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4|回复: 0

[各地风情]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1 14: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来源:江山在线

  这是一首歌,一首村歌。
  的确,听到这首村歌,纯属偶然。
  那是2009年的一天晚上,一帮文友相约在一家小餐馆聚会,边吃边聊。正当大伙聊兴甚浓时,一位留着小平头的中年汉子推门而入。串桌敬酒,这很正常,但他这一出现,却打断了人们正聊着的话题,让人心中多少有些不快。谁知,他敬完酒,将杯子往桌子上一放,人往后一退,比划着双手说道:“各位朋友,这样好不好?我给大家唱一首我们的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真心欢迎朋友们到大陈村做客!”嗬嗬,敬完酒,还要“敬歌”,且敬的是村歌,这让人们大为错愕。且看他,在一阵掌声后,军人般地挺起胸,微微地昂起头,表情很是“入戏”地亮开了嗓子——

  轻轻的在风中翻转,
  香香的在碗中盘旋;
  美美的和着我们欢笑,
  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
  遥远的从徽州迁来,
  落户在大陈的山间。
  祖宗殷殷的叮咛和嘱托,
  就像这浓浓的大陈面。
  妈妈的慈爱游子的祝愿,
  浓缩进芳香可口的大陈面。
  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
  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伴随着我们一年又一年;
  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
  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

  歌声毕,仔细一瞧,竟然发现他的眼眶里噙着泪花。停了数秒,大伙起劲地鼓起掌来。显然,他的“演唱”非常成功。在场诸君,纷纷响应邀请,去过大陈村的说“一定再去”,没有去过的也当即表态说“一定去看看”,看看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位“演员”叫啥?在场大半人都认得。他叫汪衍君,是大陈村的党支部书记,媒体上出现过此君的大名。一个村支书,竟然在众多文人面前“串桌敬歌”,着实有些意思。
dcm802.jpg
  歌里所唱的“大陈面”享有口感滑、耐煮、不糊、隔夜不粘的美誉,由于生产地点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县级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而得名,迄今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加工历史。江山大陈面因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筋滑爽口享誉四方。近年来,随着大陈面声誉鹊起,销量大增。
dcm852.jpg
dcm812.jpg
  一晃几年过去了。这期间,汪衍君唱着《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走进了央视,走进全国村歌大赛演唱会,最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成了“中国村歌和谐之星”。伴随着他深情、悠扬的歌声,《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也从2800多首村歌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村歌十大金曲”之一。在长沙,汪衍君走进湖南卫视,畅谈“用文化管理村庄”的理念,当然少不了要在现场奉献《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在杭州,作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得主,他走进了灯火辉煌的颁奖晚会,面对现场直播的电视镜头,又端出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又说又唱地在舞台上表演了7分钟——这可是一项殊荣,因为其他10位“金牛”只说了几句话。有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他这个村支书真是牛!
  看有的媒体评论说,这首村歌“已经红遍了半个中国”。全国村歌大赛主办方之一的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对这首村歌及其演唱者更是情有独钟。协会法人代表兼秘书长王香珠十分动情地对汪衍君说:“这首歌太感人了!你是中国9亿农民的代表。我们的活动刚开始,我希望下一次比赛还能看到你这个人,还能听到你唱的歌。”著名作曲家、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原会长、名誉会长张丕基甚至这样说:“我当了几十年的评委,没有一首歌让我记住的,但这首《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确实让我感动,让我忘不了。”
wxz06b14.jpg
zpj2p0.jpg
  “说过头话了吧!”有人想。然而,更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是,中国大众音乐协会还做起了“过头事”。当来到心仪已久的大陈村时,看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汪氏宗祠大门,赫然立着一块大石头,上书7个红色大字:“中国村歌发祥地”,下款正是“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反正那块石头连同那响当当的光荣称号就在大陈村落地生根了。不过,把这话说给《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的词作者何蔚萍听,她倒是郑重其辞地为大众音乐协会“辩解”:“发祥地和发源地有所不同。发源地是某件事最早在这里出现;发祥地是某件事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发扬光大。”如她所说,这块红字大石落在大陈村倒还真是“落”得其所。
dccs90.jpg
hwps1.jpg
  诚然,大陈的村歌不只这一首,最早的村歌也不是这一首,“处女歌”是另一首,歌名叫做《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说起“处女歌”的诞生,演唱者汪衍君两眼发光,津津乐道。
  汪衍君是2005年当上这个村支书的。在这之前,他穿过4年的军装,在杭州做过4年的生意,生意做得还挺不错,还赚了钱正筹划购房,做着永久在杭城生活的美梦。“天降大任于斯人”,是因为这个古村落多年来“古”得缺乏一种生气,选村官的村民与管村官的官都强烈希望他这个见过世面的能人回村撑起一片天,给古老的村落带去新的生机、新的希望,来个旧貌换新颜。
  “不要说我是个穿过军装的党员,党的组织关系还在村支部,”谈起当初的选择,汪衍君这样说,“就凭我是个大陈村人,我也不能不回来。做人不能忘了祖宗,忘了根。说到底,是生活在大陈的爹妈把我带大,是大陈的水土把我养大,村里需要我,我能不回来吗?”
