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5|回复: 0

[社会组织民俗] 四川泸州雨坛彩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5 11: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泸州雨坛彩龙
来源:泸州文化遗产

  泸州雨坛彩龙是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雨坛镇的传统龙舞。盛行于明末清初。地处泸县、荣昌、隆昌三县交界的龙洞山上的雨坛镇,自古以来就有设坛耍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习俗,雨坛乡亦因此得名,雨坛彩龙也在民间作为吉利祥和的象征,口碑甚佳,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四川泸州雨坛彩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龙舞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活龙”。
ytclp1.jpg
  中文名称:泸州雨坛彩龙
  地理标志:四川泸州泸县雨坛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号:Ⅲ-4

  东方活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清光绪十八年左右,当地艺人将原有的“草把龙”改成彩龙,到1919年,出现了第一条雨坛彩龙。自此每逢年节或婚丧嫁娶,当地百姓都要舞彩龙。

  活龙活现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雨坛彩龙的表演重在一个"活"字。表演时,要求舞龙者“动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显神色”,人与龙的情感交融一体。表演中,龙与宝纠缠连绵,使观赏者不仅从中领略到巨龙夺宝的恢弘气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中国龙鲜活灵动的生命情态及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雨坛彩龙龙体造型也别具特色,与当地建于明代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龙脑桥”的主龙头极其相似,龙头彩绘精美,其形额高嘴短,双目纵突能动,下颌开合自如,形象雄壮憨愚兼而有之。龙目纵突能动,下颌开合自如,形象雄壮憨愚兼而有之。龙身长30米,共13节,龙体浑圆灵活:龙尾是长于龙头的鲢鱼状,紧随龙身起伏摇摆,舞动之中颇含诙谐,富有情趣。
  整个舞龙表演以热烈并川味浓郁的锣鼓吹打乐伴奏,音乐紧密配合龙的表现情绪和动作速度,既有旋律的可听性,又增强了龙舞场面的恢弘气势。鉴于此,雨坛彩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龙舞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活龙”。
ytclp0.jpg
  套路丰富
  雨坛彩龙表演中套路丰富,在漫长的表演实践中,雨坛彩龙的传人们不断更新、丰富表演内容,形成了完整的表演套路和
  经典的动作造型,在连贯变化的太极图形中相继呈现“龙出洞”、“龙夺宝”、“龙拖宝”、“龙抱蛋”、“龙擦痒”、“龙叹气”、“龙滚宝”、“跳龙门”、“龙脱*衣”、“龙翻滚”、“龙砌塔”、“龙背剑”、“太子骑龙”、“黄龙滚”等数十个动作,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人们对龙的想象。整个表演以热烈并川味浓郁的锣鼓吹打乐伴奏,音乐紧密配合龙的表现情绪和动作速度,既有旋律的可听性,又增强了龙舞场面的恢弘气势。鉴于此,雨坛彩龙获得了“东方活龙”的美誉。

  传承发展
  泸州雨坛彩龙历史悠久,是地处龙洞山的雨坛人设坛耍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圣物,曾多次参加全国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并于1985年,被国家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新中国建立后,雨坛彩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曾参加四川省民间舞蹈比赛获得殊荣,并参加了在京举行的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汇演。
  以艺人罗银坤等罗氏兄弟为代表,构成了雨坛彩龙的传承人系统。在当代,这个传人系统大大拓展,不仅有一批青年人加入,而且重庆、铜梁、成都等地还派人来学艺,雨坛彩龙的流布区域由此得到了扩展。时下,雨坛彩龙同样面临新时代的挑战,急需建立保护和传承机制。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泸州雨坛彩龙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