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6|回复: 3

四川阆中滕王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0 2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5-20 20:48 编辑
! f. N9 g& s' B0 d7 G# {7 Z! D1 c' J0 A: f; e5 h3 `" D& e. B
四川阆中滕王阁3 m* }7 b- v7 u" W# V
来源:城市旅游6 p& F% H" ?7 h. t3 J

: E1 q5 u) h' ~3 |* w  一提起“滕王阁”,人们很自然地想起唐代诗人王勃(约650-约676)写的《滕王阁序》。雄踞赣水之滨的“滕王阁”,因“序”而名扬天下,声威古今。其实“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山东滕州和四川阆中均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三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滕王李元婴(630-684)对故地滕州的思念修建。
$ @' }7 _6 @% Q# [ wbpsr0.jpg
+ V' _6 C1 b6 [* F0 n  贞观年间,唐高祖李渊(566-635)之子、唐太宗李世民(598或599-649)之弟李元婴曾被封于滕州(今山东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此阁因王勃一首“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世的经典。高宗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省南充市县级阆中市)刺史。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
1 m: D4 R  Z* W( f. \  G lyy0iq62.jpg " N8 B8 W. A4 t! E4 K/ ]: Q% v) F
lz1ss690.jpg & ]( d9 T2 f8 t& x( l
lz0ss690.jpg : o0 V: |; Q2 o( B4 W
lz2ss690.jpg 1 x/ K1 Y0 i1 d9 a9 T' E) U2 L
lz3ss690.jpg
2 o: N; I) G9 z1 G9 t" B lz4ss690.jpg 4 |0 F0 p  a) c% ]! U( ]
lz5ss690.jpg 7 ~6 i% A1 T% F5 u9 ^2 Z" D5 N
  中文名称:滕王阁  s3 @/ D- h/ V' a
  地理位置:四川阆中
* L4 c0 |/ e( s( Z  占地面积:约400亩" m; h+ x/ j3 T5 L+ v9 r
  门票价格:目前免费5 l6 V' g/ X+ O( w0 ^7 l
  建成时间:约679年) H- v3 w' B2 K8 t6 w
  重建时间:2010年
5 R8 I( d. L3 n; R& |  其余两处:山东滕州、江西南昌- \3 b$ I1 {2 T" V9 Q; S

5 s7 i( U* c7 j$ g6 L  滕王李元婴
1 Z# ?" @) q7 e* G$ N$ L, }  李元婴,唐高祖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628-683)之叔,其母为柳宝林。贞观十三年封滕王。因从小受宠,骄纵失度,屡犯宪章。据史书记载李元婴从小就受到了宫廷艺术熏陶,在音乐、舞蹈、绘画上有一定的造就,其艺术的修养为日后修建滕王阁打下了基础。
! R- X' t' V- D; {7 `- F9 r% V ly0sp0.jpg
" I6 u  S0 K  Q lsmsp0.jpg
7 ]6 A2 U. j7 n! s) N tgz08d.jpg
4 e0 E9 F1 g5 D7 B8 o6 ?$ ~  山东滕州
4 \* X/ l8 H; E  据《旧唐书》记载,唐贞观十三年受封为滕王。李元婴初到山东滕州封邑时,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 ,在当地民愤极大。无奈之下,高宗李治只好将他贬到苏州。而他在滕州苦心经营的那些亭台行宫,则因他在那一带的名声不佳,也只好任凭雨打风吹去了,历史仅仅是将他曾经的封地叫作“滕州”罢了。* {% V* j( q0 F- R
tztwg1.jpg ' R6 V- Z# z3 q+ l, l2 u
  江西南昌' k" O/ c$ h9 j" _% X/ W: f
  李元婴到苏州,先为刺史,后转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此时,他恶习依旧。永徵四年,他又选址赣江之滨,广聘能工巧匠,修起了一座高插云天的楼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了。
" S7 Y& q; D& Q1 W  C" c0 k$ n2 W$ D twg86afd.jpg 1 t2 G4 b& U6 Q% a0 k  W' E4 x* ~) U
  四川阆中
, C; ?, o8 e( M" A  高宗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其实,这一调动是高宗李治对他言行举止的又一次警告,但他依然骄奢放纵,并没把警告放在眼里。据《舆地纪胜》记载:他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6 y# H9 o% O& ^2 J& @: R4 e( y