  是啊,汪衍君是个重情义的人!
  他深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在他的眼里,大陈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那成片连群的徽派古建筑,那纵横交错的斑驳青石路,那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汪氏宗祠,无不向人们展现着古村落的文化魅力。然而,让他痛心疾首的是,某些传统文化不但没有推陈出新,反而在不断演变中变味了。比如说吧,每年庆贺秋收的“麻糍节”,简直变成了比吃喝、比排场的一场大赛,谁家的客人请得多,谁家的吃喝最热闹,谁家的面子就大,谁家的势力就众,让人觉得俗不可耐。
  汪衍君与“村两委”的伙伴们“共商村是”,决意引导村民让变味的“麻糍节”来一番脱胎换骨,化腐朽为神奇,变庸俗为高雅。于是,“麻糍”的后面加了“文化”二字,叫做“麻糍文化节”。自此,传承了数百年的传统节日,有了舂麻糍擂台赛,有了村民排演的威风锣鼓、民间座唱以及歌舞表演,有了村民评出的好媳妇、文明家庭表彰仪式,有了土特产展销与风味小吃品尝的摊子,也有了古村落的参观旅游“节目”……
  “第一首村歌,莫非也与‘麻糍节’有关?”有人问。
  “有关。”汪衍君兴奋地说,“我当时的想法是,做文化方面的事,应该多问问文化界的名人。结果,非常幸运地‘问’出了我们大陈村第一首村歌,哈哈哈……”
  说来也是一种机缘。在“麻糍节”中小试牛刀、初尝甜头之后,汪衍君不断拜访本市的文化名人。2007年的一个夏日,他有些冒昧地敲开了“问计对象”何蔚萍办公室的门。何女士早在1986年,在文学报上发表1200多字的处女作《风雪夜归人》,得到了著名作家茹志鹃的公开好评,然后被数十家报刊转载,收入许多集子,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介绍到国外,因而一时蜚声文坛。此后,她不仅杀入文坛,还步入政坛,在江山市政府副市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0年。不过,此时的她,已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办公室里呆了半年多。比起之前,她的工作生活似乎更为从容自如。汪衍君推门进去时,她的电脑正放着音乐呢!
  “喔哟,这首歌真好听!”汪衍君平常爱好唱歌,是个蛮有音乐细胞的汉子。上高中时,他读的是“文艺班”,和著名演员何晴是同校的上下届同学,在校读书时彼此挺熟。大陈村办“麻糍文化节”,他还特意打电话请何晴到村里友情出演呢!此刻,听到电脑里响着音乐,他就饶有兴致地问何蔚萍:“这是一首什么歌?”
  “《青青的香榧林》,歌词是我应邀为诸暨写的!”何蔚萍笑眯眯地说,“我第一次看到香榧林很意外,很有感触,因而自己也很乐意写。”
  “为诸暨写的歌?您写的?”顿时,汪衍君直觉得全身的热血即刻沸腾起来,试想如果让眼前的这位才女为村里写一首村歌,来丰富“麻糍文化节”,来激发村民的爱村热情,对外打造大陈村的文化品牌,那岂不是一桩全村人拍手称快的美事?于是,他压着激动的心情,以一种强烈而又恳切的请求口吻说道:“好啊,您既然能为诸暨写歌,能不能为我们大陈村写一首村歌呢?”
  “写村歌?”何蔚萍瞧了瞧这位初次见面、随口就提出要求的率直的村支书,一时真的不知如何作答才好,“村歌怎么写?我还没有写过。”
  “您诸暨这首歌都写得这么好,村歌一定也能写好。”不容迟疑,汪衍君当即一五一十地“汇报”起了大陈村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特色。
  其实,何蔚萍对大陈这个古村落应该说早已了然于心,且怀有特殊的感情。个中原因,除了她长期在政府里分管文教之外,还有另一层颇具“隐私属性”的特殊关系:其父母是在这个古村落擦出爱情的火花然后定下终身的——当年,这对有情人都在江山初级师范学校里读书,而这个学校就是大陈村当年的萃文书院。因而,听了汪衍君的请求与“汇报”,何蔚萍最终愉快地答应“试试看”;嘴里说“试试看”,心里则很快进入“创作状态”,没过几天,这首后来被评为“全国村歌十佳作词奖”的大陈村“处女歌”歌词就呈现在汪衍君的面前了。
  “踩着青石的小径,穿过碧绿的荷塘,我们听到书声依然响起……”汪衍君定神一读,觉得浑身爽透。《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讲述了大陈村深厚的文化积淀,描绘了一个充满书香的村庄,展现了一个十分迷人而令人向往的地方。
  请谁作曲呢?《青青香榧林》的曲子悦耳动听,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首歌的曲作者张全武。然而,才华横溢的张全武为《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先后谱了两次曲,却没有让自称“乡巴佬”的演唱者汪衍君满意。于是,何蔚萍想到了对大陈村非常熟悉的江山市婺剧团作曲家陈宏君。非常巧,也非常有趣的是,陈宏君此时正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深造,与正在该院读本科的张全武同住一间房,两人朝夕相处,彼此意气相投,张全武为这首歌谱曲,他还做过誊写之类的辅助工作呢。当然,作为来自江山的音乐人,面对来自江山的村歌,他的脑子一刻也没有闲着,苦苦思索,反复琢磨,心中早有了属于自己的“腹稿”。因此,意外接到谱曲邀请时,他几乎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zhqw1.jpg
