贤”中的“贤”字之义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贤能”,老子明确说“正善治,动善时,事善能”,这不是推崇贤能是什么?
-----------------------------------------------
欢迎光顾:
1:《老子》的想法要深一些,不仅看到贤能的正面作用,也要看到怎样正确选拔能人的问题,既要选的出来又要服众,不引起负面效果,就要使得人才所【显现的能力】和【职位相当】,不上、不下正合适,因此以贤定职是根本。


2:理想的制度设计,应该是排除个人素质的影响的,谁只要按制度、程序都可以办好事情,如同依法治国一样,是制度完善为主,人才培养为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08: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是在“以己解老”。老子谈到了“大象”(理想的社会制度),但不是楼主猜测的那样。老子对“大象”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只是散落在不同的章节。这里的“不上贤”也是如此,老子有系统的解释。不复原《老子》,就得不到《老子》的真谛。不研究楚简本《老子》,就不能复原《老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0: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gz64 发表于 2018-8-13 08:47
楼主还是在“以己解老”。老子谈到了“大象”(理想的社会制度),但不是楼主猜测的那样。老子对“大象”进 ...

先握个手!
能在《老子》需要复原上取得一致,是大的、难得的基础。
我的复原是以王弼通行本为基础的复原的,请参考:
国学复兴网»国学复兴文化论坛›国学复兴›道学参玄›《老子集成》还是《老子集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2: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老子》复原结果,只有把“有物混成”作为开头的做法是对的,后面的便全无章法了,还是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通行本为基础是不行的。通行本错误太多,把很多对复原《老子》有重要价值的文字弄错了,看不出段落间应有的联系。再者,通行本是明显的篡改本。《老子》中有体系结构的提示,只是提示句也错乱了,要先行修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5: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8-8-13 15:25 编辑
chengz64 发表于 2018-8-13 12:00
看了楼主的《老子》复原结果,只有把“有物混成”作为开头的做法是对的,后面的便全无章法了,还是犯了主观 ...

想整理复原《道德经》,要有个提纲,而《阴符经》就是这个提纲。

复原了《阴符经》可为复原《道德经》指路,之后,再以成果判定谁更主观了。

先搜索:《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6: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18-8-13 16:11 编辑

举个通行本不行的例子,通行本中有“常有司杀者杀”,句子不完整,什么意思?让人莫名其妙。其实,帛书甲本作“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 ,通行本脱句了。加上通行本中把“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斫。夫伐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中的“伐”改作“代”(从帛书乙本开始就弄错了),就与老子本来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了。

关于复原的问题,早在19世纪的德国学者维多•冯•施特劳斯1870年出版的《老子》译本,已经依托传世本作了复原工作,可惜我找不到其著作。未知国籍的西方学者Steve  Thomas在其译本中也提到《老子》中多数章节都是由不同主题内容句子拼凑起来的,意思并不连贯,逻辑是混乱的。可惜的是,中国学者就少有这么敏锐的嗅觉了,很少有人提到这个问题,多数学者只是一味地按照章节施注。尹振环先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对帛书甲本《老子》在传统分章的基础上,继续细分为123章。但从尹先生的著作中可以猜测出他是反对复原的,因为他说帛书甲本《老子》是“天赐正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09: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8-8-14 09:57 编辑
chengz64 发表于 2018-8-13 16:09
举个通行本不行的例子,通行本中有“常有司杀者杀”,句子不完整,什么意思?让人莫名其妙。其实,帛书甲本 ...

谢谢探讨:

1:《子》内就有提纲,何必从《阴符经《老》找提纲?
------------------------------------
想复原《老子》,要看看他学习过什么,与什么人探讨过什么问题。因为《道德经》是乱本,而他和别人交流时不会混乱,是一个主要突破口。如孔子世家记载的向老子问礼,如老子之前的大师管仲、在之前的姜尚,尤其是姜尚《阴符经》可以说是《道德经》的总纲,我就是从此进入复原的路径的。