( h& ?' v: w( G* d. F( ?  阆中滕王阁
/ k9 ]+ a; u. w, D  阆中滕王阁为滕王李元婴镇守阆中时所建,同时建有玉台观,清以来合称滕王阁。建国后仅存部分台基及数间破屋,但岩有颐神、慈氏二洞及摩崖题刻保存完好。洞内有南宋人题记,洞外有明邵元书杜甫滕王亭子诗及杨瞻撰书颐神古洞诗四首。特别是,台基下有唐代佛塔一座,该塔为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形,正中开一船形龛,内刻一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装塔刹,刹基两层,下层有石雕八力士举托刹身。上层为六方柱,各方开一昆门,门内刻一座佛。刹为火焰纹状。石塔高8.25米,保存基本完整。今人研杜甫旅居阆中时曾游滕王阁,并有《滕王亭子》和《玉台观》诗各二首,极赞滕王阁风光的秀美和奇异,其中”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之句,为人千古传唱究,此塔即为七级浮屠,原为三座,现只存一座。
  R! Z- t# Z% I9 ~0 `. \5 }  唐代诗圣杜甫(712-770)两次游寓阆中,多次登临滕王阁赋诗抒怀,在《滕王亭子》、《玉台山》等名篇中,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的名佳丽句。9 b$ B9 o6 l4 g
df3846.jpg 5 I4 L- O) m8 S, ^# q1 N
  诗词滕王阁/ F) [4 o  m4 Z6 q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 P( h  c+ b+ D. g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r  W  L; ^% ^/ Q5 {0 g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4 Z) `- p: D% u2 a" X3 j1 Y1 D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V; W5 f5 j" l1 ]+ N  p' R' w! q

/ J0 N8 L0 p' q% [5 u! M2 _# L7 T$ G8 i  E+ f( ?& o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1: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6-1 11:57 编辑 ! G1 K5 j2 M7 Y  g, |; Y