chj139.jpg
  “嗯,好!很好!”汪衍君一试唱,觉得“找到感觉了!”早些时候,他已报名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农民歌手大奖赛,参赛曲目是一首翻唱歌曲;此时离大赛时间只有10天了,他想到了“要唱自己的村歌”。于是,经过一番周折,他如愿以偿。仓促应战,他唱得不算专业,甚至不太熟练。然而,他因村支书充满激*情唱村歌而赢得满堂喝彩,出人意料地荣获大奖赛三等奖,成了众多媒体聚焦的对象……
  “对村越有真情,唱村歌就越有感情。”聊完大陈村“处女歌”诞生的故事,汪衍君这样说;同样,“唱村歌越有真情,对村就越有感情。我是这样,村民也都这样。”
  “那么,《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又是怎么诞生的呢?”有人又急切地问。
  “嗯,这个……说起来只是一种凑巧。”汪衍君似乎陷入了沉思,“其实,这一切都来自一个‘情’字。”
  2008年夏的一个休息日,已转身成为省文化厅某处处长的何蔚萍,在江山一家专售大陈面的小店门口与汪衍君不期而遇。见了面,二话没说,天性乐观开朗的何蔚萍就要他唱一唱村歌,说:“快唱给我听听,看看进步了没有!”汪衍君说了声“好,我唱给您听听”,就在店门口摆开架势,当街引吭高歌,引得众多路人驻足观看,拍手欢笑。何蔚萍听毕很开心,载笑载言,连夸“唱得好,有进步”。汪衍君一拍脑门,当即又出一题:“能否为大陈面写首歌呢?”何蔚萍一愣:“写面条……写广告歌?”
  “不!不!不!”汪衍君显得有些激动,“大陈面的特有工艺为什么能相传500多年?为什么具有‘久煮不糊,隔夜不沾’的特性?那是妈妈的一双巧手用心揉出来的……吃了妈妈做的大陈面,学子更勤奋,游子不忘家……”
  “大陈面……妈妈的面?”自己也做了二十多年妈妈的何蔚萍,不会掂不出“妈妈的面”的分量,更何况她的妈妈是从大陈村走出来的,多少也受到过大陈面文化的熏陶,因此听了汪衍君的话,一口答应“试试看”。
  真情被点燃,下笔如有神。何蔚萍回到家,当晚就写出了歌词。起初的题目叫《悠悠大陈面》,后与汪衍君、陈宏君等人一交流,题目改成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突出了“妈妈的慈爱”。
  如有神助的还有作曲者陈宏君。那天,他在电子邮箱里收到改定的歌词已是晚上10时许,然而,10时10分,他就打电话给何蔚萍,相告曲子已写好,并在电话里唱给她听,前后仅仅花了10分钟,让何蔚萍惊讶得以为他是抄现成的。陈宏君说,他一看到歌词,就想起生活在农村的妈妈亲自揉面团做面条给自己吃的难忘情景,直觉得心中的亲情真情被点燃,真的是“心在跳,血在烧”,旋律也顺着一腔热血在笔下流淌……
  是真情成就了何蔚萍的词——词写得真挚感人,也是真情成就了陈宏君的曲——曲作得优美动听,更是真情成就了汪衍君的歌——歌唱得荡气回肠。“三驾马车”,用叠加的真情,承载《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这是我大陈村之行所感受到的“真情”。
  踏入大陈村,和许多慕名前往的人一样,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吃大陈面时听到汪衍君现场献唱《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终于如愿了,且身挨着身,真真切切地看到他唱完这首村歌抽餐巾纸擦眼泪的情景。唱了数百次了,怎么还流泪?他说,他真的又想起了妈妈……
  早年,他要吃上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要么家里来了客人,要么妈妈有意奖励他,平常是没有条件吃上的。妈妈用筷子往锅里捞面,他的眼珠子便随着筷子的舞动,忽上忽下,不停地转动。一碗面条下了肚子,眼睛亮了,全身来劲了,转身看看妈妈,一根面条也没有给自己留下,最奢侈的时候只是喝一点面汤。而今,做儿子的可以变着花样给妈妈送上“儿子的那碗大陈面”了,可妈妈早带着对儿子的不舍走了,最多只能把一碗面摆到她的墓碑前了……
  啊,真情无价!因而谁都渴望真情!然而,真情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真情源于生活,源于人生。
  有专家曾经建议将“大陈”两字删去,将歌名改为《妈妈的那碗面》,以便在全国推而广之。结果,稍改动了词与曲,汪衍君怎么也唱不出原先的那种“歌味”。看来,真情,也是在特定环境下孕育出来的,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就是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改了反而不真!
dcm822.jpg
dcm832.jpg
dcm84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