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5|回复: 0

留美幼童公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4 20: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3-14 20:15 编辑 5 P* E6 \8 S! s! s  P

% w# u) q5 y- N# j3 f# ~留美幼童公案; M! G6 q) Y  n# |, U
来源:历史记忆
* e' s: u0 |% D% T- N1 g* b
! b6 k6 ^3 g/ b  1872-1875年,大清政府每年遴选30名少年赴美留学,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原计划留学时限为15年,不料进行到第十年时,留美幼童全部被政府强行召回。这一事件史称“留美幼童公案”。
9 W- U. ~2 U5 v lmytp0.jpg
  X, ?" m3 n& ~, o% q! E& }! [  中文名:留美幼童公案' Q! B7 F! D6 G, R' Z, Q
  时间:1832年
0 Q% T9 p6 r9 A  e  朝代:清
4 e# v) a+ t  ?8 J, L  A  时间:1872年3 M) d9 T( I0 ]$ ?0 k( i7 o

- J0 [& j/ N( ?- D  清末留学计划1 G+ _- R1 Y) [8 n
  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这两句话,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里说的。因为“古今未有”,所以这一计划的决定,采取了极其郑重的方式:1871年8月5日,先由曾国藩(1811-1872)和李鸿章(1823 -1901)联名,向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实际上是向垂帘听政的慈安(1837-1881)、慈禧两位皇太后会奏;太后批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复议;总理衙门和曾国藩、李鸿章对奏稿进行商议修订,9月5日,再将“议奏”呈太后;9月9日,获得批准办理的圣旨。
7 ]. n4 E/ X- W6 | zgfxp0.jpg lhz03iew.jpg 1 w( ^9 A' d+ N2 |, y/ ^, ?
tzfm2pd0.jpg 5 z5 w% H/ [. N8 W; }- R7 W! @, L
ca2ps0.jpg # t6 ~9 o  D8 V9 B5 t- w
cx2px0.jpg 0 Q$ x7 `* v. E/ [
  在奏折里,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样评价外国的科学技术:西洋军事实力的背后,有地理、数学、天文、制造等多种知识;他们重视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把学有所成的“游学”者请到学校,教授各门科学;他们把陆军和海军的建设看作“身心性命”……今天我们中国要仿效他们的成功之道,最紧迫的,是应当选拔聪颖子弟到海外留学,努力钻研,以实现皇上逐步自强的夙愿……他们的规划是:访选各省聪颖幼童,每年30名,四年共120名,分批搭船赴洋,在外国留学,15年后,按年分批回国。“计回华之日,各幼童不过三十上下,年方力强,正可及时报效”。+ h7 h# p, U" j7 ^/ ?/ \9 i5 d
  奏折对幼童留美的具体事宜作了规定:赴洋幼童学习一年,如气性顽劣,或不服水土,将来难望成就,就应由驻洋委员随时撤回。幼童入学之初,读什么书,学什么专业,应由驻洋委员列册登注,每四个月检查一次,年终汇总报告。驻洋正副委员,每人每月薪水银450两,翻译一人,每月薪水160两。每年驻洋公费银共六百两。正副委员翻译教习来回路费,每人银750两。幼童来回路费及衣物,每人银790两。幼童驻洋学费津贴屋租衣服食用等项,每年计银400两。每年驻洋委员将一年花费开单报告,“倘正款有余,仍涓滴归公”,如果费用不足,可报告要求补充。留学事务局每年的预算,为库平银6万两,以20年计算,约需库平银120万两。当时的币值,每4两银约合美金5.5元,所以驻洋委员的月薪等于618美元,翻译的月薪220美元;留学事务局每年预算为8.25万美元。
/ T) \$ o' X, \) Y2 |  曾国藩和李鸿章决定,由翰林陈兰彬(1816-1895)担任留学事务局正委员,留学计划的积极倡议者容闳为副委员。后来开放的容闳(1828-1912)与保守的陈兰彬及其继任吴嘉善(1819-1885,一说1820-1885,未找到照片)之间产生的矛盾,最终导致留学计划的夭折。- f/ T' i/ D* n/ w6 j" K# M7 ?
clb890.jpg
/ ]# }2 _7 y" |. ?6 @7 d! H; n rhfm2pw0.jpg
3 c6 s2 X  h% t  史海沉沙
/ `" y( o" O2 P% j) i0 i( k  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Z1 r5 \4 I2 U+ H) }, z1 U
  留学计划实施
: c7 [' u2 m( K2 `/ B& t2 o7 I( C  第一批幼童于公元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大陆的蒸汽火车,到达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涯。前后四批,共120名“留美幼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三万二千里,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
