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4-7 15:05 编辑
& z2 c- B d& C( a' z' P) f: K+ x
) I+ b+ B4 n1 ^8 Z4 S2 O' N# V: w四川迤沙拉彝族村
" ^$ w: z+ T7 @2 u6 _2 z来源:村村乐& k4 c/ N1 q$ c9 a) _
0 ]- d4 m0 a8 ]6 G3 z) ^( R 彝族第一村,迤沙拉村!
0 a' |! J+ A# u) W6 v 都认为彝族集聚地是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地处攀枝花不远处的迤沙拉村就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看法。
y; D$ X7 Q7 F& b6 m1 K" c 迤沙拉村被称作“中国彝家第一村”,村子里96%是彝族人,拥有600多年的历史文化背景。 M# a6 K% W8 n! e3 `
这里有600余户人家,其中大约有70%人家集中居住在一处小山坡上。; G p0 P9 V h+ p
修建着相似风格的苏皖民居木瓦房,错落有序,高墙深巷,与江南小镇颇为相似。
' g3 n0 ?, h8 Y8 { 房屋户型一般以小四合院为主,均属土木结构,板筒瓦屋面,细部多有板壁装饰、木刻雕花,做工精细。这个古朴而神秘的彝家村落,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 }( K) s) Z; C8 b) S
凭着她古老的深山民族历史文化,吸引着世界探寻的目光
( d- J X, u# u6 Q7 X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完全改变了整个模样。虽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足以使人耳目一新。
; o1 R/ ]; U: }7 r7 u8 s% ~* w 迤沙拉村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客栈,也是司马相如(约前179-约前118)、诸葛亮(181-234)曾经来过的地方。
7 t3 Q, {. O8 U& n
# J6 J: G. ~) X3 a0 }+ e
' c. R4 F- e, |1 U, s H$ L 这里应该有很多古遗址,但是由于新的建设,文物部门缺乏权威性,使得很多古迹渐渐破坏消失了。( b f. z* x& F, m7 Z# B
迤沙拉村,基本还是在原址修复,据当地人介绍还是原来的模样。
' f5 Q2 |7 j2 W) m 在四川丰富的旅游资源里,很少人会注意这个地方……二千年来,作为南丝绸路上必经之地,迤沙拉阅尽古道沧桑。
" |( S: }2 j/ v. g, c2 z+ x 现在去迤沙拉村,年轻人不多见了。都和很多农村一样。见到的多是老人。
" r: A, }. e$ J0 R( p 返乡的青年、中年、企业家,乡村欢迎你们回村,父母亲等待你们回家,“返乡互助”助你一臂之力。你们回家了,乡村才有希望!% d Z) d+ P8 e4 a8 n8 p3 t
% K: J( y' ?- ]- H8 h( e7 M# ]
3 x* F) k& a+ ~% M$ e |; c! F8 D
0 @: Z8 L% R2 a2 l' N
@" w) s6 T+ K0 H- I& {
+ l- }$ W$ Q o: l8 m. A
v ~, p) V K. v
/ C/ y v; M" w1 y9 o( u5 f! W
) i. x9 a( W; M+ O4 l
6 N: L1 Q( @+ t9 l$ `$ O m2 o
7 f6 F5 n4 u7 [* M# e
7 u2 { Z% E/ @! f6 ~, T) O7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