《老子》本身就有提纲???请先生说说。


2:通行本5000字最全,而且经过历代文字校正,是最基础版本。其他的不是不全,就是文字错漏的太多,帛书甲乙是摘抄本,郭店竹简本是儒家篡改本,都不足为凭。


3: 现在学术界有些人认为《阴符经》是伪经,但是依据却不是从理论本身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的,而是因为年代或是作者的问题难于考证,这个不能不说是训诂学的一大偏差!当然,这么判断也可能是因为判断者本身就不能理解经典义理的原因。可是,即便单纯从文献、出土物证的角度考虑,也不能作出《阴符经》是伪经的可信结论。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於齐,而习之於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於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如果说《史记》是文献资料的话,那《阴符经》乃潜藏密契之事者也,太公著。 而唐李荃得于嵩山虎口岩石室中,著名乃为道士、大魏真君、寇谦之所藏,乃传。这个不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出土物证么。


4:将《老子》整理为120多章,那还是一篇文章吗?只是语录而已。这可是与整理复原背道而驰了。
5: 三:不敢为天下先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天地之间,其犹橐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非乎?故至誉无誉。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9 09: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楼主的复原结果,能看出“常有司杀者杀”是什么意思吗?楼主是否也同意陈鼓应老先生说的:"经常有专管杀人的去执行杀的任务"?或者已故任继愈先生说的”经常有专管杀人的去杀“?难道后面的”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者,稀有不傷其手矣“是在讨论专业刽子手和非专业刽子手的技术水平问题?这一段文字和”不敢为天下先“有何联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15: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gz64 发表于 2018-8-19 09:09
按照楼主的复原结果,能看出“常有司杀者杀”是什么意思吗?楼主是否也同意陈鼓应老先生说的:"经常有专管杀 ...

管理的有效程度取决于职责划分的明确程度,不要越俎代庖。


领导者要做幕后英雄,不与民争功,是【不敢为天下先】。


释文:

宠辱都会有受到惊吓一样的感觉,应该重视最大祸患的根源就是总是考虑自身得失。为什么称为宠辱若惊呢?因为宠爱是上给予下面的奖励,主动权在上面,因而得到也会不安,失去更会惊恐,因此称为宠辱若惊。为什么讲贵大患若身呢?我们之所以会有顾虑,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因而也会带来荣辱得失,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或能完全置之度外,那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因此,最重要的是将自身得失融入到天下大事之中,而不计较自己荣辱,那就可以承担管理天下的责任了;能够以爱护己身的态度对待天下,就可以将天下委托给他治理了。
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能长而久呢?因为它们从不为自己考虑,所以才能长生。因此,圣人才会因为谦退居后而能占先,置自身于度外却可以保全自身。难道不正是因为他们无私,所以才能成就他们自己吗?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宗主。所以,圣人终日行动也不离开物资保障,途中虽然有佳境美景,也超然不为所动。而作为万乘之国的君主,怎么能够不坚守社稷,而轻举妄动呢?轻率必然会丧失根基,妄动则必然会失去主宰。所以讲,静胜动,寒胜热,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最高明的管理者,人民只知道他的名字;其次,是亲近他,赞美他;再次,则是惧怕他;再次,就是侮辱他,看不起他。
天地养育万物,云行雨施,就象风箱的作用原理一样,不发挥作用时,空虚而莫测高深,而一旦使用起来,就会因其作用而明白其底细,越用越会明了。作为一个管理者,宜保持高深,这样才会保持威望,因此,要反用橐蘥之理,兼听兼取,做最后的总结发言者,因而总是显得游刃有余,轻易不先发言。当事情成功之后,百姓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功劳。这也是管理者所希望达到的效果。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是觉察不到的荣誉。
重视民众居住安稳而不轻易迁徒移民;尊重民众生计而不强行干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等值,人际关系的压力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管理者能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就会拥戴他。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就像民众相信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不会区别贵贱,而普施恩惠,公平对待万物一样。真正的威信,源于民心的爱戴,而不是压服、畏惧。民众如果不是因为畏惧权威而服从管理,那就是真正的威望到了。
管理天下,要各司其职,各职其事,不要越俎代疱,那样会引起不满情绪,自取其辱。例如,杀人应由司职者进行,如果你来代替他,就象代替木匠斫木材一样,很少有不伤到手的。
因此,做到不敢为天下先,就不会有荣辱、利害、贵贱等情况烦劳其身,所以被天下人所推重。

理解:
一:不敢为天下先,是绝圣弃智、不尚贤原则的具体实施。除了最高管理者要做幕后英雄之外,对于人才的管理具体办事者之间的区别,也要分析一下。
敢和不敢的理解:一般将人才分为:善于用人的管理型善于办事的实干型两种。敢争天下先总体来讲,更侧重于办事能力的开拓精神和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的培养;不敢争天下先则侧重于用人的智慧、管理的艺术,细分起来有三个层次:

