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8|回复: 0

《泼墨仙人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5 13: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泼墨仙人图》6 Q+ ?8 c, b6 W8 o( f' c
来源:中国人物画赏析5 A- X2 f+ Z5 y

0 Y  `/ j- z% W9 S  《泼墨仙人图》(梁楷、立轴、纸本、墨笔、纵48.7厘米、横27.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Y; J) i; c& o
  13世纪之前,中国画家描绘人物,主要使用白描和工笔技法。不过,在敦煌洞穴的墙壁上,使用“没骨”技法的飞天已经开始自在漂浮。不管是她们,还是这里的泼墨仙人,全都不受轮廓线条的限制。4 a6 B! Z: ]% K: t& T% k3 s! |
  此图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的蹒跚醉态,神态夸张生动,令人叫绝。3 k6 ]  U: |" s5 z% n
  梁楷流行于13世纪的上半叶,他笔下的人物让我们想起当代的卡通漫画,不需太多精确的细节,就能直达人物内心。梁楷的笔触有力、宽阔,使用黑色洗过大片区域。他主要使用“泼墨”手法,着意给人随心所欲的印象,加之以他精心选择的核心面部特征,用更细、更干的笔触强调。在风格上,这幅无名仙人图用底端的线条,暗示,而不是挑明,人物的脚在长袍边缘之下。2 D' o1 L7 w1 L. R/ ~9 \" D9 i8 w$ Q
pmxrtim0.jpg
3 W0 w) z) ?3 `# e. T* E  摘要; K3 ]. r% z& R% [  o+ M# F' R
  中文名称:《泼墨仙人图》
& S7 z; s, N+ Z/ i+ n* l1 z  开放分类:人物画写意画绘画/ E9 {- l1 }7 I3 {
  创作时间:南宋! ?) J! I  u( }5 d9 q: e
  作者:梁楷- R+ [2 l1 g: x; L. q
  类型:纸本水墨画
" F9 J$ A& V' }  收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
, V9 J3 @& W' r/ B, f$ _& y
: Q0 R9 A8 N" l8 m' Y( t- O; x$ [  作品背景$ p" ]7 Q% J, L. F; j
  以“禅机顶相图”为主要题材的禅画,早在五代时的贯休、石恪已有所创建,构建了禅画的基本样式,指明了禅画的发展方向。
$ _' v! J( Q# g  ~: H( D  禅画的发展和文人画的发展是相伴随的,文人画一度成为主流,禅画却还处于暗流但仍绵绵不断。到了南宋中后期,画风以“形似”为尚,受到禅宗主张抛开外在形式、直指本性思想的影响,便有画家相继作出各种突破画院种种限制的努力,禅宗绘画发展到了极盛的阶段,出现了许多禅宗画师,成就特殊而卓越的,首推梁楷。五代石恪开粗笔写意之风,创立了写意风范,但他的粗笔写意只是建立了“写意体格”,还有待于丰富。石恪的人物画以粗笔、粗墨画就,衣纹和形体轮廓只写大意而已,衣纹用笔是“随意”而行,而不是跟着形体走,用墨则大笔平涂,缺少“水墨晕彰”的效果。即用笔不说明结构,用墨不说明形体。而梁楷在这两方面都有了发展。! U- a% Z: O% t2 l9 c
  在用笔上,梁楷把石恪画风发展成用笔苍劲之格,并创“折芦描”,成为人物画“十八描”的组成部分,使用笔形与质兼顾,从石恪用笔“无的放矢”中走出,使用笔和结构丝丝紧扣,通过梁楷的用笔,我们能体会出中国画是以气贯笔、写意而出。在用墨上,梁楷发展成泼墨,他的泼墨是粗中有细、细中有粗,笔墨既说明结构,也说明形体,使笔触达到了既是笔又是墨、既表形又表体,从石恪空泛的笔墨中走了出来,使中国画笔墨语言更加丰富。
! K' D) m7 ^. f  J4 T
. |2 x% Y9 Y, ~6 @6 N  作品介绍
! Z- o( G2 a" N" e# T  《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画的代表作,纸本,纵48.7厘米,横27厘米,墨画。图绘一秃顶敞胸大肚的仙人,一足出前,似在行走,但显得步履踉跄,仿佛是有些醉意了。仙人自不同常人,其衣衫不整,非以遮体,而看其脸部,眉眼鼻嘴挤成一堆,下巴胡子邋遢,似乎形象很猥琐,但却是脱尽了俗相,透出丝丝的仙气。
7 W( P; @8 w; V, w$ Q% @  全图勾笔极其简略,仅以显示局部些小的轮廓,而占画面大部之衣着则用粗笔蘸墨法依褶痕横扫,墨色淋漓滋润,而质感极强。但看画面,似乎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先以淡墨涂抹,而后在将干未干时再在肩头以浓墨破,在干后再用浓墨勾腰带。这种粗笔横扫,笔简而意到,墨色淋漓酣畅的画法,为梁楷之前所无,而且在南宋绘画由工细趋向简略的潮流中也为仅有,后人称之为“泼墨”,成为后代画家心仪手追的大写意的楷模。但是,此所谓的“泼墨”,与今天我们所见张大千创制的“泼墨泼彩”,还是完全不同的。
; t2 @& v  N) }- \  梁楷的泼墨,先用“蘸墨法”在粗笔中饱蓄浓、淡尚未完全混合的墨水,然后以手执笔,按程序疾速在画上横涂竖抹,使留下的浓、淡墨色自然渗化,似墨汁泼翻,却又留有用笔的轨迹。严格地讲,梁楷的泼墨,是用笔所致,有泼墨之意,而无泼墨之举。这一种表现力极其震撼,而又极具难度的绘画技术,历代备受推崇,明徐渭、清八大、金农乃至现在,无数画家奉若圣明,趋之若鹜。
. P- z! ~6 a6 u8 t- s8 a+ q  _2 v: C9 u
  作者简介
8 k+ M5 _8 z3 x: j) j; B2 W  梁楷(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祖籍东平(今属山东),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从贾师古学画,山水、人物、花鸟兼善。但今人多见其传世之人物画,其《八高僧故事卷》及《释迦出山图》中的树石山水,显示其山水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南宋嘉泰(1201-1204)时为画院待诏,并赐佩金带。然其性格豪放不羁,“敝屐尊荣,一杯在手,笑傲王侯”。不能忍受画院的规矩,遂将金带悬壁,离职而去,人称“梁风(疯)子”。多作释道、鬼神,有两种几乎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种是“细笔”,衣褶用尖笔作细长撇捺,转折劲利,称“折芦描”;一种是“减笔”,以寥寥数笔横扫,墨色淋漓飘逸。对后世简笔写意画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lik6ea.jpg
8 L$ k' d4 l- n! s" T, ~9 S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