* G5 w2 d) U  l* Y7 ~! ]+ a锦屏山公园
5 x2 }6 O8 O! S* {# R" y  据介绍,锦屏山又名阆中山、花山、宝鞍山,位于阆中古城嘉陵江南岸。在锦屏山留下历代历史人物丰富的诗章、墨宝和遗踪。锦屏山不高,树林茂密,空气清新。3 G% T7 W8 }' `1 J6 E7 T- g
jps090.jpg 8 W# t8 S& _' C3 z* u) H* Q
  锦屏山的杜少陵祠堂。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史”、“诗圣”。杜甫曾两次莅临阆中,创作了70多首(篇)诗文。脍炙人口的《阆山歌》、《阆水歌》成为千古绝唱。杜少陵祠堂展示了诗人在阆苑的游踪和情怀。
3 |' [$ E! ?2 f) [ jpsd90.jpg 3 C( v4 _- b4 z2 H4 Y! v
  阆山歌% }  l* o( M9 t0 g# D3 s0 \) f  U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W6 ]6 h- H, n) X. I1 S/ N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9 |2 t" ~/ T0 h+ n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A& j& \5 S% m* i% W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G4 W  B9 s" u: {& {7 p& ^
/ r0 Q/ x3 ^0 ]; @' x! a0 a
  阆水歌  V- U2 j% m0 j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 i8 E" |5 Q4 e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Y+ i, T/ x! I0 ?, J8 b3 }8 V( r) ]! S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7 U5 a3 ?$ L2 }% H- O, a# h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 g5 H5 b( R0 [& m9 u jpsd91.jpg
$ R& z, E/ u- z# `  杜甫先后两次来到阆中,不到半年时间留下诗文几十篇,《阆山歌》《阆水歌》等名篇更是广为传颂。行走在阆中,许多院落、名胜景点、照壁等都能见到杜甫的诗句。“诗圣”为何钟情阆中?! G9 L# i3 Z7 T% _  D" R
  公元763年秋,杜甫得知挚友房琯(697-763)客死阆中,便星夜兼程赶赴阆中,吊唁并料理朋友后事。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岌岌可危。家国不幸、朋友早逝,加之自己长期流离不定,种种不快使得杜甫百感交集,忧心如焚。初到阆中,杜甫便写下20多首诗歌,字里行间都饱含忧国忧民之情。
6 W; x* k* {: t4 ~0 ?$ r fang1.jpg 0 P0 B6 P" {. J/ }( |( K
  正是这次吊唁,让杜甫迷恋上阆中的水光山色。次年早春,杜甫再次来阆中时,喜闻好友严武(726-765)任剑南道节度使,随后朝廷军队收复京畿的好消息又接踵而来。杜甫心中喜悦,为阆中美景尽情挥毫泼墨,写下不少诗篇。+ F) n1 `) {/ y: W. S$ P
  在《阆山歌》中,杜甫记叙了阆中清明祭祖的盛况,专咏阆山之胜,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在《阆水歌》中,日破浪花、巴童荡桨、水鸡衔鱼等极富地域特色的情景跃然纸上,文末更盛赞“阆州城南天下稀”。两首诗各自独立又互相照应,成为千古名篇。清乾隆皇帝曾赞“两诗著语奇秀,觉空翠扑人,冲襟相照。”* s2 I! G; {3 T0 r7 c  N  t
  为纪念杜甫,1986年,当地在锦屏山修建杜少陵祠堂。祠堂正对阆中古城,步入前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阆水歌》诗匾。在祠堂各展厅,都挂有杜甫咏阆中的诗歌名篇。阆中本土音乐家还为《阆山歌》《阆水歌》谱曲,被收入阆中民歌名录。该市音乐家协会组织专人排练,定期向游客展演。7 e( Y1 C% F# I" u8 I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1: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光楼
3 f) `0 S1 @5 N* I3 n  华光楼是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古城区的一座古楼建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横跨大东街南头,位于上、下华街之间,占地8亩,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始建于唐,清道光年间毁于火灾,同治年间重建。华光楼在阆中现存楼阁中,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因此被称作“阆苑第一楼”。
7 P2 D) N- y% u# T6 D  华光楼始建于唐,遭到数次火灾的破坏,现在的华光楼是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的,也是阆中古城区的标志性建筑。游客可以登楼远眺,或是在街上品尝当地菜肴,轻松地游览阆中古城。
+ x1 _# Y- [! d1 ~6 F& o  Q8 k  华光楼是木质结构,楼梯很陡峭,只能单人通行,登楼梯的时候还会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登上楼顶的风光无限好,可以欣赏到古城区的风景。放眼望去,一座座瓦房尽收眼底,一条条石板路纵横交错,景色很棒。
1 P4 @5 N; f- s  一座全木结构的三重过街楼,寓意天地人三才之意。小楼三重歇山式屋顶,挺拔壮丽,精致典雅,唐风清韵,特色独具。三层小楼上,可以远眺嘉陵江的盛景,美不胜收。
/ p. r4 M7 ?, B. i4 r7 ~' i) o hglti2.jpg $ _- @! H* r3 ^1 K9 E
  `6 r" `' B6 G+ S7 X- f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2: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阆中博物馆
3 {$ \7 k' P7 u- G! \$ r* `  阆中博物馆位居古城中心地带,是阆中古文化的沉积与展示平台,是市民传承国学文化的基地,更是游客来阆了解古阆中的窗口。该馆集收藏、保护、展览、研究和教育为一体,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馆内现收藏有各类文物和标本3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043件,是阆中各个时期灿烂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 lz0tim.jpg
  W/ _* u  v. i8 }. B1 a, h# V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