1
:敢为天下先
1):同级办事者之间的能力培养;
2):同级用人者之间的能力培养;
3):同级管理者之间的理念创新。
这里解释一点,同级管理者是指总负责人,如曹操和刘备之间的竞争,理念创新指可以用剥皮实草的警示作用,也可以用高薪养廉来构筑堡垒。

2
:不敢为天下先
1):抓全局的人和抓具体的人之间;
2):用人者和办事者之间;
3):人主和善用人的人”“善于办事的人之间。

总体解释一下,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做好服务,不能争功、争名、争利,要甘为人梯。这样以服务来赢取民心是睿智的做法。诸葛亮事必躬亲,实质上只是一个高级的办事员,与用人的艺术不搭边;曹操二者兼半;刘备是用人的高手;刘邦是高明的人主;项羽只是一个实干型的闯将而已。老子讲心善渊,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配天,古之极。

《道德经》之所以迷人,就是因为老子看问题总是要更深一层的原因。由此,请您再反思一下慈、俭和孔子的区别;天、地、自然之道和诸子百家的区别,会有更高一层的收获。
二:橐蘥
天地之间,其犹橐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风箱摆在那里,显露的只是空空的壳子,莫测高深,而一旦使用起来,人们就会了解它的底细,知道有无相生的道理,更能认清虽玄妙,但可以从作为了解的渠道。天地之间,道与万物的关系也是如此。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作为一个统治者,自己的真实水平不宜轻易显露,要保持深沉、浑厚、高深,才能利于保持威望。因此,要借鉴橐蘥之理,反其道而用之,兼听兼取,博采众长,作最后的总结发言者,那时的决断才会方案切合实际,而方法才显练达,是为人主高明的作事策略。
三: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参考《管子·牧民·四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1 10: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18-8-21 11:01 编辑

请问楼主是如何得出【不敢为天下先】就是“领导者要做幕后英雄,不与民争功”的结论的?这是老子的原意还是楼主的发挥?现在解读《老子》者常犯的错误就是脱离文本解老,才出现五花八门的解释。类于丹的解释,看似洋洋洒洒,实则空洞无物。借用《庄子》中老子批评孔子的一句话:“大謾,願聞其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09: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gz64 发表于 2018-8-21 10:34
请问楼主是如何得出【不敢为天下先】就是“领导者要做幕后英雄,不与民争功”的结论的?这是老子的原意还是 ...



“无为”的实质就是“甘为人梯”《道德经》属于社会科学管理领域的内容,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直接理解是:”君子不注重具体技术的学习,而是注重人的管理的理论学习,也是社会管理科学的领域问题。

  1: 老子、孔子和庄子对无为的理解一样吗?

  答:从老子《道德经》来看,无为就是消灭了管理痕迹的作为。“无为”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是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式来掌控事物的发展趋势,就是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二是在推广这种方法时的方法或心态,“无为”暗中掌控关键要素,不露痕迹地做好“太上,下知有之”幕后管理者的工作,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的效果。甘为人梯是无为的实质,也是社会科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从《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认为“无为”是厚德所起到的示范作用,是因为先前威望的积累使自己成为了众人的表率,受到崇拜之后还要不要做事,从孔子的话音来看,无为只是端坐而已。
  看起来孔子和老子的理解不一样,老子无为是消灭了管理痕迹的作为,而庄子是消灭了管理内容的不为。后世庄子和孔子的理解类似,都是表面的错误理解。


  2:怎样分清楚有为、无为,做为与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的区别?

  答:有为,无为是方法*论的范畴,如刀一样只是锋利与否的区别,建功还是犯罪在主体。无为、有为是方法,而“作为”是方法所取得的“成绩”。抓鱼,有用网的,有涸泽而渔的。鱼是“作为”,而不同的方法有“有为、无为”的区分。有没有成绩是做为;取得成绩的方法分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的方法分为有为和无为。
  “无为”和“有为”区别的实质,在于对人性的尊重程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怎样简单理解“道德仁义礼法兵”的问题。如果我们想在冬天也能生产新鲜蔬菜的话,关键就是要控制温度的问题,塑料大棚的做法就是“法天道”的做法。 如果,是用“德”的方法的话,就是用 塑料大棚的成果来默默吸引别人;如果,用“仁”的话,就会主动推荐自己的做法,希望别人接受;如果,用“义”的话,就会搞民意调查, 利用舆论的力量来推广自己的做法;如果,用“礼”的话,就会制定成规则,要求别人仿照执行;如果,用“法”的话,就会制定奖罚制度,来推行自己的做法;如果,用“兵”的话,就会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做法。。。。。。