+ \+ B) n1 j3 H1 l; T8 L  幼童们被分配到54户美国家庭(其中康涅狄格州34户,马萨诸塞州20户)中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令美国人惊叹不已,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 r; T! f7 t; C% c% h! H  这一群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留学生。他们是大文豪马克·吐温(1835-1910)的朋友。他们曾受到美国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1822-1885)的接见。; y0 g) h. S- l7 y
mktwp0.jpg
/ j) N6 D* v6 E! X/ k glt00d.jpg
! |3 u- t: G7 b7 z8 V  幼童在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过美国式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式打扮,甚至不少幼童索性把脑后的长辫子剪掉。一些幼童受美国宗教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信奉了基督教。幼童学习西方教材,不但学到了许多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接触了较多的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这使他们渐渐地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不大遵守,反而对个人权力、自由、民主之类的东西十分迷恋。他们与美国的女孩子暗暗约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所有这些新变化都被清政府的保守官僚视为大逆不道,不可容忍,一场围绕留美幼童的中西文化冲突不可避免。9 D, h3 Y" K( b+ q
  1881年,陈兰彬奏,描述留美幼童的“现状”,并建议撤回留美幼童:“上年十一月,吴嘉善特来华盛顿面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 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局裁撤,惟裁撤人多,又虑有不愿回华者,中途脱逃,别生枝节等语……臣窃维吴嘉善身膺局务,既有此议,诚恐将来利少弊多。”& _0 V1 O% {& ~; D, g1 k# J% ]3 q, B
  朝廷将陈兰彬的回奏交由总理衙门讨论。总理衙门做出决策,上奏朝廷请求将所有留美幼童一体撤回。
/ S1 {; E* ?4 b/ I( l
- w* Y3 t# W, L% d  计划夭折1 b, P4 v4 r! B' y3 h* G% U
  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全部学生被召回国。当时,耶鲁大学的22位留学幼童中祗有詹天佑(1861 -1919)和欧阳庚(1858-1941)二人顺利完成学业。容揆(1861-?)和谭耀勋(1859-1883)抗拒召回,留在美国完成耶鲁大学学业的。李恩富(1861-1938)等则是被召回后,重新回到美国,读完了耶鲁。这群中国历史上首批官派留美学生回国后即遭到社会的谴责,当时的《申报》写到: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 m- [9 }: `$ e( |" d% \
zty242.jpg
) Y5 {: z! t5 Y  j! q6 H/ n$ i8 k oyg951.jpg
- a' S/ A) f" f( q! Y! x1 j4 v rds86b.jpg
" \% b$ j6 V4 F/ y! ?* H- o tyx0s1.jpg
& Y* X/ ~3 P4 W( A1 g" R; b" w4 @+ } leffm2gp0.jpg
& _+ R$ A- [! l4 {7 v& R3 E  归国后4 H' E* H' X( R+ h( I* C
  回国后的留美学生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的建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历经了1884年中法海战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为国捐躯。直到20世纪初,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纷纷成为朝廷重臣,活跃在铁路、电报、矿冶这些新兴产业。在外交领域,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 F/ C0 m! j% y- M
  著名留美幼童
( i9 B; z0 I. ?3 z# V, P  詹天佑:著名工程师
6 X8 b1 t7 A; j3 ]8 ~  唐绍仪(1862-1938):促成南北议和,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 A* Z) r! V" s3 K
  梁诚(1864-1917):驻美国公使,向美国交涉返还1500万美元庚子赔款
+ N" t  \9 E. y3 l' U  唐国安(1858-1913):清华大学首任校长
  R; C3 v+ h& `. g& b5 B( \  蔡绍基(1859-1933):北洋大学校长
, |- Z) V0 D4 p9 N. ^ tshyx1.jpg
# \" M$ h% n- A6 L; D( V lians1.jpg
9 o3 J, [1 |% X( _. l& Z tanggan1.jpg " d! J- \  z! X! ~
csj0c38d.jpg ' f, J: K8 \/ r0 f$ l( |2 ?9 u  i; _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