  因此,《老子》将用“道”的方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默默的吸引他人,属于“德”的方法。如果用主动推介这种效果的做法,就是“仁”,就是老子认为的“有为”了。
  “仁”,无论做的怎样好,也比不上“道德”的层次。毛病就在于“仁”的主动性上,这个“主动性”无形中,会有低估别人智商的嫌疑,也就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这方面明显的例子,就是孩子的叛逆期为什么产生的问题。我们的父母就是过多的指导、操劳造成的,也就是“爱”的不当造成,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培养,抉择权利的给予,指令性太多,参考性的太少。只做了好家长而没有成为孩子的平等的好朋友的缘故。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儒道的本质所在,也是《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的原因。而“不仁”,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认为你就是泥偶土狗,是空罐子,给你灌输什么思想,你就会有什么思想。指挥棒指向哪里,你就会朝向哪里。因此,即使是出于爱心,这种灌输式教育,是另一种意义上对智商的践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这个意思,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人为通过制造矛盾来引起竞争的话,只是利用人们的欲望,而忽视人人也都有精神境界的话,也是一种无视人们智商的行为。这也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本意。再进一步讲,真正尊重百姓人格的话,就要使百姓获得最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连圣人的引导作用也要隐藏起来,做幕后英雄才是最慈悲的做法,也就是“太上,下知有之”的意思。



  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为”的理解,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下的推导,而“法道”的重点在于将“道”对“自然万物”的掌控方法,运用到对“事业”的掌控上。
  有学者认为“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为,而没有突出主动掌控这个关键来;而“有为”是具体办事者的工作,或者将 “强为”等同于“有为”,这样的理解完全没有揭示出老子道学的睿智来。

  3:无为,中庸,中和,中行的理解

  孔子提到中庸的说法在《论语·雍也第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首先,中庸是一种品德,而不是一种方法;其次,对象是“民”,而不是“人”。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说文》:民,众萌也;《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种品德是一种适度的平常心,也就是“安分”是百姓最好的品德,而不是指士大夫以上人的品德。这些人应该是“仁、智、勇”,要“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论语·学而第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例证。


  中行:《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可见“中行”是一种方法,合适的方法找不到的话,可以参考“狂者”和“狷者”两种不同的做法,两者融合,既不激进,又不过分保守,则可以获得比较适中的方法。见《论语·子罕第九》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中和:《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中和”是一种能力,正确的时机,恰当的方法是“中和”,是哲学上讲的那个最合适的“度”。

  后世的《中庸》实际上是“中行”“中和”的集成,而与《论语》中的“中庸”的意思还是有很大出入的。今天,我们先认识一下来源,但依然延用《中庸》这个称谓。

  中庸,作为儒学的精华,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大框架,就是高低两条线:一是“孝”这个基础;二是“仁”这个追求。这个大框架,表明了儒学治国之道的本质就是“秩序”,《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儒家善于守成的实质,也是维护这个“秩序”。

  从儒学的实质,可以看出“中庸”的本质。也就是说“中庸”的大前提是保证现有体制的运行,而不是打破它,最大程度只是改革完善它或者是“清君侧”。在这个前提下,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维持运行,是“中庸”的主旨。

  而“无为”则是首先着眼于“平台”的搭建,是体制的创立者。而在具体过程中,如果有问题时,也首先会反思体制方面的漏洞。如果不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则不加以干涉,而由事物自己通过阵痛、调节来度过难关。


  “无为”是根本方法的选择,“中庸”是方法执行中的方法。如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如果是针对金融机制 改进的,就属于“无为”的范畴;而通过平衡各方利益提出资金救援,帮助度过难关的,属于“中庸”。他可能会暂缓症状,但是会干涉市场公平竞争,也解决不了机制上的问题。中庸,实质上是一种谈判中平衡各方利益的技巧,高明与否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有发言权的人是些什么人;二是最终妥协方案是根本方法还是权宜之计。

  推行任何一种政策,都有左中右不同的做法,这时走中间道路是阻力较小的一种,是一种智慧,在这方面“无为”和“中庸”的选择可能是相同的,但是,“无为”更侧重于“常态”而不是随时就势宽猛交替,常态是“正”,不能因为民愤大、影响恶劣、长官意识就用“重典”侵犯法制的尊严。无为也更关注环境氛围的营造,注重水到渠成的效果,强制协调、积极协调和自动协调的含义不同,也就是“孔子言为中庸、老子言不如守中、墨家言执其两端拟守其中”之间的微妙关系。
  虽然,儒家也探讨过“无为”的问题,如《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泰伯第八》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但是,儒家理解的“无为”更多的是因为管理者“身正、德高”而产生的不令而行的效果,而不是主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法,即使孔子在《论语·泰伯第八》中说到了“人才”的问题,但是可惜的是只是停留在了“人才”难得的程度上,而没有能进一步上升到“人才”控制效果的高度上来。

  这也许是儒家总要管理者做“大头兵”,而道家则是要管理者做“教官”的原因之一吧。




  4:问:无为而无不为怎样理解呢?

  答:“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着重“无为”取得的效果,即正因为控制了道正常运转所须要的必要条件,所以虽然不干涉具体运作,也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那么“德”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侧重执事者自身的修养心态而言的,做好事不留名,不求人知,是没有名利私心的真好事。而那些根本就没有自己在做好事的意识,则是纯朴的心性才会有的状态,“无以为” 就是这样的心境。
  问:“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的内涵佛道有什么不同吗?

  答:“无为”是抓根本的能力,佛学是从这个角度说的。至于抓根本的目的是什么,那可是有方向性的差异的。具体到道学与佛学来说,《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在“ 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框架基础上的做法,是抓住规律后怎样在应用回去的做法。而佛学的“无为”则是不走这个过程,而是直接从“空幻无我”入手,破除的是整个的大框架,而进一步追究“道”之前的真相的问题。

  至于《道德经》的“致虚极,守静笃”这个保养元气的局部问题,或者道家修炼原则来说,倒是有些相通的地方。但是不能以偏概全,混为一谈。


  5:老子,孔子和庄子谁位上者?
  答:从学术角度看,老子属于本体论,孔子属于现象学。从管理层次看道德仁义礼法兵,老子尊道贵德取的是“德”,实践出真知。孔子取的是“仁”,墨子贵的是“义”,老子层次最高。
  无为是一种平台管理,中庸是一种谈判技巧。
  庄子是谬论的总集合,是学道悟道得道需要跨越的首关。

  :6::《道德经》无为 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的顶层管理理论
  老子无为消灭的是管理的痕迹,庄子无为消灭的是管理的内容,因而老子的“无为”是一种更智慧,将积极性隐蔽起来的更老练的做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原则内最睿智的做法。“无为、有为”的区别,不在于是抓全局还是抓具体,也不在于是搞人事还是搞业务,而在于将重心尽量向相对一线人员倾斜,满足一线人员的成就感、自豪感是对其真正的尊重,由此自然会迸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是一种觉察不到管理痕迹的管理。这个也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内涵,而压责任就是下属获得信任感、成就感的渠道。“无为”的实质就是“甘为人梯”,所以,才说《道德经》的无为说,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也是社会管理科学的最高境界。
  无为与中庸的区别,儒学“中庸”的大前提是保证现有体制的运行,而不是打破它,最大程度只是改革完善它或者是“清君侧”。在这个前提下,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维持运行,是“中庸”的主旨。而“无为”则是首先着眼于“平台”的搭建,是体制的创立者。而在具体过程中,如果有问题时,也首先会反思体制方面的漏洞。如果不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则不加以干涉,而由事物自己通过阵痛、调节来度过难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11: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18-8-22 15:38 编辑

人们常说“大道至简”,老子也说“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楼主的解释,让我再一次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所有不能对《老子》作一字一句的简明解释的,都是有问题的靠不住的解释,只能算是解己,与《老子》关系不大。
因循守旧的学术界漠视传世本《老子》的种种问题而不思进取,反而说该版本有多完善,真是如帛书本所言:“望(茫)呵其未央才”。体制内“专家”们对传世本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的白话文直译就出现了问题。受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熏陶的他们非但看不出这是一句哲学表达,反而罔顾语法规则,不约而同地“参考”了王弼的注解,译作“可以用语言言说的道,就不是常道”,浑然不知王弼只是在解释而不是在直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